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室室如意|旧物是如何打开时空收藏柜的?

W* 卷宗Wallpaper
2024-09-25



上海的梅雨时节,梧桐树郁郁葱葱,凡物就坐落在安静古老的南昌路的街道深处。沿着166弄往里走,蝉鸣渐弱,眼前出现一道圆拱形的双扇门,由多块古褐色木板拼接而成,八块锈蚀斑斑的铁条排列其上,金色的圆柱门把手下方附有一只锁孔,推开门,茂盛的三角梅率先跳入眼帘,花期未至,暴雨过后在阳光底下挤出清凉的色泽,在一道铁艺老钢门旁边,墙上悬挂着凡物的标识。



凡物空间入口处的老钢门



凡物。平凡之物。作为一个三层独栋的集合性展示空间,这里包含了来自不同时代、文化、地域的物件,融汇东西方风格的家具和器具,以及跨越百年历史的收藏。


在一楼走动,便能看到乌克兰的传统头饰悬挂于屋檐之下,卷起的异国地毯随意放置在龙门架旁,三十年代由巴黎手工艺人制作的中国屏风掩在某把金丝座椅背后,除此之外,各怀身世的物品也依靠感官分布于不同的楼层空间中:奥匈帝国时期的腰部挂件、古代蒙古人所佩戴的纯金项链和绿松石、越南的手工藤椅、日本的浮世绘画作……当然还有诞生于当下的时装衣物——来自巴黎工匠品牌COMMUNS,现下主要陈列在凡物的二层与三层。



上图:一楼乌克兰的传统头饰悬挂于屋檐之下;

下图:被重构的一楼空间。



2017年,COMMUNS在巴黎成立,创立的近六年间,不同地域的游牧文化覆盖了COMMUNS的生命线。品牌不仅汲取来自西欧、东亚、西非、东欧、北美地域的美学影响,且从全球范围内收集古着面料与古董装饰物,再经由巴黎工匠手工染色与服装解构,逐季书写出COMMUNS蜿蜒而诗意的风格走向。



COMMUNS的主理人、设计师Sai与Ting。



“最初想做凡物也是因为COMMUNS,对我们来说,服装很难单独存在,它需要跟人、物和空间进行互动,在一个整体的语境里进行表达。”COMMUNS的设计师Sai分享道,他曾在巴黎学习生活十余年,除了做衣服,日常也沉溺于旅行和收集, 也因此与凡物空间的另一位主理人Ting结缘。


“所以现在Sai主要负责整体创意、COMMUNS的设计与开发,我负责配合,以及凡物空间的运营。”Ting随后补充,“凡物与COMMUNS相互依存,这个空间对服装的文化语言来说是种延续,反过来,COMMUNS的存在也完善了凡物。”



Communs 2023春夏系列



据Ting透露,凡物这栋房子本身已有一百多岁的年龄,去年夏天她和Sai找到这栋洋房,中途历经大半年的整修,在修建的过程使用了不同风格的建筑与装饰材料,这一点也与COMMUNS的服装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翻修之前,他们对于凡物空间的构想是希望在整体上实现东西方风格的自然交融,针对局部,则希望每一处角落都有它的故事感,而这种感觉实际上也与COMMUNS的风格、造型乃至视觉呈现都实现了默契重合。



上图:一楼空间将旧木板作为装饰材料,仔细观察靠窗处贴满了主理人收集来的老照片,用于观察旧时人家的真实穿着;

下图:凡物二楼,融合西方物件与东方建构风格,古色古香。



所以,那种玄而又玄的’故事感’该如何塑造?从何体现?“是一种生活的质感。”Sai回答说,“所谓故事感,可能在于看见和看不见之间。比如一个一览无余的空间和一个有所遮挡的空间相比,它所能激发的想象空间是不同的,一根崭新的蜡烛和一根燃烧了一半的蜡烛,它们所能引起的联想也不一样,我觉得,当人在思考,在感受,在发挥想象力的时候,故事就在那里了。”



