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0年11月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论如何高效地把不服的90后驯化成听话的大人

尼德罗 冰川思享号 2018-12-15

用影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伪善”,学会成人的伪善,你将获得更多的资源,得到更多的肯定。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尼德罗


迟了五年,曹保平导演的影片《狗十三》终于登上了院线大荧屏。这部几乎与赵薇的《致青春》同时拍摄的青春片,之所以好评如潮,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写实。


影片令人不自觉地浮现起少时自己与父母的相处过程,成长中的共鸣与感叹也不断向我们涌来。

 

这部片子的故事线颇为简单,主要讲述的是13岁女孩李玩从一个个性突出,棱角分明的少女,变成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的历程。


可以说,李玩的蜕变是从“问题孩子”向“别人家的孩子”转变的一个过程。对于许多中国父母来说,这个过程简直是上天的馈赠。


▲ 电影《狗十三》海报

 

父爱的四种形式

 

李玩的亲生父母离婚了,李玩跟的是爸爸,但她真正跟的是爷爷奶奶。离异,甚至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这些都不是李玩和父亲之间有隔阂的关键。关键在于父亲并不理解她,也没兴趣和能力去理解她,父亲永远只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感情。


父亲当然是爱她的,但这种爱却非常扭曲,也极度自以为是。我总结了一下,李玩父亲爱女儿的方式主要有四种:金钱、暴力、示弱、炫耀。

 

给李玩买狗,买溜冰鞋等等,用购买物品的方式讨好李玩,这是她父亲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对于财力雄厚的父亲来说,用消费的方式来表达爱意,是他最擅长和最方便的。


图/电影《狗十三》


李玩的狗丢失了,寻找过程中情急之下推了爷爷,又差点导致很久没出门的奶奶走丢,最终引来的是父亲的一顿暴打。


暴打李玩,主要功能是纾解父亲的情绪,而不是解决问题。但李玩父亲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打就是爱”,通过打,也把问题解决了。虽然他觉得自己出手有点重,但他利用自己的权威要求李玩必须原谅自己。

 

李玩坐在父亲的车里,母亲打电话给父亲,一顿交流,让父亲嚎啕大哭。父亲也许并不觉得这是爱,但一个父亲能够在女儿面前大哭,这本身说明父亲对女儿很放松,父亲是爱李玩的。


▲李玩与父亲(图/电影《狗十三》)


李玩拿了省物理竞赛的一等奖,父亲高兴坏了。他的做法是邀请自己生意场上的朋友一起大摆筵席,举杯庆祝。对于父亲来说,孩子给自己长脸了,展示女儿的优秀,就是一种爱的表达。


大部分中国式的父亲在向子女表达爱意时,都会使用上面四种方式。这四种方式也正好构成了一个成功中国男性所应该具备的四个优点:有钱、强壮、柔情、豪放。

 

李玩的父亲并不真正了解李玩,对于李玩为何着迷于宇宙也不得而知,但由于李玩拿了一等奖,而他又商场得意,情场获胜(再婚娶了年轻妻子),所以他成了别人眼中的“成功爸爸”。


一对父女,彼此充满隔阂,分别成了各自群体中的“模范”,这就是基本的现实。

 

蜷缩在安全区的父亲

 

影片中有一个出现了3次的镜头,即李玩和弟弟只要一喝牛奶就会呕吐。


图/电影《狗十三》


作为父亲(也包括爷爷奶奶),不记得孩子不能喝牛奶这一点,除了科学知识匮乏之外——不明白什么叫牛奶不耐受症,更重要的是,这也说明了他们缺乏对孩子的观察。


没有对孩子的观察,也就谈不上有多体贴。青春期的孩子,却格外渴望细心、体贴之爱。

 

在现实生活里,很多父亲都会忘记掉孩子的一些特殊癖好、习惯,原因很简单,就在于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有时候,即使看起来是在陪伴,有些父亲也常常只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在进行,并没有真正与孩子进行“连结”。

 

影片中的时间已经是2005年前后,李玩13岁,意味着她是一个90后。李玩的父亲应该是60后,大概率是60初甚至50末。这一点,可以从她父亲喜欢唱的歌来判断,至少少年时期是在1978年之前度过的。


图/电影《狗十三》


所以,李玩的父亲这一代人骨子里遵从的是“集体主义”的观念。集体主义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当事人只能通过“从众”来获得一种安全感。

 

年少时在政治运动中随波逐流,中年以后加入房地产开发的大军,誓要做一个有钱人。在客观上,命运让李玩的父亲更愿意向着主流价值靠拢,而无法对个性化的人生抱有欣赏。作为90后,李玩是极具个性的一代,但父亲却无法接受个性化的李玩。


图/电影《狗十三》


不自觉地从众,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缺乏理解“他者”的能力。他们的队伍、阵地意识特别强,所有的安全感都来自于主流群体、权威人物的接纳。例如,英语老师说李玩英语需要加强,就逼着她学英语培训班;张总对他生意很重要,就牺牲陪女儿看宇宙展览的时间。

 

所以,李玩父亲其实是一个看起来强大,实际上非常脆弱、自轻的人。因为他不敢迈出自己的安全区半步,做任何事都停留在安全区内。对于李玩的兴趣爱好,他完全没有了解的热情,对观察女儿内心的变化,他也缺乏这种能力。

 

而这其实是李玩父亲那一代人的普遍特征,看似人生经历丰富,实际上都是随波逐流,长时间的“统一思想”、“统一安排”,令他们不敢想象个性化的生存状态,这是他们内心的底色。

