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览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总目录

丛刊编辑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4-02-0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总目录



文学史与思想史

_

论“东北作家”之左翼建构的复杂性

康  馨(1·191)

论新世纪抗战小说的创伤后延性书写

慕江伟(1·207)

论新文学与活体解剖之关系

邓小燕(2·83)

论1950—1970年代科幻写作中的工业想象与城市景观

刘阳扬(2·100)

“十七年”时期短篇小说理论探析

周新民(3·29)

古典诗人的现代重塑

——杜甫在抗战时期的三重面相

王昭鼎(3·42)

从迷拜到反思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巴黎书写

左怀建  缪大海(3·59)

营垒的澄清——重识1930年代小品文论争

方  园(3·77)

论闲适派散文传统在战后香港的承继与发展

——以南来文人的报刊写作为中心

王艳丽  韩镇宇(3·94)

花木兰的姐姐们:抗战时期历史剧中的“在家女性”

罗雅琳(4·87)

当代中国文学学术话语史的“第一手资料”

——论“周扬黑话集”的文献价值

宋声泉(4·108)

“通俗”的新文化是否可能

——以《新生活》周刊为中心

季剑青(4·127)

“妙处只在从人情入手”

——秧歌剧中的“二流子”改造

黄锐杰(4·144)

主体、抵抗与革命的潜能

——论竹内好的“终末”美学

王  钦(6·117)

演说之于现代中国

陈平原(8·1)

华文文学共同体:一种研究新路径

艾  尤(9·98)

沈从文在“京海之争”中的真实意图重辨

张  悦(9·107)

周扬、胡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争中的高尔基

侯  敏(9·116)

工业战线上的“心灵革命”:当代东北劳模报告文学的精神维度

张丛皞  姜佳奇(9·128)

诗歌翻译理论的新发展

——王家新的翻译诗学

方  舟(9·138)

重建宏大叙事:路径、策略及其症候性问题

——以胡学文《有生》为例

王金胜  初晓涵(9·148)

三位留日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创生期的主体问题

吴晓东(10·1)

论非虚构写作的跨界特性及其意义

洪治纲(10·22)

“为曹操翻案”的三层“翻案”结构考察

唐  蕾(10·36)

罗曼·罗兰“大革命戏剧”在中国:“苏联之友”的国际传播

葛  飞(10·54)

革命文学探源:国民革命体验与郁达夫的“方向转换”

张武军(10·172)

左翼文艺与西安事变

郭  帅(10·209)

进入“前线”的方式:基于高敏夫《战地日记》的观察(1938—1939)

马娇娇(10·231)

纽约进行时:梅兰芳的美国逆局

——对一个戏剧史转折时刻的追索

孙  柏(11·117)

作为“锚定点”的桥川时雄:他的交游与北京书写论考

陈  言(11·155)

地方文艺、报刊征文与社会主义文艺的普及进路

——以“十七年”时期报刊征文为中心的考察

肖  进(11·173)

章太炎与近代中国思想的全球史脉动

——《原道:章太炎与两洋三语的思想世界(1851—1911)》绪论

彭春凌(12·120)

文学习性、情感政治与两种“读者”的互动

——重审《班主任》《伤痕》的发表过程

石岸书(12·159)

“七月”与“九叶”在1981

——以《白色花》《九叶集》出版为中心的考察

周燕芬  赵艺阳(12·181)



20世纪中国文学专辑

漫长的20世纪与重写乡村中国

——试论《平凡的世界》中的个体精神

陈晓明(7·1)

“时间开始”与“英雄出世”

——《时间开始了》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李  杨(7·32)



《讲话》与延安文艺研究专辑

从革命主体论及历史、现实的辩证关系看《讲话》

程  凯(5·1)

南方的合奏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1970年代阿根廷文艺批评

魏  然(5·39)

“自己的机器自己的工厂”:战时延安公营工厂的师徒叙事与技术政治

周子晗(5·58)

《讲话》与人民文艺的原点性问题

贺桂梅(6·1)

