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介 | 出土文獻綜合研究專刊(五)

出土文獻綜合研究專刊之十:簡帛量詞研究》



基本信息

作者:張顯成、李建平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2017年7月

裝幀:精裝

ISBN:9787101123807




作者簡介張顯成,成都人。1989年考入四川大學漢語史專業,先後師從經本植教授和趙振鐸教授攻讀並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西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副所長(2008—2012)、所長(2012—2017.3),現退休返聘。主要從事文獻學和語言文字學研究,側重於簡帛和中醫文獻領域的有關研究。完成和正在從事的各級科研和教改項目多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重大文化工程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3項,部省級項目11項。獲得國家、省部級科研獎和教學獎11項。在中華書局、人民出版社、巴蜀書社、天津古籍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等出版著作26部,其中專著12部,主編12部;在海内外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李建平,山東東營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山東師範大學高層次引進人才。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字學與出土文獻研究。先後在《中國語文》《古漢語研究》《語言研究》《敦煌研究》《考古與文物》《中原文物》《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簡帛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四十餘篇,多次被人大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經濟史》及《高校文科學報學術文摘》全文轉載。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省社科基金項目及其他項目十餘項,參加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兩項。



内容簡介

由於傳世的先秦兩漢魏文獻基本上都是書籍,缺乏文書文獻,故很難真實反映當時的量詞及稱數法面貌,而簡帛中不光有大量文書,而且有極其豐富的必須使用稱數法的簿籍類文獻,故本書以簡帛爲量詞及稱數法研究的材料,自然可以科學地反映所在時代量詞及稱數法的客觀面貌,對漢語量詞史特别是先秦兩漢量詞史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首次對已公布的所有近百批戰國秦漢魏晉簡帛文獻中的數量詞情況進行全面的窮盡性的系統整理研究,在研究中努力將簡帛置於甲金、碑刻、吐魯番文書、敦煌文獻等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的視野下,努力發掘簡帛所反映的量詞及稱數法的内在規律。全書共七章和三個附録。 

第一章緒論。對已公佈的全部簡帛文獻,按出土地、出土時間,分楚簡帛、秦簡、兩漢簡帛和魏晉簡四大類,簡介其出土情況、成書時代及本書所據材料之版本;回顧百年來古漢語量詞研究的歷史;根據簡帛量詞的實際使用情況對量詞進行界定。

第二至四章爲簡帛量詞研究。對簡帛文獻中的量詞進行全面整理研究。首先是研究自然單位量詞,下分個體單位量詞和集體單位量詞;然後是研究借用單位和制度單位量詞;接著是研究動量詞;最後附“簡帛量詞呈現總表”,分“簡帛物量詞呈現總表”和“簡帛動量詞呈現總表”,通過這兩個表,可概覽簡帛量詞的全貌。

第五章簡帛量詞的特徵及其歷時發展研究。首先從量詞本身的語法特徵及數量結構的語法特徵兩個方面對簡帛量詞的特徵進行了考察,然後從歷時的角度,考察了簡帛量詞及其稱數法的發展。

第六章簡帛數詞和稱數法研究。對與量詞關係密切的數詞在簡帛中的使用情況進行整理研究,並對數詞同量詞、名詞在句子中配合的各種情況進行考察。

第七章簡帛量詞在構建量詞發展史上的價值研究。以上幾章實際上已論及到了簡帛量詞在漢語量詞發展史上的價值,本章另外著重從“增補量詞新成員”、“訂補量詞釋義”、“補缺量詞用例”、“提前量詞初始例”四個方面論述了簡帛量詞在構建漢語量詞發展史上的價值。

總之,本書研究簡帛量詞所取得的有價值的結論主要如下:

第一,簡帛文獻所見量詞凡186個,量詞的數量及其使用頻率均遠遠超過了同時代傳世文獻。早在兩漢時期量詞的使用,尤其是在簡帛賬簿等文獻中,已經逐步成爲一種規範。

第二,186個簡帛量詞中,有近40%改寫了原來從傳世文獻研究中得出的結論。例如:有20個量詞是我們原來未曾知曉的新成員(含新用法);有10個量詞,是應當修正其傳統訓釋的;有5個量詞,以前僅僅見於辭書,而在簡帛文獻中發現了用例;有36個量詞,是目前所見最早用例,提前了其初始用例。

第三,漢語“數·量·名”結構產生的時代,從簡帛文獻看早在戰國就產生了,楚簡用例較多,大大提前了以前從傳世文獻量詞研究中得出的結論。

第四,早期漢語數量詞的發展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徵,這在簡帛文獻中有清楚的反映,這也是以前傳世文獻量詞研究所未發現的。

第五,漢語及漢藏語系量詞起源的問題已有不少學者做過研究,但一直未取得公認的結論,我們在簡帛量詞材料的基礎上,結合甲金等早期出土文獻量詞材料,以及傳世文獻和其他少數民族語言的量詞材料,跳出漢語圈子,站在世界語言的高度對漢語量詞起源進行了考察,得出漢語雙音化的發展是漢語量詞起源的根本原因這一結論。

以上均改寫了先秦兩漢魏晉量詞史,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本書末有三個附録。




目録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簡帛材料簡介第二節  量詞概説
第二章  簡帛自然單位量詞研究第一節  個體單位量詞第二節  集體單位量詞附:待考自然單位量詞
第三章  簡帛借用單位和制度單位量詞研究第一節  借用單位量詞第二節  制度單位量詞附:待考制度單位量詞
第四章  簡帛動量詞研究(附:簡帛量詞呈現總表)第一組  借用動量詞第二組  專用動量詞附:待考動量詞附:簡帛量詞呈現總表
第五章  簡帛量詞的特徵及其歷時發展研究第一節  簡帛量詞的特徵第二節  簡帛量詞的歷時發展
第六章  簡帛數詞及稱數法研究第一節  簡帛中的數詞第二節  簡帛中的稱數法第三節  簡帛文獻稱數法的歷史發展及“數·量·名”結構産生的時代
第七章  簡帛量詞在量詞發展史研究上的價值

第一節  增補量詞新成員

第二節  訂補量詞釋義

第三節  補缺量詞用例

第四節  提前量詞初始例


附録一   從簡帛文獻及其它民族語言看漢語量詞系統的建立及其動因

附録二   泛指性量詞“枚、個”的興替及其動因

附録三   《兩漢時代的量詞》補正

編輯:熊 娟

審核:李曉亮

胡 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