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文革丨国家关键性政策变化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大型企业走出去的实证分析

刘文革 CPEER 2021-08-04

在12月19日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召开的“中国政治经济学40人论坛·2020”上,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院长刘文革教授,发表了题为《国家关键性政策变化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的演讲,演讲内容经整理且经作者审定。

▲点击图片观看中国政治经济学40人论坛·2020演讲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来自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我本人也是偏重于国际政治经济学这个领域,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今天和大家汇报交流的题目是国家关键性政策变化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也是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研究的视角,主要是看一下我们国家大型企业在走出去过程当中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有多大。实际上更主要的还是检验一下政府在促进对外投资方面的作用。


1

研究背景


01.

中国引导企业“走出去”政策成效显著

上午听白老师和各位专家也讲到,我们未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就是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为政府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在基础设施投资,还有重大的技术创新等等方面。实际上有为政府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特别是对外投资方面,也应当积极有所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么大一个体量,走出去、对外投资显然是我们未来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在这个过程当中,政策也有一定的变化,我们看一下这个政策变化到底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多大的影响。


实际早在2001年加入WTO以前,我们国家就已经开始制定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2001年加入WTO以后我们正式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战略的实施效果从指标和投资流量来看,是比较显著的。2018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约1430亿美元,已跃居全球第二位;存量约31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位。中国已连续七年位列全球FDI前三大国。在这个过程当中,大量中外文献的研究都发现中国国内的制度因素将对中国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文献综述这里就省略掉,我们借助一个DID的方法来检验这种政策。


02.

国家政策变化及其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是实验性地、探索性地鼓励企业对外投资(OFDI),目的是使得中国的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学习国际市场经验,学习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在这个过程当中,OFDI对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资源和能源缺口,起到了一个重要作用。


2001年以后,我们更多的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主要是为了学习先进经验技术,引进资金和技术,寻求战略性资源投资,提升品牌形象,合理布局产业链等等。


进入到新时代,特别是当今全球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我们为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也需要向外投资。另外实际上,寻求自然资源也是我们为了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而不断加大的内容。进口替代型OFDI和开发新市场型的OFDI都有显著增多。

图1:中国的关键性政策变化将对OFDI的影响


上表展示了国家政策变化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初仅189笔项目被批准,属于试探性的。到了90年代初,学术界已经开始探索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当时的大背景是改革开放,主要是引进外资,引进大量的跨国公司到中国,国内好多在跨国公司就业的劳动者都被称为白领。这个时候我们学术界还是比较少的主张对外投资,而且争议比较大。在政府层面,虽然90年代初已经到了鼓励阶段,但是还是少量的海外投资项目被批准,而且集中于国有企业。这个过程当中,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长,资本积累的增加,我们对外投资各级政府部门都放松了管制,采取一些鼓励的措施。但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们也担心国有资产流失、资本外逃和外汇减少等等,所以收紧了OFDI的审批程序,将项目控制在100万美元以上。实际上,在当前国际大背景下,我们近期又有一定的控制,对外投资政策有的时候也有一定的收缩。1999—2001年,又采取了一些鼓励的措施,包括出口退税、外汇援助及直接财政支持等形式。在这个基础之上,我国加大了海外投资的布局,拓宽了支持的行业,包括原材料、零部件、机械纺织、机电等等行业。2001年以后是全方位的走出去阶段,不过,尽管我们提出来了走出去战略,但是审批制度依然存在,只不过审批的程序大大简化。然后到了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这个过程大大加速了。


2

问题提出:“一带一路”这一关键性的政策变化对OFDI产生的影响究竟如何?


“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关键性的政策变化,它提出来以后,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那么它对OFDI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比如OFDI影响是否显著,OFDI流量到底有多大,一带和一路的影响是否有差异,是不是有不同效应,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是否一样,不同行业的影响是否一样。对此,我们有必要做一些细致的工作。


3

理论机制及解释

通过梳理文献,可将“一带一路”倡议对OFDI的影响归纳为三个方面:加大推力、加大拉力、减小摩擦力。一是“推力”,倡议给中国的企业一个“推力”,鼓励其自发地选择沿线国家作为投资的目的地。二是“拉力”,倡议给沿线国家一个“拉力”,使BRI国家更适宜OFDI。“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的大力响应,这些国家也实行了一种指向中国的招商引资的政策,特别是我们提出来五通以后,五通当中很重要的基础设施相通,比如修桥铺路、港口建设和铁路公路的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加欢迎这些方面,所以也积极的迎合“一带一路”的倡议,比如说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和我们的“一带一路”对接等等。更主要的是“一带一路”减缓了去“一带一路”国家的摩擦力,比如贸易便利化、行政审批简化,此外,双边投资协议的签订也在制度层面上进一步降低了交易成本。


4

实证分析:DID方法

01.

