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凛冬到来之时,莫言为何再次强调“不被大风吹倒”

将爷 谷小九 2023-12-19



 文丨将爷




时间是漫卷的长风,此时终于撞开了12月的大门。

这是2023末月的第1天,我想温柔地问问你——你那里下雪了吗,面对狂风暴雪你怕不怕?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只不过,更多人对青萍和微澜的感觉,就如同青蛙跳下了正在加温的开水,会有一种泡温泉的惬意幻觉,而不知这将是一次永远沉睡不醒的噩梦。

当然,哪怕是一个精神迟滞者,面对下面这一根警棍暴击,也一定感觉到这样一股疾风,就是一场夺命风暴。
看着上面这个官媒视频,我只能选择克制和压抑自己的情绪。。

这两天,我连写了两篇时评,但都葬生于后台,难以与各位相见,导致内心惶恐不安。所以,对这起权力失德失范疯狂作恶的事件,我也不敢再有任何微辞了。

真不知道哪句话哪个词,就给自己引来一股风暴,将命运吹得彻底隐入了尘埃。

风,起于微辞。这让我的内心特别悲凉的,在一个本就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不被约束的滥权行为,更是一种随时能吹倒人生命运的狂风。

前几天,我做过一场文学讲座,现场多是很不年轻的听者。在互动过程中,有个年过半百的老文青向我提问,他以辱骂代替批评的声讨莫言,完全搬运了网上对莫言污名的脑残屁话。

如果不是在那样的公开场合,我一定会用极度粗暴刻薄的话语去羞辱他。

但我太清楚了,如果那样怒怼,同样会掀起一场风暴,很可能会将我也吹到一个难以见光的暗角。

最终,我只能选择反问他:“您读过莫言的作品吗?”。对方的回答是“对这种跑到国外拿奖的背主忘宗的作家,我是绝对不会读的!”

连莫言作品都没读过,完全就是”抛开事实不谈的“垃圾。问题不止是事实,更在思维。在他心中,拿到国际大奖竟然就是有了原罪。

一把年纪吃的都是猪屎也就算了,但还觉得自己很有文化,就太臭了!

那一刻,我内心从悲凉走向悲愤,当时有两种情绪,一是很想暴揍他,二是很想辱骂他。

但,只能忍着,只能选择沉默。

封闭只能豢养出这种蠢货,文明只能在开放中被有效检视。

我多说一句——莫言拿诺奖本身,那是国家文化之幸呀,是中国文明出海的标识呀,是中国文化人自我实现抵达高处的范式呀。

更何况,从外交到官媒,从来就没有任何否定过莫言文化价值的官方说辞。

但,到底是什么风,竟然把那么多的蛆虫吹到每一个文化角落了呢?

这件事令我格外意难平。所以,今晚我要打捞一条以前我给这类网友的回复留言,对这类自私巨婴、文明害虫和活在假想敌中的文化二逼,再来嘲讽日决一下:

只是,走到文明高处的莫言,面对这样疾风四起,裹挟难行,心里得多孤愤呀。

今天,阴冷,外面大风四起,我不由又想到莫言讲过的他小时候和爷爷推着板车到荒草垫子里割草的故事了。

那一次,在路上,莫言和爷爷看到一道飞速旋转的黑色圆柱,夹杂着雷鸣般的轰隆声,凶猛袭来。

当时,莫言害怕地问他爷爷:“那是什么?”爷爷如此回答:“是风,孩子。”

后来,他的爷爷双手攥着车把,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任何小褂子被风撕破,与大风苦苦僵持着,对抗着。

直到风散去之后,爷爷终于重新又直起了腰。

在去年,莫言把这个记忆画面写成了《不被大风吹倒》,送给年轻人,来濡染他们迷茫的心灵。
其实,我们每一种人生,何尝又不都经常在遭遇各种风雪袭击呢?

这些年,每个夜幕来临的时候,如果我能幸运地完成白日的活计,就会到自己的工作室里,静心地读书写作,文字和生活,都变得温和而坚定、悲悯而勇敢。

直到最后一班午夜地铁即将到来,我才会匆匆收笔回家。而下了地铁,仍需要步行20多分钟才能回到家中。

我不想开车,也不愿打车,不只是心疼那点油钱车费,更重要的是,每个午夜风雨侵身的锐痛感,能让我在睡前保持格外清醒。

十几岁时,曾经有过无数过凌晨,我都是跟在父亲后面,推着破旧的永久牌自行车,从离家几十里的渔场往回赶,车上装着一筐和两蛇皮口袋的鲜鱼,筐放在车后座上,口袋挂在车的后轮两侧。

