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暨南大学 曾颖仪丨“大门常打开”是现代大学的应有之义

曾颖仪 红星评论 2024-01-14

近日,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陆续面向社会开放。通过预约、登记、刷身份证等方式,社会公众就能够自行入校。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推出了“6岁以下儿童无须登记备案”的人性化方案,还有高校表示,将更新一批便民设施,整合校内艺术、科学、体育等资源进一步与公众共享。

高校“大门常打开”固然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不过,大学校园开放的话题却一直以来争议不断。实际上,开放与否不仅是管理上的问题,更关键在于“大学的理念之争”,曾任北大党委书记的任彦申老先生就指出,“(理念之争)核心是如何处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回望近代中国,大学与社会发展就已密切相连,一些杰出的教育家致力于让大学为社会服务。100多年前,北大校长蔡元培秉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他先后创办“校役夜班”和“平民夜校”,社会大众由此能够进入北大校园,学习知识与文化。如今,现代大学以开放包容的理念为共识,也理应具备敞开校门的胸怀。
另外,从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上看,其承担的社会功能也日渐丰富。11世纪在欧洲创立的大学,最初只发挥单一的教育功能,但到20世纪以后,其社会服务功能日益凸显。此外,自1999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已明确规定,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功能。而在我国第五轮高校学科评估中,“社会服务贡献”也成为一项重要指标。
所以,对社会人员入校的严苛限制,始终与高校的理念和功能背道而驰。高校是师生的高校,也是社会的高校。它的确需要平衡学习秩序跟开放环境之间的冲突,但这不是阻却高校打开大门的理由。
而实际上,许多高校早已承担起连接社会、服务社会的职责,在实践中保持开放的态度,得到公众的认可。不少学校的博物馆接受公众参观,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和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等,成为了公众心中的“宝藏打卡地”,也发挥着传递知识、传承文化的作用。此外,体育场、游泳馆、自习室等设施的共享,为学校周边居民带来了便利。一些高校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甚至是所在城市的一张名片,不少游客慕名前来。
在打开物理大门的同时,各个高校也在互联网上打开了分享交流的大门。譬如,北大公开课面向公众直播,人们可以无门槛选修课程并交流互动。名师慕课、在线讲座也成为了社会公众的学习资源,大学的影响力因此更广、更远,彰显大学之“大”。
总之,开放是现代大学必须面对的命题。但在具体实施中,也不能一“开”了之,高校不妨结合自身资源和特色“量体裁衣”,制定灵活的开放措施。让大学以独立之精神拥抱社会,以自由之思想引领社会。

(文/曾颖仪 个人报名四队  指导老师:佘宗明)


*文内作品系第四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暨南大学 曾颖仪丨“大门常打开”是现代大学的应有之义

曾颖仪 红星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