《讲话》的挑战与“社会”的生成

——从《暴风骤雨》和《种谷记》座谈会说起

何  浩(6·32)



特选新作研究

《流俗地》解字说文

徐  炯  徐德明(2·65)

月光照亮我野生的小说王国

[马来西亚]黎紫书(2·77)

“野蛮”地纠正“人间消息”

——《李作家和他的乡村朋友》与再造当代文学的可能性

朱  羽(4·225)

我曾穿过“百家衣”

——《李作家和他的乡村朋友》创作手记

李约热(4·250)

《张医生与王医生》与跨域文化生产脉络中的

“东北文艺复兴”话语

刘  岩(5·122)

“两个医生”之外

——《张医生与王医生》创后记

伊险峰(5·142)

在1990年代的双向延长线上:《奇迹》与韩东诗歌创作的世纪地形图

刘  波(6·139)

一个备忘

——关于诗歌、现代汉语、“我们”和其他

韩  东(6·153)

世界的互联和南方的再造

——《潮汐图》与全球化时代的地方书写

李德南(7·49)

第一座花园

林  棹(7·68)

新当代书写:以《漂洋过海来送你》为例

张慧瑜(8·14)

小说创作中的几组概念

——从《漂洋过海来送你》说开去

石一枫(8·28)

“内向型写作”的媒介优势与困境

——以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为个案

李  静(8·34)

历史、互文与细节描写

——评孙甘露《千里江山图》

李松睿(10·76)

感念

孙甘露(10·95)

食色动粤港

——《燕食记》的历史、现实与社会互动

樊迎春(11·94)

梓人的观看

——兼谈小说创作中的历史书写

葛  亮(11·109)

世俗时代的史诗思维

——论刘亮程《本巴》对《江格尔》的发展

刘大先(12·92)

一个人的时间简史

——从《一个人的村庄》到《本巴》

刘亮程(12·108)



“两个世纪之间的九十年代”笔谈

开场白

易  晖(12·1)

九十年代的历史本己性和本体论

陈晓明(12·3)

形式的暧昧: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叙事中立与历史复杂性

张旭东(12·11)

一个具体案例中的“九十年代文学”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的版本变动

程光炜(12·21)

九十年代是否终结?

李  洱(12·24)

启蒙的辩证法与理性的毁灭

——谈九十年代思想的枢纽意义

刘复生(12·26)

文学史脉络中的“九十年代文学”

李云雷(12·30)

九十年代:记忆、建构与反思

杨庆祥(12·32)

九十年代的三个角度:文学史·社会史·个人史

丛治辰(12·38)



九十年代文学研究

对“天使”的写作:1990年代“纯诗”反思的一个本体论路径

李海鹏(12·41)

代际想象与身份建构

——重探1990年代“新生代”“晚生代”命名事件

黄  瀚(12·63)

1990年代文学研究的“空间”维度及其学术史意义

王  振(12·81)



诗歌研究

实验与选择,变奏与互动

——百年新诗的六个问题

张清华(2·1)

现代汉诗的“语言问题”

——叶维廉《中国现代诗的语言问题》献疑

李章斌(2·36)

“中国的马里内蒂”

——鸥外鸥1930年代的未来主义诗歌实践

李朝平(3·135)

昌耀的爱欲人格与爱欲抒写之考辨

李海英(3·152)

北岛诗歌创作的考订问题

程光炜(10·131)

融合、阻滞、分裂

——1940年前后穆旦诗风与历史感知的变化及原因

赵诗情(10·150)



戏剧研究

在想象中“对话”

——论洪深与奥尼尔戏剧艺术理想之契合

刘文尧(9·69)

歌剧《王秀鸾》中的民间元素

秦林芳(9·77)

论陆帕改编《狂人日记》的不足

——兼论中国话剧的发展路向

刘  璨  刘家思(9·88)



鲁迅研究

“苦闷”的再现

——从厨川白村到“伤逝”

邢  程(1·65)

作为鲁迅杂文起点的“随感录”

丁程辉(1·81)

