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法学院 | 创知路职业生涯规划白皮书

2016-10-18 创知路CDC 创知路教育帮

创知路CDC是创知路职业发展中心InnoEdge 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的简称。

本中心会定期发布大学专业的分析报告。在这套报告中,我们将用详实的数据和专业的资料,希望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大学专业全貌。

本中心发布这些报告的目的是为高中生的专业选择、大学生的大学规划和职业发展提供切实的帮助。在每份报告中,我们将尽可能地展现一个专业的概况、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发展路径、就业与行业等方面的信息。

这套报告,在当下,是非常有意义的,原因有二:

一是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于大学的专业选择和大学的规划,都非常陌生,这方面的认识十分欠缺;

二是,目前国内在大学专业选择,志愿填报,职业路径分析上,从业者众,优质者少,我们希望提供更有逻辑的分析,更翔实的数据,以启众人。

目前,不少家长和同学认为,到了大学,就不需要那么要求自己了,但是实际上,大学才是分化的开始,更了解大学能让你更加从容。这也是创知路CDC希望做到的。


目录 | CONTENTS:

  • 法学概貌 | INTRODUCTION

  • 专业设置 | MAJOR

  • 培养计划 | COURSE

  • 毕业路径 | DEVELOPMENT

  • 典型路径 | PATH

  • 入门书籍 | BOOKS


法学概貌 | INTRODUCTION

目录:

  • 法学院的学生学什么?

  •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法学?

  • 学法律要背的是不是很多?

  • 理科生适不适合学法律?

大学本科学习法学专业的学生,最后大多仍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法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可能有如下三个去向:律师、企业法务等法律服务行业;法官检察官等编制内岗位;在大学中获得教职从事科研工作。

本文旨在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法学专业。首先我们希望用几个问题帮助大家了解法学院的概貌。


从法学院学生的课表来看,法学院的学生需要在大学本科期间学习的课程包括:法理学、法制史、宪法学在内的法学基础理论;民法、刑法在内的部门法;合同法实务、刑事辩护实务在内的法律相关技能。 

从法学的培养目标来看,应当包括三块,即:了解法律、解释法律、运用法律。


在北大的所有院系设置当中,法学院的高考录取分数属于偏高专业。不仅对文科生来说,法学有较强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理科生也选择就读法学院。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习法律呢?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务,三项能力是比较重要的,即:博闻强记、逻辑与分析能力、外语能力。

所谓博闻强记,即多读书,记诵能力较强。

法学从学科本身的性质上看,学生无论是学习、工作或从事研究,不可避免和大量的文书打交道。在大学课程当中,尤其是低年级的基础课程,学生不可避免地需要记忆为数不少的法律规定和制度,这是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法律的基础。

所谓逻辑与分析能力,包括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统筹思考能力等。

一些法学概念往往和现实生活中的观念有一定差距,在学习的过程中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快理解制度和法律规定。

而无论是学习还是法律实务工作,都需要从错综复杂的现象和事实当中分离出法律要件,进行缜密地逻辑推理,很多时候往往需要全面考虑多种因素和不同的情况,此即逻辑思维能力和统筹思考能力。

事实上,法律作为一个对数学要求不高的学科,对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无论是选择工作还是选择从事学术研究,外语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对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了解国外法学前沿,阅读大量外文资料不可避免。而对于从事法律服务行业的律师、企业法务,英语往往作为工作语言,需要较强的阅读、写作的能力,很多企业、律师事务所招聘当中也将英语能力作为一项必要的考查标准。

 


对于刚刚进入一个全新学科的学生来说,通过大量记诵来了解基本的知识和原理是必不可少的,在文史哲和社会科学当中尤其明显。也就是说,无论任何学科的学习,背诵都是基本功,而具备较强记诵能力的学生,往往能更快地了解这门学科。

对于法学院的学生来说,常用法条、法律概念由于经常使用,必须熟记于心,而分析具体案例时,往往需要对法条进行查阅以达到更细致的分析,即熟能生巧。

总体而言,法学更注重是培养抽丝剥茧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法条内涵和适用条件的充分理解,而非简单粗暴地背诵法条。


法学作为社会科学,在招生当中并不局限于文理科。记诵能力往往是文科生的优势所在,而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则对很多理科生来说能体现一定的优势。

总体而言,法学学习的内容和高中知识基本没有联系,更多看重的是学生的具体能力,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囿于文科理科。


MAJOR

目录:

  • 法学本科不分专业

  • 影响专业意向的因素

  • 哪些专业方向更热门?


