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布式防御——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新概念

远望智库 战略前沿技术 2022-04-11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 前沿特工队招募


来源: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作者:鲍荣伟 向朝明 范小平

【导读】本文节选自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2018年1月发布的名为《分布式防御——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新概念》的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美军提出分布式一体化防空反导的由来、进展和前景。文中首先阐述了现阶段美军防空反导面临的新问题和诸多不足之处,之后提出了新一代分布式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概念,并从7个方面加以详细阐述,最后进一步论述了分布式防空反导在未来作战中的各种可能性。

不久的将来,美国可能会与实力旗鼓相当的对手发生冲突,对手已经花了20年的时间来学习美国的作战方式。虽然美国军队正在进行一场如何适应新战略环境的大讨论,但是在讨论中,防空反导部队却缺席了。更为严重的是,今天的防空反导力量,更加容易受到敌方力量的威胁。为解决这个问题,组织转型是一个有效途径,即采取更多的分布式防空反导作战体系,提高自身的灵活性和弹性,进而更广泛的加强联合力量,这是一种新的、更具想象力的作战方法。

新的作战环境

美军联合参谋部早就公开指出,高端技术的威胁现在越来越实体化。潜在对手,像俄罗斯和中国,他们已经获得了一系列的飞机和导弹作战能力,并抄袭了美国精确打击摧毁地面和海军力量的概念。例如无人驾驶飞行器(无人机),可以用来为巡航导弹、火炮和弹道导弹攻击提供侦察及目标数据。火炮齐射或蜂群战术可能同时使用,制造出复杂、混乱和混沌的战场空间。先进的地空导弹也可能阻碍美国的空中行动,以及组织地面部队的运输和供应。

一些导弹严重地威胁到了已经形成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的骨干网络,使美国的力量投射更加复杂困难,还同时产生了各种并发症。虽然冷战时期的空对地作战原则仍然有重要的应用,并且在针对威胁较小的小型作战中表现良好,但是新的作战环境存在许多有争议的领域。美国军队现在的前沿力量存在更加有限,数量也少得多,空中霸权也不再是理所当然的。潜在对手的一体化防空系统和精确打击武器,使美军部队处于更大的危险之中,也使部队机动复杂化,行动自由被大大削弱。

不幸的是,美国并没有正确面对这种联合军事力量的变化。事实上,如果我们现在不迅速适应这种变化,在可预见的未来就无法面对这些攻击。面对复杂集成的攻击,一体化防空反导系统(IAMD)已经成为联合行动的关键。

多域战

美国军方一直在创造新的概念来应对这些挑战,包括美国海军的分布式杀伤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多域战(MDB)。分布式杀伤的设想是将打击目标重点放在所有空气动力型目标上,这会使美军海上的监视、瞄准和打击行动更加复杂化。多域战同样寻求创新的方式,“在多个领域和整个战场的纵深创造暂时的优势窗口”(参见图1.1)。这些“临时”窗口的质量反映了同等对手挑战的难度,而不是试图同时在每个级别和每个领域都占据主导地位。例如,持续的空中优势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更不用说“全频谱优势”的愿望了。

据报道,机动作战将是多域战的核心,设想美国“通过在所有领域广泛集成武器,能够在物理和认知上击败对手”。但是在战场上灵活机动并不足以躲避精确打击或穿透敌人的防线。防空反导作战作为美军的核心职能和能力,在联合作战和广域安全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面对更复杂威胁时,应重新评估其作战能力。

图1.1 多域战

美国陆军训练和条令司令部(TRADOC)这张多域作战的图描绘了一个复杂而拥挤的威胁环境,包括大量的防空反导威胁。

资料来源:美国陆军训练和条令司令部。

正如分布式杀伤不能免除舰队主动防御的需要一样,陆地上的一些战场区域将需要更持久的优势和保护窗口。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丁·邓普西(Martin Dempsey)在2013年警告称,指挥官们“将永远依赖主动和被动的一体化防空反导系统来应对空袭和导弹袭击。”无论是军队本身,还是支持他们的通信、运输和后勤枢纽,都需要持续受到保护。

多域战的倡导者们发出了一项呼吁,要求“重新设想”未来的战斗,让它们“更具创新性”。由于空中和导弹威胁是最可能破坏机动自由的危险之一,防空反导领域特别需要这种想象和创新。美国陆军训练和条令司令部的总指挥戴维·帕金斯将军指出:“试验和改变是必需的,应充分利用远程火力打击和防空反导系统来提高应对能力。”尽管如此,当前关于防空反导力量的相关学说,即应如何适应新情况发展的细节讨论似乎仍然被边缘化,不受重视。

