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目送|子女但凡能自由了,留给父母的就是背影

朱步忠 作文与随笔 2023-08-06




01



看到照片中的这个父亲真的感动我了,尽管有不舍,可是依然目送孩子离去。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想起了龙应台的《目送》: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想这位父亲大概永远不懂得或者根本不想承认“目送”的含义,还是一味的为孩子着想,想要替孩子把关。而孩子却如那个背对着龙应台的子女一样,走在自我的路上,用背影告诉他,不必追,而且,也许有一天会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父母和子女其实是一种相互拉扯的关系,有点像拔河。小的时候,孩子弱家长强,所以孩子更多依附着家长。现在家长年纪大了,关系变为家长弱孩子强,家长开始慢慢地低身下气,依附于孩子,离不开孩子了,好像从来就不存在平等这个词。


02



(拍摄者:纪云梅女士)


昨晚重温了一下龙应台的《目送》,发现“目送”还有一层含义是子女看着父母离自己越走越远,却也同样无力去追。

我想自己大概对父母子女关系有所领悟但又无法全然领悟,但不管怎样,相识一场,都要对彼此说声,“谢谢”。

这个世界,其他的爱,是为了相聚,只有一种爱是“渐行渐远”的,那就是父母子女之爱。

其实《目送》引爆的父母子女之间情感问题的争论更应该引起人们的深度思考。

一方面是家长们对儿女的“情感过盈”,另一方面是儿女们对父母的“情感缺失”。其实做到“情感平衡”最好。

家长们在儿女情感上应该“抓大放小”,在生活细节上宽容儿女的情感疏忽,目送后别忘了在心里给自己留下适当的空间;

儿女们在父母情感上应该“适度填仓”,自己远行时,别忘了慷慨地回眸一笑,给目送的父母追加一笔情感的财富。

八月份将尽,马上就到了学生开学的月份了!

这个学期的开学对学生来说是最特殊的一次,尤其是今年的大学新生。

接下来几年就是“骨肉分离”,只能打电话、微信聊天了,故乡对这些孩子来说只有春夏,没有秋冬了。


03




(拍摄者:纪云梅女士)


这也让我想起8月14日的上海浦东机场,家长千米送孩子外出求学,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长超一千米的队伍是什么概念?

很多学校的晨跑,就是跑一千米。一千米的道路,普通人走路要走13分钟。

有人说嘴里骂着美帝,还把孩子送出去干嘛,我不懂ZZ,话题也很敏感,不说为好。

但让人心酸的“求学一千米”,不管怎样,特殊时期,我还是祝福这些出国留学的学子们学业有成,平安顺利。

现在全球都面临严峻的防疫形势,到底应该是严防死控,还是开放,不同观点截然相反。

这些留学生若是待在美等西方国家,就要享受“与病毒共存”的生活,至于它们的这种政策是否好,当然是他们自己的国民说了算。


04



(8月14日的浦东机场)


昨天我们全民核酸检测,排队的时候,有家长问我:

孩子上大学,家长该不该送?

我说:

送是爱孩子地体现,不送也是一种爱。

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家庭经历不一样,每一个家庭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方式不一样,只要家长和孩子能够共同接受就好。

回到文章开头再说一下对目送的理解: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儿女心!——《目送》真实!

该走就走,又不是小孩,有什么好送的?——《目送》矫情!

没办法的事,对谁都一样,走就走吧。——《目送》超脱!


05


最后和大家一起读一读下面一首诗,共勉!


论孩子


作者:纪伯伦
译:冰心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相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爆文专栏阅读

对2021江苏高考的两点思考‖文理分数严重倒挂/语文是最拉分的学科


真正爱孩子并且懂得爱内涵与外延的人是不会轻易生孩子的


这届普通的年轻人活得真的很不容易


一个心酸‖快递小哥因想休息故意酒驾求被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