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澳門理工學報》2021年第1期目錄及摘要

澳門理工學報 汇智澳门 2021-02-06








《澳門理工學報》恭祝學界同仁新年快樂平安幸福如意吉祥

名家專論


空間的歷史與歷史的空間 / 魯西奇[提要]人類對空間的認識,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由物與物之間的間隙認識到“空間”的存在,二是由經驗世界中“抽象”出諸種空間形式,三是“創造”、“生產”新的空間形式,並將其作為探究世界的工具與途徑。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學者們在不同的視野下使用地理空間、政治空間、社會空間、文化空間等“空間”概念,並賦予其不同的內涵與意義。空間有其生成、成長以及崩解、消亡的生命歷程,又具有情感、思想以及“人性”;“空間的歷史”,即意味着空間有其生命史。真正影響或制約歷史進程的空間,乃是人類主體所感知、認識並可以利用的空間。“在空間裡敘述歷史”,是指通過“空間”及其變化,敘述歷史進程;歷史學的空間分析與闡釋,主要包括在特定的時間點或時間範圍內,觀察並分析同時共存的諸種“空間”及其相互間關係。歷史地理學當以“歷史的空間”作為研究對象,並將空間分析與歷史敘述、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關鍵詞]空間  空間觀念  生命史  空間分析  歷史敘述  歷史地理學



港澳研究


粵港澳大灣區視域下的珠三角城鎮化:歷程、動力與路徑 / 曹佳斌  王珺[提要]內嵌於國家經濟體制轉型過程中的珠三角城鎮化,始終與國家制度變遷及政策體系演進相輔相成。過去大規模高速城鎮化暴露出的問題與短板,既反映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挑戰,也體現轉型體制本身的內生束縛。以促進要素市場化流動為內核的體制機制改革,助推了珠三角在促進區域經濟快速增長中實現大城市興起與城市群形成。在建立完善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進程中,堅定不移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仍是推動珠三角城鎮化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引擎。[關鍵詞]城鎮化  城市群  珠三角  粵港澳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與中國制度變遷的內在邏輯 / 馬忠新[提要]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推動了以“漸進式改革”和“螺旋式上升”為選擇路徑、以“資源配置從政府主導向市場起決定性作用轉變”為演進脈絡、以“強制性變遷與誘致性變遷的有機結合”為主要模式、以“開放促改革”與“改革促開放”的雙向互動為核心動力、以“農村與城市制度變遷相互推動”為結構形式的制度變遷,成為驅動中國近四十年經濟高速增長的根本動力。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歷史節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國家主導的發展戰略,與世界一流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獨特的制度變遷路徑、方式和約束,同時也肩負着以制度創新探索港澳與祖國共榮模式等獨特歷史重任,這些也構成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中國新時代推動制度變遷與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關鍵詞]粵港澳大灣區  制度變遷  內在邏輯  歷史使命







新全球化語境下澳門電影文化的創新發展 / 胡智鋒  陳寅[提要]澳門電影文化的發展要面對國際、國內和文化等三个方面的背景環境,這三个方面共同構成以全球化歷史進程為核心的整體語境。在中國乃至世界電影發展的百餘年裡,澳門電影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在電影創作生產、放映傳播、產業發展等方面均擁有諸多亮點,其在文化傳承、文化變異和文化創新中始終立足中華文化土壤、彰顯文化融合特質、服務國家戰略大局,在全球化的新語境下為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貢獻了獨特的澳門智慧。[關鍵詞]新全球化  澳門電影  中西交融  文化創新
新世紀新疆電影創作與新疆文化形象建構 / 李彬[提要]近年的《第一次的離別》等幾部各有特點的新疆題材影片,顯現了新的美學形態、影像風格及其與之前新疆電影不同的文化立場。由於地域廣大,經濟發展有差異,生活樣態各不相同,所以新疆文化豐富多彩,呈現出多種面相,新疆電影應當堅持“多元”化創作,展現豐富的新疆特色,破除“刻板印象”,對新疆文化特質進行有效傳播,建構起新疆新文化形象。[關鍵詞]新疆電影  美學形態  影像風格  文化立場  多元一體
《刺客聶隱娘》:反傳奇與寓言性的消失 / 吳曉佳[提要]侯孝賢執導的電影《刺客聶隱娘》將唐傳奇原作中的“異”去掉,留下“怪”,將之變成一個嚴絲合縫的故事,使聶隱娘成為一個具有現代感的女性的象徵,但這一改編卻失去了唐傳奇之為傳奇以及侯孝賢以往作品中所具有的藝術與政治的寓言性及張力。侯孝賢的困境,也某種程度突顯了當下電影藝術探索的艱難。[關鍵詞]聶隱娘  侯孝賢  唐傳奇  怪異  寓言



