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南大学 方璐瑶丨人大开放校园引热议:应当开放,但需管理

方璐瑶 红星评论 2024-01-14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为尽可能满足社会人员的入校需求,实现校园有序开放,自2024年1月1日起,将开通社会人员线上自行登记入校系统。事件一出,引发网友热烈讨论,高校应不应该向社会公众开放成为一时热议的话题。
大学高校,是一座城市中最有人文气息与关怀的场所,是当地的一张名片。公众想要进入校园游览风景,接受文化熏陶,是十分正常的心理。
大学校园向公众开放本身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一方面,我国的大学以财政拨款为主要办学资金的来源,在承担科研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需要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校内的历史建筑、文化体育活动场馆等都是社会公共资源的一部分,具有向公众开放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高校的办学理念以开放包容为核心,以自由为精神实质,在与社会共享硬件资源的基础上,大学更应当注重从文化层面和社会进行融合。
事实上,纵观我国高校的历史,过去曾有许多高校与“自由开放”的大学办学理念背道而驰。为了方便管理,有的高校采取封闭校园、不向游人开放的做法,试图一劳永逸地避免各种安全隐患。疫情暴发之后,各地高校的开放一度停止。
开放是必然,那么如何开放便是真正应当注意的问题。有人反对开放校园,正是对游客进入后的大学实际情况存有隐忧。他们担心过多的游人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氛围,担心素质差的访客可能会破坏学校卫生环境、损害公共秩序,甚至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访客、游人的蜂拥而至,在为校园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的同时,更对学校的治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高校在开放时,应当寻求学生与游客之间的平衡。大学校园的开放可以是渐进式的,采用预约、登记、管理等方式逐步扩大开放范围,能够给学生和公众一个缓冲的空间。当然,高校也需要在管理上不断创新和完善,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对入校人员的服务和教育,确保入校人员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
据了解,2023年以来,已有多地多所高校正在逐渐实行合理“管理”的开放。高校不是象牙塔,只有通过有序、有限制的对外开放,才能够真正密切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更好发挥高校所承担的文化窗口与阵地的作用。

(文/方璐瑶 西南大学  指导老师:秦红雨)


*文内作品系第四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南大学 方璐瑶丨人大开放校园引热议:应当开放,但需管理

方璐瑶 红星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