目前,包括清华、北大、人大、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法学院在内,本科招生时都按照法学一级学科(不分具体专业)进行招生,往往也不会在本科阶段进行分方向。但从法学学科本身而言,仍然存在多个二级学科(子学科),例如:经济法学、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等,学生对于不同的学科的偏好仍有不同。

法学专业的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两部分,即: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为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主干课程,选修课则是由学生自行选择的不同专业的选修课程。

因此,尽管上述法学院并未对学生进行专业方向的划分,但是学生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专业意向和实际情况选择更多的专业选修课程。


不同的学生在决定专业意向和选课计划时,往往会参考以下因素:

第一,对于毕业后就打算工作的同学,在选课时就会选择与实务联系相对紧密或者自己工作内容相关的课程。一些在实务中相对热门的领域的课程会更受欢迎。例如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在开课学期选修企业与公司法的课程。

第二,对于打算保送研究生的同学,由于需要参加不同专业方向的保研考试,而笔试内容涉及必修课之外的专业知识,选修对应的课程则必不可少。例如打算申请财税法方向的研究生,经济法门类下的财税法学选修课就需要修习。

第三,绝大多数的法学院学生都将参加司法考试,在司法考试当中考查的科目往往也会比未考查的科目得到更多学生的青睐。


从保研和就业的角度来看,专业的热度大致是:国际经济法、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难分伯仲)、财税法、商法、民法、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刑法、行政法、宪法、法理学与法制史。一般来说,国际经济法、经济法、财税法、商法、民法属于法律专业当中的热门专业,在就业当中也有较好的前景。


目录:

  • 北大法学院培养计划

在北大法学院的培养计划中,同样包括全校必修的英语、政治、计算机基础、体育、高等数学和其他通识课程。除此之外,则是专业课。

一般来说,民法、刑法、诉讼法被认为是法学当中重要的基础课,而商法、经济法、国际法、知识产权法当中的具体知识往往跟实务结合得更加紧密,是很多法学院毕业生在进入就业市场后需要经常接触的领域。

目录:

  • 三种路径

  • 毕业工作

  • 保研

  • 出国


本科毕业以后,绝大部分学生面临三个选择:出国、保研、直接工作。

2015届北大法学院本科毕业生当中,出国、读研、工作的人数分别为34人、69人(其中保研占绝大多数)、46人。2016届北大法学院本科毕业生当中,出国、读研、工作的人数分别为31人、88人(其中保研占绝大多数)、47人。


一般来说,法学院的学生会在大三暑假和大四上学期(保研考试结束)基本确定是选择出国、读研还是工作,但规划往往在大一大二就已经开始。

在北大法学院,最顶尖的学生能够享受比较多元的选择,这部分学生能够找到相对理想的工作(高薪、发展前景好),也有能力申请国外的顶尖大学。其中为数不少的学生会选择毕业就工作,或是选择保研到热门的硕士项目(例如国际经济法、经济法、商法)。

成绩相对靠前的学生(年级排名在前40%),由于校内保研名额相对充足,绝大多数会选择本校保研,少部分学生会选择直接工作或出国。

其他学生以直接工作为主,尽早积累工作经验。

法学作为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最终大约90%的毕业生将会进入就业市场。


北大法学院本科生当中,每年大约有35%(约50~60人)选择毕业直接工作。

选择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同学当中,接近一半的学生会选择进入律所,选择进入金融机构的比例相较硕士生而言显著较小,进入政府机关、公检法的毕业生在一届毕业生当中往往仅有个位数。

以北大法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为例,选择进入律所就业的学生会选择外资所(例如美国凯文莱德律师事务所、美国达维律师事务所、苏利文·克伦威尔律师事务所等)和国内顶尖内资所(例如方达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天元律师事务所等)。


