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宿报告丨广东建设报:《2018广东民宿发展白皮书》:民宿业已经成为广东旅游产业中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

万纯珍 广东民宿发展研究院
2024-08-31



     民宿需要情怀,但只有情怀,能支撑起民宿发展的大业吗?民宿需要资本,但只有资本的民宿,还是民宿吗?

 

     当情怀偶遇民宿,是干柴烈火的一夜情,还是百年好合的恩爱夫妻?当资本邂逅民宿,是资本的一场盛宴,还是民宿的一场狂欢?

 

      铝华洗尽,方显本真。

 

      面对迅猛崛起的民宿产业更需要我们以敬畏之心,虔诚以对。为了客观严谨科学真实地反映民宿产业,广东建设报对浩如烟海的资料进行了梳理,精心编写了《2018广东民宿发展白皮书》,希望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民宿发展现状,给大家在民宿投资经营的决策提供依据。




近年来,民宿作为一种旧乡愁与新乡土相结合的产物,在多主体的共同推动下,呈现井喷式发展,尤其是近两年,各类民宿发展研讨会、峰会、培训班等陆续在北京、成都、上海、浙江等地举办;国家层面及各地的民宿相关政策相继出炉,顶层设计趋好。民宿作为快速兴起的新风口,已经成为文旅地产的一个重要业态,尤其是莫干山裸心谷和洋家乐、丽水的过云山居、北京的山里寒舍、阳朔的云庐等民宿的成功使民宿一下子成为旅游界的宠儿。

一、我国民宿发展概况分析




(一)民宿的定义

根据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旅游民宿指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追踪世界民宿之“源”的英国,以及亚洲民宿代表的日本及我国台湾,我们可以发现,民宿是“逆城市旅游”、乡村旅游大发展的产物。
中国:源起于80年代台湾,后来居上,成为全球民宿发展最成熟的地区,民宿自身成为核心吸引力之一。

英国民宿

法国民宿

日本民宿

中国民宿




各地民宿开发方式





(二)民宿的分类


(三)我国民宿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民宿主要集中于北京、浙江等东部地区,福建、广东等东南部地区以及云南、四川等西南部地区。西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数量偏少。这一分布特征与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发展现状相吻合。统计发现,丽江、大理、嘉兴等古城、古镇区域民宿客栈数量相对较多。
截至2016年底,我国大陆客栈民宿总数达42658家,11省市民宿客栈数量在1000家以上,民宿从业人员近100万人。我国各省区市客栈民宿数量前10名分别为:云南、浙江、北京、四川、山东、福建、河北、广东、广西、湖南。其中云南以7392家客栈民宿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名。浙江和北京市以6141和3685家民宿分别拿下第二、三位。2015年我国民宿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2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20年我国民宿行业营业收入将达到362.8 亿元人民币。


中国各省区市民宿客栈数量排行榜(单位:家)

排名

省区市

民宿客栈数量

1

云南

7392

2

浙江

6141

3

北京

3685

4

四川

3621

5

山东

2995

6

福建

2878

7

广东

2570

8

河北

2375

9

广西

1991

10

湖南

1915

11

江苏

1299

12

江西

1225

13

安徽

1111

14

海南

902

15

陕西

854

16

上海

818

17

西藏

736

18

贵州

657

19

山西

640

20

重庆

604

21

辽宁

493

22

天津

462

23

青海

451

24

河南

430

25

黑龙江

430

26

湖北

412

27

甘肃

401

28

内蒙古

314

29

吉林

142

30

新疆

82

31

宁夏

44


中国重点城市民宿数量排行榜(TOP20)

