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小众宗教都是前卫艺术急先锋?

环行星球 环行星球 2021-04-12

文/劳拉申

图文:审稿-嘟嘟、排版-斯凯勒

音频:讲述者-劳拉申、制作-大绿

封面图:©David Bokuchava / Shutterstock



疫情期间,不少教会在面对病毒时做出了令人大跌眼镜的行为,这也让宗教议题又一次被广为讨论。事实上,除了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人们熟知的宗教以外,也有不少小众宗教存在于世界不同的角落,它们成立时间不长,被称为“新兴宗教”乃至“异端”,其体系和仪式在多数人眼里甚至是“怪诞”的。





 高台教:全球神仙大聚会 




在越南,除了民间信仰外,佛教与天主教之后的第三大宗教是土生土长的高台教(Cao Dai),又称大道三期普度。1926年出现于越南东南部西宁省,标志是代表公正的左眼,据官方统计有440万信徒。


代表公正的左眼,图:Wikipedia


高台教教堂里的左眼,图:Youtube


图:David Bokuchava / Shutterstock


图:Claudiovidri / Shutterstock



高台教倡导“万教大同”,将佛道儒、基督教、伊斯兰教全部杂糅,包括“三教五道”,即佛教、圣教、仙教和儒道、伊道、圣道、仙道、佛道。各路神仙都是供奉对象,例如:释迦摩尼、老子、孔子、观世音、耶稣、默罕默德,还有李白、关公、牛顿,莎士比亚、丘吉尔等。


教堂上绘制了各路神仙的牌匾。

图:David Bokuchava / Shutterstock


教堂的彩塑,分别是哪位神仙请各位自己辨认。

图:Wikipedia


高台教供奉的神仙:维克多·雨果、孙中山和越南诗人阮秉谦跨时空齐聚。图:Wikipedia



但各路神仙里最高的是高台神,高台教认为世界曾经无名无形,后来突然大爆炸,高台神出生,名称取自《道德经》的“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解释为上祷高台。


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各路神明,高台教的另一特色是炸裂式审美,画风五颜六色、七彩斑斓。经典教堂西宁圣座杂糅哥特式尖顶、清真寺宣礼塔和东亚传统飞檐翘角。


五光十色的西宁圣座。

图:hoithanhphucquyen.org


魔幻建筑


图:Robert Bociaga Olk Bon / Shutterstock



除魔幻的教堂建筑外,教徒的衣着也特点鲜明。高台教依照天主教制度,分神父、主教、大主教、红衣主教。教徒依据不同身份穿着红、白、蓝、黄等各色服装。


高台教堂内部,色泽艳丽。

图1:Indochina studio / Shutterstock

图2:Denis Rozan / Shutterstock

图3:Wikipedia


教堂外骑车经过的教徒。

图:Indochina studio / Shutterstock


身着各色服装的教徒。

图:Stefano Barzellotti / Shutterstock



高台教诞生于法国殖民地时期的越南,1925年圣诞节当天,法属交趾支那殖民地政府的两位公务员吴文昭和黎文忠自称得到至高无上的高台神启示,创立高台教,次年获得殖民地当局批准。


左为创始人之一黎文忠,右为高台教教主范公稷(Phạm Công Tắc)。图:luatkhoa.org



随后高台教就参与了反对法国殖民统治和反对南越吴廷琰政权的运动,成为越南反殖民战争和内战的一支力量,但高台教并非当时唯一参与越南政治运动的本土宗教,还有另一个活跃的力量:和好教。





 和好教:年轻的“活佛” 




如果高台教是多神、热闹的,那么越南另一本土新兴宗教和好教是单一、朴素的。和好教也叫和好佛教(Phật giáo Hòa Hảo),与高台教几乎同时期诞生,1939年创立于越南西南部安江省,创始人黄富楚是当地和好村人,故取名和好教,彼时年仅20岁。