无论是本科毕业直接工作,还是硕士毕业、留学归国参加工作,大部分应届生会选择律所工作作为第一份职业。律所工作的普遍特点是薪酬相对较高、工作压力大、个人发展速度快、职业发展相对明确。

目前,业内受到毕业生热捧的律所包括:

能够进入顶级律所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往往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毕业于国内外知名法学院(北京:清、北、人、对外、政法);
第二,英语成绩优秀(雅思7+/托福100+),能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
第三,通过司法考试(400分+),具有CPA、CFA、ACCA证书优先;
第四,顶级律所、券商、国际组织实习经历及其他经历;
第五,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强大的抗压能力。

律所的类型可以大致分为外资所和内资所,又根据从事的业务不同可以分为诉讼业务和非诉业务,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律所:外资所与内资所

内资所和外资所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薪资、业务内容、工作强度、职业发展上。本科毕业生选择外资所的两大原因,一是薪资,二是职业发展。

在薪资方面,一般来说,外资所的薪资比内资所更高,对于本科生来说,外资所的起薪在1.5万~3.5万元/月不等(平均2万元/月),而顶级内资所的起薪则在6千~2万元/月之间(平均1万元/月)。此外,无论是内资所还是外资所,每年相当于4~12个月薪水的年终奖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

在业务内容方面,由于政策原因,外资所在中国的业务受到较多限制,主要以非诉业务为主,涉及香港/美国上市(IPO)、企业并购(M&A)、外商投资、合规等方面。内资所的业务相对齐全,除了热门的IPO和M&A等非诉业务外,往往也会涉及诉讼业务。

在工作强度方面,由于所涉业务和企业文化原因,外资所的工作强度总体要大于内资所。尤其是涉及资本市场、并购的业务领域,加班到深夜是经常的事情。相对而言,内资所因为业务范围更广,工作强度相对较小,加班的工作时长也相对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总体而言,律师行业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是明显大于诸如公检法、公司法务等其他行业的。

从发展路径上看,本科毕业进入外资所后的典型路径是工作两年后出国读一年LL.M.或读三年JD,回国后继续在外资所工作,或是早早跳槽到内资所。总体而言,在外资所工作面临比较严重的职业天花板问题,因此出国读书或是跳槽到内资所是比较常见的路径,而律师行业的流动性本身是比较大的。相对而言,内资所的发展路径相对明确,一般工作5~8年后升为合伙人。

律所:非诉业务与诉讼业务

从律师从事的工作又可以把律师分为诉讼律师和非诉律师。概括而言,诉讼律师是指需要参与诉讼(纠纷解决)的律师,非诉律师是指无需参与到诉讼活动中的律师。

诉讼律师和非诉律师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工作内容、工作强度、薪资、职业方向等方面。

工作内容是诉讼律师和非诉律师最大的区别。绝大部分诉讼律师从事民商事、刑事诉讼有关的工作,俗称“打官司”。而非诉律师则更多涉及IPO、M&A、合规、境外投资等领域。因此对于诉讼律师来说,良好的法律功底和较强的业务技能非常重要,而对于非诉律师来说,出色的英语能力、法律文书功底更为重要。此外,从事刑事辩护业务的诉讼律师需要面对较高的职业风险。

从工作强度上看,非诉律师常常必须面对无休止的加班、在家工作和节假日加班,内资所的工作强度略低于外资所。高强度的加班要求非诉律师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和身体素质。相对而言,诉讼律师的工作强度低于诉讼律师。

从薪资来看,非诉律师的薪资相对较高,顶尖内资所给本科生的起薪能够达到1万元/月,同时还有一笔可观的年终奖。诉讼律师的薪资差异较大,在一些案件来源比较稀缺的律所的诉讼律师往往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从职业发展来看,诉讼律师在发展数年后往往面临开拓案源的问题,该问题在规模较小的律师事务所更为严重。非诉律师相对更依赖团队,独立开拓案源的压力相对要小得多。在工作数年后,无论是出色的诉讼律师还是非诉律师都有可能成为律所的合伙人。

