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龙江大学 支京阳丨高校开放校园更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支京阳 红星评论 2024-01-14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宣布自2024年1月1日起实行社会人员线上自行登记入校制度,这一举措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此前,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已经开始有序开放校园。这一系列行动不仅是对高校校园管理的创新,更是对教育公共资源共享理念的一次实践。

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建设的公共性质。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高达4.01%。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人均教育投资更是高达22205.41元。这一庞大的资金来源于纳税人,因此,公众自然拥有一定程度上进入和利用这些教育资源的权利,其资源与设施理应更多地服务于社会公众。
高校的功能并不应仅限于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高校内部的图书馆、讲座厅等资源,如果能对公众开放,将极大地促进公众的自我提升与学习。例如,近期北京大学就表示,将用好校园革命遗址、文物古迹、展览馆、博物馆、书店、文创店等各类文化资源,吸引全国中小学生了解北大。北大也探索将“研学游”向“大思政课”转化,从以“游览”为重点向以“育人”为重点转化。
开放校园对于促进社会对高校的了解及增强教育信任感具有重要作用。公众通过亲身体验校园生活,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美好,这有助于建立起社会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正面认知和信任。此外,高校与社会的密切互动也有助于学校教育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为学生提供更多与社会接轨的机会。
校园开放所带来的管理挑战,为高校揭开了新的发展篇章。这种开放不仅促进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积极看法,也加强了校园文化的广泛传播。高校通过向公众敞开大门,不仅能与社区建立更深层的联系,还能促进文化和知识的交流共享。公众的参与,为高校提供了宝贵的社会视角,有助于学校在教育和研究方面做出更合时宜的调整。这种开放不单是对学校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推动学校与社会共同前进的重要驱动力。在确保校园安全与秩序的基础上,高校开放校园的探索,应被视为一项积极且成效显著的进步。
高校校园的开放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涉及到公众的权利、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校园管理的新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在保障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管理与策略,高校可以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知识传播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场所。探索高校开放校园的新路径,是对教育资源共享理念的践行,更是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

(文/支京阳 黑龙江大学三队  指导老师:张世光)


*文内作品系第四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黑龙江大学 支京阳丨高校开放校园更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支京阳 红星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