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岩:论认知解谜类型的科幻电影(下)

吴岩 四十二史 2023-09-22

四十二史 科幻出品


吴岩:论认知解谜类型的科幻电影(下)

作者:吴岩

二、《2001:太空漫游》与《飞向太空》的解谜类型空间营造

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去观摩影片《2001:太空漫游》,会发现电影不知所云。开场前的黑屏,几乎让你感到走错了电影院。第一部分人类的黎明中,原始人来回来去漫游原野,画面优美,但到底谈的是什么?黑色的石板莫名其妙地出现又消失,且跟整个剧情没有关系。此后,因为一直抛向太空的骨头导致了电影场面切换。未来太空城出现在眼前。美苏代表在那里古怪的对话,月球上的所谓会议,然后,黑石再次出现,发射出声音后场景终止。接下来是18个月之后,发现号漫长的旅行。之所以说漫长,是因为在电影中就是这么处理的。遥遥无期的画面仅仅显示航天员在飞行器中奔跑锻炼,吃饭和无聊地打趣。即便电脑HAL9000出现了问题,节奏仍然那么缓慢。出舱维修是许多科幻电影中有意义的高潮爆发点,但在这部电影中,完全没有起到这样的效果。即便是人命关天,发生了连续的死亡,影片的节奏还是不紧不慢。主人公来到红色的电脑记忆中心,拔除了记忆元件,莫名其妙的电视广播开始讲话。影片的最后一段,星空、黑石、活动舱、色彩斑斓的中心放射画面不断出现,直到画面稳定后,在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房间里,航天员好像见了鬼,或者,他自己变成了鬼。黑石再现,跟婴儿对立,影片结束。《2001:太空漫游》无疑具有最好的摄影和美术,最震撼的画面,但是,故事的谜团给所有观摩者一种挑逗,想要望而止步,但却于心不甘。我在多年的科幻电影教学过程中都会播放此片。有些学生中途放弃。有些学生能坚持到底。坚持到底的人会到讲台前问我,这到底在说些什么?

图1.2001太空漫游海报


有关库布里克导演电影《2001:太空漫游》的起源,存在着许多说法。但在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他曾经寻找科幻作家为他撰写剧本的事情是存在的。受到他召唤的科幻作家包括克拉克、海因莱因、奥尔蒂斯等多人。这些人中有的提交了剧情但库布里克没有看上。有的则继续开发,逐渐延伸出作品。从这个事实可以看出,无论库布里克对人类生存的现实有着怎样的独特思考,怎样把他的作品置于正统的电影体系之中,但他当时确实想要在科幻影片,这种被称为类型片的电影领域做一些工作。但是,类型片需要符合库布里克的思考。这种思考包括技术怎么改变生活,影响战争,以及如果我们在未来碰到异类,陌生生命之间的接触到底是怎样的。沿着这个思路研读库布里克跟克拉克之间为剧本进行的讨论,研究电影创作过程中对每一个技术细节都精益求精的做法,研究电影最终的呈现,就会明了作者为什么将电影拍摄成这样。


我认为《2001:太空漫游》是一个没有封面和标题的《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或《宇宙人生指南》教科书,无论从全面性、系统性、实用性方面,都堪称教科书中的典范最重要的是,它采用的是含谜和解谜电影构建方式。我先来讨论教科书问题。据一些人回忆,库布里克从电影创作开始,就没有将这部影片做成一个通常意义上的科幻电影,即惊悚B级片。弗里曼.戴森曾经回忆说,他就受邀到达库布里克的片场,录制了一系列有关电影中涉及问题的物理学讲解。这些讲解最初想要被编入电影。显然,这么做的意图,是让影片带上一些纪实风格,而且,直接跟科技进步相互联系。这段回忆也让我逐渐开始正视影片中的每一个部分,想发现是否具有真正知识背景。细致地观摩影片,我发现这样的分析是对的。现在仅以第一章《人类的黎明》为例。人类的黎明一共有6个小节,分别是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跟动物之间的冲突、跟人之间的冲突,这4个部分由大到小,循序渐进,符合教科书所规定的全部和完美的展现。进一步看,在人跟人之间的冲突主题下,这一章从前到后主要表现在围绕水资源保护过程中的相互对抗。而这种对抗分为黑石到达之前和黑石到达之后。黑石的出现不但增加了其中的一个小节,还把另一个内容切分成两半,即人与人冲突(无工具时代)和人与人冲突(有工具时代)。因为黑石的到来,导致了顿悟的出现,因为顿悟能力的产生,导致了工具的发现和被使用。工具的被使用,导致了人类从赤手空拳的战争到达以工具为基础的战争。而这种战争使人类的某一群最终占领了整个地球。所以,当望月人举起骨头,扬向太空的时候,教科书的这一章已经彻底的完成。


