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摆脱“弱者思维”?

北游Sir 北游pro 2021-07-18

点击北游先生-点右上角-设为星标

新知 / 教育 / 电影娱乐 / 微烧脑

北游Sir的小号

1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满腹怨气的人,他们随便谈什么话题,最后总会归到抱怨的模式上去。
 
知乎有个账号叫“有书”的作者,讲的故事就很典型。
 
主人公小宇平日就很爱抱怨,他跟作者是高中同学,因为毕业后到了同一个城市,一直保持着联系。
 
有天他们几个高中同学聚餐,聊到另一个同学梅梅,同学们都很佩服她,说她仅仅是大专毕业生,硬是凭着在外贸行业摸爬滚几年的经验,毅然决定自主创业,这份勇气和坚持让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已经实现了年入30万。
 
同学们对梅梅的赞扬,让小宇开始不以为然,和另一个同学有了下面这么一段对话:
 

小宇:“她爸妈是干嘛的?”


同学:“是咱们那个县城的公务员。”


小宇:“我就说嘛,家里要是没有点背景,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创业成功?”


同学:“她父母只是普通的基层公务员,没啥钱,也管不到这边城市来。”


小宇:“那她肯定有厉害的亲戚帮她,像我们就没这样的条件了。”


气氛顿时变得很尴尬,对话自然也无法进行下去了。
 
小宇的这种思维模式就是很典型的“弱者思维”。
 
他们会不自觉的把成功的结果和外部因素做因果联系,不假思索的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完全取决于外部因素,和当事人自身的努力和选择毫无关系。
 
  • 同事升职了,是因为会拍马屁;

 
  • 女生开豪车,一定是小三;

 
  • 创业成功了,背后有干爹。

 
“弱者思维”源于一种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这种基于情绪和偏好而导致的动机性推理,往往会成为弱者逃避责任的一种手段。
 
原因很简单,把自身失败的责任全部推给社会、推给他人,心里顿时舒坦。弱者就是在这样不断的自我欺骗和自我麻痹中,固化了“弱者思维”。
 
虽然因为人生不得意导致的心理压力得到了暂时的缓解,但“弱者思维”却很可能成为限制他们一生的心理囚笼。
 
2 
最近媒体上突然冒出一个“原生家庭论”,貌似是高大上的心理学术语,其实它和“弱者思维”一样,属于同类型的认知偏差,是个典型的“伪心理学”。
 
同样是不假思索的把问题归于外因,把自身犯错的根源归于原生家庭,归于父母,把一个复杂因素导致的结果简单归于一个因素,这都是典型的认知偏差。
 
当我们看到一篇文章提出童年创伤受害者的症状包括长期焦虑、抑郁、亲密关系障碍,低自尊和自卑时,许多人很容易就对号入座地认为,这也是对自己情况的准确描述。
 
而实际上这个描述非常宽泛和模糊,并不一定只适用于童年创伤受害者,往往适用于大多数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愉悦的,和父母一点矛盾和冲突都没有过的,如果把所有性格扭曲都怪罪到“原生家庭”上,那么就很难解释,同样的性格缺陷和扭曲,为什么没有出现在所有成年人身上。
 
显然,原因并不是这么简单。
 
“原生家庭论”的认知偏差最早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的“决定论”。
 
作为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认为,成人的人格缺陷往往来自于童年不愉快的经历。弗洛伊德特别喜欢把一个人成年时期犯的错,和他儿童时期遭受的挫折和打击联系起来。
 
这种简单归因完全具备一种“网红气质”,这是因为:
 
  • 这种理论足够简单,能够满足人们迅速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

 
  • 这种理论足够“万金油”,甭管犯的什么罪,犯的什么错,只管往原生家庭上一套,都能轻松解决问题。

 
然而,轻松简单就能获得的答案,往往都是错的。
 
3
 实际上,弗洛伊德在中国就是“网红”,人们一说起心理学,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他。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当代的主流心理学界早就已经抛弃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它不过是浮夸的文学,而不是严谨的科学。
 
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有一项历时超过10年的研究。
 
研究人员调查了56对分开养育的同卵双生子和30对一起养育的同卵双生子,并对他们进行了超过50小时的深度测试和访谈,内容涵盖了智力、人格、生理等十几个方面。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这两组双生子了解,以下这些问题的答案:
 
在共同的家庭环境影响下,有没有让他们在人格上变得更相似?
 
一起养育的双生子,他们的人格相似程度比起分开养育的双生子人格,会不会相似程度更高?
 
