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旅行讲座 | 葛明:从神话到迷思,看印度、孟加拉古典与现代建筑

2017-09-05 行走中的建筑学 行走中的建筑学

编者按:上个月,著名建筑学者、建筑师葛明在有方空间502举行了“晚期风格:印度、孟加拉现代与古典建筑”第4期考察行前讲座。讲座中,从现代主义大师柯布西耶、路易·康谈到印度本土建筑师多西、柯里亚,葛明始终抱着一种批判性态度来介绍他们的作品,并提出许多直面印度建筑与中国当代建筑的思考性话题。


葛明表示,这将是印度、孟加拉考察的线索。至于问题的答案,则期待能够在路上看完建筑后与团员共同探讨来获得。


以下为全场视频与讲座概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5449acuqo&width=500&height=375&auto=0



神话:多元宗教下的古典建筑


印度位于中国南边,邻近热带,与中国处于类似的发展阶段。其北部是喜马拉雅高山区域,南部为德干高原,中间则是孕育古老文明的恒河平原。印度人口众多,语言和宗教丰富。从后列国时期(600BC—200AD,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开始,印度出现宗教和与宗教相关的图腾和标志物。

 

公元早期至中世纪盛期(200AD—1200AD),印度建筑进一步发展。其中,印度古典建筑对世界建筑最大的贡献是类似于支提窟的洞穴建筑,在室内进行挖掘、凿刻而成,其它地区很少有印度古典建筑在洞穴建筑上这样高度的成就。洞穴建筑营造出随着光影变化的明暗空间,以及不同的空间氛围。葛明认为,如果说印度建筑对世界建筑史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提供了一种对阴影的理解。葛明认为,柯布与康在印度、孟加拉做建筑,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所产生的推进,正是对阴影的理解。


讲座现场


大众对印度古典建筑的固有印象是石筑建筑居多,内部空间不发达的居多。但据传玄奘记录印度古代有高达190米的建筑物,葛明用中国古代建筑中武则天时期建造的明堂(木结构,高90米,比应县木塔高出30米,建造时间仅两年)作对比,说明这个传说中的印度建筑高度非常夸张,虽然可信度有待考据,但还是从一方面说明了印度建筑的高度、宽度、广度,并不像一般所认为的那样矮小和局促。


讲座现场


最后,时间推移到伊斯兰影响和莫卧儿王朝时期(1526AD-1857AD明、清),一些巨大的清真寺就在这个时期建起来,以及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纪念已故皇后泰姬·玛哈尔建立的泰姬陵(Taj Mahal)。而由阿克巴大帝建立的城市Skiri Palace(胜利之都)是莫卧儿王国在1571-1585的首都,现在我们可以见到的是封存的城市剖面,也是阅读空间布局与社会生活关系的指南。



迷思:现代主义


说起现代主义在印度的发展,首先想到的便是柯布和他设计规划的昌迪加尔。这也是本次考察的重点项目。经历12年时间,23次来回飞行,直到1963年,73岁的柯布西耶还在为昌迪加尔付诸心血。面对这个现代主义建筑史上最为著名的建筑群之一,葛明提出了几个问题:柯布在20世纪中如何有力推动了空间设计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的发展?柯布对空间的贡献在哪里?这些想法是在印度得到了推进还是柯布只是在印度实现了原来的想法?这些问题将作为线索,成为葛明在考察路上讲解的核心内容。


昌迪加尔议会大厦


另外一位重要人物是路易·康。从布扎到现代主义,康的设计的传统主要来自于哪里?他如何从学生时代所学的这套系统里,经过密斯与柯布带来的冲击后,形成自己的想象?


在印度,康设计了印度管理学院、孟加拉国会大厦等,虽然从设计史角度来说,金贝尔美术馆和埃克塞特图书馆才是让他真正进入建筑史的两个作品,但是孟加拉国会大厦不论从体量上还是康的本意上来说,都是康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