排名

城市

民宿客栈数量

1

北京

3685

2

丽江

3207

3

大理

2678

4

厦门

2195

5

嘉兴

2151

6

秦皇岛

1817

7

成都

1801

8

舟山

1424

9

杭州

1389

10

深圳

1272

11

日照

1136

12

桂林

1059

13

广州

893

14

上饶

879

15

黄山

874

16

苏州

854

17

张家界

828

18

三亚

827

19

烟台

827

20

上海

818


而通过对于客栈民宿在各地区的分布数量研究发现,我国客栈民宿业显著呈现集群化发展的趋势。集群效应提升区域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利于资源的集中整合;但区域内商家之间竞争激烈,店铺数量的日益增长也造成规划、管理的困难。


客栈民宿预订用户年龄特征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客栈民宿的预定用户主要集中在年轻一代,50.7%在26-35岁,38%在18-25岁。民宿的使用者集中在高收入和低收入两端,呈现哑铃状分布。




2014-2018年中国在线民宿预订

市场交易规模统计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途家网作为携程、艺龙、去哪儿、蚂蚁短租、58赶集、微信酒店、芝麻信用、大鱼自助游等房屋共享民宿流量入口,近日公布最新数据:2018年上半年其全球房源突破120万,其中国内房源超过80万;境内预订同比增长5.98倍,境外预订增长10倍;上半年民宿预订增长最快的吉林通化、湖北襄阳、广东汕尾、四川德阳等三四线城市,增速均逾40倍。基于共享模式,短租民宿有效盘活了闲置住房资源。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可统计的闲置房源超6500万套,空置房源和闲置投资房间非常普遍,再利用不足5‰,2017年中国在线短租交易规模达到125.2亿元,预测2018年将达到169.6亿元。未来民宿发展潜力巨大,有望成为与酒店业相同体量的业态经济。


二、民宿经济火爆的原因分析




1.共享经济及全域旅游推进消费升级:窑洞、地坑院、沙窝别墅、林间木屋、海天一色全景民宿……作为旅游领域这几年涌现出来的新兴业态,民宿业发展势头日渐强盛。以uber、airbnb为代表的共享经济给社会富余的住宿资源提供了新的运营模式,大大地调动了人们投资民宿的热情,也吸引了各路资本介入这个短租市场和非标住宿。一份今年2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10名受访者中,67.6%的受访者外出旅行时会住民宿。打开几个用户较多的民宿预订平台,“房间风格很特别,装修处处透露着用心”“地理位置好”“有家的感觉”“做饭方便”等,是人气民宿得到最多的评价。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我国主要共享住宿平台的国内房源数量约300万套;参与者人数约为7800万人,其中房客约7600万人;共享住宿市场交易规模约145亿元,同比增长70.6%。
2.政策扶持助推民宿发展:近年的各项旅游政策中,均有提到鼓励特色民宿的发展,在未来3-5年内民宿政策持续利好导向。目前,我国在民宿行业颁布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条: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主要内容

2015.1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

强化服务民生,形成以大众化市场为主体,适应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的住宿餐饮业发展新格局,积极发展绿色饭店、主题饭店、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有机餐饮、快餐团餐、特色餐饮、农家乐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细分业态。

2016.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

2017.02

《旅游绿皮书:2016-2017年中国发展分析与预测》

建议各地探索合理合法、高效一体的民宿行业管理政策,推行行业许可经营制度,建立统一的民宿审批与监管机制,提高民宿经营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2017.08

《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

在市场准入方面,强调民宿经营者必须依法取得当地政府的相关证照,并满足相关机关治安消防相关要素,民宿单栋建筑客房数量应不超过14间。

2018.03

《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提出“城乡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民宿等旅游经营”,扩大了民宿行业的盈利空间。

3.线上旅游平台的布局吸引资本投入:2017年,主要共享住宿平台上,房东、管家、摄影师等服务提供者人数约为200万人。平均每增加1个房东,可带动2个兼职就业岗位。同时,也催生了一批在线短租平台,如蚂蚁短租、途家网、木鸟短租以及小猪短租等。之后又涌现出一批如有家民宿、城宿等专注于民宿房源供应链端的企业。去哪儿、穷游、同程等纷纷布局民宿旅游市场,再加上携程、途牛等在线旅游互联网公司在这领域的深耕细作,产业资本、投资资本以及社会投资都开始关注民宿领域的投资,使得民宿投资成为资本青睐的又一个风口。 
4.投资回收期相对较短:酒店通常单体要100间客房规模,经济型和中端酒店的投资回报期通常在5年以上,高端酒店该数字超过10年,民宿客房规模则在数间到数十间不等,一般单体项目的规模不大,从更细化的成本控制角度来看,短租民宿的回报期整体短于酒店。


