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冠疫苗研发中美同时领跑,不一样的技术路线,谁先到达终点?

张田勘 冰川思享号 2020-08-21

研发新冠病毒疫苗的竞争,不只是科研机构、技术人员、研发资金的竞争,而且在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上,特别体现出尖端技术的竞争。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张田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疫苗研发也进入生死时速。一些国家和地区均声称正在研究或已经研究出新冠疫苗。
如早在今年2月初,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凯特·布罗德里克及其同事声称,在中国发布该病毒基因序列后,三个小时内就设计了一种针对该病毒的疫苗。
3月上旬,来自布里斯班昆士兰大学的三名科学家宣布,他们已经研制出一种能够免疫新冠病毒的疫苗,但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投入使用。
这些消息究竟是真是假,疫苗又需要多久才能问世,令人莫衷一是。
最新消息是,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据悉已经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并获批展开临床试验。
▲陈薇院士带领团队研制重组新冠疫苗(图/网络)
这个消息是3月16日报道的,凑巧在同一天,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也宣布,其下属的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与莫德纳公司合作研发的一种新冠病毒疫苗(mRNA-1273)也进入临床试验。
中美国两国研发新冠病毒疫苗都进入临床试验,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不过,对于这一疫苗的研发,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看待,才有可能全面了解情况。

01
各国疫苗研发的技术路线竞争

研发新冠病毒疫苗是战胜新冠肺炎的有力武器,各国瞄准了这一目标,说明全球有了共识,并且形成了竞争。
当然,这样的竞争是好事,意味着能加速推进疫苗的研发速度,让公众能早日使用疫苗,战胜新冠肺炎。
目前,全球比较有实力的科研机构都在研发新冠疫苗,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中国的军事医学科学院,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还有英国、美国、比利时、德国、加拿大、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以及疫苗和癌症免疫疗法公司(Inovio)、莫德纳公司和制药巨头强生等生物科技公司。

尽管中国和美国都宣布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但其他国家的研究也可能是秘而不宣,而且也在加快进度,并且形成不同的技术路线竞争,如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人员正利用一种名为“分子钳”的专利技术,以期快速生产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
因此,研发新冠病毒疫苗竞争的含义,不只是科研机构、技术人员、研发资金的竞争,而且在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上,特别体现出尖端技术的竞争。
今天的新冠病毒疫苗或其他疫苗已经普遍采用基因工程和分子重组技术,要比传统的疫苗,如灭活疫苗提速一倍到数倍时间,因而也能节省更多的资金。

02
灭活疫苗与基因工程疫苗的区别
竞争的基础是技术,当然背后还有研发资金投入。仅从技术路线来看,那应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疫苗研发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灭活疫苗,需要在足够安全级别的实验室来做病毒培养、灭活;另一种就是基因工程疫苗,灭活疫苗分为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等,现在的流感疫苗就是用这样的技术路线研发和生产的。

基因工程疫苗是用分子技术,分离出病原体的某种关键抗原基因,将其转入原核或真核细胞系统,如病毒、酵母、细菌、昆虫细胞或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表达,产生该病毒的关键抗原,制成疫苗,并且要将病原体的毒力相关基因删除掉,使其不带毒力。
这个过程就是抗原基因的重组和表达,由此产生的疫苗称为重组疫苗。
从现在的新冠疫苗来看,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采用的是重组新冠疫苗,具体是什么重组,现在并不清楚,可能现阶段各方的技术都是保密的。
但是,从报道提及“腺病毒载体”可以略微知道,这是利用5型腺病毒作为载体来重组和表达新冠病毒的部分关键抗原,如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抗原。而腺病毒的特点是对人无害,而且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能进行蛋白质的高水平表达,因此,既可用于重组疫苗的研发,也可用于基因治疗。
而在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中,就是让腺病毒表达足够量的S蛋白抗原,才能制成疫苗,进入人体后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中和抗体。
美国的NIAID和莫德纳公司采用的则是信使RNA疫苗技术,这也是一种先进的研发疫苗技术,并不需要病毒或病毒的某些关键蛋白(如新冠病毒的S蛋白)的实际样本,就能生产具有遗传密码的核酸疫苗和药物。
基本原理是,把携带细胞制造抗原蛋白指令的mRNA注入人体,然后被人体的细胞吞噬,细胞内的蛋白质制造工厂根据指令,产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抗原蛋白,如新冠病毒的S蛋白,后者有效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的中和抗体,并抑制进入体内的新冠病毒,从而达到人工免疫的目的。