被压制的防空反导力量

面对同量级对手的威胁,当前防空反导力量太容易受到压制。系统指挥渠道单一、太多的节点故障、雷达覆盖不全、成本增加和效能下降、以及对弹道导弹的重点聚焦都使得防空反导部队更加脆弱,所有这些都太容易被对手利用。这些不足,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就是公认的,但作为一个现实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今天的美国防空反导部队,缺乏执行更大使命的能力和弹性。来犯的威胁甚至可能在攻击前都看不到,即使他们看到了,在一个低成本解决方案可能足够应对的情况下,防空反导作战单位可能会被迫采用一个高成本的拦截器来应对。拦截器的高成本和数量不足,既导致库存能力紧张,又变相鼓励不采取行动,而作战如果缺乏灵活性,则有可能使一些关键目标保护不足或根本不设防。

更多分布式作战概念

关于改善防空反导能力的讨论,通常围绕拦截器或传感器的性能和容量进行改进。在抗击精确制导弹药的齐射时,性能和容量仍然是要高度优先关注的事项,但这些努力却不足以维持长期有效的防御(参见图1.2)。仅仅是做更多相同的事情是没有用的,在新的作战理念上下功夫,可能会更好地指导防空反导部队作战,这里我们即将讨论的是分布式防御。通过利用网络化集成,可以定制更灵活,更具弹性和可分散的武器单元,让敌人成本增加甚至陷入困境,从而进一步压制敌人。虽然性能和容量的改进对于赶超高端威胁仍然至关重要,但分布式防御概念侧重于为现役或即将服役的防空反导力量建立一个新的体系结构(参见表 1.1)。 

图1.2 定义一体化防空反导

资料来源:史葛,联合出版3-01;CSIS导弹防御计划。

表1.1 分布式防御包含的内容和作战概念


注:CEC:协同作战能力;DPICC:可拆卸式“爱国者”信息协调中心;ENBAD:远程非弹道防空;ESSM:改进型“海麻雀”导弹;IBCS: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指挥系统;MML:多任务发射装置;NIFC-CA:海军联合防空火力控制系统;NLOS-LS: 非直瞄发射系统;VLS:垂直发射系统。

分布式防空反导需要各种要素、授权和作战概念的支撑,包括:

1.网络中心化。一体化防空反导应该与当前计划保持一致并扩展,以更好地利用“任何传感器,最佳导弹”原则。授权发射和远程交战能力将扩大美国防空反导系统的射程和防御范围。

2.要素分散部署。假设有足够的集成化和网络化能力,当前的防空反导发射站或火力单元结构可以重新定义。雷达、发射单元和指挥与控制(C2)单元可以模块化,为指挥官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可以定制防御设计,或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分散作战要素。

3.混合负载,分层防御。发射器应可发射更多种类的拦截弹,使防空反导变得更灵活,更好地提供分层防御。“任何导弹,任何发射器”的方法可以满足“区域分层防御”,以帮助缓解数量和能力紧张。

4.攻防一体发射器。通过在同一发射单元(甚至发射器)内更好地集成打击和防御,“任何发射器、任何任务”能力可以更好地战胜未来的导弹威胁,而不仅仅是防御。

5.多任务导弹。调整现有导弹以支持针对不同目标的新任务,可以进一步提高多任务打击的灵活性,降低成本,落实“任何导弹,任何目标”的原则。

6.集装箱式发射装置。通过伪装和隐蔽,网络化的发射装置可以被放入不起眼的货物集装箱中——这是一种“任何发射器,任何地方”的模式,使敌方防御系统更难以找到,识别和定位。

7.被动防御欺骗。提供防空反导武器系统消极防护,将其如同类似的贝壳游戏置于普通货物集装箱中,使分散放置的仿造发射装置具有同真实发射器一样的光学、热能及电子信号特征,其中一些集装箱是空的,而另一些则是真实的,这种部署将增加对手的攻击成本,消耗对手的精确制导弹药,确保自身力量生存。

这7个概念以大致连续的方式彼此构建,共同特征是提高了弹性、模块化和更强的攻防一体化。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阻止或妨碍对手有效利用其空中及导弹部队进攻力量。

可以肯定的是,美军已经在实践其中的一些理念,包括建立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指挥系统(IBCS)。例如反无人机计划中的间接火力防护能力(IFPC),同样包含更强大的传感器、发射器接入联合防空反导作战指挥系统,诸如哨兵雷达、混合配置的多任务发射装置。按照这个逻辑,分布式防御将扩展并应用于能力更强的陆军拦截弹——如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系统)和“爱国者”防空导弹家族,非陆军拦截器——如“标准”导弹,以及各种打击力量。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创新教育 军工百强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预见2030  | 预见2035 预见2045  | 预见2050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互联网+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战斗机 | 六代机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潜航器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反卫星
领先国家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易本胜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全文收录2018文章全收录 | 2017文章全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