用教科书的视角同样可以解读下面的几章。《TMA-1》讲述21世纪人类政治关系。主要内容包括大国关系的状况、大国为了保持优势所进行的秘密活动、大国的秘密活动怎样通过技术取得进展。这一章完结在黑石放出的信号,并由此证明大国用技术保持优势的可行性。《发现号》讲述人类根异化后出现的AI种族之间的生存概述。从AI对人类生活的全面控制开始,到AI的故障及其发展,AI故障发展的治理和解决。这一章的结尾是飞船彻底还原到人类自己进行控制。最后,《星之门》的讲述人类跟外来种族之间的生存关系概述。从宇宙星空的总环境(以飞过大千世界表达),到外来种族的生存的小环境,到接触过程的要点(衣服的剥离、欲望的剥离、融合的过程)。这一章的尾声也是全片的尾声,黑石所带动的人类升级,羽化后的人类重返婴儿。

图2.《2001太空漫游》目录及部分内容图片


情节安排的逻辑化和系统化是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特征强化了含迷认知中的环环相扣。而从宇宙到人类,从外部到内部,从人工制品到非人工制品,从自主进化到外部干预,电影涵盖了相关内容的所有部分。这就是全面性。而所有的部分都是在认知过程中恰当地方出现,展现了作品的系统性。不但如此,月球发生故障的解决、人类跟AI即HAL9000之间的对抗,穿越星之门后的行为等,展现了这部教科书的案例性和实用性。库布里克对教科书模式的运用炉火纯青,而这种视觉化教科书由于基本上没有语言介入,导致了习惯于言语归纳思考的观众的迷失。在这个意义上,库布里克的解谜即有现实层的关照,又有对人类认知已经全面偏向语言,放弃了视觉思考的批判。


1968年《2001:太空漫游》上映之后好评如潮。大量时尚青年反复排队购票入场。有关这个过程,也有许多报道。一些人甚至认为,影片提供的是非理性的思想,而这种思想跟当时的反战、毒品、性解放等运动一脉相承。此外,还有人认为,影片在这个时段上演,跟当时对外太空的竞争有关。美国恰在一年后登月。因此,电影变成了预言,也变成了两个意识形态之间竞争的独特展现。所有这些都证明,认知性确实可以在科幻电影中起到激发人类思考的积极作用。而这种激发最直接的表现,是导致了另一位导演预定拍摄的影片《飞向太空》极大程度地转向。


有关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看到《2001:太空漫游》之后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态,我们不得而知。现存日记是从1970年开始的。但至少从日记的开始,就已经反复提到《飞向太空》。前苏联有科幻小说创作的良好传统,有来自A.托尔斯泰和齐奥尔科夫斯基为先导、别利亚耶夫、奥布鲁切夫和叶菲列莫夫为扛鼎、白银时代作家如普里马科夫、扎米亚京为参照的一个独特的整体环境,还有东欧共产主义阵营作家创作构成的外周环境。苏俄东欧科幻小说更多地仍然潜伏在欧洲哲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俄罗斯东正教思想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中思考科幻电影拍摄的塔可夫斯基,对自己的影片有着怎样的设计是可以推测的。但是,无情的现实打破了塔可夫斯基的设想。就在美苏因为航天技术相互竞争的几年之中,库布里克捷足先登,率先建构了以认知解谜方式重创B级无聊片,激发人们无限遐想的科幻电影新模式。相信这样的模式不会在塔可夫斯基骄傲而脆弱的艺术家的心里毫无影响。事实上,所有人都期待他用观念和作品给出自己的回答。


目前已经找到的塔可夫斯基回应《2001:太空漫游》影片的资料,是1970年他接受俄罗斯电影记者瑙姆·阿布拉莫夫采访时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塔可夫斯基给《2001:太空漫游》一个无情的差评。

