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清“闭关锁国”之争,是鸡同鸭讲的瞎吵吵

关不羽 冰川研究 2022-09-20

“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在这一百年来的中国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于无史可读。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 关不羽


前几天有朋友在群里发了一篇题为《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我只看了个摘要。虽然我是深度的历史爱好者,但是若非信得过的朋友推荐,或者要查找资料,我是不太读对国内近现代以来的历史著作和论文,所以没有在意。
没想到第二天,这篇文章引发了网上的巨大争议,颇感意外,于是把两边的文章都看了一下,只能感慨:鲁迅当年说“最好一本中国书也不读”,搁在历史学领域是很有些道理,但不是鲁迅说的不读古书,而是不读近现代以来的东西。



01

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历史争论”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的意思大体有三层:

第一层对“闭关锁国”这个概念的形成和传播,做了一个简单的考据。这部分其实无甚稀奇,大部分都是海外汉学的牙慧。诸如“闭关”在古汉语中不是关闭国门、切断对外联系的意思。“锁国”并没有在中国历史文献中出现过,而是18世纪日本江户幕府时代政策的移用。这些都谈不上“新”,也无需探。关心这一领域研究的,都知道这些常识。

第二层,是对明清海禁、限关政策的分析。也没多少新意,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在海外汉学中属于显学,朝贡贸易到明清海禁、关贸,都有很不错的研究。至于作者拈出一个“自主限关”的概念,可能算是原创,意思也不大。

▲海港码头

如果仅仅是这两层意思,这篇文章可以算是一篇中规中矩、也不高明的科普文。说不高明,是因为文字呆板,没有阅读的快感。国内的历史论文和专业著作的文风,大部分都是“扑克牌脸”的模子里刻出来的,毫无生趣。这也是我不爱读的原因。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可试读24%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