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6亿点赞!西城男孩微信视频号上大火!揭秘爆款密码!

李磊 传媒茶话会 2022-04-30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12月17日,那个曾用英文歌曲治愈、温暖中国几代人,陪伴很多人成长的“英语启蒙老师”西城男孩乐队“回来了”,并在视频号上大火!

由微信视频号直播的“所爱越山海”西城男孩全球线上演唱会,吸引了2792.6万人观看,喝彩达到1.6亿次。其中仅西城男孩视频号发布的《平凡之路》切条,截至19日下午14时,已超过7200万播放,超过120万转发,318万点赞,仍在持续增加,并引发全网热议。


西城男孩乐队用中文演唱的《平凡之路》在朋友圈刷屏,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也关注了此事。她在Twitter上谈道,“喜欢的乐队,唱了喜欢的歌,开心”。


华春莹Twitter推文


“初听是高三,再听已三高,我的青春”这条在视频号上的留言,获得了58000多人的点赞。



这场在社交媒体上掀起的青春“回忆杀”,有何爆款传播密码?媒体如何打造能“火”的视频号?

12月18日,《传媒茶话会》对话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浩,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安,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秘书长张国涛研究员,微信市场部负责人朱利群。



01

这不是一场偶然的“火”



西城男孩乐队在视频号上走红,在社交媒体上的刷屏,绝非偶然,背后折射的是音乐的力量,疫情之下焦虑情绪的集中释放,更是文化交流形式的创新,社交场景传播的胜利。

“这是具有现象级传播意义的爆款案例!”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浩认为,在疫情之年,一支知名乐队的四位歌手,通过对经典中文歌曲的专业、精湛演绎,为观众奉上了一场跨越国界、民族的音乐盛宴,也是中华文化感召力的表现。

1.音乐营造共鸣、共情

“音乐具有跨越国界、民族的力量,能够温暖人心,治愈焦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安分析认为,西城男孩乐队具有全球影响力,通过社交媒体复出,举办线上演唱会,演唱中文歌曲,勾起了几代中国粉丝的怀旧情绪,对青春的回忆。

在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秘书长张国涛研究员看来,西城男孩乐队本身有知名度,有经典传唱的作品,在中国有海量的粉丝,且形象正面,本身就是一个IP,这一次通过优秀的音乐作品引发粉丝对青春的怀念,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2.疫情之下的集体情绪释放

西城男孩乐队的走红,也是疫情背景下群体焦虑情绪的集中释放。

正如张志安所言,疫情之下,社会各阶层都具有各自的焦虑与辛酸,西城男孩乐队用中文演唱《平凡之路》,抒发了大众对追逐梦想,现实不易等情绪的关照,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青春和经历都在这首西城男孩演唱的《平凡之路》里蔓延……直至热泪盈眶。”


“今晚全程观看,感恩遇见,感恩青春,感恩生活。”

在《平凡之路》短视频下方,有网友如此评论。

3.云端文化表达、交流新时尚

受疫情影响,国际文化交流阻隔,线上文化交流形式成为新选择。西城男孩乐队通过视频号,与中国网友线上“约会”,是音乐传播、文化交流形式的创新。

作为对中国歌迷有着深厚情感的流行乐队,面对线下演唱会存在不确定性,西城男孩乐队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段,来恢复和中国歌迷的交流。这样的诉求与微信打造国内外文化交流大事件的想法一拍即合。

微信市场部负责人朱利群告诉《传媒茶话会》,视频号希望借助强大的平台能力和创作者生态,成为文化交流的连接器。基于此,视频号策划了“所爱越山海”为主题的流行巨星在线直播演唱会,首场邀请到了在中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西城男孩乐队,入驻视频号并举办线上直播演唱会,同时还特别为中国粉丝特别准备了中文歌曲《平凡之路》,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力。


西城男孩乐队中文演唱的《平凡之路》,演唱会的多条预热视频,均实现了点赞、星标、转发“一键三连”的10万+;西城男孩多个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其中,“中年人集体爷青回”话题在微博上阅读量达1.2亿人次。