三、广东民宿产业发展概况




(一)全省概述

与民宿在长三角、西南区域、北京周边的火爆不同,广东作为国内的旅游消费大省,其民宿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尤其2016、2017两年是广东的“民宿年”。2017年11月底,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年底广东民宿3000多家,到2017年年底增长了约7倍,跃升至20000多家,同比增长率超300%。全国排在第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全省各地民宿经济更是获得了“资本青睐”和“政策暖风”双重助力,呈现井喷发展之势。


(二)从传统民宿到现代民宿,逐渐对齐精品品牌民宿

传统民宿阶段:以客栈、家庭旅馆为主要发展形式。广东传统民宿发展主要源于家庭旅馆,从现有资料显示,发展最早的是惠州龙门南昆山旅游区内和韶关丹霞山旅游区,经营主体多为私人个体经营(包括物业主家庭自主或租赁经营)为主,依托当地民居,外观上基本保留原貌,内部进行适当的改造装修,比较多地保存了当时当地的建筑风格和文化遗存,而在服务功能上相对单一,管理粗放,运营成本相对较低。


现代民宿阶段:以深圳较场尾民宿群为主要代表。民宿行业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无序发展后,一些不规范的个体传统民宿被逐步边缘化。原先只提供床铺和早餐的传统民宿经营方式,如今已变得丰富多彩,生态民宿、景观民宿、主题民宿、高端民宿……越来越多的民宿类型给喜欢乡野情趣和追求个性化的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民宿由单一的住宿功能慢慢转变为以向消费者传达的生活理念和生活状态为核心,各式各样的民宿院子承载着人们追寻寻常烟火生活的情怀,给予人更多的是“多元化生活概念”。现代民宿的经营者大多是有民宿梦想的文艺青年、媒体人、艺术家、设计者、古建筑保护专家,民宿的定位不在于“住宿”,而在于它的“情怀与文化”。
精品民宿阶段:以从化湖庐、米社·莫上隐,清远云上云左及桃花壹号等高端精品民宿为主要代表。广东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文化底蕴丰富,天然具备精品民宿的自然和人文条件,而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热潮的双重叠加,推动了广东民宿产业的大发展,一大批高端精品民宿应运而生,作为新旅游形式下主客双方共同聚焦的热点,精品民宿以极强的盈利能力吸引着地产、文旅、社会资本等各路资本市场介入,营造精致化、特色化的住宿生活,经营者逐渐向投资方、地产、文旅集团转变,酒店化、标准化、连锁化色彩日益浓厚。


(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概况

观山揽海:广东省是中国海岸线最长、海疆最广的省区,全省海岸线长达8500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三分之一以上,省内有很多风格各异的海岛,从最南端的徐闻,到与福建接壤的潮汕南澳岛,这条银色海岸线上到处点缀着美丽的景致,依托海洋资源经营海滨民宿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深圳大鹏较场尾民宿群、惠州巽寮湾民宿群、汕尾民宿群等;被称为“天然裸体公园”的丹霞山、岭南第一山——罗浮山、素有“北回归线线上的绿洲”之称的南昆山……广东名山众多且四季如春,名山旅游为民宿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竞争力,以丹霞山特色共享民宿经济为例:丹霞山客栈民宿从2010年6月26日丹霞印象第一家店开始,经过了近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拥有近400家特色客栈民宿的集群,有的村民以新房入股民宿客栈经营户的形式,共享民宿经济。
温泉资源:广东省是中国现代温泉经济的发源地,温泉数量、规模、档次、卫生、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数量及规模在世界同业中也跻身前列,温泉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为广东省温泉民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温床。如从化结合当地的历史典故、风土人情、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等元素,将民宿产品、市场、服务和管理与主题文化融会贯通,打造特色鲜明的温泉民宿镇。
人文资源:广东文化是岭南文化的核心区域,包括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几个分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政治流放等原因,大量中原之外的族群迁入广东,这些流徙文化与迁徙文化渐渐融合发展为内涵层次丰富的岭南文化,多元的建筑风格、特色的饮食习惯、民风民俗都为广东民宿业发展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基因。    


