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ekly15:数字断舍离、模仿欲望理论、叙事自由

机智的阿饭 阿饭的宝藏 2023-02-04

往期的 Weekly 可以点上面查看  

这是2022年的第 20 篇推送,这期有 3636



卷首语:


开始数字断舍离后,好心情的时间多了很多。昨天总结了下这几周实践的过程,核心就3点:


1,适度的物理隔绝,避免“下意识”使用手机;
2,把注意力放在更有意义、更能持续带来价值感的事情上。
3,在欲望或者感情力量极其强烈的时候,暂时顺应它、满足它,然后在它消褪的时候重新调用理性的力量,使自己走到正确的道路上。(这条适用于所有改善人性弱点相关的事情)


物理隔绝是解决手机依赖的最有效方式。


我的物理隔绝方式是,用一台很卡的安卓手机(我用的是6年前的坚果2),把所有社交媒体软件(微信、即刻)和刷的软件(淘宝、B站),都放到这上面。主力机iPhone 12 安装的是一些日常应用以及学习笔记类软件。电脑上的微信也是用完就关闭程序。


之所以要物理隔绝,是因为我们有很多下意识的行为,不知不觉我们就在刷手机,等反应过来时已经刷了好几天了,这非常不利于我们脱离那个负面循环。



上周一周的手机使用时间情况



///



01,人生最大的自由是叙事自由。


——

最近一直阅读到类似的观点:


01


iktor E.Frankl 在《Men’s Searching for Meaning》这本书里告诉我们:


人生没有一个普遍的意义,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在人生不同阶段树立不同的目标,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


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有些让我们期待的事情,它可以是伟大的理想,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我们通过不断实现这些小事,大事,来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



02


“同样的事件可以赋予不同的含义。


寻找这个世界是如何鼓励你的证据,


寻找这个世界给你带来负担的证据,


选择一个能给你力量的解释。”



03


不要让追求优秀成为生命的陷阱》中,赵丹喵说:


唯一可以定义我的尺度,不在于我在一个社会的通用体系下,是否优秀或成功,也不在于当我和过去的自己相比时,我是否不断在突破和进步。


而在于我有没有在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去关注内心,倾听热爱的信号,让热爱而不是恐惧来指导我的人生。



这个时代的富足给予了我们选择自己叙事的自由,但很多人还沉迷在工作伦理和消费主义叙事(参见:《工作、消费主义、)以及浅层次的模仿欲望当中(完成买车、买房等更多社会期待的目标)


我并不认为继续工作、或是奋斗为了买车买房财务自由是错的。我关心的是,做这些事情这背后你的真实感受,这是你自己主动选择的叙事和游戏规则吗?如果不是,记得你拥有选择人生要玩什么游戏的自由。


这篇是我找到的自己人生游戏的过程:

你更重要的身份是创造者,而不是打工人。



02,欲望:日常生活中模仿欲望的力量


——

如果把我们的生活比做一个房间,欲望绝对是这个房间里的大象。


但我们对它了解的太少,大部分文章都绕开了它只聊浅层的买买买之类的物欲,没有触及根本,自然也没办法获得正确思考做出正确选择。


我一直想要弄明白欲望对我们生活选择的影响,但一些相关哲学讨论的书过于晦涩,读不下去,这本书是一个极佳的研究切入点。




通过少量的资料阅读,我有几点小收获:


1,Rene Girard 的「模仿欲望」理论


许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直接想要一个东西,而是看到了身边的人拥有了这个东西,所以才想要。


人是不知道该渴望什么的生物,所以他转向别人,以便下定决心做什么。这就是 Rene Girard 的「模仿欲望」理论。


莉安娜芬克《纽约客》插画作者


我经常讲欲望是被催生出来的,中间那个Model(模型)就是激发我们欲望的“他人”。


这点从小孩子身上最容易发现,他们想要很多东西,往往都是因为同学(别人)都有。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有,从而以为自己缺失,这激发了我们的模仿性去追求那个缺失的东西,于是欲望产生。


2,欲望和需求有本质的区别


  • 需求是本能、是直接产生的,且可以被满足,比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服,这些是需求。


  • 欲望最大的特质就是它不来自自身,且永远无法被满足。


欲望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过程的产物,是关于我们「存在」的表现,是希望向别人展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即在社会中获取地位游戏的冠军。


由于欲望是由模型而不是本能决定的,如果出现正确的模型,我们可以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开始想要新的东西。


这点在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这本书中有更具体的阐释,也是很好读的一本书,非常推荐。