研究思路及模型设定

根据这些现象,我们主要用DID的思路进行实证分析,近几年发展的DID,年轻的老师同学现在用的很多,尤其是对外投资、国际贸易和产业经济学领域。“一带一路”从2013年到现在积累的数据可以做一个实验组和对照组,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企业就可以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是去其他国家投资的企业,看看他们的差异。显然,我们从国家政策角度来讲,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这个政策的变化是更大的,因为指向更加清楚,比如刚才说的基础设施相通、鼓励企业走出去和各省对接等一系列政策,这个是比较明显的政策指向。在整个的鼓励走出去战略过程当中又有差别,这样就构成了两个组别的对照。由于时间关系,具体的模型设定,还有结果,我们这里可能就要略去一些。这里被解释变量采取海外投资的金额,设定虚拟变量,去“一带一路”国家企业为1,否则为0。加入时间虚拟变量,2013年以前为1,之后为0。


02.

研究数据

数据也是简单介绍一下。数据收集了《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提供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库,这个都是大额的,投资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有2000多家企业,这里面数据比较完整。东道国相关的特征变量的相关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数》。第三个我们分析政府政策的变化,特别是“一带一路”,好多国家投资都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地缘政治风险,我们把政治风险指数也纳入进来,采用了PRS的《国际国家风险指标I》,其政治风险指标包括12个加权后的变量,涵盖全球大部分国家,数据较全面。三大数据库对接合并,我们选取2005—2018年这样一个时间段,能够涉及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03.

回归结果及模型有效性分析

回归结果还是不错的,非常显著。然后对模型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处理组、对照组变化明显,“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政策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还有一个平衡趋势检验也是符合的,还有安慰剂检验结果都不错,证明DID模型有效。


04.

异质性分析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比较,发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作用更大一些,而且结果都非常显著。不同行业,再做一个DID,发现交通这个行业,基础设施影响最显著;对于能源而言,我们以为能源比较显著,但最终发现能源还不是特别明显;而娱乐业反而是效果明显。


5

结论

经过一系列的实证分析,我们看到这样几个结果,一是一带一路政策对中国OFDI的影响确实显著。二是流量影响能提升到22%—35%,这个作用就更加直观,效果更加明显。三是对一带和一路影响是否有差异?是的,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影响更大,大于“一带”。四是对邻近国家与非邻近国家进行了检验,发现不显著,所以 “一带一路”国家不会由于邻近或者偏远而产生差异。五是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影响是否有差异。“一带一路”大量都是国有企业进行投资,我们发现不是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没有显著差异,都对海外投资有促进作用,所以它们也没有差异。六是不同行业也报告了,差异性还是比较明显的,交通、娱乐影响很大。


根据前面的发现,我们的结论是关键性政策变化对OFDI产生的影响是显著的,未来我们的有为政府在促进国家对外投资方面还要继续的有为下去。


政策建议方面,这里归纳为七点。


第一,尽可能提供财政激励,税收激励,税收减免,低息贷款。

第二,提供政治风险的保险,我们需要保险业和金融市场更加发达。

第三,通过政府机构,如商会、商务部各部门等,协助企业在国际市场扩大投资规模。商会有对外服务机构,各种部门对服务于企业走出去可能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第四,避免双重征税协议,签署战略协议,可以进一步降低对外投资的税收负担。

第五,制定双边协议以保护海外投资。“一带一路”和欧亚联盟,还有各种走廊,如中蒙俄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实际上对海外投资的这种促进作用就更加明显。

第六,安排双边或多变谈判,以清除各种投资障碍。最近的RICP,我们看中国和东盟还有其他四个国家,加起来15个国家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必将更加促进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投资,特别是东盟,实际上海上丝绸之路它发挥的作用更大。

第七,帮助企业应对东道国政府或法律机构,清除一系列障碍,积极进行合作。


推荐阅览

CPE-40 FORUM

1. 裴长洪|新中国经济的第一个理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

2. 赵燕菁|平台经济与社会主义:兼论蚂蚁集团事件的本质

3. 赵燕菁 | 平台经济:寻找最优的产权边界——答朱海就商榷文

4. 庞明川 | 疫情防控宏观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5. 龚刚 | 是拍卖还是明码标价——兼评2020诺贝尔经济学奖

6. 宋磊|中国故事的第二种讲述方式

7. 杨虎涛 | 新发展格局为导向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8. 白永秀|关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

9. 何自力丨维护和提升制造业优势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10. 任保平|从数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11. 高 帆|中国新发展格局:理论逻辑与构建路径

12. 董小麟|特区发展与新时代的跨越:以深圳为例

http://www.cpeer.org/

http://www.peforum.cn/

责任编辑:陆家桢   审核:李怡乐


点击阅读原文前往

中国政治经济学40人论坛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