文章传统中的鲁迅杂文

汪卫东  何欣潼(1·97)

“从文”还是“造文”

——以鲁迅1920年代的“路”与“走”书写为例

李拉利(1·109)

“路”的出典及其他

——《故乡》意义考论

高恒文(3·1)

启蒙的可能与限度

——重探鲁迅关于“救救孩子”的思考

张  勇(3·14)

批评对象的重建:

鲁迅文学风格的复杂性、统一性与历史性(上)

张旭东(4·156)

鲁迅的神思与《新生》的神思

——以留日时期鲁迅、许寿裳、周作人为中心

陈云昊(4·194)

“辛亥革命与其挫折”的隐性书写

——重读《范爱农》

孙海军(4·211)

批评对象的重建:

鲁迅文学风格的复杂性、统一性与历史性(下)

张旭东(5·203)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章”创造性转化的两种路径

刘春勇(7·180)

杜威与鲁迅:一段隐而未彰的关系

刘  幸(7·203)

“赴某地候补矣”及其他

——重审《狂人日记》的一段学术史公案

郜元宝(8·54)

论鲁迅《伤逝》的“重写型”小说

古大勇(9·1)

心理创伤体验制约下的鲁迅小说

陈  俊 朱庆华(9·12)

论鲁迅“透底”修辞的锐度

曹禧修(9·20)

2005年版《鲁迅全集》日记卷正文勘误

朱文健(9·29)

无以忘却的纪念与“救亡鲁迅”的形象建构

——鲁迅逝世后北平左翼文化界悼念活动考论

王翠艳(9·40)



郭沫若研究

从歌德遗产到“时代精神”

——文化政治中的郭沫若、冯至和卢卡奇

王  璞(6·67)

论郭沫若对鲁迅遗产的理解与接受

李  斌(6·86)

“借文学来鸣我的存在”

——郭沫若散文的历史价值

李  怡(6·104)

郭沫若与马克思主义

蔡  震(11·1)

郭沫若研读翻译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若干史料的重温

郭平英(11·25)

郭沫若、廖平与古今诗学问题

——从神游经验到文明立法

冯  庆(11·36)

郭沫若《蒋委员长会见记》版本的由来及用途

商金林(11·60)

郭沫若研究的“自我批判”

王  璞(11·79)



老舍研究

民族国家的焦虑与进化论的恐慌

——《猫城记》的一种解读方式

吴  辰(9·49)

“本事”向“故事”转化中的史与诗

——从《宗月大师》看老舍向民族传统的精神回归

李  笑(9·60)



胡适研究

中国公学、《竞业旬报》与“胡适”的形塑(1906—1910)

夏  寅(8·175)

“表达之难”与“瞬间的光”:胡适写物诗初探

王玮旭(8·207)



沙汀研究

《还乡记》与沙汀1940年代中期的文学调整

——兼及国统区现实主义文学可能的路径

姜  涛(8·78)

恶性通胀的文学显形与民族国家的必要性

——重读沙汀长篇小说《淘金记》

廖海杰(8·103)



柳青研究

“交互视角”下的梁生宝经验:重读《创业史》

张  翔(5·86)

柳青早期佚文及笔名考释

余存哲(5·109)



废名研究

儒佛互摄与“新文学”的方向

——论1940年代废名文学观念的形成

崔文骏(6·160)

《桥》与废名“厌世派文章”的诞生

黄秋华(6·175)



作家与作品

从个体生存的万金油到民族兴亡的纪念碑

——论《白鹿原》的“传统文化”想象

陈子丰(1·123)

危机时刻的“五四”言说

——以“三一八”至“清党”时期的周作人为中心

贺天行(1·157)

叙述作为呈现诗的结晶质地或诗性的一种方式

——从闻一多及其弟子“二家”的诗说开来

于慈江(1·149)

时间策略、命运意识与文化镜像

——解读徐则臣《北上》的三种视角

李东若(1·160)

论宝树《三体X·观想之宙》对刘慈欣《三体》的续写

王明宪(1·172)