中西文化


傳教、刻書與文化網絡——十六至十八世紀多明我會傳教士的中文著述 / 張先清[提要] 在十六至十八世紀的中西跨文化接觸過程中,多明我會曾經扮演關鍵性角色。作為知識傳教的核心內容,相當多的多明我會傳教士從事中文翻譯與出版西學讀物。儘管其中文著述數量無法和耶穌會相比,但卻得以展現明清之際天主教中文著作方面的多樣性。這些由多明我會傳教士創作刻印的中文書籍,反映了一個遠離帝國中央的天主教修會如何在邊緣地區推進本土化的某些特點,也揭示出天主教與特定讀寫(literacy)之間關係的歷史。[關鍵詞] 多明我會  天主教  中文刻書  文化網絡
有氣無神乎?——龍華民摘譯與批判新儒學鬼神觀之考辯 / 祝海林[提要]耶穌會士龍華民(Niccolò Longobardo)在1623年左右撰寫的一份報告中,用西方的二元世界論來質疑新儒學鬼神的精神性。在考察了中國的儒家經典,特別是新儒學的“理、氣、鬼神”後,他認為中國不存在獨立於物質的精神實體,“鬼神”屬於物質範疇的“氣”,因此認定中國的儒士是無神論者。對新儒學中鬼神的詮釋是他報告的核心內容,其引述多出自《性理大全》。通過分析龍華民報告與《性理大全》的相關內容,可以審視其對鬼神詮釋的合理性,並討論精神實體認知上的中西差異。其經院哲學視野下的批判衝擊到儒學宇宙本體論的理性根基,也折射出中西宇宙本體論闡釋體系的根本差異。這種差異的認知,有助於反思明清時期耶儒形而上層面的對話對跨文化哲學的啟示。[關鍵詞]精神實體  龍華民  鬼神  理  氣
戴遂良及其漢學研究 / 姬豔芳[提要]戴遂良(Léon Wieger)是晚清時期來華的法國漢學家,他在中國生活了46年,畢生致力於中國語言文學、哲學、宗教、民俗與歷史的研究。他的作品數量頗多,但長期以來學界對此缺乏系統研究。全面考察戴遂良生平及其漢學著述,可以管窺其在中國傳統文化西傳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關鍵詞]戴遂良  耶穌會士  漢學  中學西傳



總編視角


傳統紙媒數字化轉型與學術期刊的應對 / 秦開鳳[提要]進入21世紀,傳統紙媒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紙媒普遍出現生存困境。針對“紙媒消亡論”,從紙媒功能、受眾需求和政策支持三方面論證了未來紙媒的存在價值;走媒體融合之路是其必然的、共同的發展方向,並從比較視野分析了書報刊三者轉型的路徑差異。最後以學術期刊作為重點探討因應這一轉型的基本策略,指出數字化時代學術期刊應構建立體化傳播體系,全方位提升傳播功能;應注重保護知識產權,激發期刋數字技術創新動力;應努力打造編者—作者—讀者多元互動平台,深化、細化學術服務功能;應完善學術評價體系,凝聚開放而充滿活力的學術共同體。[關鍵詞]傳統紙媒  數字化轉型  紙媒消亡  媒體融合
論編輯情懷——兼以學術期刊為觀察點 / 郭慶華[提要]編輯情懷標示着編輯對職業的高度歸屬感和獻身精神。編輯情懷以編輯對編輯勞動的特殊情感為內容和起點,以編輯的職業知識、經驗、見識等的積累為支撐,在編輯意志的加持下逐漸養成,並成為一種編輯本能。編輯情懷是編輯情感的昇華,具有優異性、開放自新性、穩定持久性等多種高級品質,它內化為一種高級心理境界,外顯為一種積極精神狀態。編輯情懷具有實踐驅動作用,包括情懷驅動的“核心”效應、“反常”效應和“蝴蝶效應”。不容忽視的是,編輯情懷也具有現實性。[關鍵詞] 編輯情懷  編輯情感  學術期刊  心理境界  精神狀態