深圳的较场尾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也依赖较场尾是深圳唯一一条有海岸线的村子,原地民居成为民宿客栈最好的载体。而在广东有大量的兼具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特色的地方,比如清远的瑶族乡、增城的畲族村、梅州的客家围龙屋等,都还保存富有地域特色的旧居,形成了广东民宿经济发展独特不可取代的资源优势。


(四)旅游消费结构相对成熟,资本市场实力雄厚

随着消费的升级,民宿的住宿人群显著表现为中产化和年轻化,特别中产阶级成为民宿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去哪儿网大数据显示,广东旅游人群中同学及朋友聚会、家庭游、二胎亲子游人群比较倾向选择民宿,带有KTV、台球室、棋牌桌的“轰趴主题民宿”预订量上升,高端民宿更受欢迎,精致、高品位的民宿休闲旅游越来越受到追捧,主要消费群体以25-40岁的城市白领为主,但广东省民宿市场仅满足了旅游消费需求的6%,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市场正在崛起,中等收入群体度假人群剧增,渴望释压、追求私密性及个性化的中等收入群体成为中高端民宿的主力客群,市场需求的扩大,以及精品民宿自身投资回报率的良好表现,使得资本市场愈加青睐广东的民宿行业。


(五)政策助推,打造独特民宿文化品牌

广东省将民宿视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积极为民宿提供各种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鼓励居民利用住宅办民宿,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经营,充分利用发展民宿的经济基础和资源优势,打造优质广东民宿产业品牌,另一方面,以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环境保护、全域旅游、“厕所革命”等为载体提升民宿公共服务配套水平。
2017年11月1日,《广东省旅游条例》正式实施,其最大亮点是明确提出对民宿业的政策支持,即“城镇和乡村居民可以利用自己拥有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住宅或者其他条件开办民宿旅游经营”。该条例还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旅游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加强对民宿经营管理的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宿经营管理;支持在具有旅游资源的乡村发展民宿,经营者可以采取租赁、联营等方式,委托有关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2018年7月27日,广东发布了《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塑造“粤美乡村”全域旅游大品牌,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并提出在打造“粤美乡村”过程中,广东将指导成立广东省民宿协会,制定广东省民宿管理办法和相关标准,组织开展民宿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并建成一批“金宿”和“银宿”。
2018年9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官网发布了《广东省民宿管理办法(送审稿)》。该办法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出台的民宿管理办法,对民宿定义、证照、监管等问题给予了清晰明确的指引。特别是 “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提法,体现了广东对新业态“放管服”的改革思路。


四、广东民宿发展存在的困境




根据原广东省旅游局发布的《广东乡村旅游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广东省接待乡村游游客超3亿人次,占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其中,第一位为广州,达7473万人次,其次是东莞和惠州,分别为2812万人次和1986万人次(不计深圳)。

2018年上半年各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单位:万人次)

