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 —— 2020 年产品沉思录卷首语摘录

Plidezus 产品沉思录 ProductThinking 2021-09-17


小时候很喜欢看《读者》,尤其是其中的「言论」部分,在那个能把所有书籍读完的时代,很难走出家门五公里的年代,这些字字玑珠的文字仿佛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


抽空把 2020 年产品沉思录的卷首语整理了下,其中有一些自己的感悟,一些摘录,他们不精确,混乱又迷人,但谁知道有哪几句能启迪另外一个少年呢?


不过请谨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那些言论

尼采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所有真理都是弯曲的,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圆圈。


当机会来了,不要贪心,但一定要抓住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而当机会没来的时候,就要调整下预期,不要眼高手低,这时候最应该静下来学习,更不要因为没有结果而暴躁。


遇到错误的问题,立即停止,不管是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这句话源自段永平的访谈,并且在我脑子里徘徊了好几天。其实许多时候我们不是意识不到错误,而是意识到了,但是缺乏停止的勇气,或者会被停止之后的迷茫击垮,索性就闷着头继续走下去,期待着有一些「奇迹」发生。但看看身边的例子吧,不信任的团队在重压之下分崩离析;不靠谱的功能在上线后成为了新的鸡肋;天天抱怨污浊的环境最终同流合污 —— 不胜枚举。


其实一直对于投资一直有一些误解,认为投资只和钱有关。最近突然明白了,最大的投资是时间,甚至不是全部时间,而是自己可控的那一小段时间而已。把时间放在哪里,就是对什么事情的投资。在狭义投资中犯的错误和经验,在日常中也屡屡出现,比如爱频繁做决策而决策筹码太小的毛病等等 。


如果三月播种,九月将有收获,焦虑的人啊,请你不要守着四月的土地哭泣。土地已经平整,种子已经发芽,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来完成。


模型是沟通的根本,如果沟通者一方脑海里的模型和另一方的非常不相同,那么就没有共同的模型也没有沟通 — J.C.R Licklider


让事情彻底的暴露,其性质发生变化后,定性了就可以处理了。—— 《论持久战》


观看历史,是为了能体会不一样的人生,看到他们当年的判断和终局的结果如何 —— talk with zhanglulu


创业者对某件事情的态度,不仅仅是停留在嘴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行动上。比如SAAS的创业者,应该始终关注着客户的成功,而不是自己的产品多厉害。—— talk with huiwen


不要逆周期行事,毕竟在周期,机会之后,才是个人的努力,而我们也就只能在个人努力上发挥一点点主观能动性。—— talk with huiwen


培养能对抗周期的能力。去大公司不算是抗周期,所有的技术类工种都不抗周期,对人的洞察,二级市场投资是抗周期的。—— talk with huiwen


这件事情到底是事实,还是观点?—— talk with XP


小农的生产方式是典型的「自我剥削」,即当他们正在生存边缘的时候,哪怕为了增加一点收成,也必须付出长时间的艰辛劳动。


西方父母养育子女是为了使其成长为独立的个体;而中国父母养育儿子是为了防老传宗接代,并使血统能无限制的延续下去。而女儿则被视为迟早要不属于这个家庭的人,属于赔钱货。


输入框才是最好的收藏夹。


Taleb 说,规律性有毒,让你更脆弱,比如月薪。规律性为什么有毒?因为它暗示了持续性和稳定性, 但没有事物能够持续稳定。(via @Light )


何谓接纳自己?除了自己认可自己的想法(对内),另一方面是接受当下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对外),而之前自己忽略了后者。


有些焦虑来自于对于机会成本丧失的恐惧,遗憾也是如此。但如若换过来想,当下的选择就是自己能做的最好的选择,则就不会有这些焦虑了。


我们这一代人也许经历过贫穷,但从未体验过衰退。


公平多在过程中强调,正义多在结果中强调(来源:《完美的正义》)