教主是位眉清目秀的青年。图:Wikipedia



和好教自称佛教,又充满儒家伦理,信徒150万,满足了当时越南西南农村地区农民和穷人的心理需求。教主黄富楚本是体弱多病的青年,但通过自创教义吸引信徒,自称活佛


他又是个激进热血青年,不仅组织军队反抗法国殖民政府统治,还与当时的越南独立同盟会开战,1947年被越盟下圈套杀害。从此,教主的头像就成为信徒供奉的对象,和好教一大特点就是教主的照片被放在醒目位置祭拜。


死后的教主被奉为神。图:Youtube


和好教仪式:摆教主照片,上香。图:Wikipedia



与高台教华丽的建筑不同,和好教不设教堂,也没有佛像,用红布代替神像并张贴教主照片,即可朝拜。与高台教信徒色彩鲜艳的服装不同,和好信徒一律穿黑色


和好教信徒,一身传统黑色长衫。图:Youtube



和好教的教主崇拜,也类似对农民英雄的崇拜,有人将黄富楚比喻成洪秀全式人物,宗教活动有祭祀前人的味道。


海外越南人社区的和好教仪式。

图:Tredeponline.com


图:Hoahao.org





 巴哈伊教:世界大同与前卫建筑 




除了分布在特定国家、区域和族群中的新兴宗教外,有的信仰已遍布全球,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新兴宗教是巴哈伊教


巴哈伊教标志:九角星和象征人类与神关联的符号。

图:joepaczk.com



巴哈伊教信仰上帝唯一、宗教同源、人类一体,1863年由巴哈欧拉创立于伊朗,有信徒500-700万,以《亚格达斯经》为经典,在伊朗、印度和以色列最集中。


它强调人类本为一家,反对种族、民族、阶级等阻碍人类团结的因素,强调人类一体,消灭一切偏见,并超越民族与国家隔阂,建立世界和平新秩序,颇有联合国式的世界大同理想,事实上巴哈伊教在纽约和日内瓦的联合国机构设有办公室,并在联合国地区特使和机构中有代表。


巴哈伊教在以色列海法设立了世界正义院。

图:Wikipedia



巴哈伊教没有神职人员和教堂,只在世界各大洲各设一个灵曦堂,每座灵曦堂都有九面,每面有大门,象征可以从各方向加入巴哈伊教,这就形成巴哈伊教独有的一种前卫创新的建筑审美,灵曦堂设计被屡屡载入当代建筑经典。


灵曦堂的风格,可以是结构精美的古典式,如美国伊利诺伊州的灵曦堂。图:Atlas Obscura


或莲花绽放,如印度新德里灵曦堂。

图1: VetraKori / Shutterstock

图2:saiko3p / Shutterstock


或含苞待放,如智利圣地亚哥灵曦堂。

图1:Wikipedia

图2:Natalia Ramirez Roman / Shutterstock

图3:luiscotte / Shutterstock


或宛若一粒种子,如德国法兰克福灵曦堂。

图:Wikipedia


或宛若外星飞船,充满未来主义科幻感,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灵曦堂。图:ArchDaily



巴哈伊教兴起得益于全球化运动,全球人口流动与移民潮产生的跨文化生存环境,特别是全球化经济下,跨国资本、全球资产配置导致的国籍、民族概念的模糊。巴哈伊教1935年由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引入中国,将之翻译为大同教,中国当代著名教徒就有企业家潘石屹与张欣、歌手方大同等。





 摩门教:美式大家族 




摩门教(Mormonism)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新兴宗教,但争议很大被视为“新兴宗教”,也被视为“异端”甚至“邪教”


全称基督耶稣后期圣徒教会,1830年由约瑟·斯密创立,以《摩门经》为经典,倡导一夫多妻制,因受美国主流基督教新教排挤,创始人被杀害,新首领杨百翰带领教徒一路向西长途跋涉来到美国中部犹他州盐湖城,1847年在此安定,盐湖城是摩门教大本营。


摩门教堂以冲上云霄的哥特式尖顶建筑为特点,图为盐湖城的摩门教堂。图:mormonhistoricsites.org



摩门教的神学与形态都以家族为核心,特点是家族庞大、子女诸多。非常强调家族和家谱,无论男女老幼都对自己的根源、身份与归属有深刻认知,最高教义都与家庭有关,生育和发展大家族是信仰。摩门教也是美国保守派和共和党支持者,教徒活跃在美国政坛。