民宿业已经成为广东旅游产业中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报告显示,广东民宿类产品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北部边缘地区,其中广州、东莞、深圳三者位居前列,共占比60.63%。依托成熟的区域市场及强大的品牌效应,一方面广东省部分发展成熟的民宿区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投资主体多元,投资开发形式多样,人才培训、规划设计等支持性服务业态开始出现,产业链在延伸;另一方面,作为火爆、快速发展的新兴业态,其积累的问题也开始逐步显现。比如,个性化本是民宿的灵魂,但产品与服务趋同现象已经在悄然蔓延;过度与不当的设计违反了住宿服务的基本规律,反而会降低民宿的体验感;盈利模式不够成熟,让一批民宿项目难以实现基本的经营利润;消防、土地等法律法规的滞后,也成为制约民宿发展的制度瓶颈。此外,政府的强力推动与民宿业自我发展规律的关系协调、大企业大资本的进入与民宿小微投资本质的矛盾处理、民宿个性化的特征与实施连锁化发展如何权衡等等,都是当前广东民宿产业发展要面临的问题。



——文化资源融入较弱,旅游消费需求与民宿供给不平衡。




民宿是承载当地人文、历史、美食的综合体验产品,以其“小而美”的独特风格或人文情怀体验为核心,而目前广东民宿的发展主要依赖自然景观,如海岸线资源、海岛经济、温泉优势等,以旅游区域为依托,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较弱,“蜻蜓点水”式乡村旅游居多,并未真正体现广东民宿文化的特色。同时,在广东民宿类产品中,民宿的定位、经营模式各不相同,以至于同业之间差异显著,服务和营销水平参差不齐,个性化服务有待提高,少数民宿参照了精品酒店的经营模式,装修精美,装饰豪华,服务设施齐全,价格也不菲。大多数民宿还只停留在最简单的“吃+住”,并能未真正体现民宿的特色。据统计,豪华民宿、精品民宿(含客栈)、普通民宿(含客栈)占比分别为:24.9%、18.1%、57%,形态比较丰富,低端产品过剩,中高端民宿产品、深度体验类产品极少,同质化严重,精品缺失,呈现零散、粗放、小规模、低水平无序重复等特点,民宿业态供给无法满足旅游消费升级的需求。总体来说,广东具有特色的个性化民宿非常稀缺,行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不能满足休闲旅游、品质旅游的需求。



——如何维护契约体系,解决产权痛点是横在广东民宿经营者面前的另一道难题。




产权问题对于民宿业的经营发展的影响,最主要的问题除了租约的履行如房东毁约和非常规涨租的显性阻碍,还潜藏着当地政府对于农村宅居地民居、集体用地和城镇私房的改建与经营旅馆业的不明朗政策,与相关法规空缺的隐形障碍。这就要求政府在政策及资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专门规划、审批出让的建设用地上,建设和经营民宿,投资者持有民宿物业的产权。同时,政府发展民宿经济要从发展乡村旅游的整体思路出发,带动全村产业的发展,让乡村真正参与民宿经济,并在民宿经济发展过程中真正获利。



——合法身份难获得,部分民宿仍在灰色空间运营。




《广东省民宿管理办法(送审稿)》对民宿经营提出的关键要求——消防安全鉴定文件、房屋安全鉴定文件、同意民宿经营证明、民宿经营责任协议、营业执照、加入民宿协会证明等六证齐全,而广东大部分的民宿由民居改造而成,房屋结构、装修等方面的特殊性导致普遍无法达到消防、旅馆经营等国家准入标准,在合法身份的取得上就卡了壳。虽然政府三令五申没有六证就取缔经营,但目前90%以上的民宿依然没有六证。 



——情怀与资本的纠缠与博弈下,民宿情怀逐渐迷失。 




眼下,以资源共享、跨界合作等模式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正在全国"井喷",广东民宿行业的投资主体也呈现了多元化、大众化的特征,这一领域不仅有个体投资,还有文旅企业、地产商等资本巨鳄投资;投资方向既有民宿实体,也有预订平台,还有做轻资产运营的民宿加盟平台;融资方式也灵活多样,新兴的众筹正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活跃在广东民宿领域。随着资本市场的渐入,过去“情怀+好故事+好服务”的民宿经营模式遭到破坏,部分经营者不再以经营自己梦想的方式经营民宿,高投入下是对高回报的迫切期望,模仿、粗制滥造比比皆是,收购、联盟、跨界、合资一波又一波,风起云涌的市场变化让广东民宿行业愈加无所适从。面对不断抬高的体验预期,投资过热下的经营困局,正当红的民宿经济未来或许会是一场属于情怀和资本相互纠缠、相互博弈的过程。


