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庆大学 胡思琦丨大学校园不应沦为封闭景观

胡思琦 红星评论 2024-01-14

近日,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陆续打开校门,将“大学开放”这一老问题再度拉入了公众视野。过去,出于防疫需要,各大高校采取了严防死堵的封闭措施。而今,疫情散去,关于校园“开放与否”的讨论频频成为热议话题。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联合问卷网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001名受访者中,将近90%的人支持大学对社会公众开放。剩下一成主张继续封禁的人,多出于三种考量:一是认为外来人员的涌入会挤占校内诸如图书馆、食堂等资源,造成人员拥堵;二是担心大量的人员流动会增加学校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三是学校管理层为了减少担责的风险和管理的繁琐,直接选择“闭门谢客”。
但大学之“大”,在于有容乃大。大学之道,在于亲民亲社会。“一封了之”固然省事,可长期的封闭只会让大学沦为一座孤岛。开放,是回归,也是前行,回归疫情前的自由无拘,在不断协商校园和社会的动态边界中稳步前行。
大学,翻译成英文则为“university”,从本义上来说这个词便包含了“宇宙”“世界”“全体”“普遍”之意,它是海纳百川和兼容并包的具体化象征。《南方周末》曾撰文提到,大学每年会接受众多的公众财政资助,它应是社会公器、是公众的大学,而不只是学生和学校管理层的大学。在获取和利用社会资源的同时,大学有责任服务和回馈社会。
于学生而言,开放校园也是帮助他们走出象牙塔、提前建立与社会的连接的通道。有媒体人曾针对美国大学的隔绝与排外式设计发表评论:“校园在设计上限制了学生和教师与来自更广泛的职业、教育水平和阶级背景的人接触的机会……剥夺了他们遇到社会不同角色的机会,从零售工人到房东,原本,这些互动会提醒学生,他们不会永远是学生。”好的大学没有围墙,好的教育也不应该筑起高墙。
于学校而言,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二者荣辱与共,同气连枝。开放不仅指物理意义上的开放,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开放。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联合育人,城市与高校之间的互动,不仅有利于城市科技的创新,也有益于学校人才的培养、资源的引入和成果的落地。
因此,总的来说,大学开放,不仅是万众睢睢、人心所向,且长远来看,利大于弊。从一家之言到百家争鸣、从单打独斗到媒体融合、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历史业已证明,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是国家发展中,开放才是顺势而为、大势所趋。
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学开放并不等同于完全放手的听之任之,而是有层次有计划有保留的有序开放。管理困难、人员拥堵、潜在风险等要素考验着高校的现代治理能力,平静书桌的安放与常打开的大门之间需要找到一个相安无事的平衡点。
此外,作为城市社区的一部分,一所大学的开放,不仅是学校的问题,还需要所在城市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如何划分二者之间的权责,如何摆脱高校管理中的路径依赖惯性,推进大学校园的合理开放,依旧需要上下求索。

(文/胡思琦 重庆大学三队  指导老师:刘海明)


*文内作品系第四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大学 胡思琦丨大学校园不应沦为封闭景观

胡思琦 红星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