出于某种原因,在我看过的所有科幻电影中,电影制作人都强迫观众审视未来物质结构的细节!”(如果说这一段的表述,还是针对影片无微不至地创造了未来真实感,那么下一段就直接针对作品的思想内涵):“不仅如此,有时候,像库布里克一样,他们称自己的电影为预感。难以置信!更别说2001年了。《太空漫游》在很多方面都是假的,即使对专家来说也是如此。对于一件真正的艺术品,赝品必须被消除。”

这一段既是对《2001:太空漫游》作为预言航天时代人类将要走向宇宙代言的否定,也是对电影艺术创新的否定。


在今天,纠缠艺术家之间关系,或者观点的孰是孰非没有意义。我只是想提示,恰恰是在这样的批判状况下,塔可夫斯基将要拍摄的电影,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下面的任务:1.拍摄一部艺术片而非赝品式假装的艺术作品;2.把未来预言的思想和视觉状况降低到不会影响艺术本来含义的高度,不要喧宾夺主地创作科幻作品;3.必须能受到观众的认可和支持。上述任何一个目标对多数导演来讲,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塔可夫斯基在没有足够的创作资金、没有足够的创作投入、没有足够的创作时间、没有足够的表达自由、甚至没有足够用于摄影的胶片的状态下,竟然通过努力完成了这个创作,而且获得戛纳电影节的普遍好评。真正绘制了一幅解谜型科幻电影的《2001:太空漫游》和《飞向太空》双极双峰地图。

图3.飞向太空剧照


应该说塔可夫斯基跟库布里克两个人虽然都邀请了科幻作家作为影片概念设计的基础,但两人邀请的作家差异很大。库布里克背后的亚瑟.克拉克属于撰写流行科幻小说的作家且热衷的是宇宙学、航天技术和无线电学,多数作品主要是对未来的展望,让人能体验这种展望,增加真实感。虽然也有对未来和宇宙的思考,但这些思考是零星的,包含在先有科技方法的接受态度之上的。应该说是克拉克的参与导致了库布里克的作品在未来真实性上到达了完美高度。但也因为克拉克的参与,导致了这部电影虽然思考了黑石的无理性存在,宇宙万物发展进程会被非常规干预,人类不可避免地一定会走向超人等思想的建构,却没有让作品从物联系到人。这是一部典型的、被马克思主义者批判过的人成为物的附属的淋漓尽致的展现。再看看塔可夫斯基的背后站着的波兰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则是从控制论、哲学、环境理论中走出的科幻作家,批判资本主义人的异化观点,已经成为他这类作家的思想标配,只不过莱姆走得更远,对整个科学赖以存在的实证原则、逻辑原则等都保有深深的质疑。换言之,他已经从核心上搬掉了对人类之所以自我满足的一切基础,搬掉了所有知识的合法地位。如果说《2001:太空漫游》一定会是一个指向自然,指向自然如何影响人,改变人的作品,那么《飞向太空》从根基上一定会成为一个回归人、思索人、质疑人本身的作品。


站在这样的立场,塔可夫斯基其实已经知道自己的影片应该朝向何方设置谜团。那些技术预测、旋转的太空飞船、色彩迷离的宇宙通道有没有无所谓,21世纪的环境建构成什么样子也无所谓。关键是,人这个存在的核心是什么要得到充分的展现,知识论是否能被认可,要得到充分的质疑,只有完成这两个任务,电影已经在概念上比《2001:太空漫游》技高一筹。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下,我们发现,电影自始至终跟他所批判的《2001:太空漫游》的那种消毒空间拉开了距离。水塘边的别墅充满了人情味和生物欣欣向荣的感觉。马和雨水,家庭中的争吵,为了道德伦理-只有人类才能具有的思考范畴-的争论,在太空中反复观看的地球上的《狩猎图》,蜡烛所代表的人类为系留思想而创建的宗教在太空站的飘舞。所有这些都在一次次暗示我们,人的问题才是宇宙探索的核心问题。而技术呢?已经被压缩到了极小的范畴:隧道中一条没完没了的单行线,短暂的宇宙之旅,看起来庞大其实内部破旧不堪的太空站。即便是这些内容,也被加上了人为的刻蚀,例如太空站到处都脏兮兮的,烟雾和流水不止,这当然是人用过的痕迹。脱离人类认知和控制的宇宙中的存在,也不是塔可夫斯基花费时间的地方。索拉里斯星球虽然出现过多次,但就是一汪变色的流水!电影中真正注意的,是一系列的人与动植物、健康人与病人、人与非人之间关系的展现。必须注意的是,在这些方面,《飞向太空》跟《2001:太空漫游》有着一样的教科书式的系统化逻辑化的展现。从地面人跟动植物的关系、人跟人的关系到空中人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再到中微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内容都有单独章节。而人类对相关问题的认知,也是系统化的。从雨中被咬的苹果所体现的人类认知渴望,到科学家会议上看到的以辩论和辨识为基础的认知方式,再到太空站上对全新情况的符合认知规律的探索过程。与《2001:太空漫游》最终的人类羽化成为宇宙婴儿,归顺宇宙,赞叹宇宙的宿命之伟大不同,《飞向太空》从人类对自己的全能认知的信心满满到最终父亲根本看不到自己宇宙的漏洞中滴落的热水的悲哀,再到发现了人类知识体系存在漏洞却源于我们其实是站在地面用手拔着头发想要升上空中的现实,塔可夫斯基给人的震撼是指向内部的,是对我们存在这么久,仍然在懵懵懂懂地生活的恐惧。因此,《飞向太空》中所设置的谜团,核心是关于我们的。中微子人挑战我们对人的定义,也挑战爱情的本质。而人类的认知方式可能并不适用与宇宙这件事情本身,揭示出我们的脆弱。