二层空间通过陈设与布局建构“非凡”的日常生活场景。



进入凡物一楼,偌大的空间主要被分为三个区间。会客厅临靠一处彩色橱窗,红、黄、蓝色交织排列,暖灯照耀,散发出神圣光泽,来宾在此可正面一张方形木桌相对而坐,据说那是从山西村落搬运回来的,有一百多年历史。



空间内来自各个年代、地域的收藏物件。



一架高约两米的中药柜将一楼的展厅分隔开来。展厅外侧,一台长方形木桌常被用作陈列展出,桌面上水晶吊灯与银器烛台彼此交错,红木矮凳穿插其中,一缕白色蕾丝从天花板垂下,来自东南亚的藤制座椅分散在长桌四周。



一楼会客厅的彩色玻璃窗与方形木桌。

木桌上排布着水晶吊灯与银器烛台,天花板垂下的白色蕾丝装饰其中。



在一楼空间中,曾经旧有的墙壁被打破,同时露出青砖、碎石与混凝土,晶莹的胶体从砖块缝隙深处渗透而出,并在重力的牵引下淋漓凝固,向内走,展厅里侧与休息室以一面粘满湿版照片的玻璃墙作为明显的区隔,值得注意的是,在凡物空间中老照片遍布,而湿版摄影作为一种古老的摄影技法,它以玻璃作为底片,只有将照片重新置于玻璃上才能看得清楚。



二楼里侧隔间,两只金线缝制的座椅背靠一面“中国风”屏风。



上两层楼梯抵达二楼,与一楼的结构相对应,但二楼的空间结构更为狭长,展厅与宴客厅同处于一个维度,旁侧仍有两处隔间,且在入口处迎面便看见龙门架上挂着两件COMMUNS春夏季的衣服:一件幽蓝色的丝绒外套,表面蔓延精致刺绣,另一件的轮廓与之相似,但由多种面料拼接缝制而成。”


在衣架背后放置着一具对称的珍宝架,其中陈列着来自Ting与Sai从世界各地搜集而来的奇珍异宝:古代雕花的烟盒、阿拉伯传统的首饰盒、印度的金核桃、手掌大的袖珍乐谱、法国传统的儿童游戏卡、一闻即醒脑的檀香柱、以及一些尺寸很小的白蕾丝手套。



凡物二楼入口处,展示着COMMUNS 2023春夏系列的两件衣物。



“这些东西基本都是我们在巴黎和旅行途中淘来的,巴黎那边的旧货市场主要集中在夏天,平常我们会在下班之后再驱车四五个小时到达附近的村落去看,有时候到地方天已经黑了,我们就打着手电筒一件一件地挑,遇到大型的家具也是我们俩一起扛上车,再运回来。”


Ting一边回忆着在世界各地收藏的经验,一边拿起手边一本厚厚的剪贴簿,那本薄子的封面涂有细密的淡灰,凸起的绿色藤蔓和紫红色花蕾颜色美得很素净:“有时候真的挺累的,但更多的是开心,比如这个剪贴簿,发现它的时候被人丢弃在角落,上面全是灰,我看到了就觉得,这可是宝贝呀,就立刻把它抱起来带回去。”Ting一页页地为我们翻下去,“你们看,这里头有十九世纪初来自法国社会生活的各种平面素材,糖纸包装、酒标、牛奶和巧克力广告、洗衣液贴纸、杂志上的漫画、当年的报纸头条……我觉得它原来的主人怎么都不会料想到后来会传到中国。”



一楼空间的陈设。



收藏家大概都有追求浪漫的天性。除了在凡物空间中几乎随处可见的老照片,不能遗漏的是二楼那副挂在紫墙上的巨大画作。画面中,两位老人并膝而坐,男士身着黑色正装,白发苍苍,神色忧愁,女士在脖子周围系了一圈黑色领巾,黑裙外面套了一件紫外套,她左手拿着报纸,右手捏着老花镜,抿起嘴注视着远方,两位老人之间虽没有亲昵动作,但能推断出彼此已相识许久。这幅画最后用金色画框装裱起来,右上角注明一个日期:1917。画家的姓名深深掩于颜料之中,据说这是他去世那年画的最后一幅。



