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航天史上,哪些植物“上过天”?

王铮 科学大院 2023-12-09
点击上方“科学大院” 可以订阅哦!

作者:王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人类航天活动中一直有植物作伴。

从1946年开始,航天飞行不断携带植物或种子上天,用于生物学研究空间站诞生之后,在空间站培育植物生长、开花的实验,也已开展过多次。

而这回,我国在中秋之夜成功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开展十余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高等植物培养实验,拟南芥和矮化处理后的水稻要跟着“天宫二号”上天去看看!

“天宫二号”这次的植物太空之旅,是我国首次为期6个月的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科学家可以观察到不同植物的种子在太空中从萌发、生长、开花到结籽的全过程,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未来太空农业发展的可能。

说到拟南芥,又叫阿拉伯草,它可是老早就“上过天”的,被认为是最早由人类在零重力宇宙空间中培养后开花、结籽的植物。

事实上,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征途中,不断上天的植物一直在宇宙荒漠中释放勃勃生机。

上天,但不是为了氧气循环

小时候看科幻小说和影视,有时会想,宇宙飞船是不是可以带着植物,来实现氧气和水的循环呢?

其实,也确实有一些小说和影视作品用到这种想法,比如电影《太阳浩劫》中,飞船内的植物园种植蔬菜水果为组员提供营养补给,同时也用于氧气检测和供给。

不过,在真正的航天活动中,由于航天飞行的载重一分重量一分金,加之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也是紧俏资源。而飞行中化学燃料燃烧需要的氧是自带的燃料中的一部分,从这九牛中出一毛的氧气给航天员,可比带植物上天供氧更为经济划算并且便捷。

对于航天器,我们把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和宇宙空间站分开来看:航天飞机执行任务的时间短,因此携带低温液氧来提供航天员呼吸需要的氧气和发电机的燃料(加上低温液氢);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相同,虽然也带有超过需要量很多的液氧储备,但也必须在储备用完之前返回地面;宇宙空间站由于停留时间较长,制氧方式有所不同,它可以用太阳能发电装置所发的电来电解储存的水,把多余氢气排放到太空中,并将所得的氧气供空间站中的航天员呼吸。

尽管如此,宇宙空间站的储水也不是无限的,不仅需要循环使用(甚至过滤乘员的尿液),还需要由航天飞机或宇宙飞船定期补充。(题外:航天器中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需要控制,多采取用过氧化钠的药板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的方法,并且需要采取通风措施以及过滤空气中的杂质。)

宇宙飞船和空间站确实携带甚至种植了一些植物,但基本不是为了改善空气。

这些实验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观察太空微重力、充满太阳射线和宇宙射线的宇宙环境对细胞和植物生长的影响,观察不同光周期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认识重力和光周期在高等植物开花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等等。


植物往往被放置在这样的培养装置(包含离心机等)中,观察它们的生长。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植物种子被带上天,希望利用太空这种各种复杂的环境,提高植物基因变异的可能性,随后再从中培育出新的植物品种。

那么,人类什么时候开始把植物、或者还未长成植物的种子,作为宇宙飞行的同伴,带到广阔无垠的太空中的呢?

航天飞行中生意盎然的植物们

1946年7月9日,美国发射的V-2火箭(对,大名鼎鼎的V-2),把“特别开发的种子菌株”带到了距地面134千米的高空(高度属于近地空间高层大气),这也是最早前往宇宙空间的生物,不过这些样本并没有回收。

1946年7月30日,玉米种子也上了天,而且成功回收,接着是黑麦和棉花的种子。

1957年,苏联的SPUTNIK系列卫星开始进行卫星上的生物实验,小球藻和各种种子开始搭乘卫星遨游太空。

1961年发射的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一号(VOSTOK)就带上了小球藻与伟大的航天员加加林作伴(后来我们的神舟二号也带了,而神舟一号则带的是生物活性菌株和一些种子)

各种航天器都或多或少涉足一些植物,有很多航天器携带活的植物上天,不过植物通常都死掉了。

1971年,阿波罗14号宇宙飞船(Apollo 14)甚至带着500粒树的种子,绕着月球飞了24圈,又把它们带回来种在了地球上,不过这些长大的树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

除了简单“带上天”的植物及其种子,很快科学家开始尝试在宇宙中培育植物生长。

1977年,前苏联发射的“礼炮6号”(Salyut 6)宇宙空间站上就已经搭载了植物栽培试验装置,建立小小的“太空温室”。宇航员们把郁金香球茎种植在一种能产生人造重力的小离心机里,报告说植物活了下来,并且生长情况良好。

1978年,洋葱也长得不错。

1980年,“联盟 37号”飞船的宇航员来到该太空站工作时,还试着在“太空温室”里培植兰花。然而,然而,然而(说三遍)!从实验报告来看,尽管宇航员们带到“礼炮6号”的郁金香已经是含苞待放——他们确实希望这些花能开放在宇宙中——但这些花并没有绽开,仅仅是植株在生长。

至于刚刚提到的兰花栽培,这次,带来的一些兰花已经是开放的了,但几乎立刻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不过植物自己却长得健健康康,不仅长着叶子,还有气生根(气生根:植物茎上发生的,生长在地面以上的、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能起到吸收气体或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还能保持水分)

这些所谓的“兰花”在“礼炮6号”上生长了6个月,却没有开花,这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不过,科学家们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捣鼓离心机。