五、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广东民宿如何突围




旅游度假市场快速发展,旅游群体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使得旅途中的住宿从生理需求渐渐变成个性化情感交流需求,而作为“小而特,优而美”的民宿,恰恰承担了满足这个需求的使命。民宿被称之为有温度的住宿、有灵魂的生活,不仅仅是旅游过程中酒店住宿的补充,应该也可以说民宿是一个逐渐独立的业态,一个有故事、有心灵触动的业态。 
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酒店产品,民宿产品需植入更多的主题元素,依赖与周边场景的交流,使旅客能在民宿中体验与当地文化、与人地民情的深入交流与共鸣,来吸引更多元化的消费客群。用“文化、情怀、创新”激活和保持民宿持续的吸引力、生命力和品质感,引领传统旅游产品向“精细化个性化”全面升级,使民宿成为旅游目的地。
广东民宿行业整体规模的快速膨胀,直接将民宿的产品品质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从民宿1.0到民宿3.0。一个好的民宿关键在产品,包括产品定位、设计、周边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产品为王始终是目前评价民宿质量高低的最重要标准。


好的民宿=好的产品+好的内容+好渠道



1.民宿选址考虑最优距离圈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广东乡村旅游游客以短途为主,直线距离主要集中在10-50公里,占比达到52.56%,200公里以内占比高达77.16%(统计含出省游客,500公里以上的区间绝大部分为此类游客,剔除这部分后上述比例会更高)。民宿的选址应依托旅游资源及区位优势,找准目标群体,在200公里为半径的最优距离圈范围内选址最佳,目前就广东而言主要是珠三角市场发展前景较大。

 广东省出发乡村旅游直线距离(单位:公里)

2.重视“人”的经营,打造个性化民宿产业体系

开民宿是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但实际上,这是一次精神上、文化上的寻根运动,民宿的地图意义在于“闹中取静”。民宿所拥有的天然资源(比如环境优美的景区)和人力资源是民宿经营的关键因素。随着乡村旅游开发的逐渐深入,天然的优质资源只会越来越少,民宿的价值更多体现在超越住宿功能之外存在的意义,现代人无处安放的乡愁、无以言说的体验、无法返回的故园、无比珍贵的情趣,都能够在民宿中找到慰藉。想要让自己的民宿脱颖而出,“人”就显得愈发重要。
客群的定位:民宿在广东省发展虽不过七八年的时间,却依靠其独有的优势迅速在旅游板块的中、低、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从各大在线短租预定平台的数据来看,当下广东省民宿的单日定价集中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民宿的类别也涵盖了普遍公寓、特色木屋、海景房、温泉别墅等多种类型,可以说满足着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在民宿项目选址设计阶段遵循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流量,明确民宿项目的基本客群,根据其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及消费需求设计民宿产品显得尤为重要。


主人文化的分享:不同于传统酒店行业,民宿的背后意味着当地文化的体验与交流,传递一种民宿主人与客人沟通之间的文化温度。《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传递生活美学、追求产品创新、弘扬地方文化、实现共生共赢”,也强调民宿主人要参与接待、热爱生活、乐于分享,通过抒发和凸显民宿主人的情怀,让民宿更具格调和品质感。民宿是幸福经济,除了需要在主题营造及生活美学中发挥创造性,民宿主人还要怎样吸引客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民宿主人有“温度”的分享最能强化民宿的体验感,当民宿主人与客人分享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分享其生活方式和对生活的美好想象时,民宿文化的核心意义,也就得到了实现。 