03
疫苗研发成功究竟需要多长时间?
以传统技术和方式研发疫苗不仅得耗费大量资金,而且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疫苗和药物研发有一个比较公认的看法,需要克服成本巨大、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的三大高风险。
根据美国塔夫茨大学药物研发中心的评估,研发一种新药并上市需要27亿美元(基于2017年美元进行通货膨胀调整后的数字)。此后,英国《自然》杂志修正为,新药研发成本约为26亿美元,耗时约10年,成功率不到1/10。
疫苗也基本如此。
不过,现在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由于采用了基因工程重组疫苗技术,以及最先进的信使RNA技术,研发周期将会大大缩短。
此外,现在的疫苗研发还采用了前期利用人工智能(AI)筛选有用的化学分子和物质,也使得药物和疫苗研发大大加快而且节省成本。由于采用信使RNA技术研发疫苗,也可以省去动物试验这一环节。

▲美国开始新冠肺炎病毒疫苗临床实验(图/网络)


仅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美国NIAID和莫德纳公司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来看,时间成本已经大为缩短了。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目前也只是进入临床1期,在此期间获得的结果,例如证明安全之后,还要进行2-3期的临床试验。
1期临床试验是初步考察疫苗对人是否安全,一般需要20-100位受试者。
2期临床试验主要是进行疫苗剂量的探索研究,以及进行初步的有效性评价和考察,一般需要几百到上千位受试者。
3期临床试验是为了全面评价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数千到几万例受试者。


整个1-3期试验完成,大概需要4-5年时间。例如,被视为有效的一种埃博拉疫苗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是于2015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时开始的,直到2019年才取得确切的结果。
现在,美国NIAID和莫德纳公司称,即便临床1期试验成功,距离疫苗的大规模应用也需要1-1.5年的时间。然而,这对于传统的疫苗和药物研发来说,已经是从“老牛拉慢车”变成了“坐火车”。

04
遵循科学规律,理性期待疫苗的到来
新冠病毒疫苗当然可以预期,但是也需要保有平常心和理性对待,同时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并非所有的疾病都可能研发出疫苗来应对。
原因有很多,一是技术水平尚且达不到,二是人类对引发疾病的病原体尚未认识得非常清楚。
艾滋病从1981年首先在美国发现,至今已经39年,疫苗研发也经历了一波三折,还是没有研制出来。最大的原因是,艾滋病病毒具有多变性,其多种外壳蛋白(即抗原)会针对人体环境、人们对其用药,以及病毒本身的情况多般变化,从而让人难以找到它的有效抗原成分,以制作疫苗。
即便是采用信使RNA,HIV的RNA也会多变,让研制疫苗难以找准路径。
▲3月10日,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文,宣布全球出现第二例艾滋病治愈者(图/网络)


流感疫苗也要根据其两种多变的表面蛋白抗原(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来预测下一年暴发什么类型的流感,以提前生产疫苗。
病死率极高(90%)的埃博拉(1976年首次在非洲暴发),现在也至少有8种疫苗正在进行试验和评估。世界卫生组织只对其中一种rVSV-ZEBOV-GP疫苗认可其能够有效保护健康人群,但是预计要到2020年中期才能获得批准和全面使用。
因此,无论是新冠病毒疫苗还是其他疫苗,都需要遵循科学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搞“大跃进”,否则欲速则不达。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冰川精华


免费看病的谎言为何总有人相信?


英国医疗系统依然让人放心,政府没那么白痴!


一个留美大二学生的疫情观察


英国让60%人口感染新冠病毒!这是一场科学“豪赌”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