3,模仿欲望的两种型号


有两种主要类型的模型与我们有不同类型的关系。模仿欲望在这两种情况下的作用不同。


1,如果我们设置的模仿欲望对象很远,我们永远达不到,这会激励我们不断逼近目标,但永远无法达到,无法达到则不会产生冲突。




2,但如果模仿对象很近,则基于上述的论点,我们开始希望能达到他们的状态,甚至超过他们,想想今日的「内卷」背后的动机,也是这种不断模仿的欲望。



第一种模仿是非常有利的,我们去模仿大师,比如我很向往讨陶渊明式的生活,还有很多产品人会模仿博朗兄弟、乔布斯。


即使我知道也许最终无法达到,但这依然会激发我们的动力;


第二种会导致焦虑内卷,比如我被社交媒体刺激,也想要做个几十万粉丝的小红书博主之类的,我要是达不到就会非常焦虑,产生很大的内耗。


审视下自己现在所有的目标(买车、买房、财务自由、大V博主),少读一些什么3个月10万粉丝心得,多读一些相关的伟人传记、把一部分目标调高到一个崇高的程度(做一个创作者、探索自己生命的可能性、成为大师)。


短视性的焦虑会减少、长久的激情会出现。



03,从获取知识到获取思维模型


——

这是我这几年在学习上的一个重大转变,从关注我知道了多少新知识,切换到我掌握了多少个思维模型。


当然获取新知依然是基础的学习动作,但很多人就停留在这个层次了。我会推动自己开始养成系统思考的习惯,就是开始形成一些思维模型,所有的学习到的新知是可以用于丰富我的这些模型。


比如我在看待单身社会的时候,会从社会因素、人类学因素、科技发展因素、性别因素等不同模型来分析,从而更客观真实的看待问题。


今天提到的模仿欲望就可以成为一个分析欲望以及生活中各种决策的模型,把自己所有的目标、生活的选择用欲望模型分析一遍。


还有之前读过的《贪婪的多巴胺》,知道「多巴胺的奖励机制,内啡肽的补偿机制」后,对于自身和他人的选择就多了一层非常准确的分析视角。


这些都是构建思维模型,而不是单纯学习知识。后者会导致两脚书橱、纸上谈兵,前者才是真的有利于我们正确思考和做出更好的生活选择。



04,注重「机制、工作流」而不是「方法」


——

最近还越来越重视建立「机制、工作流、系统」而减少学习新「方法」,因为知道一个方法并不能让我十年如一日的写作,好的机制可以。


这点和上面一条思维模型有点类似,但上一条导向的结果是正确的思考,而这条导向的结果是正确的行动


而且和福特热心与优化生产线上微小的优化一样,我也把构建自我发展系统的中心从顶层设计上,切换到了生活小细节上。


顶层设计很重要,但我目前的视野、认知、行动力都不足以把这件事做好,进度很慢。好在我们还可以下而上,从具体的小事开始发展出适合自己的系统。


构建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好的机制并不是如我最开始想的那种复杂而精密、包含了非常多高级的认知,比如各种长期主义、第一性原理、增长飞轮啥的。


这些理论都是对的,但不必然导致我们能构建自己的系统,事实上只要懂得一些基本原理就够了,更多的还是要在具体生活中,寻找到那些最朴素最简单、做起来最不费力的原则。


比如我目前最有收获的就是借外力原则,我想每天都散步30分钟,但每次都被电脑吸引懒得下去,但后来发现小区扔垃圾的地方8点就收摊,于是我借助这个外力,每天晚上8点下楼扔垃圾,顺便散步30分钟,超级轻松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这期Weekly也是一个极好的机制,本来觉得这周没怎么阅读,只能找出4条值得分享的Memo ,结果写的时候不断涌现,写出了至今为止应该是最长的周刊,这非常符合我上面说的不费力原则,所以这是个很好的机制。


关于构建系统的初级思考在这篇有详细阐述:

放弃目标,构建自运转的系统



5,最近在深入研究的一个领域:信息


——

《信息传》和《超文本和超链接》,这两本都是讲述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各种关键技术发明的故事,对于信息的发展脉络可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数字化生存》(1996年出版)和《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1964出版)都是几十年前写的书,完全没有过时,到今天依然被很多人反复提起和引用。这种半衰期长的书籍值得反复阅读,偶尔拿出来随手翻翻。


《言论的边界》、《舆论》、《语言学的邀请》,我现在看书很少摘抄,但看着几本书的时候就不停地划线,全都是结晶,值得背诵全文。


《怎样玩转信息:研究方法指南》,非常棒的一本信息搜集和研究的指南,插画把抽象的概念讲得非常清楚。就我的体感而言,虽然互联网已经普及了几十年了,但大家信息获取和研究方式还超级简陋。





如果你觉得我的文章有用,

请帮我点个「在看」
这将会对我很有帮助,
感谢你!我们下期再见~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