有趣的是:希腊语中chaos(混乱)的反义词,是cosmos,宇宙。


在发表言论的时候,你并没有影响对方,而是在塑造自己。via @Luffy Lau


经验源自过去,而问题面向未来。所以高手也只能帮你删减一些必死的选项,剩下的仍需自己探索,从来就没没有一劳永逸。via 剪枝者


人来到世间没有带着镜子,人认识自己是通过自己制造的产品、创造的作品。要了解自己,无非是利用自己的体力精力智力实力去工作、去生活,在使用和创造多样的产品和服务中,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via 剪枝者


你要终身跟那些很强的东西,很可怕的东西和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自我是不断地在自我升级中间碰撞而产生的。不是在寻找所谓的真我;根本没有什么真我,自我是一个持续的自我塑造的过程。via 山本耀司


自己热爱且有价值的巨大问题 + 解决的问题的能力 = 巨大的使命。via @Light


如果一个人的努力是靠焦虑驱动的,那么当他付出一些努力,焦虑就很容易缓解,他也就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动力。而如果一个人的努力是靠热爱/正向的情绪驱动的,那么他就不会因为情绪的波动而松懈持续的付出。


面对复杂问题时,目标大概更多的是提供继续努力的意义,而不是提供解决路径。via Ben Van Roy


每个人的叙事都是如此的完美和自洽,唯一的区别是,有些人知道自己在扮演一个角色,而有些人不知道自己在叙事。via 少楠


荣誉不属于批评家,那些指出强者如何跌倒或者实干家哪里可以做得更好的人。荣誉属于真正在竞技场上拼搏的人,属于脸庞沾满灰尘、汗水和鲜血的人。via 罗斯福《竞技场上的人》


只要没有观点,就立于不败之地了,但也因此失去了成长的可能。via 王慧文


手机相册现在更像是照片发布的缓冲区,而不是记录的空间。via: 记录的原始动机


判断一个信息技术是否是伪需求原则:用更少的能量传输、处理和存储更多的信息。(via 吴军)


要真想做长期主义,自己得有一定的条件,还得对某件事有热爱,可以放弃一些东西,花个 10 年 20 年就做这件事,最后做成一件大事,包括像屠呦呦这样的学者都是如此(via 吴军


如果你没有为你的第一个产品感到丢脸,只能说你推出的太迟了。(via 霍夫曼)


我们要么「成为某个人」,要么「做了一件事」(via 军事战略家约翰-博伊)


不是你多优秀,而是你多坚持,最后,多稀缺。当只剩下你的时候,你仿佛就价值连城。只此一家,垄断局面;你的竞争优势就在于,你没有竞争对手,因为你是“唯一屹立在战场上的人”。(via 即刻网友)


也许我们生活中一切的恶龙都是公主们,它们只是等候着,美丽而勇敢地看一看我们。也许一切恐怖的事物在最深处是无助的,向我们要求救助。(via 诗人里尔克)


生产力提高不代表我在做最重要的工作,它仅仅意味着我更快地响应了他人的需求而已。


过去,人们出生时是社区的一部分,必须作为个体找到自己的位置。现在,人们生来就是个体,必须找到自己的社区。(来源[1]


时间会还原一切真相,却不会给任何补偿 via 浩翔


我们所痛恨的,就是如此可怕的准确性。但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何时到达,所以会把生命当成一座永不干枯的井。然而,所有事物都只出现一定的次数,并且很少,真的。你会想起多少次童年中,某个特定的下午,某个深深成为你生命一部分的下午。如果没有它,你甚至无法想象自己的人生。via 坂本龙一[2]


如何找到比你更厉害的人,并让他愿意为你工作?答:你有为某个不如你的人长期工作过么,为什么?(via 王慧文)


真正能够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快乐地努力与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via 孟岩:什么是冥想)


证明题和求解题,对人的要求完全不一样。求解题需要大量的客观信息,不需要自我的EGO,面对的对象是客观的问题。证明题,是需要EGO的表达,能充分的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但是容易过于放大EGO via 《怎样解题》