 

当然,他们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在今天,我们不能过于苛求和指责。但是,到了每家每户,他们的确摆出了好为人师、好大喜功、缺乏自省的父亲形象。


为了维护自己人生经验的“正确性”,他们用金钱、暴力等手段,在家庭内部进行捍卫。为此,子女不得不让自己“成熟”起来,以安抚老父亲那颗暴躁的心。

 


叛逆也许只是推迟

 

由于力量对比悬殊,父母极为强势的家庭可谓盛产“别人家的孩子”。一般而言,“别人家的孩子”没有叛逆期,或者早期有过叛逆但很快就被引回了“正轨”。

 

这些“听话的孩子”,他们在与父母的相处中逐渐摸索出了很多“规律”,也提炼出了很多相处诀窍。面对自以为是的父亲,孩子们将自己打造成一种“讨好型的人格”,这种人格的存在,使他们很容易讨好父母,做到父母心目中的“乖孩子”的样子。


但讨好父母,做“乖孩子”的原因实际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孩子本身被父母的教养方式所内化,彻底接纳了父母的观念。


用影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伪善”,学会成人的伪善,你将获得更多的资源,得到更多的肯定。


▲李玩给长辈敬酒(图/电影《狗十三》)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长大了,他们中的一部分彻底习惯了对父母的言听计从——即使进入婚姻也不例外,于是就有了一个著名外号——妈宝男(女)。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通过迎合父母要求,来为自己争夺发展个人兴趣的空间、资源。


通常的对话模式是,孩子向父母保证考全年级多少名,然后父母就答应或默认孩子可以做某件事。或者孩子成为一个“分裂的人”,在父母面前一副面具,私下保留另一副面具。

 

“双面人生”的存在,确保了孩子能够保存自己的一些人生理想和另类目标。但这需要一定的条件,那就是父母管得不会太死,所提要求也不至于太高。


图/电影《狗十三》

 

就我的观察,很多小镇上的教师子弟,就很难获得这种空间。原因在于,作为父母的教师,在学校和家庭做到了对子女的同时监控,另外教师本身对子女的成绩要求会更高,所以,他们的孩子很少能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事。

 

当然,第二种情况只会发生在一般家庭。对于出生在上层精英家庭里的孩子来说,他们几乎不可能有自己的选择,即使有也需要在家族规划的框架内进行。


这也从侧面显示出,父母与孩子实际上存在一种非常赤裸的权力关系,父母对孩子有着非常大和直接的权力,而孩子也试图在互动中拓展自己的权力。


▲李玩强忍呕吐喝下牛奶(图/电影《狗十三》)


所以,虽然《狗十三》只是拍摄了李玩12、13岁的生活经历,但假如持续跟踪李玩的成长轨迹,像她这样有着自己独特个性和想法的女生,在25或30岁以后再来一次叛逆,并不会令人意外。

 

我们假设李玩能够走出国门,到海外留学,并且在经济上做到了自立自主。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有某些“意外”或“契机”,让她尝试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叛逆可能是择业,也可能是择偶,还可能是生育方面。


但有一点,父亲的干涉越大,她的反弹也越强。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李玩用不着叛逆,因为父亲自己改变了,变得理解李玩,鼓励她去追梦。


所以,“叛逆”一定程度上是个伪概念,父母缺乏平等观念、观察能力和共情能力,从而没办法接入子女的沟通频率,于是就把子女的言行定义为“叛逆”。


从话语上来看,这是一种成人的霸权。


图/电影《狗十三》

 

而像李玩父亲这样的成功人士,要让他们改变是非常难的,他们误以为自己做的每一步都很对,都不容挑战。事业上的成功放大了他们的盲目自信,也遮蔽了他们对自己完全不具教育能力的认识。


唯有两点,即“东窗事发后”,“疾病缠身时”,才可能会让他们重新打量生活的意义,以及自己与女儿的相处方式。

 

重要的不是和解,是正视

 

在最后,我想说的是,《狗十三》片中所展示的父女冲突,一定意义上可以简单概括为坚持理想主义的90后女儿和捍卫世俗价值的60后父亲两种人生模式的碰撞。

 

90后天然希望“活出自我”,追求个性独立,而60后渴望获得集体认同,习惯随波逐流;90后看起来自以为是,实际上更有同理心,60后看似阅历丰富,实际上缺乏共情能力;90后拥有更宽阔的人生畅想,会做一些并不现实的行动,而60后迷恋金钱与暴力,在务实中丧失了自我。

 

无论是90后还是60后,无论是父亲还是女儿,他们都逃不开时代的塑造和影响。当我们跳出影片,试着去评判他们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先行审视自己,到底拿的是哪一个时代的标尺。

 

毕竟,不同时代的不同标尺,衡量出来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而两种截然不同的标尺之间,无异于横亘着一道既宽且深的沟壑。过去数十年里,每一个中国家庭里的父母和孩子,几乎都在用自己的精神和躯体填充这条沟壑。


图/电影《狗十三》


也因此,对于今天的中国父与子、母与女来说,当他们带着满身伤痕从沟壑中艰难爬出,重要的不是和解,一方原谅另一方,而是正视两代人之间的确存在着一条几乎不可跨越的沟壑。


亲情将他们捆绑,而时代将他们分离,这是这一代中国人的命运,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一点。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最近更新


漫漫应试路,又岂是一块直播屏所能照亮


五环外读懂中国,五环内敲钟上市


共享单车已经结束,离场前请记得退押金


江丙坤故去,还有谁能让两岸坐在一起对话?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