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龙江大学 何逸铭丨大学校园不能说进就进,也不宜说“禁”就“禁”

何逸铭 红星评论 2024-01-14

近日,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北京多所高校宣布开放校园,“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再度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

细数那些年的禁入往事,高校开放能走到这一步,实属不易。2016年,郑州大学曾发公告禁止校外人员和车辆工作日进入校园,但因舆论压力过大,公告最终被撤下。还有知名高校相继发布禁令,进一步激化了校方和校外人员之间的矛盾。
其实,二者的冲突可以视作现实与情怀之争。对游客扎堆校园造成的负面问题提出批评,主张通过禁止入校等限流方式,恢复校园秩序的,可看成是一种从现实出发的观点;而强调大学要回应社会诉求、接纳和教化公众,更多出自理想主义的高度。但情怀归情怀,大学与社会打交道,并不意味着门户洞开、人人可进这一模式存在合理性。
应当说,绝对意义上的自由进出校园,是一个伪命题。大学作为独立的高等教育场所,有它的最大承载量。一旦大批人群涌入超过人数上限,难免上演闹剧。早年间,武汉大学本身以樱花美景闻名,却多次被爆出游客狂摇樱花树、折断樱花枝的乱象,不禁让人唏嘘。除了校内美景惨遭毒手,一些小偷小摸、暴露跟踪的违法事件也时有发生。不得不说,高校之所以对开放有所顾虑,离不开保证学生安全和教学秩序这么一层考量在内,绝非刻意高人一等。对于校外人员来说,不能因顾着讲情怀,就不管不顾地忽略大学的现实特殊性,进出参观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公共设施也是应有之义。
大学校园不能说进就进,同样不宜说“禁”就“禁”。
如今新冠已经“乙管乙类”,人民生活逐步恢复正常,高校理应及时调整进出管理政策。从这个角度看,开放与其说是对秩序的挑战,毋宁说是管理水平高低的试金石。开放不等于危险的的道理,早已得到实现。厦门著名景点鼓浪屿就采用数字化手段,动态调控游客数量,在彰显“琴岛”魅力与保障景区安全间取得平衡。校园开放,亦是如此。一封了之,万不可取;审批设绊,有辱斯文。
公众想要进到知名高等学府参观的心情,也应当得到肯定和支持。毕竟很多人想要“一睹芳容”,是出于自身对大学精神的敬仰或者对下一代的引领和教育。当年背疯母千里求学的刘秀祥老师,毕业后正是凭借着分享自己的校园故事,一次次地将处在辍学边缘的孩子拉回教室,最终逆天改命考入名校。这颗情怀的种子一旦撒下,可能就会改变普通人的一生。向公众适当开放,激发社会学习热情,既是高校的分内之责,也是大学之大的最好注脚。
(文/何逸铭 黑龙江大学一队  指导老师:张世光)

*文内作品系第四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黑龙江大学 何逸铭丨大学校园不能说进就进,也不宜说“禁”就“禁”

何逸铭 红星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