目前,诉讼律师的总人数大于非诉律师,但非诉业务的高薪、工作内容也吸引了更多的名校法学院的毕业生。


本科毕业后,应届生除了进入律所,还会选择进入企业担任企业法务(又称“法务专员”)。

企业法务随着工作年限和经验的增长,又可以分为初阶、中阶、高阶三个阶段。初阶法务的工作内容以合同审核、案件处理和日常的法律咨询等为主。中阶法务的业务将会扩展到合同管理、案件管理、法律风险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高阶法务在有的企业中又被称为总法律顾问、法务总监、首席法务官,需要承担更多的公司治理工作,包括商业模式设计、合规管理、全球化竞争等业务。

与律师相比,一方面企业法务不仅需要在民法、商法、经济法方面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并且需要对公司所在行业和公司经营状况有了解,随着工作的展开逐步参与到公司治理当中,而不仅仅是承担法律服务职能。另一方面,企业法务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小,工作关系相对复杂,薪资水平取决于行业和公司经营状况。



在北大法学院毕业生中,选择进入司法机关的相对较少,每年进入司法机关的本科生往往仅为个位数。

与律所相比,公检法工作的工作稳定,工作压力较小,薪酬相对低得多。公检法相对僵化的体制和职业发展道路,也使得公检法机关对法学院学生的吸引力不高,甚至一些青壮年法官也选择转行成为律师或法务,使得目前司法机关面临人才的逆向淘汰。


法学院本科毕业生直接进入银行、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的相对较少,上述行业和职业往往有一定的学历门槛,本科生较硕士生而言缺乏竞争力。


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以下简称“保研”),即无需经过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即可被目标院校专业录取。

北大法学院本科生当中,每年大约有45%(约70~80人)选择保研,其中绝大多数会选择本校保研。

法学院的本科生专业成绩排名满足一定条件(前80名)即有推免资格,通过保研考试后获得预录取资格。

选择保研的学生,往往有如下考虑:

第一,由于法学本科不分专业,希望在特定专业领域继续深造。
第二,硕士毕业生比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略高。
第三,一些特定行业和岗位有学历要求,例如五大银行、券商、国企。

一般来说,清华北大法学院的学生极少会选择考研的途径,理由有三:

第一,本校保研名额充足,而考研名额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第二,本科毕业往往能找到相对理想的工作。
第三,考研竞争压力大,准备周期长,备考需要更多时间成本。

目前选择保研的学生能够有两类项目的选择,即: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


法学硕士为三年制的硕士学位,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的,更加重视学术研究。

法学硕士在申请考试时即划分专业,每个专业招收1~4个名额,因此对于热门专业而言,保研的竞争极度激烈。相反,冷门专业常常出现无人申请或是足额申请的情况(即申请者人数和招收人数相同)。

北大法学院的学生申请本校保研的保研考试中,专业必修课成绩、专业笔试成绩、专业面试成绩按照30%、30%、40%的比例计入总分,申请同一专业项目的学生按照总成绩降序录取。因此热门专业的保研考试当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法学硕士毕业后,超过80%的毕业生会选择直接进入就业市场,其余不足20%会选择出国或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法学硕士的就业去向与本科生有较大差别,以2015届和2016届法学硕士毕业生为例,选择政府机关(商务部、国税总局等)、金融机构(中国银联、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的毕业生比例有明显提高。


法律硕士(法学)(下称“法本法硕”),为面向本科法学院学生开设的两年制硕士学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重视实践应用。

法本法硕在申请和考试时不分专业,在预录取之后会确定方向。

该项目一共有30个左右的本校本院保送名额,竞争激烈程度小于法学硕士的热门专业(例如国际经济法、经济法、商法、民商法等),但仍然大于法学硕士的冷门专业(例如刑法、法制史、宪法行政法、法理学等)。在法本法硕的保研考试当中,专业笔试占60%,专业面试占40%计入总分,所有申请者按总成绩降序录取。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成绩优秀、理论功底扎实的学生更容易脱颖而出。