1982年,在“礼炮7号”上的“太空温室”中,兰花在人造土壤中长势良好,并最终开了花,实现了种子到种子的过程,实验员认为开花与否应该还是重力的问题。

据说,在世界上第一位实现太空行走的前苏联女航天员萨维茨卡娅抵达“礼炮7号”宇宙空间站时,在站上工作的两位宇航员向她献上了拟南芥的花。


斯康星大学拍摄于2001年的、据说是经历了完整种子到种子的生长实验的拟南芥

后来,宇航员们种植了各种植物,纷纷“拍照留念”。而说到花呢……这就不得不说到2016年年初,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Scott Kelly难掩兴奋之情,在推特上传的开花的百日草(zinnias)的照片:


“宇宙中首次亮相的花!在太空中存在了其他生命!”他写道。

国内外也有一些记者就此报道,或纷纷转载,称百日草是首个在宇宙中开花的植物。

然而NASA Watch的编辑、前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学者Keith Cowing干脆的写道:“你只需要问问谷歌(就知道这是错的) ”。

科学家Mika McKinnon甚至揶揄道:“我们学到了三件事:一,不要相信一个宇航员;二,每个人都喜欢花;三,我们已经在太空中种植过很多植物了!”

撇开宇航员Scott Kelly和他的百日草不说,让我们来认识一些生长在宇宙荒漠中的植物的照片(只是众多例子中的一部分,均为由NASA公开的照片)


1997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载荷专家Kadenyuk在处理芜菁


2003年,国际空间站的豌豆开的花


2007年,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手拿生长的大蒜


2012年,国际空间站自由漂浮的西葫芦


2012年,国际空间站开花的西葫芦


2012年,国际空间站开放的向日葵


2013年,国际空间站向日葵的新芽

除了以上这些,历史上,有许许多多植物在人类航天器中成长。是的,太空中确实存在人类以外的生命,而且随着我们人类航天活动的进行,会有更多更多的植物“上天”。

太空育种:“太空中的农场”?

在特殊的空间环境下,种子变异的几率较大,我们现在的航天飞行,常有种子被带上旅途,沐浴一下宇宙的失重、真空、磁场、各种射线等,希望实现植物的变异。

回到地球后,进行的地面培育、筛选和验证,至少要经过三、四代的筛选,然后到多个省份的试验点去试种;试种成功后,再拿到品种审定委员会去审定。

这样筛选的品种,在某些方面比地面原先的品种更加出色,就像图中结出的累累硕果,也被称为“太空种子”

这一过程往往要经过4-6年的周期。

我国西安航天基地航天育种科技产业示范园已有神舟七号、八号、九号、十号飞船搭载的小麦、荞麦、扁豆、辣椒、番茄等19类作物40多个品系进行选育,并进行推广种植。

同时,示范园还引种了太空南瓜、太空五彩椒等80余种蔬菜、花卉的太空品种,进行繁育、推广种植。


示范园中种植的、神舟十号搭载的虞美人种子种植开的花,相比正常的花有的更大有的更小

太空农场

太空育种是为了在地面收获更加优秀的植物品种。

宇航员们曾经在宇宙中种了各式各样的植物,现在,在宇宙飞行中“种菜吃菜”也不是新鲜事儿了。

2015年,国际空间站(ISS)的宇航员吃上了自己种的蔬菜,还发了一段小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017um20c2&width=500&height=375&auto=0

宇航员用橄榄油和醋调制了自家种的生菜,并表示“味道好极啦”。

这意味着以后长时间的宇宙飞行中,可以种植一些蔬菜补充新鲜食物。

不止是空间站,还有其他星球的探索中,如果有了足够的水,种植一下农作物也是蛮好的,比如NASA计划在火星放上这样的蔬菜箱,是不是有《火星救援》的感觉?


NASA计划在火星放上这样的蔬菜箱

建设太空农场对宇宙基地的计划影响深远,我国对其技术的发展当然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2014年,试验舱“月宫一号”进行了了105天的月球基地生命保障系统的模拟,在地面上模拟了月球基地的运转。

“月宫一号”由1个综合舱和两个植物舱组成,氧气和水都循环再生。实验员在“月宫一号”里种植了生菜、油麦菜、紫背天葵和苦菊4种蔬菜,午餐时可以吃到自己种的新鲜蔬菜。


(感谢“礼炮7号”宇宙空间站的实验报告《Plant growth, development and embryogenesis during Salyut-7 flight》,感谢P. Eckart的书籍《Spaceflight Life Support and Biospherics》作为参考,感谢美国宇航局NASA的教育版块内容)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ID:nssc1958



(本文首发于科学大院,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下方二维码)




大院热门文章top榜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哦~

1、拔罐,竟然是西方舶来品?!

2、量子卫星是何物?快戳进来涨姿势?!

3、独家揭秘:量子通信如何做到“绝对安全”?

4、铝锅真的能引起阿尔茨海默症吗?

5、不靠精子和卵子,哺乳动物也能繁育下一代了?

6、想长寿就挺过100秒!

7、 你吃掉那么多像我的家伙,却不知道我是谁!

8、时间,能倒流吗?

9、 科学家,怎么对表?

10、里约奥运会结束了,可你连Ta们都不认识?!

科学大院

ID:kexuedayuan

从此,爱上科学~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