3.打造精品民宿,丰富产品体系

经得起摄像头考验的民宿,要求设计者拥有独特的品位和文化内涵,通过就地取材,设计与周边环境协调的、充满闲适乡野生活情趣及当地文化风情浓郁的民宿产品,有条件的精品民宿可以充分利用周边的空地,打造小巧精致的菜园、花园,或者利用室内空间打造书吧、清吧、餐厅、生活交流空间、手工作坊、露天天台等,提供多样化的体验,营造真正的复合型民宿休闲生活空间。


4.渠道是民宿产品的生命线,利用社群属性做好自媒体及口碑营销

民宿的营销推广,无论是品牌形象传播,还是活动传播,归根为一种引流行为,拓展新的渠道,转化更多的预订率。民宿客源渠道分为线上渠道、线下渠道及口碑渠道。
数据显示,江浙沪民宿行业客源微信等新媒体预定远超OTA,份额约为60%,选择民宿的女性比例反超男性,约为60%, 80、90后民宿消费占比过70%,成为民宿主力军,这些消费群体中,应用偏好月活跃用户数量,微信居首,QQ其次。除常规线上线下渠道营销外,民宿作为“小而美”的个体,属于场景范畴,其内核是社群商业,目前广东各大民宿依旧依靠各大在线旅游电商为主要营销渠道,自媒体和专业人士口碑推广显然不够,自媒体QQ和微信宣传、网红探店等营销渠道存在很大的空间。未来,90后喜好以及民宿品牌化、细化或将成为大多数民宿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民宿经营者除常规线上渠道营销外,要学会使用自媒体工具,包括微信、微博等媒介,做足经营特色与调性,找准自己的客户群,做到精准口碑营销。


5.打造“民宿+” 模式,引领行业生态化潮流

民宿的硬件和服务决定民宿的下限,而民宿附加的功能主题决定了民宿的上限。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贾云峰提出“民宿+”概念,即民宿的良性发展要在有标准和约束的条件下,通过提取和运用地域文化,在民宿的设计上构筑独具个性的韵味和吸引力,做到主题性与功能性相结合、原真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在内容上不再局限于住宿,而是利用跨界资源经营,融合“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拓宽收入渠道,把民宿由单一的住宿点变成一条线,利用有限的房间提升附加盈利空间,打造“民宿+社交”“民宿+休闲”“民宿+娱乐”“民宿+分享”的“民宿+”个性化复合型空间的综合旅游模式,形成适合不同消费者群体、多层次、多元化的民宿产业体系。


6.民宿培训兴起,行业产业链不断衍生

民宿有了好的设计产品、好的理念定位,还需要好的运营,尤其是营销推广。近年来,广东民宿行业峰会、论坛、研讨会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对民宿业主和服务人员的经营理念、营销策划、管理服务技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需求不断凸显。民宿在产业化的道路快速发展,出现日渐完备的民宿行业产业链——从民宿融资平台、管理平台、预订平台、民宿学院到相关培训、管理、设计咨询公司,甚至出现了网红体验师职业群体,对推动整个广东民宿消费市场的发展将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


六、众筹成为优质民宿助推器,民宿需理性与资本“共舞”




在线下“旅游+众筹”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线上各家网络平台也开始了在“民宿众筹”领域的布局。浏览网络发现,各大知名网站如京东、淘宝、苏宁等知名网站都纷纷开设“民宿众筹”板块,而像山东众筹网、“开始吧”等专门做众筹的网站也加大、加深了在民宿板块的人员力量,更有甚者将“民宿众筹”单独成立业务部,为民宿发展提供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选择众筹是民宿融资方式,也是最好的病毒式营销推广方式,民宿+众筹成为一种跨界行业的新玩法,广东省越来越多的民宿经营者倾向于选择众筹方式,如宛若故里等精品民宿。



——资本可以打造出民宿精美的“躯壳”,但永远无法单靠资本构筑民宿的“温暖情怀”和“灵魂”。




广东文旅地产投资开发十分成熟,有恒大、碧桂园、万科、富力等大型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有各种各样的温泉度假村、海滨度假酒店、度假别墅等业态。民宿经济作为日渐成熟的经济业态,特别是不可逆转地受到资本的青睐,资本市场商业运作成熟,但资本投资回报目标明确,更多以赚钱的目的来投资民宿,丢弃情怀完全依靠资本又与民宿提供家的温暖的理念背道而驰,情怀的载体被破坏,渴望自然和休闲的灵魂将无处可依。