想要成事的时候,ego就小了;想要成就的时候,ego就爆了。


处理痛苦最好的办法是——不去回避它。


太想做成一件事,就可以把自我变得很小很小,不太在意自己的情绪,而是寻找做成事情的手段。如果情绪波动很大,那说明 EGO 超过了想要做成事情的愿望。


不要说自己做不到。这种心态一旦有了,就成了封闭式心态,很可能这辈子的前进也就到此了。

归因总是简单的,许多结论看似合理其实经不起推敲。有人讨厌我,我也讨厌某些人,但实际上是,这事怎么做才是关键。讨厌某些人,只是某种借口罢了,实则是这事情不知道怎么做。

真正的谦卑包括两件事:第一是知道了自己的局限性;第二是懂得去寻找必要的帮助。「英雄」在自己的世界中死亡了,这便是男人(或者男孩)和自己真正谦卑之心相遇了,这或许正是他英雄意识的终结时刻。via Papillon

那些观点

关于和解

在杭州出梅的前一天傍晚,我在钱塘江畔一路骑行狂奔,但空气似乎凝固般,把对面林立的高楼渲染成蓝色,复兴大桥上的车流被隐藏,世界仿佛一切陷入了巨大的沉默,而我决定在这片迷雾中和解。

和解于,对曾经鄙视的事情,变得理解。理解于他们的努力付出,他们的努力,他们的聪敏,他们的无奈。不再把他们视为巨大的对手,或者邪恶的敌人,开始能欣赏他们,理解他们 —— 但却更坚定了,不要成为他们。一如在《一生的旅程》中罗伯特 · 艾格做出的一个又一个重大的决策,虽然许多人盛赞这本书的领导力,但是我却对书中对于乔老爷的执念及拉赛特创造皮克斯的使命而动容,对卢卡斯卖掉星球大战系列的无奈而揪心。

我终于承认,也许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某个高度,成为某种人,哪怕这是大多数人都认为的「成功」的人。

关于诚实

除了书之外,诚实是最近我思考的比较多的一个抽象的概念。

曾经我认为诚实就是简单地「不对别人说假话」,但后来发现这样解释过于狭隘。其实人最容易欺骗的是自己,所以后来我理解诚实为坦诚的对待自己和他人。

但 follow your heart 就是诚实么?这要看目标是内化还是外化的,倘若是外化的目标(即别人期望你怎么做),那么这件事本身就是不诚实的事情。只有自己内化的目标,才是真正值得 follow 的,才是真正的诚实 —— 因为你已经想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能要什么,可要什么。

诚实不仅仅是表现在沟通,还表现在做事。比如一个产品设计是否诚实,不仅仅是不欺骗,也还包含不夸大,不自己感动自己,坦诚的将优缺点暴露出来,将事实和你的欲望,他的动机,摆在他的面前。

Good design is honest. by Dieter Rams[3]

关于问题

面试的时候我很喜欢问:最近半年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但是许多人的回答多半是敷衍或者平平无奇,似乎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提出问题。但除了解决问题的人,还有一类人是提出问题的人。

问题解决者:集中精力解决大家都知道的问题,往往都是及其精通技术和努力工作的人。他们视解决问题的困难程度为社会的财富,而无需去考虑其他相关问题

问题创造者:总是能发现技术上简单,但是却有趣的新问题,或者以新的方式提出老问题,或者展示了一种以前没有人意识到但是富有成效的联系。

前者容易拥有许多社会优势,而且容易衡量;后者则容易打开一个新的问题领域,成为首个奠基人。这种选择没有对错,但于我个人来说,更希望(也算是更擅长)成为一个问题创造者 —— 我总希望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关于决策