一个值得阅读的作家

——论陈铨作品的艺术特色

肖小云(1·182)

“光复”前后台湾作家的“悲情”情态与“祖国”认同

——以钟理和、李荣春为论述中心

俞巧珍(1·216)

曹禺的“左翼”评价问题与人类学式马克思主义阐释

祝宇红(2·110)

诗人之死:朱湘自沉的舆论背后

邱雪松(2·137)

从《江村经济》到《茧》

——费孝通小说的社会文化思考及其文学价值

张  芬  邱傲东(2·152)

张闻天五四时期创作中“爱”的主题探析

雷世文(3·203)

论张爱玲作品的代际回旋叙事

黄  擎(3·213)

本事与改编:《谷神屋的贝玛》中的哈尼族猴葬故事

段晓琳(3·228)

回到抗战现场的历史内层

——徐贵祥抗战小说论

慕江伟(3·239)

《有生》与先锋小说及新历史小说比较论

王金胜(3·247)

走向人民的艰难旅程

——路翎解放初(1949—1950)的创作转变

倪  伟(4·1)

追赶世界与再造地方

——阮章竞文艺历程与艺术思想考论

李  丹(4·30)

革命发生时的革命文学

——台静农《建塔者及其它》与1927年的北京革命

柳冬妩(4·47)

现代知识分子情感症候的喜剧形态:重读《新学究》

——兼与《吴宓日记》对读

李星辰(4·66)

《生死场》女性人物原型与系谱考

季红真(7·132)

通往史诗性创作的道路上

——基于中国现代文学馆珍藏的路遥致秦兆阳

两封书信的解读

梁向阳(7·145)

论何向阳诗集《刹那》的“灵觉诗学”

徐  妍  卞文馨(7·164)

卞之琳的“爱”、“文学”与“主义”

——从他的译介读入

范  雪(8·119)

暗喻·汉语性·元诗

——张枣诗论溯源与剖析

彭英龙(8·136)

《玉梨魂》的发生与接受考论

柯希璐(8·153)

冯秋子散文印象

葛水平(8·166)

论孙犁书话与其晚年文学活动的互文性

徐  敏(9·157)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的自由间接引语与性别叙事

刘一昕(9·167)

诉苦·牲畜情结·劳动互助:马烽土改叙事独异性分析

李  致  冯  瑶(9·177)

论陈九小说的叙事艺术

方  忠(9·188)

从“师母”形象看阿袁的小说创作

王澄霞  吴嘉瑜(9·198)

梁鸿论

——知识分子返乡书写症候分析

邓小燕(10·98)

身体美学:王蒙《猴儿与少年》的艺术超越性

朱自强(10·119)

“未竟”的创造:《创业史》与当代文学中的“风景政治”

杨  辉(11·191)

茅盾阅读史与《子夜》式“新写实派文学”的生成

刘容天(11·220)

试论周作人与梅尼普斯传统

陈  佳(11·240)

柯仲平的1938

——纪念大众诗人柯仲平诞辰120周年

李  震(12·199)

班宇作家形象的生成

——兼及当代文学传播方式的新变

谭  复(12·212)

“五四青年”钱杏邨的另一面

——基于其《药风》《新世界》上佚文的考论

王威龙(12·228)



女性文学、儿童文学、科幻文学

从“娜拉”的抗争到“房思琪”的救赎

——论林奕含视角下的当代女性成长

[韩]薛熹祯(1·226)

女权主义视域下的法国丁玲研究

梁海军  尹鹏凯(1·236)

20世纪初叶中国儿童文学的演进

王泉根(2·169)

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问题及对异质文化传播的启示

张国龙  苏傥君(2·189)

日记写作与自我建构

——论《小曼日记》兼及其他现代女性日记

陈  彦(6·195)

生命故事与文体政治

——现代中国第一部女性自传《潇湘梦》研究

黄湘金(6·212)

“近未来”书写的审美形态及其对科幻小说的观念变革

——郝景芳小说论

刘永春(9·241)