——资本需要情怀来盈利,情怀也需要资本来落地开花。




当我们在选择民宿时,我们选择的是什么?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情怀”。情怀与商业,民宿产业不可回避的话题,二者之间是否完全对立?事实上,民宿形态归根到底是一个以情怀为基础的商业形态,盈利是活下去的必须条件。民宿的情怀、产品定位、产品特色、运营管理能力、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等是否能支撑持续发展与连锁扩张是需要经过研究和市场检验的。民宿让情怀落了地,而是否能生根、开花、结果,却是极其考验民宿主人/投资人的资源匹配能力和综合运营能力的。民宿经营者必须持续不断的注资,不断优化软硬件配套,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独特的吸引力。高端精品民宿产品在情怀的基础上,以极强的设计风格和文化特色与资本互为补充、互利共赢,逐渐走向品牌化、连锁化、资本化,形成独特品牌效应,以品牌内涵反补民宿情怀,形成多维度的品牌连锁经营模式。


七、政策张弛有度,规范管理完善民宿公共配套




当前,各地民宿安全、卫生、服务质量等参差不齐,政府需要进一步严加规范管理,提升民宿品质。同时,民宿已经不是传统的出租房屋,而是借鉴共享经济、借助网约平台进行发展,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民宿平台对资质的审核管理,加强民宿经营者信用管理,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和手段,严把民宿的安全关。另一方面,对民宿的管理要有别于城市管理,讲容积率、讲绿地率、讲建设用地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对民宿的发展有限制作用,在考虑广东民宿业主需求的基础上,民宿主希望管理部门对“违规不违法的民宿”,给予一定的完善期,合理立法规范民宿业管理,给予广东民宿发展宽松的政策环境,这也是广东省民宿业实现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政府对产业的扶持不一定局限于资金上,还有配套的政策法规的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内容的宣传推广等。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第13条鼓励乡村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广东省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客源潜力大,旅游消费体量庞大,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要求广东在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尤其是乡村旅游中需要将民宿客栈的业态考虑进来,对现有民宿发展摸底排查,依托优质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形成目标明确、布局合理、定位科学、特色鲜明的民宿发展规划,为民宿留下一个发展空间。


八、开放、融合、联合、整合或是未来民宿发展的主题




民宿经济作为旅游经济的新业态、乡村休闲的新模式,是在乡村休闲旅游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塑造一种“宿在民居、乐在田间、游在山水”的集趣味、休闲、情怀于一体的新经济模式,它既是旅游经济,更是服务经济,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总体而言,广东民宿行业在经历了前一段时间的狂热风潮后,逐渐开始进入冷静思考阶段,行业受到增量过快、政府政策不稳定、市场竞争大、资本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和渗透,已在逐渐洗牌。优胜劣汰,或坚持或转型或调头或兼并……但总体环境仍在向好。作为新兴业态,广东省民宿行业也在不断地探索发展模式,比如集群、跨界、引流等等,开放、融合、联合、整合或是未来民宿发展的主题。发展民宿经济,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乡村发展的多产融合与产业创新,以及人口生态更新系列农村问题,成为政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活化与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之一,而广东各项政策不断趋好,资本市场不断涌入,民宿经营者在保留自身的情怀本质的同时,渐渐走向情怀和商业融合,推动民宿产业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更优供给方向发展,打造真正能盈利的、可持续发展、有温度的广东民宿品牌。

(注:本文相关数据均来源于政府、企业、媒体公开资料的整理分析。)


来源:广东建设发布 公众号,原文标题《2018广东民宿发展白皮书发布》;广东建设报·建舆工作室出品  文/万纯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广东民宿发展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