这项研究的结果非常反直觉:父母如何对待你,其实不会对你的人格发展有多大的影响。
 
其中,德国的一对双胞胎姐妹在二战期间被不同的家庭收养,分别在东德与西德长大,虽然之前未曾谋面,但她们的行为举止、兴趣爱好、观点等都非常相似,而且她们与亲生父母也有诸多相似点,例如她们都很像亲生父亲,非常喜欢艺术。
 
大量的研究数据都显示,一个人的人格40%决定于基因,受环境的影响只占60%,而其中受家庭环境影响的因素微乎其微。
 
所以,不要动不动自己犯了错,通通甩锅给父母了。
 
科学告诉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犯的错,都是自己的选择,与父母无关,你需要自己承担后果。
 
4
和弗洛伊德“决定论”相反的是,他同时代另一个心理学大咖阿德勒的“目的论”。
 
和弗洛伊德动不动甩锅给父母不同的是,阿德勒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性格扭曲,是因为他出于某种目的,主动选择了这个扭曲的性格,不幸的童年不过是他试图逃脱责任的借口。
 
比如有些年纪轻轻的“啃老族”喜欢给自己找理由,说自己从小就性格孤僻,害怕出门面对未知的世界,所以只能呆在家里。
 
阿德勒就会说,不对,这些“啃老族”其实是知道自己孤僻的性格不好,他们并非不想改变,或不能改变,而是这个“孤僻性格”的人设对他有利,是他主动选择拿这个做借口,从而可以一直得到父母的照顾。
 
弱者非常善于把童年的不幸或者社会的“不公”当做自己的武器,背后真正的目的是——拒绝改变自己。
 
当一个人常常以“弱者”自居,实际上就意味着他给自己的人生加上了一把锁,他们拒绝走出舒适区,成功用“弱者思维”给自己打造了一个牢房。
 
我当然不是说,社会的不公或者“渣父母”是不存在的,而是要说明,不要夸大社会不公和父母行为对你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你都拥有自我选择的能力,当你意识到你自己有性格缺陷的时候,恰恰证明了你有机会去改变。
 
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行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一味的抱怨,甩锅给他人。
 
5
改变是需要勇气的,即使你改变了,世界依然是残酷的,不会因为你的改变而有一丝一毫的转变,这也是很多弱者走不出“弱者思维”的主要原因。
 
他们认为改变是毫无意义的,他们也许在不断提醒自己,“如果我不能改变世界如何对我,那我为什么要去改变”。
 
真是这样吗?
 
阿德勒逆袭的人生可能给我们启示。
 
阿德勒在家里排行老三,他的大哥从小就是榜样,一直力压阿德勒一筹,没多久,又来了个老四老五和老六,分走了父母的关注。
 
阿德勒从小体弱多病,差点因为肺炎死掉,还得过佝偻病,不但个子矮,运动能力差、学习成绩也不好,整个人非常自卑,可以说阿德勒就是个如假包换的“弱者”。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弱者,却拥有强人的一生。
 
阿德勒知道自己自卑,他就选择克服自卑,超越自卑。
 
阿德勒没有来自父母的力量,他就调动自身的力量,最终成就了一代心理学宗师。
 
强者和弱者的真正区别,并不在于你最终是否成功,而在于你是否有勇气抛弃“弱者思维”,拥有积极行动的能力。
 
我再把问题简化下,不管世界是残酷的还是美好的,你都只有两个选择:


消极甩锅和积极行动。
 
这两者你选择哪一个,还需要犹豫吗?
 
6
 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虽然世俗的成功不是你自己能够决定的,但你自己的心态和幸福感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上。
 
有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
 
“接受你不能改变的事情,改变你能够改变的事情。”
 
一个智慧的人,一定是能够清楚区分这两种事情并分别应对的人;
 
一个强大的人,也一定是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宠辱不惊的人。
 
纽约城市大学的哲学教授匹克里奇有一次在罗马坐地铁,眼睁睁看着小偷偷走了自己的钱包而无能为力。
 
这个钱包里不但有现金,还有他的证件和信用卡,可以说,后期的补办会给他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然而匹克里奇却依然按照原计划和家人一起看演出、享受美餐,一样也没耽搁,心情似乎一点也没受影响。
 
他弟弟看在眼里,对他的反应既羡慕又好奇,然而对于有着智慧认知的匹克里奇来说,这不过是他“知行合一”的日常,他说:
 
既然小偷偷钱包的事情是我不能控制的,那我可就控制我能控制的,什么是我自己能够控制的呢?好的心情和美好的一天。
 
世界和他人都不是你能够控制的,认为全世界都亏欠你,并不能让你强大,多余的情绪只会自我伤害,正确的做法是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始终做正确的事情,因为决定你人生的,永远都是你自己。
 
罗曼·罗兰说: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不仅仅是鸡汤。


THE

END


上期  又一起悲剧!我们真的拿这些“杀人小恶魔”没办法了吗?

记得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