架构师的工作不是做出决策,而是尽可能久地推迟决策,先在不做出重大决策的情况下构建程序,以便以后有足够信息时再做出决策。—— Bob Martin

虽然日常顶着产品架构师的 title,也经常说「默认不做新功能」,但是对于这个岗位的理解,因为这句话变得更加透彻了一些 —— 架构上的设计缺陷,往往不会当下发生,而会在一年甚至更久以后带来灾难性的恶化,而这一切可能都源自于某个仓促的决策。

那么如何做出更好的决策呢?这个话题也是我不断在研究的。本期内容选择的都是和决策有关,有来自字节内部的决策复盘,也有来自日本的茑屋书店的选择,还有如何通过内容影响消费者决策,最后两篇更加理论一些,一个是丹尼尔 · 卡尼曼研究的人们如何在不确定性下做出决策的习惯,另一个是王嘉陵的决策思维 —— 这两篇内容都有相关的书籍可以浏览,强烈推荐看完介绍再看原著。

没有人能一次做好所有决策,但更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分配资源,就没有做出任何真正的决定。

关于中年危机

所谓产品经理(甚至其它岗位)的中年危机,其实应该说的是,缺少了愿意投入此生研究的母题之后,人生的空虚和迷茫。

引用蔡志忠老爷子的一段话:因为人生不是走斜坡,你持续走就可以走到巅峰;人生像走阶梯,每一阶有每一阶的难点,学物理有物理的难点,学漫画有漫画的难点,你没有克服难点,再怎么努力都是原地跳。所以当你克服难点,你跳上去就不会下来了。

也就是说,垂直方向的努力更有意义,水平方向的努力意义不大。你把同一件事情勤奋地做上十遍,还是只会做这一件事;你做完这件事后,再去挑战更难的事情,就有机会学会做两件事。

关于耐心

最近在读《善战者说 · 孙子兵法与取胜十二讲[4]》,和华杉的版本比更加的朴素了一些。以前的自己总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冲动,喜欢百战百胜力挽狂澜的人 —— 比如像乔老爷一样上演一出王者归来,而现在更相信一场战役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等待,在做基本功,在避免犯错,多数时候是无趣甚至乏味的,甚至是对手先溃散不战而胜 —— 记得当年和一个老友的谈话,他准备在春节前后用上所有的资金进行一搏,我劝了他良久,因为当一个人想要决战的时候,往往已经输了 —— 事后来看,也确实如此。

因为一个决策很难在执行中得到修正,而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只能等待。冒进则会让自己(乃至整个团队)陷入到泥潭中。许多时候对垒不是自己做的比对方多好,而是自己没有犯错给对手留下可趁之机,这种案例屡见不鲜,比如在百团大战时候的剩者美团,就没有因为所有人在烧钱而跟着行动,反而不停的修炼内功等待时机。

以前觉得一个业务的决胜周期是两三年,这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增长的时候,2C 产品是很有可能的。当我刚进入产业互联网的时候也带着这个心态,却发现举步维艰 —— 单就政策这一项来说,就需要很多的耐心去等待和解读,而一旦走的太快反而会有灭顶之灾。所以本期第一篇 舒克@贝壳 在谈产业互联网的要点和团队能力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如果你打算跃入一个产业来继续发展,那么「持重待机[5]」将是一个必要的策略。

关于回报

提到重仓,可能总是想到投资中描述对某个机会的看好,并用行动来表示。

但其实我们的时间亦是如此。人生可用时间本身就不多,再加上分布的不均匀,二十多岁的重头再来的气概,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可能已不敢奢望。我们会心疼在股市中错误决策赔了十几万,但是却忽略了,我们其实无时无刻都在用时间下注 —— 那些投资了许多时间才培养的习惯,在一个行业摸爬滚打积累的经验,在一家公司呆的时间等等。

那么回报是什么呢?如果只有基础的工资,就像是存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回报率低的惊人;如果频繁的切换关注点、公司、岗位,那么就像是在股票市场中因为一点不完备的信息,一时间的冲动,甚至可能凭借某个概念就重注投入(比如之前火爆的数字货币领域、互联网金融领域等)而频繁的换手,这样非但不会带来什么收益,甚至还会让我们之前的投入化为乌有。