以2016届法本法硕为例,超过90%的应届毕业生会进入就业市场,比例较法学硕士略高10%,其余总共不足10%的应届毕业生会选择出国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法本法硕的毕业去向与本科生相比,仍然有较大差别,以2016届法本法硕为例,选择政府机关、大型企业(中邮人寿、中国电信等)、金融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信达资产等)的毕业生比例明显提高。

与法本法硕平行的还有法律硕士(非法学)项目,后者面向的是本科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来说,在就业市场上,本科学历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在一些对法学理论水平要求较高的行业中,有出色的本科学历的法本法硕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在一些特定行业,如金融法、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法、涉外法律业务当中,有相应的本科背景(如金融、工科、语言等)的法律硕士(非法学)有较大优势。

出国


北大法学院本科生当中,每年大约有20%(约30人)选择出国留学。

法学院的本科生出国申请的目标学校以美国的法学院为主,少部分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往往会在国内研究生毕业后到德国等欧陆国家攻读博士学位。

法学院的学生出国比例相较理工科而言低得多,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学费较高,且基本没有奖学金;
第二,国内直接就业的前景较好;
第三,不少美国顶尖法学院要求申请者具备工作经验。

因此,国内保研或是直接工作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选择。也有不少学生选择现在外资律所或顶尖内资律所工作一两年再出国镀金。

申请出国的学生一般都会以排名前14的美国大学的LL.M.项目(一年制法学硕士学位)和JD项目(法学博士学位)为目标。而排名前6的法学院则更偏好来自清华、北大、人大、中国政法大学的申请者。


LL.M.,即Master of Law,一年制的法学硕士学位。LL.M.的申请条件包括:语言成绩和本科GPA,申请的难度相对较小,因此得到不少法学院学生的青睐。

一般来说,托福100分以上(105分以上为佳),GPA前30%(取决于本科学校)是必备条件,推荐信和实习经历都是加分项。此外,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内的LL.M.项目更偏好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申请者。

目前,美国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伦敦大学等一系列国外大学,会在每年10月份开始陆续在北京大学法学院进行LL.M.项目的宣讲。此外,美国排名前14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英国伦敦大学(提供全额奖学金),将在北大法学院进行LL.M.项目定向招生(名额1~3人),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申请者的申请难度。

LL.M.项目费用大概在50万人民币左右,如无特别说明,基本没有奖学金,留美工作的难度相对较大。

LL.M.毕业生在毕业后如果未能在美国律所找到工作,大多会首先向美国顶尖律所在香港的办事处投递简历争取Global Pay(较高薪酬),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回到大陆进入外资所或国内顶尖内资所。

LL.M.毕业生在大陆的外资企业所当中,在升职加薪方面相较本科毕业生有明显优势,往往能够直接以Legal Consultant/Trainee Associate(法律咨询师/实习律师)的职位进入外资所(薪资1.2万~1.8万元人民币/月),经过1~2年工作后根据工作表现晋升为Associate(律师). LL.M.毕业生在国内顶尖内资律所的起薪可以达到1.2万~1.4万元人民币/月。


JD,即Juris Doctor或Doctor of Jurisprudence,即法学博士。

JD与LL.M.最大的不同在于学制为3年,申请难度较大,被誉为。JD的申请条件包括:LSAT成绩(美国法学院入学考试)、GPA、推荐信。

其中LSAT在所有申请材料当中分量最重,满分180分,要申请顶级名校的JD项目需要达到165分甚至170分以上。LSAT考试的难度比托福大很多,参加考试的除了海外申请者还有大量的美国本土的申请者,其中超过80%无法达到160分。

JD项目的费用大概在150万~200万人民币左右,奖学金的数目不多。由于JD在美国属于含金量较高的学位,因此留美难度相对较小。

排名前14的JD毕业后留美找工作的学生在工作初期大约能拿到7万~13万美元的年薪(相当于50万~90万的人民币)。一部分JD学位毕业生在留美工作3~5年左右以后,选择回国在外资所继续享受Global Pay。而毕业后直接回国工作的毕业生,往往需要从LegalConsultant(法律咨询师)做起,1~2年内视工作表现晋升为Associate(律师)。

目录:

  • 典型路径1:直接工作

  • 典型路径2:保研

  • 典型路径3:出国深造

法学院学生大学本科期间应当做好哪些事?我们将介绍三种发展路径的典型模式。


选择就业的学生往往在成绩上没有硬性要求,但是成绩优秀(年级排名前30%)的学生往往更容易得到较好的实习和工作机会,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争取更好成绩仍然能够获得更多选择。并且,根据学习成绩评定的奖学金也会称为简历上加分项。

相对而言,这部分同学需要格外重视英语成绩和实习经历,并且在大四上学期的9月份一举高分通过司法考试。

本科毕业直接工作的学生的典型路径是:

→ 大一/大二:刷托福/雅思(100+/7+)
→ 大二暑假:公检法/律所实习
→ 大三:内资/外资律所实习
→ 大三暑假:司法考试备考
→ 大四上学期:通过司法考试(400+)
→ 大四:在有意向求职的岗位继续实习

典型路径2:保研


选择保研的同学对于专业必修课和GPA的重视程度不亚于选择出国的同学,往往需要在三年当中一以贯之地努力。

有意向申请法学硕士中热门专业的同学,必须在大学的前三年保持专业必修课成绩的较高排名(前20名,个别专业需要前10名)。有意向申请法律硕士(法学)项目的同学则需要保持较高的GPA和专业必修课排名(前40%)。

并且,只有成绩排名在前80名,且GPA3.2以上的学生能够获得保研资格,而一旦任何一门课出现不及格,一定会丧失保研资格。

英语成绩仍然是这部分同学需要重视的一项条件。只有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才具备保研资格,即:四级600分以上;或六级426分以上;雅思6.5分以上;托福90分以上;GRE310分以上。此外,由于绝大部分保研的同学都将进入就业市场,因此较高的英语成绩仍是实习、工作的必备条件。

取得保研资格后,申请者需要通过保研考试,而保研考试的笔试、面试科目与所申请的项目息息相关。例如商法方向的法学硕士的保研考试当中,会对公司法、保险法、破产法等学科知识进行专业能力考查。学生在选择专业选修课时,需要选修自己有意向申请的项目有关的课程。

本科毕业选择保研的学生的典型路径是:

→ 大一/大二/大三:刷托福/雅思(100+/7+)、实习、刷GPA
→ 大三暑假:备考保研考试,备考司法考试
→ 大四上学期:通过保研考试,通过司法考试(400+)

典型路径3:出国深造


选择本科毕业出国读LL.M.或JD的同学需要格外重视GPA(综合成绩)和英语成绩。由于需要准备的事项较多,这部分同学往往不会选择太多的课程,并且常常更倾向于给分好、任务相对轻的课程以完成本科培养计划

这部分学生往往会在低年级时就开始准备托福考试,申请JD的同学还需要较长的准备周期用以备考LSAT考试。

此外,1~3封来自校内老师和校外业内人士的推荐信也会称为加分项。推荐信往往取决于学生的专业成绩和课外活动、参与的学术研究活动、实习经历、模拟法庭等比赛,甚至是家庭背景。一段海外交流经历也会成为加分项。

本科毕业出国深造的学生的典型路径是:

→ 大一/大二:刷托福/雅思(105+/7.5+)
→ 大三:备考LSAT考试(for JD,170+)
→ 大三暑假:备考司考/实习
→ 大四:申请


入门书籍 | BOOKS

目录:

  • 萨伯:《洞穴奇案》

  • 苏力:《法治极其本土资源》

  • 费孝通:《乡土中国》

  •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 冯象:《政法笔记》

  • 伯尔曼:《宗教与法律》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水尽粮绝,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威特摩尔是这一方案的最初提议人,但在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他四人仍执意抽签,并恰好选中了威特摩尔做牺牲者。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初审法庭判处绞刑。

这是美国20世纪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的假想公案,富勒还进一步虚构了最高法院上诉法庭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1998年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设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针对这个案子各自发表了判决意见。本书兼收了富勒和萨伯两人共十四个观点,借以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

