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兰州财经大学 谢嘉亮丨大学之大,在公与共

谢嘉亮 红星评论 2024-01-14

据报道,为尽可能满足社会人员的入校需求,实现校园有序开放,中国人民大学自2024年1月1日起,将开通社会人员线上登记入校系统,其中,6岁以下儿童无须登记备案。日前,全国多所高校发文,明确指出要向社会开放,大学开放俨然成为一种趋势。大学之大,在分享,在包容,在反哺社会。

大学之大,在其公众性。大学开放于公有益,近代,大学开放在英国兴起后,英国很快成为引领全球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大学将英国的博雅学院、德国的研究型大学和美国的专业学院三者融为一体,向世界开放,由此世界进入了“美国世纪”。麻省理工学院是全开放校园,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可以随便参观。蔡元培时期的北大提倡兼容并包,表达的是一种公共与开放,那时,在北大蹭课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何尝不怀念北大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何尝不怀念开放、包容的理念,北大不是北大人的北大,是中国人的北大。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的功能,公众对于大学环境、大学文化等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大学也就应该顺势而为,满足公众的这种需求。
大学之大,在其共享性。著名教授陈平原先生说:“理想中的大学,应该没有围墙。任何一个公民,只要有时间、有精力,听得懂相关课程,大学就应该向他们开放。”北大曾提供开放的课程,中关村建设人员不时就去听课,既让北大的思想文化得以传播,又为中关村的建设做出贡献。美国教育改革家克拉克·克尔在《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一书中讲到,西方世界在1520年之前建立的、仍旧以可辨认的形式存在、有着类似的功能和未中断历史的75个公共机构中,大学占了61个。这充分说明大学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延续性的机构,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要在反哺社会中发光发亮。北大“三角地”礼堂的演出、浙大紫金港校区博物馆的展览,惠泽了无数追求精神享受的人们。从世界范围来看,每座古老大学的发展,都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以教育丰盈校园,继而以教育感染整座城市,最终缔造一个个大学城,推动社会进步。
“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英敛之如是说。高校开放是在展示自我,是在与社会进行文化碰撞交流,是在积极回馈社会、拥抱社会,顺应高校开放的社会趋势,才能让自身走得更高、看得更远。

(文/谢嘉亮 兰州财经大学三队  指导老师:许艳)


*文内作品系第四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兰州财经大学 谢嘉亮丨大学之大,在公与共

谢嘉亮 红星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