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问佛访道】人類於感官現量和意現量是怎樣來認知世界的,其認知的心路過程如何?(一)

2016-09-17 行愿法师 行愿法师

南無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有情眾生的煩惱從何而來?

如何離苦得樂,趨向解脫?

我們是如何認知世界的?

我們認知世界的心路歷程是什麼?

這是我要與大眾分享的內容,希望大家一起來探討。

             ——題記


    

引言

本文要討論的是有情眾生之一的人類於感官現量和意現量是怎樣來認知世界的,其認知的心路過程如何?我們知道佛教關注的問題是有情眾生身心的現實問題,即如何來解決人類身心的煩惱,使之離苦得樂。但是,人類這些煩惱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它們從何而來?這就關係到人類於知識的來源以及認知的問題。那麼,什麼是知识?人类如何获取知识?人类如何表示知识?人类如何判断知识的真假?人类如何使用知识?針對這些認知問題,我覺得有必要依據南傳佛教阿毗達摩論義中有情認知世界的心路過程,結合佛教知識論中的感官現量與意現量來進行詳細的分析,讓人們清楚了知到自己對於現象世界認知的心理步驟乃至心理過程,便於人們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以及清楚認識到自己的生命到底需求的是什麼,如何去除現實生活中不必要的一切幻象之束縛,讓身心自在、安詳,趨向解脫。


有情眾生之一的人類與現量

    佛教把一切眾生稱為有情,《佛光佛学大词典》說:“有情,梵语sattva,巴利语satta,音译作萨多婆、萨埵缚、萨埵,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二语间之关系,诸说不一,或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体一而名异,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此外,有情之异称有‘有识’(如有识凡夫)、‘有灵’(如有灵之类)等多种。《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俱舍论宝疏》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三(参阅‘众生’4748)”(注释1)

    依佛教對有情的解釋,人類作為有情眾生之一,在佛教六道輪迴的思想觀念之中是上升善道與下墮惡趣的樞紐,如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第三章“五乘共法”的偈頌說:“人中苦樂雜,升沈之樞紐’…受報在人中,不像三惡趣的苦迫,也不像生天的福樂,人身是苦樂參雜,有苦有樂…在五趣中,人是升沈之樞紐。如生天,是由於人身的積集善業,修習禪定。如由天而更向上生,或由惡趣而生天,這都是過去世中人身所作的善業。墮落惡趣,也大半由於人身的惡業。修禪定而生天,是人身的善業。能出家,持戒,修行,了生死,成佛,也惟有人類才有可能。因此,人身作惡,可以惡極;行善,也可以善到徹底。約五趣升沈來說,人身的行善作惡,是一總樞紐,一切都由此出發,上升或下墜。”(注释2)

    有情眾生隨善業、惡業流轉生死,輪迴不已。既然,生命是這樣的痛苦,這些導致有情眾生輪迴的業是如何成為眾生解脫之障礙的?為什麼眾生要執着這些業?這些業是怎樣來的?佛教說:由於眾生對於生命的不了解,對於自我以及我所的執著,執虛幻不實之境為實有,而造業輪迴受報。


     為什麼佛教說一切是虛幻不實之境呢?我們怎樣去認知外境?這就要說到佛教知識論“量”的問題。

    佛教知识论主要是以陈那(Dignāga, 約 480-540)的相關著作《集量論》為基礎,經過後世陳那的後繼者法稱(Dharmakīrti, 約 600-660)的《釋量論》進一步發揮為其代表。所謂“知识论”就是研究知识的种类及获得知识方法之学问,在因明中称之为“量”。量论的“量”,梵语作pramāa,藏tshad-ma ,可解作“正知”(pramā)与“作具”(ana),意为藉以获得正确知识的方法,或依此方法而得的知识。此中,认识主体,称为“量者”(pra-māt),认识对象称为“所量”(prameya),作为结果的知识称为量知(pramiti,也称量果)。


   关于量论,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知识论,涉及知识的起源、种类、性质与相互关系;

   一是论理学,研究论证的形式与过程。

   那麼,“量”有几种?在古代印度众说纷纭,归结起来有十种︰现量(pratyaka,又译感觉量)、比量(anumāna,又译推理量)、比喻量(upamāna,又译义准量)、圣教量(sad-ba,又译声量)、假定量(arthapatti)、无体量(abhāva)、世传量(aitihya)、姿态量(chesta)、外除量(parisesa)、内包量(sambhāva)。

    关于现量的定义,《方便心论》说是“五根之所知”;《正理经》说是“由感官与对象接触所生之认识,不可言诠,不错乱,具有决定性的”;《瑜伽师地论》说是“非不现见、非已思应思,非错乱”;《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说是“自正明了,无迷乱义”。依阿得利雅博士(Dr. B. L. Atreya)所著的《印度论理学纲要》(注释3)一书中所說:“现量(patyaka)指由感官的活动,接触外境而产生知识(按︰杨译为感觉量)。


    陈那则认为:現量為除分別的覺知,而分別是把名(nāman)、種類(jāti)等相連於緣取的事物,而形成事物的名稱(PS I.3cd)。因此,現量是不能以語言文字表述的。(注释4)

        根據陳那的定義,现量就是“除去分别”(kalpanā)的直接认识,他将現量分为:

   (1)眼、耳、鼻、舌、身識——感官現量,依据五根而得的感觉性的认识(indriya-jñāna)

   (2)意現量:“意(mānasa) 現量以色等為境,這一領受(anubhava)也是除分别的”即是与此同时生起的意识(mano-vijñāna);

   (3)自證(ātmasavedana)現量: 是意識(非意現量)及貪等精神活動的內在認知。     

   (4)瑜伽現量: 是意識的一種特殊狀態。修定者初時推論認識佛陀的教法,即實義(bhūtārtha),通過不停地於意識中觀想對象的禪定修行,最後對象“如掌中小穀般清晰可見”。此中瑜伽現量亦是除分別的,修定者的无分别心。

    上述這四種現量中,前三者是散心的现量,后者为定心之现量,这正好与胜论派、正理派的世间现量(laukika-pratyaka)、出世间现量(alaukika-pratyaka)相对应。世間現量與出世間現量有很大差異,鑒於本文篇幅、時間的局限,下面僅對有情於世間現量中的感官現量與意現量的認知心路過程嘗試作一分析理解。

 

注释:

[1] “有情”《佛光佛学大词典》电子版。

[2]  印順著《成佛之道》第三章“五乘共法”的偈頌。

[3]阿得利雅博士(Dr. B. L. Atreya)所著 《印度论理学纲要》(中译本于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译者杨国宾。)                               

[4]參閱姚治華於IBC碩士課程《佛教知識論》資料。


願以此文,

供養十方諸佛菩薩!

供養一切菩提道上的道友!

供養有緣趨向生死解脫者!

願我們在修學佛法的菩提路上,依佛陀教法,向著菩提道,趨向生死解脫,證悟涅槃聖道!

      

說明:分享法喜,這是我學習佛教知識論與禪觀修持實踐中的學習思考。

         

              釋行願  2016.9.17




若有读后感,请在文章最下面关注后,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