不被风雪吹倒,那也是我们父子那些年在深夜里苦苦坚持的事。

头顶着月亮,脚踩着雪地,迎着风,那样的冷和痛,像是冷箭刺穿心胸。

苦难是永远不值得赞扬,但,苦难永远值得铭记警醒。国有如此,个体人生经历亦然。

现在,在无数个午夜迎风归家的路上,我都在想,有一种人生的路,注定顶着狂风,一个人走。

这样的狂风,更多不是自然天气,而是现实暴击。

要成为那个不被风暴裹挟的人,要成为那个在风中屹立不倒的人,真的太难了。

记得之前两三年,我带着全家,坚决没有打无数都在打的那种抗病毒的针,当时,遭遇过各种不能为人道的压力、伤害和歧视,真的特别孤独艰难。

这个世界很多选择,只能来自于自己的智识判断,只能归因于自己的独立思维,只是自由的权利选择。但,无边的浪潮,会不止不休地侵袭。

不得不说,我们有太多的常识和思维,都丢了,都乱了。

上周末,我和几个邻居喝酒,他们都是身家不菲的老板,过去几十年,算是接住了市场给予的泼天富贵。

过去,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他们一直会找我商量。以前,我经常鼓励他们,要他们带着孩子回到当初创业的源头,给孩子成为未来企业家注入精神活水。

但,这次在酒桌上,他们形成了新的共识,收回了对子女的创业投资资金,不再让他们成为企业接班人了。

而且,他们还给了子女啃老的权利,并且划定了分期付款方式,宁愿每月给孩子三两万生活消费金,让他们过一辈子都能优渥而闲适的人生。

当然,除了主张躺平,他们还是有激励的。比如,如果子女能够考公成功,就拿出好房好车来进行重奖。

作为一介书生,我对他们放弃创业不再投身市场的做法,当然有些失望。但,我知道每一种风都有来处

而对很多曾经痛骂和痛恨“资本”的普通家庭年轻人来说,他们在享受了资本被骂退的情绪价值之后,似乎也成为了一只青蛙,曾经投资于学业来换取的就业机会没了。

我有一个老师家女儿,花了几百万留学回来,以前梦想是到“四大”的,而今年找了很多关系才进了一家国有银行当了柜员。

前几天两家聚会,海归妹妹说了一下她的工资,低到让我惊掉了下巴。我算了一下,按照这样状况,她工作一辈子,也收不回投资教育的成本了。

人这一生,真的太短太短了。活在这人世间,每天都得面对时代的风、经济的风、文化的风、教育的风……

各种风力交杂,风向交错,有时候,人一迷茫,一走神,就很在风迷失方向,到某个幽暗地带徘徊着,虚度了一生。

生活的毒打,现实的暴击,很可能原因都是没有看到背后那股无形的风。

比如,有些人能看到贺州那样一根警棍的直接暴击,却看不到笼子并没有关住这背后滥权的风。

比如,那个痛骂莫言的半老混球还在做着作家的梦,其实他不知道自己脑子早就被歪风带偏了,这辈子到死,他口里吐出的也只能是叼盘上沾着的某平的屎。

人不被大风吹倒,能够依靠的力量,还是能有真正经得起市场与文明检验的常识认知和思维价值

此时,凛冬至,风乍起。而最近,莫言在采访时,面对主持人问“时代节奏这么快,是卷是躺平还是摆烂”时,也再次拿出了这句“不被大风吹倒”,来警示和熨帖大家的心灵。
如此意味深长的睿智回答,有温暖,有悲悯,有哲思,也有信心,值得深解。

又到今夜收笔时,此时此刻,无论你是躺着苟着,还是熬着奔着,我都要真诚而笃定地告诉你:

路正长,夜也正长,但风是一定会过去的。

如果你觉得孤单和寒冷,不妨出来看看,一定还有太多人依然寒夜里向着有光的所在,勇敢前行。

而在这个凛冬的午夜,在走出地铁的稀薄人群中,有个人走向阴冷的街头,走在风雨的招牌底下,头顶着帽子裹紧了风衣。那个人,就是我。

来,握个手,一起走吧!一起做不被大风吹倒的人!


PS:全文完,共2809字:今晚好冷好冷,写点暖心文字,收笔似乎尚早,就陪大家进行留言互动吧。愿今夜回家的路上,能收到您从远方传递的温暖。

请大家下面二维码,以保能及时找到我。

推荐阅读(已做超链接,点击以下绿体字即可阅读):

有一种变节与嚣张,是从背叛市场信仰开始的

人民到底需不需要凌晨三点的抖音小姐姐

总有一种人“吃屎吃出甜头来”

今天颜宁确定新职了:人为何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刀郎从来不屑向群丑复仇,他只是悲悯而睿智地送上未来的底片

“陆家嘴大瓜”考验资本良心的时候到了:我建议先建黑名单和白名单
一个丧子母亲的断舍离:假如暴雪未至
兵荒马乱中,谁又等过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