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大恒芳奖学金 | 尹东勇:校准法学生“悲悯严肃”的成长坐标

南大党委学工部 南大学工 2022-11-27

在一个周三的下午,我们和尹东勇约好在新咖啡见面。不久前,他刚代表南京大学完成第十八届“理律杯”的全部比赛,他在朋友圈的小作文里用“永远年轻永远努力永远前行”为这次经历画上了句点。这是他近期记忆最为深刻的一段经历。


在此之前的同一时间,尹东勇会在每周三的下午和“理律杯”的队友聚在一起讨论备赛,打磨辩题的主体框架。上同一堂课的他们,“只需要下课后彼此的一个眼神”,便能理会其中的“意思表示”,而默契地完成一次“合意”,这是战友间签订的情感“合同”如果追问条款细则,用尹东勇的话来说,这是一起在酸奶牛、一鸣、银行大厅、教师休息室里熬过无数个日夜后定下的“过命的交情”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我们从日常的学习生活聊到了实习经历。如数家珍的学术名词、脱口而出的法律条文,以及感悟普法实践时的真情流露,眼前的尹东勇既有法学生身上的严谨思辨的理性,又在谈到普法公益时流露出带着光亮的眼神,温柔而坚定。


在比赛中夯实法律知识


如果要找出尹东勇在南京大学法学院求学生活的透析切口,那么一次次的模拟法庭比赛便是其中较为清晰的一条线索。


从江苏省“仙林成才杯”模拟法庭比赛、第十五届“金法槌”模拟法庭比赛、第五届萤火虫模拟风控官大赛再到刚刚结束的“理律杯”,尹东勇已代表南京大学法学院参加了很多大型比赛。


△江苏第九届仙林成才杯模拟法庭大赛(尹东勇右三)

谈到这次“理律杯”的比赛案例时,尹东勇便打开了话匣子。从比赛框架的打磨,再到具体的法理分析,他抛出行为的不正当性、法益等大量的专业名词,引用孔祥俊、张占江的法律观点,凭记忆精准定位刑法第287条之二......


究其原因,这都缘于他扎实的法律知识。宪法学98分,刑事诉讼法94分,经济法学93分...在学习和备考难度非常大的法学“硬核”专业课里,他始终保持高标准的自我要求,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用实践反哺知识,尹东勇把每场模拟比赛都当成真正的庭审对待,严谨求实,认真细致。他认为,书本上的教义学案例多少经过理想化的处理,而实践中遇到的情形可能会更加复杂,会充斥着各种纷繁杂乱的问题,模拟法庭则能检验知识具体应用的能力。


在比赛中不断成长,打磨自己,他表达了自己的三点感触:一是清晰的角色认知,模拟法庭让他体验过多种不同的“角色设定”,在不同类型的案件中深刻感受到法律理论中“应然”和“实然”的偏差,便更能理解法律应用的深意;二是坚持学习,作为法律人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高专业能力;三是团队合作,法律人的工作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协作共赢。在模拟法庭的备赛过程中,少不了与队友的各种沟通与写作、甚至是争吵。观点的碰撞并不会阻碍前进的脚步,反而真理是越辩越明。


△尹东勇(左一)与理律杯队友合影


虽然此次“理律杯”的结果不尽满意,但更让尹东勇感动的是比赛中一直互相陪伴的老师和同学。是宋亚辉老师的悉心指导,优扬学长的事无巨细,更是同甘共苦,一起奋战的最佳队友。


于生活处笃实法理认知


今年暑假,尹东勇从相对理想化的模拟法庭走出来,来到家乡的检察院实习。从最基础的卷宗整理到前往看守所参与提审讯问,从起诉书撰写到出庭支持公诉、再到撰写案件内部案件审查报告,他在这里更加真切地接触到了一线法律从业者的生活实践。


△尹东勇参加家乡的检察院实习 


基层工作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一个案子的卷宗就可以有1400多页,尹东勇需要和他部门的同事认真研读、梳理案件事实、准确核查证据,做到严密逻辑、严谨起诉。最让他感动的,是基层工作人员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


△尹东勇实习时处理的卷宗 


他所在的部门主要负责处理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相关案件。在梳理案件时,他时常为很多“不知法而犯法”误入歧途的案例倍感痛心,再次深刻感受到法律普及的重要性。实际上,这也是尹东勇一直在做的事情。在担任南京大学知行社公益实践部部长期间,他牵头组织策划了社区普法、小学普法等多项普法公益活动。他组织开展的校园普法活动,被校青协评为“院系特色实践活动”。


△尹东勇在社区普法

△尹东勇(左二)和他的社区普法小组


走出象牙塔,尹东勇将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付诸普法实践,始终怀有一颗法律人的悲悯之心为法律赋予生活的温度。他回忆普法进社区的活动时强调,普法要真正找到对象关心的重点和痛点,社区普法和学校普法的侧重各有不同。同时,普法更是需要考虑到最基本的交流特质,要用普法对象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讲解。这也帮助他逐步建构起关于法律认知的坐标系,调整着法律理论与实践的应用偏差。


“悲悯严肃”的法律思维


若要进一步探讨尹东勇的成长特质,法律思维的养成与应用便是更为内在的逻辑线索。


在整个采访过程,他总是贯通着自觉或不自觉的法律思维。无论是模拟法庭,还是法律之外他在暑假开展社会实践,他总是能够从具象中抽离出事物运转的内在逻辑。研究地摊经济,他便带领小组团队分析地摊经济与城市治理的冲突与协调的问题,引入动态化治理的法律理论。


△尹东勇参与乡村支教


今年暑假,尹东勇还带队前往云南双柏县进行暑期支教活动。在那里,他看到了乡村孩子的天真和热忱。此外,他还广泛参与公益实践,他组织开展的“旧物捐赠,军训赠书”活动惠及新生书院1000余人;组织“NJU基层教育调研小组”校级一般团队,调研云南双柏基层教育...


尹东勇分享了他对法律思维的价值观定义。“法律抽象出一种生活秩序,指引着大家回归秩序。因此抽象的法需要情理去平衡,但我们的姿态绝不是义愤填膺,而是站在生而为人的立场上,了解事实缘起和人性利益,谨慎地运用所学。”


跳脱法律的知识框架,法律思维也已成为他观察世界的一种特别的视角。“学习法律的过程就是规范思维的过程,我们要做好规范判断,而慎做道德判断。”






站在年末的节点回首过往尹东勇不断校准着自己的成长坐标他是课堂上勤奋好学的法律学习者,是“模拟法庭”上捍卫正义的法官,更是投身公益实践的普法践行者。角色扮演的轴线在延伸但他热爱法律追求“眼冷而心热悲悯而严肃”的精神原点不变


临近期末,属于法学生的忙碌季节又要开始了。尹东勇这学期有9门考试,他需要花一段时间去认真准备。面对更远的未来,他说自己会继续走在法律学习的路上,不断夯实知识理论,提高专业素养,做“永远奔跑在路上的、孜孜于追求良法善治的”的法律人。

//


图片来源 | 尹东勇

文编 | 黄麒霖

美编 | 杨沁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