推荐理由:这些判决书,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有如一桌法哲学盛宴,让人们得以品味精彩动人的深邃思辨,培养适应法治社会的法学素质。这本书既是法哲学专业领域寓言式的经典文献,也是大学跨学科通识教育的理想读本,能使人们初步体会到严肃而有意义的论证的有趣之处。

专业指数:★★★★
趣味指数:★★★★☆
推荐指数:★★★★★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本书内容以交叉学科为背景,从浅近的社会法律问题入手,集中讨论了中国当代法律和法学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例如: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专业化、市场与法律的替代问题,以及法学研究方法论等。其学术背景涉及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阐释学、语言哲学等。

推荐理由: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当在法学“启蒙”。它会告诉人们,在观察法律现象时应该采取怎样的视野和方法,应该如何培养个人的学习和研究进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识、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

专业指数:★★★★
趣味指数:★★★
推荐指数:★★★★


《乡土中国》是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推荐理由:今天我们离费先生写作此书的年代已经相去六七十年,但费先生于书中所做的对中国现状的分析对今天的中国仍然是那样的切中肯綮;费先生所具有的问题意识和文章风骨,我们今天仍然还差之甚远。从读这本书开始,了解我们所处在的中国,开始我们对于社会的更深刻的思考。

专业指数:★★☆
趣味指数:★★★
推荐指数:★★★★☆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这本杂文随笔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创作谈和文论,少量的书评以及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作者在该作品中倾注了其对中国民众命运的关注,以反讽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从一个轻松的角度来解析身边复杂的事态。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清醒的书、理性的书、幽默的书和智慧的书。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独立思考的精神;什么是真正的人文关怀。此书法律人最大启迪是:缺乏对“沉默大多数”的关怀、缺乏某种“精神家园”的法律,是没有生命的法律。

专业指数:★★☆
趣味指数:★★★★
推荐指数:★★★★★


本书为作者在《读书》杂志上开设的专栏“政法笔记”文章结集。面向中国的普通读者,谈谈新旧政法体制衔接转型中的一些法律问题。在该书中,作者关注的是普通读者感兴趣的与自己现实生活相关的一些法律问题,如名誉权、肖像权、版权、官司为什么难打等等,作者结合有关案例,深入浅出,给读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

推荐理由:法理精深、角度睿智、论调风趣,以平易近人的姿态思考着最具“中国特色”的社会和司法问题。内在逻辑很强,且涉及领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读性较强。

专业指数:★★★★
趣味指数:★★★☆
推荐指数:★★★

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本书是一部演讲集,而非一部专论或专著;意在论断和诘难,而非详细论证。法律与宗教是两个不同然而彼此相关的方面,是社会经验的两个向度——在所有社会,尤其是在今天的美国社会,都是如此。但是,任何一方的繁盛发达都离不开另一方。没有宗教的法律,会退化成一种机械的法条主义。没有法律的宗教,则会丧失其社会有效性。

推荐理由:写得精彩,译得也精彩。探索法律背后的精神,支撑法律的东西。“没有信仰,法律它将形同虚设”。在中国既有的法律传统被打破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寻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传统?读此书时,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语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线索。

专业指数:★★★★☆
趣味指数:★★☆
推荐指数:★★★


《论法的精神》是法学历史上少有的鸿篇巨制,以法律为中心,阐述了法律与政体、政治权利、地理环境、宗教、商业、人口等领域的关系,内容极为丰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有极大的帮助。19世纪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在不同程度上都受这部著作的影响。

推荐理由:本书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历史的、比较的、实证的等。探询法律的性质和精神,视野宽广,气度优雅。也是启蒙时期的代表著作,阐述了自然权利观和三权分立等思想。

专业指数:★★★★★
趣味指数:★★☆
推荐指数:★★★


“法律是一个世俗但不庸俗的事业,法学是一门因其高度务实才有了点神圣意味的学问。无疑,它需要勤奋,需要理想,也需要天分,但更需要的是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对法学传统及其他学科传统的理解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你们会失望,会有痛苦,会有困惑,甚至会有眼泪。但这就是生活。”

——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长江学者

- End -


如果你是高中生

欢迎加入QQ群:226145424

如果你是大学生

欢迎加入QQ群:48428889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