《2001:太空漫游》和《飞向太空》给我们设置了解谜式科幻电影至今为止所建构的谜性空间的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一个来自宇宙,一个来自自我。而宇宙本身又联系着反宇宙、非宇宙,自我则联系着他者和社会,在这样巨大的空间中回望科幻电影的创作与接受,是我们未来研究含谜科幻电影的难度所在。

 

三、解谜类科幻电影的特点和意义

 

解谜类科幻电影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是谜团的根源性,即解谜类科幻电影中所给出的谜题,都是整个宇宙和人类所面对的背后的哲学根源。无论是《2001:太空漫游》中对宗教、自然和人关系的暗示,还是《飞向太空》中对人与非人、认知与无能的挑战,都具有这种哲学的根源性。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是解谜类科幻作品通常使用的认知背景。因为只有在这种认知背景中发现我们的无知,才具有震撼意义。其次是谜团的暧昧展现,即解谜类科幻电影中的谜题,都是暗含而不解释的。所有的问题都必须观众自己领悟,而领悟中的分析、探索、误读等,导致了认知过程的无限延展,导致了人们对自己状态的回顾,导致了重整自身知识和状态的过程产生。所以,观看这种电影之后又可能出现不同的反应:迷惑感、迷失感、迷离感、顿悟感、觉醒感。这些感觉也可能在不同次数的观影过程中逐渐体验,也可能一次性重叠体验。第三是谜团的丰富表征,即可以通过几乎所有题材的科幻片去表征谜团,不一定非要太空旅行或者心理学发现。《黑客帝国》《机械姬》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这些谜团,只不过这些电影更多地倾向将娱乐性跟解谜相互融合,不强调谜团的无法破解和长期深刻性。

图4.《THX1138》


解谜型科幻电影在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相对探索还非常稀少。在这方面,许多探索片因为没有考虑票房收入问题做得比较大胆。像乔治.卢卡斯就在毕业作品《THX1138》中展现过这种探索性。十分可惜的是,在当代人类生活趋向于简单化、童年化、广告化的时代里,解谜型科幻电影被压缩到极小的范围,只有大师级别的导演才能在相当勇敢的状态下才能完成。但无疑,用各种方法使这种电影丰富起来,更多吸引观众参与解谜,并从解谜过程中得到乐趣是必要的。等待观众的认知水平提升和认知渴望增加也是必要的。


本文提出了在娱乐型科幻电影之外有认知解谜型科幻电影存在的分类方法,并试图通过这种分类更多展现科幻作品的核心意义。期待有兴趣的学者跟我们共同努力在科幻电影研究方面进行更多探索,为中国和世界科幻电影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达科.苏恩文. 科幻小说变形记[M].丁素萍等,译.合肥:时代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 22.

[2]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 星球大战.新的希望[M].李镭,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提献扉页.

[3][4] Jonathan Crow.Andrei Tarkovsky’s Solaris Shot by Shot: A 22-Minute Breakdown of the Director’s Filmmaking [EB/OL].[June 30th, 201].[2019-08-12]. http://www.openculture.com/2015/06/andrei-tarkovskys-solaris-shot-by-shot.html


宇宙的未来  现在  过去

四十二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