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脑怎样“学会”语言

分享 语言科学 2022-07-15

致各位师友:自2020年以来,语言科学微信公众号更新了98期讲座资讯、7期180+场讲座回看资讯,于微信群实时发布更新了数千场学术讲座、会议资讯,欢迎各位老师同学添加微信(微信号:SP-Y-2019)进群分享交流。


5月23日学术讲座速递:


1.讲座9:00 Fevzi Okumus教授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nd tools applier in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Reaesrch Zoom:813 7967 6801 密码:CCSL2022


2.讲座14:30 丁宁教授 走进古希腊的艺术世界 腾讯会议: 772-870-509

 

3.讲座15:00 论文写作/硕博那些事/博士生活心得体会 腾讯会议:248-679-624


4.讲座 16:00 王列耀教授、张福贵教授 近二十余年的日本华文文学、海外华文文学如何进入文学史 腾讯会议:959699854


5.讲座 18:30  陈在教老师 古典学研究与东亚 Zoom:849 5933 9527


6.讲座19:00 戴庆厦教授 语言描写与语言解释 腾讯会议:645 209 724 密码:123456


7.讲座 19:00 刘祥柏教授  方言研究与近代方言文献 腾讯会议:215 135 150 密码:220523


8.讲座19:00 王辉教授 语言传播与中文国际传播 腾讯会议:530 254 185


9.讲座19:00 孟蓬生教授 上古音知识与古文字考释 腾讯会议:606 274 572


10.讲座20:00 乔纳森・卡勒教授 跨学科人文与理论的未来 Zoom: 897 0823 2920 密码: 0523120





本文将展示当听到别人对我们讲话时,大脑在做些什么,婴幼儿的大脑如何学会理解语言,以及在发育过程中大脑的哪些变化是语言学习的前提。言语理解涉及两个以上重要大脑区域的共同努力,如果它们之间没有信息交换的“桥梁”,这个过程将是不可能实现的。构成这些连接的神经纤维在婴儿和儿童期持续发育变化,为我们理解和使用语言提供了不断发展的基础。
人类是广泛社交和健谈的生物,一出生我们就学会了与环境交流;长大后,我们喜欢和朋友、家人和陌生人聊天;我们相互交流思想和感受,也渴望了解他人的思想和感受。例如在电话或聊天软件中进行互动,也包括在便笺、邮件上写的书面消息等等。


所有这些类型的交流都需要我们组织语言,才能将信息传达给另一个人。幼儿从很早就开始使用语言,他们的语言能力发展很快,但是我们是如何学会理解语言的呢?语言习得的第一步是什么?从婴儿期到儿童期语言如何发展?我们的大脑中是否有某些支持语言习得的前提条件?以及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语言这么重要?


能够理解和表达语言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因为我们能够非常快速、准确地交换信息。当我们记录下一些信息时,它们甚至能传递几个世纪;当我们交谈时,我们可以谈论面前的事物、或是遥远的事物、或刚出现的事物、或是已经存在或将要出现的事物,甚至是在现实世界中从未存在、也永远不会存在的事物;我们甚至可以谈论交谈本身,或者撰写文章来教别人如何利用大脑实现这种惊人的能力——因为大脑正是我们组织和理解语言的部位。语言是我们拥有的最惊人的能力之一。






1.0x1080P婴儿出生时不会说话,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个时期的交流通常是基本的且非语言的。婴儿是从与他人的互动中掌握语言的,在一岁时他们能说出自己的第一个单词并且很快就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再过两、三年就能非常擅长言语交流,并且能说出自己想要什么了——这种快速进步可能受到快速语言学习的遗传条件支持。

有趣的是,在出生之前婴儿就已经在语言发展方面迈出了第一步[1],出生时他们已经熟悉了母语的声调和旋律,能够按照语言的模式“说话”了,当然这种“说话”不涉及单词。新生儿发出的通常是哭泣的声音,你可能会认为所有婴儿的哭声听起来都差不多,但实际上婴儿的哭泣声遵循一定的规律。科学家们研究了德国和法国新生儿的哭声[2],他们发现两个国家的婴儿是有区别的!从图1中可以看到,法国婴儿在开始时表现出低强度的哭声,然后上升;德国婴儿在开始时表现出高强度的哭声,然后下降——这些哭泣的规律类似于人们说法语或德语时的语调:德语是一种在开头强调单词的语言,而法语则在其结尾强调单词。例如,德语中的“爸爸”第一个音节重读:papa,而法语中的“爸爸”第二个音节重读:papa。这个发现表明,法国和德国新生儿的啼哭声遵循本国语言的重音模式!


图1. 婴儿哭声的模式

这两张图中的黑色部分显示了1.2秒内声音的强度变化,曲线越宽(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烈。上图显示了法国新生儿典型哭声的声音模式:哭声的最高强度在末尾(右边);下图显示了德国新生儿典型哭声的声音模式:与法国新生儿不同,哭声在开始时更强烈(从左到右下降)。这两种不同的哭声类似于法语和德语这两种语言的声音,似乎在出生前他们就已经学会了。


婴儿如何在出生前学习母语的旋律和声调呢?答案很简单:婴儿在出生前大约三个月时就已经开始听到声音,那时他们的耳朵已经充分发育并开始工作。通常,到达子宫内的声音大部分来自母亲,但其他大的环境声音或音效也能到达。因此,在出生前最后几个月,胎儿就能听到人们的对话了——这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换句话说,语言学习的第一步是在胎儿期开始学习语言的旋律,后来在出生后的几个月至几年中,逐渐学会了语言的其他功能,例如单词的含义或完整句子的形成。