所以更有效的回报不仅仅是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更好的人,而还应该有能力搭建一套好的体系,让自己的知识发挥更大的价值,最终让整个体系脱离自己还能继续运转。这样花下去的时间,得到的回报才丰盛。

记得之前有一篇关于王兴的采访中,提到了《有限与无限的游戏[6]》。这本书讲了两种游戏的目的,一种是以战胜对手为目的,一种是以不断地改变边界让游戏延续下去。如果我们的人生是按照打怪升级的目的来设置,那么很快就会变成失去意义,因为目标是外化的;如果以实现某个意义为目的,也就是所谓的做成一件事,那么就能跳脱有限的游戏,将游戏无限的进行下去。

关于默认值

经常开玩笑说,默认值里面,藏着产品经理的良心。

但这世界上还有诸多默认值,无关善恶,就只是因为生物的演化和社会的发展而已,如果你没识别出来这些默认值,更改过其中的一些配置,便不能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也不能让内心得到安宁。

这也是这期内容中隐藏的主题:我们的默认值。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们的烦恼与忧虑,多数是来自于以自己为中心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导致我们总是会觉得全世界都和我们作对。

从环境角度来说,因为信息科技近几十年的发展,导致我们已经从稀缺时代迈入了富足时代,但是我们的默认值还是稀缺时代的思维方式。

无论从个体还是从环境中来看,先能识别出来默认值是什么,再试着改变默认值,都会对我们大有裨益,想起父亲曾经常挂在嘴边一句话:人的思维一旦固定了,再高的智商也没用了。

话粗理不糙。

关于良好生活的提示 ( via The LessWrong[7] )

试图在过于泛化的 Navalisms 和关于会改变你生活的特定思考和过于具体的提示之间找到一条中间道路。

任何生活建议并不是为你量身定制的,也并不是为了严格遵守而设计的,试着与产生它的哲学产生共鸣。

或许就是这些建议的出发点。

工作区不是存放东西的地方,它是一个完成事情的地方,只有你的工具

如果你想知道人们对某个产品真实的想法,搜索 xxx + reddit,这比搜索结果 SEO 后的内容更真实

在谷歌上搜索一个食谱时,在它前面加上 best

占据你生命时长中很重要的东西值得投资(bed: 1/3rd, office-chair: 1/4th)¹[8]

如果你的大部分工作是在电脑上完成的,那么建议你再买一台显示器,减少在窗口切换,花更多时间思考

The 20-20-20 rule:每隔20分钟,看着20米外的地方20秒钟

花几个小时为一周准备饭菜。

补充维生素 D 似乎确实有效,这很重要,因为缺乏维生素 D 是常见的,其他的或许思考思考 ²[9]

关于改变

改变已经发生,只是还没有觉察(via 老六

专业比热爱重要,如果没有基本功扎实,那么再多的热爱也无法交付,最终导致没有成绩,没有正反馈。

太多的娱乐形式不断刺激人的多巴胺,让人们成瘾,但后续也会削弱人们的注意力

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是抗干扰能力,不要对坏的事情过于敏感

上网会导致现在人的注意力蜂巢化,大家在同一时间谈的都是相同的东西,导致思想特别单一

现在信息太多,必须贴标签才能迅速抵达。感受力就不够细腻了。这也是现在所有的交流都渴望金句的原因。但所谓的金句是多少阅读多少经历才总结出来的,缺少了这些背景之后得到的只是加强了个人的偏执。成功学之所以无效就是因为,里面都是金句,无法指导行动。

什么叫为生命负责?认认真真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自己的知音能欣赏的,对自己一辈子有个交代的事情。