主题、方法与理想读者

——论“儿童”与曹文轩文学叙事的关系

崔庆蕾(9·251)



汉译文学研究

革命浪漫主义话语下的诗歌译介

——“十七年”文学翻译中拜伦与雪莱地位的转换

张  静(3·169)

版权页变革的背后

——近现代汉译文学图书版权页“著作者”项研究

樊宇婷(3·187)



出版与传播研究

作为新书:《子夜》出版前后的舆论研究

李俊杰(9·208)

从传播“监测环境”功能看张恨水小说的新闻性

谭  望(9·221)

论当代中国文学影像传播中的红色基因

曹文慧(9·231)



情感史

现代中国“同情”诗学的起源

——以周作人为例

宋夜雨(7·74)

“诉苦”叙事与1930年代左翼戏剧的情感政治

徐  璐(7·96)

郁达夫《毁家诗纪》中的情感经验与伦理修辞

孙慈姗(7·114)



旅行书写研究

“新‘东北’”“榷‘中央’”与“辟‘满洲’”:再论1929年上海日报公会观察团的东北之行

——以赵君豪《东北屐痕记》和严独鹤《北游杂纪》为中心

杨  慧(5·150)

疑惑的审视:加莱亚诺的《中国1964》

滕  威(5·173)

“置身”的探寻:现代中国游记文体观论析

苗  帅(5·187)



史料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史版本辑录与述略(大陆部分1949—2019)

曾令存(2·211)

《豫报副刊》上的徐玉诺三首诗辑议

赵焕亭(3·106)

“文学史料”视域下的彭燕郊研究

陈  璐(3·122)

《益世报》上的沈从文佚文佚信辑释

田  丰(6·232)

《鲁迅全集》中的张露薇和《文学导报》注释辨正

周  杨  叶  新(6·245)

陈受颐、胡适往来书信辑佚汇注

赵靖怡  席云舒(7·218)

赛珍珠在康奈尔的学习经历钩沉

刘  丹  熊  辉(8·220)

凌叔华致霍加斯出版社英文佚简51封辑译注

徐从辉  桂文泱(8·228)

珍惜前辈们的文学心血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辑存丛书》解说

解志熙(10·247)



域外

胡适与杜威

[日]竹内好 著  季剑青 译(5·240)

译者手记

季剑青(5·250)

叶绍钧《小学教师倪焕之》译者序

[日]竹内好 著  曾  嵘 译(5·255)

译者手记

曾  嵘(5·257)



“严家炎学术思想研究”专辑

走在前列的身影

——在严家炎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

谢  冕(1·1)

文学史家的境界高格

温儒敏(1·5)

严谨之外,还有宽容

——我眼中的严家炎先生

陈平原(1·9)

严家炎的文学生态观

孙  郁(1·14)

严家炎先生对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三个贡献

朱晓进(1·25)

善用比较优势成就不可替代

——《严家炎全集》拜读感言

解志熙(1·36)

严家炎:文学史的视野

赵稀方(1·48)

拨乱反正,开疆拓土

——严家炎先生对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贡献

杨联芬(1·52)

从陈季同《黄衫客传奇》入史反思文学史的民族国家框架

张丽华(1·60)



学术评议、会议综述

《钱理群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前言、后记

钱理群(1·246)

李欢著《“国际人文主义”视野下的白璧德与学衡派》序

李  今(1·255)

用史实还原一个真实的郭沫若

——评李斌《郭沫若书信中的当代中国》

商金林(2·234)

整合、深入与学术意识的探求

——评《阮章竞年谱》

张立群(2·245)

回顾与展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理事会暨“地方路径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奕朋(2·251)

多维视野下的“再出发”

——“文学史视野中的九十年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杨成前  孙良好(2·255)

《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的新进展

王宗辉(3·258)

会议简讯

(9·260)

展现“活生生的大时代”里的“活生生的人”

——由张菊香先生的研究想到的

钱理群(12·244)

文学史书写的时间叙事与主体意识

——从陈思广《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史》说起

张福贵(12·25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祝您元旦快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总览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总目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