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四大名园

鹏陈万语 行游环宇 2023-10-12



点击大时局评说”,每天精彩呈现!



四大名园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份名单中属于园林方面的有四处。自从这个名单公布,再也没有发生争议。因此,一直沿用至今,并先后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名园主要分为北南两派,北方以皇家园林为典范,南方以私家园林为代表。

四大名园分别是:

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


中国名园



北京|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占地约293公顷(约2.91平方公里)。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清朝光绪十年至二十一年(1884年至1895年),为慈禧太后退居休养,以光绪帝名义下令重建清漪园。由于经费有限,乃集中财力修复前山建筑群,并在昆明湖四周加筑围墙,改名颐和园。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或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 “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1998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承德离宫”,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这座规模宏大的园林拥有殿堂楼馆100多处。

整座山庄占地面积564万平方米,宫墙周长约20华里。

山庄分成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的4/5。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原地带,相对等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环绕、色壑纵横的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当年利用山峰、山崖、山麓、山涧等地形,修建了多处园林、寺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遥相对立的两个山峰上的亭子,一个叫“南山积雪”,一个叫“四面云山”。

宫殿区的主要建筑宫殿区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帝后居住的地方,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已毁)四组建筑。

建筑风格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创造了中国的多样统一的寺庙建筑风格。

1994年被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拙政园


苏州拙政园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由御史王献臣始建。王献臣因官场失意,告老还乡,在苏州选址大弘寺拓建为园。因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拙政”,故名“拙政园”。

园林占地面积约5.2公顷(约52000平方米),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亭榭精美,极具江南水乡特色。

花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部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

拙政园是江南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

199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留园


留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人称为“东园”,清代时称“寒碧山庄”。清嘉庆时归观察刘恕,名寒碧庄,俗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改名留园。清末状元俞樾作《留园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

留园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吸取四周景色。

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部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

199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