二楼空间挂在紫墙上的巨大画作。



在这幅画对面仍有一处内室,空间不大,但别有洞天。门廊顶部用金色正方形的瓷砖拼接而成,上面雕刻着精细花卉,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欧洲掀起装饰运动浪潮,中国的艺术界也发起一派浪漫新气象,许多西方人不仅开始动身游历中国,也鼓励当地的手工艺人去复刻一些彼时的东方物件。


——所以你便看到了那扇花鸟屏风。那是由巴黎工匠模仿中国的美学技艺而制成的,寥寥几笔,栩栩如生,承载着最初西方对于东方的想象。假如眯着眼睛去看,就会发现其中的线条与比例风格更加简练。很显然,想要了解凡物,仅走一遍绝对不够。



二楼位于画作对面内室的花鸟屏风。



凡物的三楼顶层充分利用海派建筑的挑高设计,屋顶下的木梁留下老房子最原始的特征,这层空间主要展示着COMMUNS 2023春夏季度的大部分衣物,红色的土耳其地毯卷起来放在衣架底部,上面织有硕大花朵。音乐低声撞击,令人感到舒适而非躁动。客人偶尔造访按下屋外的门铃,身边传来工作室女孩踩着楼梯咚咚下楼的声音。



主要用于展示衣物的三楼空间。



衣服如同身体的皮肤,空间如同生活的皮肤。凡物空间的妙处在于,虽物件众多,但并不会让人感到拥挤,虽每一件都有故事,但最终会在思考中陷入平静。与当代流程的断舍离所倡导的“拥有的越少越自由”的理念不同,凡物与COMMMUNS叙事中所贯穿的游牧文化与可持续理念则践行着另外一种生活法则。



凡物二楼与三楼的楼梯转角处。



“后疫情时代,人们更渴望走进自然,现代人常常身在社会,心在原野,而人的身心需要平衡,所以人们渐渐地会在这看似两种极端的生活中找到一处支点,我认为这也是最近几年都市游牧和户外文化兴起的原因。”Sai靠在沙发上,重新解释了自己和物品之间的关系,“抛开服装设计师的角色,单纯作为收集者而言,我们对收集这个动作是痴迷的,对物品有一种依恋的感受,比如这个沙发,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感到自己的存在感和追求。”


Sai摸了摸座椅扶手上的皮:“在我看来,物的寿命永远比人长,在无限制的时间中,我们始终无法真正拥有一件物品,人与物的关系,或许是我们去陪伴它们一段时间,然后让它们进入下一场流动。”



上图:三楼空间安静陈列着COMMUNS2023秋冬系列;下图:FANWU二楼空间。



“那么两位觉得自己是怀旧的人吗?”这是最后一个问题。


Ting轻轻摇头:“不是。”她说,“我会向前看。”Sai低头想了想,“对时装而言,我觉得已经来到一个蜕变的时机,比如在未来,非洲、中亚和东亚的地域文化可能都会成为一种热门的叙事,而作为创作者,我觉得我们需要将自己从文化母体中剥离出来,再去雕琢一个新的东西,这是我所理解的创新。”


“我想针对这个问题,重新再看凡物。”Sai继续说道,“说到底,凡物空间是未来生活方式与古典生活方式的一种妥协,它只是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一种我们最想过的未来生活。”



上图:FANWU在墙面使用了大量大理石与木板的碰撞组合;

下图:FANWU一楼的楼梯处挂满各式各样的相框。




摄影:每文

撰文:王悬

编辑:Mal

编排:穆越彪

室室如意视觉:Unroll STUDIO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卷宗Wallpaper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