关于常识

好的设计是尽可能不设计;一家企业必须盈利;非比特类的产品边际成本不可能为零;注射消毒液不能防止新冠病毒传播;这些都是朴素的常识。

常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我们的世界观,而我们的世界观是由许多的观念拼装起来的。我们虽然会嘲笑亚里士多德提及的地心说,但是坦白来说作为个体我们也并没有自己亲自观察到过地球的运动,之所以我们深信不疑是因为我们周边的所有观点都和牛顿的世界观一致而已。

其实「常识」这个词定义的不够精确,常识一方面是指导我们不会要在无用的地方耗费功夫(比如去设计个永动机),另一方面又减少了许多的可能性(比如被烧死的哥白尼)。那我们是否该突破常识呢?怎么确保我们是科学的尝试,而不是民科的论述呢?我并不敢说有个通用的答案,但是至少可以按照一句老话来进行学习「生不碰,熟不放」,从自己已有的知识拼图里面去不断的延展,而不要突然跳到一个没有基础的领域然后就宣称自己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方法。

有时候承认自己的无知,是进步的关键力量。

关于自我

秋日的长凳,温暖的阳光,杭州的十一月。和一位许久不见的老哥,拿着咖啡晒着阳光,似乎许久都没有停下来过了。一直以来他在我心里总是一个干大事的人,应该是一往无前操盘十几亿生意的人。但是那天他突然转头问我:为什么你们总觉得我应该干大事?我也喜欢建造一些精致的东西。

那一刻我竟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这种感觉从几年前刚认识他时,就似乎烙印在心里,从来没有改变过。

我们都容易被身边人的反馈给绑架,而忘记了自己是谁,他喝了一口咖啡说道。

人过三十,就总是问自己,究竟自己喜欢什么呢?后来才意识到,因为自己的选择成本越来越高,而时间的流逝又是越来越快,所有的困惑都是来自于沉没成本的堆积。

所幸这几年来不断地逼问,探索,被锤,意识到自己更喜欢的还是,建构一些美妙的产品,让身边的人用起来愉悦且有帮助,就像沉思录的数据库,就像 flomo 的缓慢迭代,以及在工作中构建的交易平台和垂直社区。这种创造的快乐(应该是解决问题后分泌的多巴胺),是其他什么事情都无法替代的。

想起上周帮朋友的产品测试功能,接到了一个学生打来的电话。他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即如何让自己应聘上产品经理的岗位,因为觉得自己只能做这个但没有什么经历。我很愕然,其实创造并不需要你掌握代码技术,必须会设计,文采斐然。只需要像 互联网医院研究[10] 这样朴素的把资料整理和积累,慢慢的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同时又对其他人有一定的价值,这便是创造,这便是某种意义上的产品。

我所敬佩的产品经理,都是具有极强的创造力,希望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如果你热爱产品,请开始你的创造吧,少年。



References

[1] 来源: https://sariazout.substack.com/p/check-your-pulse-37
[2] 坂本龙一: https://music.163.com/song?id=468882563&userid=222733
[3] Dieter Rams: https://www.notion.so/Dieter-Rams-f45900fb59b549b29a2430026ba3adfd
[4] 善战者说 · 孙子兵法与取胜十二讲: https://flomo.app/user/2?tag=%E8%AF%BB%E4%B9%A6/%E5%96%84%E6%88%98%E8%80%85%E8%AF%B4
[5] 持重待机: http://cd.hwxnet.com/view/bknaklcmofcjamhb.html
[6]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742296/
[7] The LessWrong: https://www.lesswrong.com/posts/7hFeMWC6Y5eaSixbD/100-tips-for-a-better-life?from=from_parent_mindnote
[8] ¹https://www.lesswrong.com/posts/wnnsqR784yx7KNtmk/how-can-i-spend-money-to-improve-my-life
[9] ²https://www.nytimes.com/2009/02/17/health/17well.html
[10] 互联网医院研究: https://www.notion.so/abac37f88820424594e8bdc58fa8a3c5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