孟加拉国会大厦


此外,还有几位印度本土建筑师在这个时期发光发热。第一位便是巴克里斯纳·多西。他的设计一部分有着柯布西耶的痕迹,一部分又受路易·康的影响。除却其自己的建筑实践,还推动了印度的建筑教育,是印度最好的建筑院校CEPT的创始人,亦为印度城市文化的推动者。但是与尼迈耶、丹下健三相比,多西对印度的影响虽大,对全世界的影响可能较小。在葛明看来,这可能是他没有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原因。多西的CEPT建筑学院与丹下健三的仓敷市政厅可以比较着来看,两个项目看上去有些类似,但明显丹下健三这个项目所要在乎的野心更多一些,因为他还在试图表现一些“日本味”。当然,对于多西来说,是不是CEPT建筑学院已经表达了“印度味”,这个是需要再探讨的。


讲座现场


第二位建筑师是柯里亚,活跃在1960至1980年代,他的身份类似日本建筑师禛文彦。禛文彦因为自身在美国和日本的经历,发展出了一套建筑群的设计方法——群造型。代表作品是代官山住宅,这是他的顶峰之作,对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结构主义的灵活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同时期的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虽有一些自己的建筑思想体系,如新陈代谢派,但他的舱体楼的影响与意义没有前者显著,放到当代社会是保留还是摧毁还没有定论。矶崎新则缺乏一套严格的自我的建筑学说。禛文彦把他在美国时欧美流行的结构主义与日本文化结合,形成了直到现在我们还可以探讨的东西,也是因此,禛文彦获得了普利兹克奖。


而柯里亚同样如此,从美国回去之后,努力地想要将印度式的水井、庭院等空间与结构主义结合。到后期,柯里亚的建筑地位在印度极高,做了许多文化建筑。但是这些建筑运用象征的手法颇多,与70至80年代欧美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挂钩,这使得他尽管受到了很多社会的赞誉,但是在专业领域没有继续提升与发展。在普利兹克奖评判标准严苛的90年代,柯里亚与一些将设计与地域主义、结构主义结合妥当的建筑师相比有一定差距。诸如保罗·鲁道夫,他学习柯布西耶的粗野主义,结合部分结构主义色彩,空间上有所突破。


柯里亚


第三位建筑师是近期在印度有一定知名度的Mumbai,他的建筑设计从图纸到建造都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有人评价他是未来的巴瓦(斯里兰卡),但葛明表示巴瓦和Mumbai是不一样的。他指出,巴瓦所在的AA建筑联盟,当时是一个职业性很强的学校,在其中主要受到老派的工程性教育。同时巴瓦家境富裕,他的设计风格中融合了英国与意大利式园林、斯里兰卡殖民文化与印度南部的特点,不是狭义上的地域主义建筑师。巴瓦与柯里亚和埃及的哈桑·法赛一样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而Mumbai的设计似乎要舍弃严格的现代主义,他的一些作品很小资,与当代中国流行的乡建、资本控制的建造没有太大差别。



问题与思考


讲座到最后,葛明提出了几个问题,留待团员在途中思考、探索。他认为相比中国的建筑师,印度建筑师并没有表现得更好。在这几十年间,印度的建筑教育也经历了很多变化,多西的那套体系是否还应该保留,值得怀疑。


柯布西耶和路易·康在印度、孟加拉做建筑,一松一紧,柯布没有接受正统的建筑教育,不担心外界对自己的干扰,他设计昌迪加尔是放松的,虽然方法很多样,但一切都是他的新创造。这次印度、孟加拉之旅,针对柯布,葛明更希望探讨的是他与空间的话题,而不是围绕在他身边其他五花八门的名号。至于康,则是探讨其与布扎的关系。作为一名饱学之士,康是熟知建筑史的建筑师,在前人的成功与后辈的崛起夹击之下,上个世纪50年代的康,一直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急切地想要树立起自己的风格。影响康的人是谁,康又如何摆脱他们的影响,如何将自己学到的东西进行有效知识化的过程,是本次考察所关注的一个侧重点。


最后,葛明提出,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康的作品在当代来说值得学的是什么,不值得学的又是什么?中国建筑在继续发展的道路上如何借鉴各位现代主义建筑师的方法,又怎样开拓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展方向?


出团现场


这些问题如同橄榄枝一样引领着大家去怀疑,去思考。因为只有怀揣着疑问和好奇心,考察之旅才会更有收获。



编辑 | 李菁琳 

视频剪辑 | 罗斯迈(实习生)

校对 | 罗斯迈(实习生)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行走中的建筑学发表,禁止转载。

投稿邮箱

media@archiposition.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