张国涛评价,云端演唱会形式非常新颖,是一种新表达、新时尚,契合了微信用户主流人群的品味、需求。

张志安讲道,线上演唱会的开始时间恰好是北京时间的黄金时间;英国乐队唱中文歌曲拉近了与中国观众的距离;现场互动感很强,边聊边唱。这场现象级的传播离不开幕后团队的精心策划。

4.社交场景传播的胜利

西城男孩乐队的走红,一方面在于其本身大IP的爆发力,另一方面与视频号大平台所具有传播力、链接能力密不可分。从预热到线上演唱会,再到《平凡之路》演唱,借助微信大平台的用户覆盖优势,社交裂变传播优势,西城男孩乐队的走红,实现了大IP+大平台>N的传播效果。

张志安告诉《传媒茶话会》,在无视频不传播,无直播不共情的社交媒体传播环境下,西城男孩乐队借助视频号平台在传播中具备的海量日活用户优势,裂变式的社交传播优势,强链接的圈层聚合优势,实现了“滚雪球”式的传播。



02

媒体如何打造能“火”的视频号?



在短视频传播形式日益深入人心,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2020年视频号以后起之秀杀入短视频领域。经过近2年发展,凭借社交关系、微信生态圈的强连接能力,如今,视频号已成为机构媒体、自媒体的标配。

《传媒茶话会》了解到,新京报、南方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深圳卫视等媒体都已开通并深耕视频号,其中不乏爆款案例。

新京报我们视频一条“修空调小哥爬上六楼救小女孩”的视频号内容,获得了170万+点赞;一条“鱼肚暗藏塑料打包盒”的视频,最终播放量达到4300万+;袁隆平送别仪式直播,有超过160万+人看过。

凭借在传统文化节目方面的创新能力,河南广电的春晚节目《唐宫夜宴》、端午节目《祈》在大象新闻视频号上走红、出圈。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光辉杰作》单条相关视频获4100万观看、孟晚舟回国直播突破 100 万人次观看。
此次西城男孩的走红,不仅验证了视频号在助力爆款传播上的实力,更深刻反映主流媒体入局视频号的必要性。

张志安认为,一些媒体在视频化转型上还存在犹豫,但是媒体内容生产视觉化是必备能力,也是必然趋势。

数据可以验证张志安的说法。《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网络视听用户规模继续增长,短视频使用率最高,为88.3%。在泛视听领域市场规模上,短视频占比最大、增长最快,同比增长57.5%。

张志安自己也是视频号运营的践行者,目前已更新了160多期。他结合媒体实际情况和自身实践为媒体运营视频号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视频号对版权要求高,为随意搬运、拼凑内容设置了门槛,更能凸显媒体原创能力优势;

二是,媒体要善于借助重要节点、重大题材与场景,策划媒介大事件,打造爆款案例,实现现象级传播;

三是,媒体需要转变传播理念,不要固守硬新闻内容创作,重构底层是娱乐、中层是消费、顶层是知识新闻的信息传播金字塔结构,要结合社交媒体场景,把准尺度,打造生活化、创意化的短视频内容,实现出圈。

张国涛认为,优质、能打动人心的内容,永远有价值。他建议媒体做视频号要有用户意识,对受众进行精准画像,摸准用户的喜好,从“我要传播什么”转变为“我为谁传播”。

据《传媒茶话会》了解,127日微信视频号宣布启动视频号创作者激励计划,将持续投入流量扶持原创创作者,帮助有价值的帐号获得流量推荐、粉丝增长、加速成长,其中对象包括在社会大事件中起到积极正面宣传作用的各类媒体、政务帐号,持续发布优质内容、快速跟进热点话题的媒体都有机会获得激励。




近期热门文章

周六招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社、新京报、清华大学等【共9家】


监管力度再加码?主流媒体做短视频要注意这些问题!


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类一等奖点评|好的传播是“点、线、面”的立体有机统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