文學研究


從五通佚簡看朱自清與舒新城的交往 / 徐強[提要]現代著名作家、學者朱自清一生寫出的信件有數千封,但《朱自清全集》中收入的僅有不到300封。近四十年來的朱自清研究有巨大成就,編纂新版《朱自清全集》的條件已然具備,很多新見書信也將豐富新版全集的書信卷。舒新城是現代著名出版家,他與朱自清的交往,過去的文獻反映不多。考察全集失收的五封致舒新城書信手跡,可為兩位現代文化巨擘之間的交際提供更多細節。[關鍵詞]朱自清  舒新城  佚簡  交往
鄭振鐸致趙景深、致巴金信劄三通考釋 / 袁洪權[提要]新近翻檢鄭振鐸的相關文獻時,筆者發現鄭振鐸致趙景深的信劄六通收錄在《鄭振鐸書信集》(1988年)內,但前兩通信劄缺寫作年份的考訂。另外,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珍品大系 信函卷》(2009年)內,也有一通鄭振鐸致巴金的“便簡”,整理者並沒有標注其確切的落款日期。圍繞鄭振鐸這三通信劄的寫作年份進行考訂,並對信劄背後的文事細節作歷史性還原,可為鄭振鐸年譜的編訂提供更加準確的周邊史料。[關鍵詞]鄭振鐸  致趙景深  致巴金  信劄  考釋
樓適夷書劄釋讀 / 宫立[提要]著名作家、翻譯家、編輯出版家樓適夷一生交遊極廣,寫了不少書信,但結集出版的只有《黄源與樓適夷通信集》。除此之外,還有大量書信尚待發現、整理與研究。新找到的樓適夷給施蟄存的五封書信和給《新文學史料》編輯的一封書信,是研究樓適夷的第一手文獻,對於梳理樓適夷與胡風、施蟄存、馮雪峰等作家的交遊史和還原他編輯《創作的經驗》的過程,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關鍵詞]樓適夷  施蟄存  胡風  書信







從文本比較看《元刊雜劇三十種》元代口語的通俗性 / 張美蘭[提要]《元曲選》與《元刊雜劇三十種》有13篇相同劇目,通過比較其中相關片段用字、用詞和句式上的異文表達,可發現《元刊雜劇三十種》之通俗性與《元曲選》之雅化特點。在進行元明漢語研究使用《元曲選》時,一定要注意該語料的同構性與特殊性。[關鍵詞]《元曲選》 《元刊雜劇三十種》  異文  通俗性  雅化
葡漢被動語態轉換規律與翻譯技巧 / 俞翔[提要]葡語中大量使用被動語態,而且其使用範圍也很廣泛,相反在漢語中使用被動語態的情況不是很多。如何將如此多的葡語被動語態表現形式翻譯成漢語,是譯者面對的一大難題。只有对葡漢被動語態進行對比分析,特别是對葡漢被動語態之間的差異與轉換規律進行分析、描述與闡釋,才能尋找到葡語被動語態轉換成漢語的翻譯對策,難題才能迎刃而解。歸納與總結葡語被動語態轉換成漢語的規律,亦可為譯者提供相關的翻譯技巧。[關鍵詞]屈折變化  形合與意合  對比分析  被動語態  葡漢翻譯  轉換規律






戊戌年李岳瑞變法條陳考辨 / 樊學慶[提要]戊戌變法期間,總理衙門章京李岳瑞曾向光緒呈奏變法主張,但條陳長期未被發現。通過對軍機處錄副奏摺中現存李岳瑞條陳正摺及其與康有為、梁啟超、張元濟等人關係考訂、辨析,可知變法期間,李岳瑞在康有為推動下向光緒提出合滿漢、更官制、通言路三條建議。這些建議是李岳瑞和康有為、梁啟超等人變法思想的綜合體現,也是李岳瑞本人變法思想的重要反映。李岳瑞條陳又與先期上奏的張元濟條陳呼應,構成戊戌七月二十日後康、梁維新派變法主張和行動的重要記錄。這些由李岳瑞條陳揭示的新史實,可以彌補對戊戌期間李岳瑞變法思想和行動認識的不足,為較全面瞭解百日維新後期康梁派變法主張和行動奠定基礎。[關鍵詞]李岳瑞  變法條陳  康有為  梁啟超  張元濟  戊戌年
二十世紀早期巴塘基督會實業項目研究 / 趙艾東[提要]20世紀早期美國基督會出於宣教等目的,在巴塘漢藏群體中開展了三類實業項目:學校教育中的實業訓練、婦幼等貧困群體的手工藝培訓、針對其他弱勢群體的實業項目。這些項目既有助於宣教和節省辦學成本,還通過服務於當地社會使教會建立了一定聲譽;因其契合地方實際需要,它們在客觀上也有助於一些當地人獲得謀生技能,有助於科技知識的傳播和地方人才的培養,且使巴塘為外界所了解。但不可否認的是,實業項目的宗教目的,決定了其自身的局限性和成敗。[關鍵詞]巴塘  基督會  實業  手工藝  藏族
華洋義賑會近代陝西公益賑濟事業之考察 / 張影舒[提要]華洋義賑會作為近代在華國際性社會組織,在陝西地方社會中開展工作長達15年,內容涉及賑災救濟、水利交通、農賑合作等諸多方面。華洋義賑會之所以能在地方社會具體情境中開展工作,其角色不僅在於其民間社會組織的公益賑濟事業,更能與立足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地方政府社會治理角度不謀而合,並由此取得社會實踐的工作空間,從而極大地推進了近代陝西地方農業生態與社會經濟的發展。[關鍵詞]華洋義賑會  社會組織  公益賑濟  陝西


溫馨提示


本刊試行網上投稿,請登錄採編系統:

http://MPIJHS.cbpt.cnki.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