2012年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来自犹他州摩门教世家,族上追随摩门教创始人约瑟·斯密传教。罗姆尼的摩门教徒身份引起极大争议,成为被反对者攻击的把柄。图:Wikipedia


罗姆尼与他的摩门教大家族,他有5个儿子,18个孙子女。图:the Atlantic


美国前驻华、驻俄大使洪博培是摩门教徒,曾任犹他州州长,是罗姆尼的支持者。


洪博培与他的摩门教大家庭,他有7个子女。图:Vogue



尽管一夫多妻制已被法律废止,但在犹他州的摩门教徒群体中仍然存在,引起极大争议。


一位摩门教徒与其两位妻子和子女的家庭照。



而摩门教“基本教义派”是目前美国奉行多配偶制的最大团体,也是典型的邪教组织。头目沃伦·杰弗斯用邪教蛊惑教徒,是恋童癖和性犯罪者,被判终生监禁。





 耆那教:千柱、裸体、绝食 




耆那教并非年轻的新兴宗教,是一个非常古老且影响深远的信仰,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比佛教更早。虽历史悠久,却没能如世界三大宗教般广泛流传,外界对其了解者不多,反而变成了小众信仰,淡出了视线。但耆那教是人类古老文明的一部分,在有宗教万花筒之称的印度发展出独特的建筑和艺术瑰宝。


耆那教建筑特点:精美繁复的雕刻。

图:Uwe Bergwitz / Shutterstock


耆那庙也叫千柱之庙。

图1:Dmitry Rukhlenko / Shutterstock

图2:Ruslan Kalnitsky / Shutterstock



耆那教创始者筏驮摩那,也称大雄,提出七谛、五戒,教义与佛教有许多相通之处,相信轮回往生、自我修行。耆那教一大特点是崇拜二十四祖以及“解脱者”和“胜者”,例如巴霍巴利、大雄等,出现了许多佛像雕塑。


被称为印度七大奇迹之一的南印度耆那教裸体大佛巴霍巴利雕像,每隔12年,耆那信徒会从17米高的神像头上浇下牛奶与香料用以参拜。

图1:PRIYA DARSHAN / Shutterstock

图2:Wikipedia

图3:Shivram / Shutterstock


与佛教的佛塑不同的是,耆那教大佛裸体站立,并有男性性征。图:TrekEarth / Shutterstock

图二为信徒从小神像头上浇下牛奶以参拜。

图:Sumanth124 / Shutterstock


裸体大佛巴霍巴利雕像脚下参拜的信徒。

图:Dr. Nagaraja Sharma / Shutterstock


除裸体站佛外,耆那教还有坐立佛像,与佛教中普遍身着袈裟的佛塑不同的是,耆那教佛像是裸体的。图为耆那教中的“大雄”。图:Don Mammoser / Shutterstock


耆那教神明Simandhara


耆那教徒分天衣派和白衣派。

天衣派男性不穿衣服,称“裸形外道”,图为天衣派高僧。图:Wikipedia


白衣派穿白衣祈祷。图:Commisceo.com



耆那教还有绝食求道的传统,以求摆脱肉体、切断宿业、达到解脱。


一位耆那教信徒的背影,摄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的素食城镇——帕利塔纳。图:Mazur Travel / Shutterstock



世界各个角落,都有自身的多样性与不同生活方式,大千世界的丰富多样,留给我们自己去品尝探索。



END

版权所有,转载请后台联系




 点击标题查看环行往期 


南半球最好吃的土豆在哪里?

欧洲为啥有那么多浙江人?

新加坡战疫:宗教、大选与城市国家

韩国人为什么喜欢满世界传教?

柬埔寨首都的物价,凭什么比北京还贵?





 长期征稿 


投稿邮箱o.planet@foxmail.com

(附上简单的自我介绍)



长按关注 (⊙v⊙)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