婴儿器官的发育是语言习得的重要前提,也许是因为听觉系统的发展使婴儿能够从子宫中听到语言的声音,但是大脑的同步发展同样重要,为婴儿提供了学习和发展新技能的能力。大脑的特定部分负责理解单词和句子,这些区域主要位于大脑的左侧,它们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网络(图2),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是大脑中的语言发展的“硬件”。没有这个大脑网络,我们将无法交谈、无法理解人们在说什么。

图2. 大脑左侧视图

红色和橙色大脑区域主要参与处理语音和语言,蓝线和绿线说明了两个区域相互“连接”形成语言区域网络,有一个上行神经连接(蓝色)和一个下行神经连接(绿色)。



从几岁开始,语言区域网络发育完善成为交谈和理解语言的充分前提?
语言的发展是否依赖于环境输入的学习?
这个网络是否会不断发展,为实现越来越多的语言功能提供可能?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研究大脑中的神经纤维连接来回答。神经纤维是大脑的关键部分,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观察到它们(有关MRI的更多科普介绍,欢迎查阅本栏目的相关文章)。现在使用这种技术,研究人员比较了新生儿和儿童(例如已经上学的7岁孩子),观察他们的大脑网络是否相同(图3),如果相同,意味着从出生起大脑中就存在语言习得的前提条件;如果它们不同,则意味着在出生时大脑的某些语言习得的前提可能尚未完全具备,这些前提也许时随着婴儿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的。


图3. 新生儿(左)和7岁儿童(右)的大脑视图

红色和橙色突出显示了大脑的两个重要语言区域,MRI可观察到两种语言区域之间神经连接,在新生儿和儿童中,这些区域由下行神经连接(B,绿色);在儿童语言区域之间可以观察到上行神经连接(A,蓝色),而在婴儿中尚未观察到;但是婴儿已经存在直接相邻区域之间的连接(A,黄色)。这些观察结果意味着婴儿的语言网络尚未完全建立,上行神经的重要连接仍需日后的发展;另一方面,儿童已经与成年人的网络非常相似,显示存在上行神经连接与下行神经连接。


可以看出,新生儿和学龄儿童的大脑语言区域之间都已经存在连接网络:新生儿可以使用语言网络内的基本连接(图3B中的绿色),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但是在新生儿中看不到语言区域之间重要的上行连接(图3A中的蓝色),但是他们已经具有二级上行连接(图3A中的黄色),这个连接虽然不能直接连接到红色语言区域,但能连接到附近有助于发展和增强语音和语言能力的区域。这说明新生儿还没有发展出大龄儿童所具备的完整语言网络,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已经拥有一个基本的网络。一个完整的大脑语言网络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前提,使孩子能够学习和使用更高级的语言技能。


    本文小结


正如我们在文中看到的那样,听觉系统和大脑语言网络的发展,为婴儿能够发展和提高语言能力提供了关键的前提条件。尽管婴儿已经具有重要的语言习得基础,但儿童时期大脑的不断发展,使更高级的语言学习成为可能。语言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大脑中的神经纤维连接在我们的整个生命进程中都在变化: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它们的信息传递能力不断强大;直到青少年时期,许多神经纤维才停止发育;当我们变老时,它们慢慢开始衰落。这些网络的功能随着我们的成熟和衰老不断变化,我们体验和学习的一切都可能影响大脑和大脑中的网络,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的每一堂课,都在改变我们的大脑!

参考文献

[1] Brauer, J., Anwander, A., Perani, D., and Friederici, A. D. 2013. Dorsal and ventral pathways in language development. Brain Lang. 127:289–95. 

[2] Mampe, B., Friederici, A. D., Christophe, A., and Wermke, K. 2009. Newborns’ cry melody is shaped by their native language. Curr. Biol. 19:1994–7. 


本文来源:脑与心智毕生发展研究中心CLIMB



内容简介

研究基于Friederici教授及其团队多年潜心研究成果,为解释人类语言内诸多要素的加工与互动方式及其神经认知机制提出了极具世界影响力的语言神经认知加工模型,为语言加工各环节的神经认知机制提供了精当的理论阐释。全书以大量实验数据为主,配以丰富的神经影像学图谱,用语简赅,逻辑清晰,以问题或案例导入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最后还配以主要观点的总结和术语概念诠释,帮助读者进一步整合知识,无疑是一部读者友好型的语言神经认知科学上乘之作。英文原版于2018年荣获美国“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奖”(The PROSE Award)。


本书对语言学、心理学、神经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语言治疗等领域的广大读者极具重要参考价值。

1.相关阅读
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假设句研究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语言文学研究成果速递
语言类型学视域下的领属范畴研究
非习语程式语与学术写作语言产出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汉英翻译语体研究
汉语广义遭受结构研究
起始年龄和语言学能与二语学习成效的关系研究
面向语言工程的现代汉语词类体系与词性标注研究

2.学术讲座
语料库与跨学科研究系列讲座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系列讲座
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大讲坛
“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系列讲座
BISU高翻研究生学术大讲堂
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系列讲座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系列讲座
2022语言文化研究国际论坛
南京大学校庆系列讲座
北京外国语大学系列讲座(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
上外国教研究生学术训练营
“认知神经·语言工程·语言病理”系列专题讲座
国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的两个维度:申报书的设计与书稿的打磨

3.学术会议
第三届华中大语言论坛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年会
第二届当代语言学新视野国际研讨会
第四届中国社会语言学高端(国际)论坛
第十三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六届中国心理语言学国际研讨会
首届南疆语言生活和语言资源高端论坛
第六届中国语用学专题论坛
第十九届国际城市语言学会年会
中国语言学话语体系建设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
“中国语言学研究的新视野”学术论坛
第七届全国生态语言学研讨会
第四届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高层论坛日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