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夕礼物广告集体被喷,舔狗经济可能要崩盘,究竟是谁亏了?

小李耕田 小李耕田 2023-10-14


本文作者 | 又又双
责任编辑 | 一乙木

女朋友送我一包100的烟我能人前显贵,我送女朋友100的礼物她连连后退。
“订婚了的都被送进去105天 我还敢送不是嫌命长吗。”
“男孩子听好了,不许跪,誓死不当舔狗!”
七夕,本是男女互诉衷情,表达爱意的最好机会。
往年的这个时候,线上线下铺天盖地的广告已经做起来了,街上粉红色的氛围已经烘托好了,就等着小情侣们蜂拥而至疯狂消费了。
但是,今年的七夕情人节,好像有点不对劲?
但凡是炒作男朋友应该给女朋友买礼物的广告,全都被骂下架,以至于很多吃瓜群众都在问:
“今年的舔狗经济,终于要崩盘了吗?”

“我给女朋友花一千,她说我扣,我给妈妈花一千,妈妈只会感动的让我不要乱花钱。”
这种评论,在今年的七夕广告评论区,简直比比皆是。
越来越多的男生表示,给女朋友花钱,还不如肉包子打狗,至少狗狗还会对你表示善意。
可如果送了不合她心意的礼物,那后果只能是没了钱,没了人,又落下一肚子气。但是如果给妈妈买,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事实上,不过是一个七夕广告, 每年都有,也不至于闹得这么大,关键是商家的宣传方式有问题。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如今的社会,男女对立,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更别提,如今的人们,消费观在这几年完成了相当程度的逆转,老一套的宣传方式其实不管用了。
可有些广告商家,他就是屡试不爽,他就是想挑战消费者的底线,比如这次的广告:‍
“男孩子们听好了,今年七夕节送女朋友这个,她才会更爱你。”
“男孩子们听好了,不要再送那些直男礼物了,看看这个......”
“男孩子们听好了,女生更喜欢这个.....”
广告不好好打,一句“男孩子们听好了”,让无数男性的火气瞬间燃起。
有些人觉得这句话太颐指气使,广告不好好做,就想着怎么命令男性花钱!
有些人则认为广告指向性太强,营销能力极差,根本不适合如今的社会趋势。
还有些人,直接开骂没有理由。
甚至还有一些男生在网上直接放图,是他给妈妈买的礼物,而下方一片叫好声,纷纷表示,送女朋友不如送妈妈。
因为太大的舆论压力,广告商家不得不在七夕前后将广告下架,一个计划了许久的营销机会,就这样白白溜走。
如果说广告本身有问题,其实有些偏激,因为这样的营销方式已经很多年了,就在去年,评论区还是一片和谐之声,为何今年的情况如此严峻?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绝不是突如其来的。
所有的突然爆发,其实都会有一个累计的过程,而这次的累计,已经很多年了,或者可以说,在这几年,才有了导火索。

一定会有人觉得,广大男性有这样的反应,是不是他们不想花钱?
不想花钱是真的,但真正的原因,还是不想花“舔狗”的钱。
七夕节,情人节谁过?夫妻很少过,老夫老妻就更别提了,过这些节的人,只有男女朋友,或者还没有成为男女朋友的年轻人。
如果是这样的关系,那花钱的主力,就一定会是男性。
这也是很多男生在对广告提出抗议时,表达的主要观点。
不少男网友只发了一句话,就得到了无数点赞:“男的给女的花钱,女的给男的买啥了?”
按理说,情人节,的确应该是一个男女互送礼物的节日,关键是,这些年的风气,有点变化。
不管是真正的男女朋友,还是恋人未满的暧昧关系,一段亲密关系的形成,主动权大多还是在女性身上。
这个观点,不仅在很多权威的研究中有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常见的现象。
中国有句话说的好: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
到了现代,因为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思想的觉醒,曾经仅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能稳定的感情,现如今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更多的精力去维持某段亲密关系。
而这样的精力,往往会让人精疲力尽。
在七夕广告的评论区,有不少“舔狗男性”现身说法。
自己花了一个月两个月工资给追求者买的礼物,转身就出现在了二手平台上,你以为是心意,实际上是人家换取金钱的工具。
还有,如果细数的话,每一年的节日实在是太多了。
拿男女朋友来说吧,逢年过节,生日约会就算了,平日里交往逛街看见了喜欢的东西不买吗?偶尔网上出现了新的热点,比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不给送吗?
这一次次的,钱花的倒是不多,攒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AA,或者就不花钱。
但实际上,按照我们国家长久以来的国情来说,“给女朋友花钱”,其实也算是桎梏在男性身上的一道枷锁。
因为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第一,男的不花钱,他不好意思。第二,男的不花钱,让别人笑话。
不过,从这次的七夕广告来看,其实事情还没有到无法转圜的地步。

根据不完全统计,现如今,我们每年数得上数的“情人节”,就有14个之多!
没错,如此惊人的数量,竟然出现在了“情人节”上面。
当然,没有男女朋友,或者不关注这类消息的,自然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可一部分人不知道,不代表所有人都不知道。
比如,那些卖情侣用品的商家,以及每日输出毒鸡汤和智商税的购物号们。
有句话说的好,赚钱嘛,不寒碜,但是一定要有下限,而且,商家还要承受营销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们之前也说了,商品的买卖其实是有指向性的。
比如情人节,丧葬用品它就卖不动,清明节,红玫瑰它一定会滞销。
所以,每年的情人节,都是某些商家闻风而动,疯狂揽财的时候。
这个时候,你不需要做多少的营销,因为无数的情侣会蜂拥而至,缺货已经是最常见的事了。
可是今年不一样。拿今年七夕闹上热搜的新闻来说吧。
每年的七夕和情人节,都是很多小情侣选择领证的好时机。
在前两年短视频直播刚刚兴起的时候,我们经常能看到,民政大厅人满为患,半夜就有人排队的场景。
今年,某个地区的民政局也搞了这么一出,无数网友在线吃瓜,结果却丝毫没有出乎大家的意料。
根据一天都泡在那个直播间的网友说,整整一天,只有12对情侣去领了证。
很多人无意中点进直播间,等了两个小时都没有一对情侣领证拍照。
这条新闻,成为了大家调侃的一个乐子。
不过,后来有民政局的工作人员现身说法,表示七夕那天有77对登记的,并非网友所说的12对。
针对这个回应,网友也是幽默表示“别说了,我信了还不行吗。”
尽管有些啼笑皆非的元素在其中,但也有不少人认为,结婚形式如此严峻,那七夕的情人节消费,一定很惨淡吧。
这倒是不一定。
根据相关权威数据的总结,今年七夕,鲜花的销售数量较去年,上涨了42%,将近一半的差距,除了能说明国内的消费市场在复苏,也证明了今年的七夕节,也不是没人过。
只是过得不一样了而已。
2023年,在网上,大家对七夕的热情的确是消散了不少,可情侣餐厅被订满了是事实,七夕出游的人群增加了,也是肉眼可见的。
当然,这些数据,依然还是恢复不到2018、2019年的巅峰时期,可这确实是相当大的进步了。
根据总结的数据可知,如今的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再跟着商家的思维走了,他们宁愿走上几公里去追寻更高的趣味,也不愿意将时间完全耗费在网络购物上。
在戾气十足的气息广告评论区,也有很多正常过情人节的网友表示,自己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都互相送了礼物,不管是贵还是便宜,都是一份心意。
两个人不会互相嫌弃,感情不应该在斤斤计较中一扫而过,而是该互相包容,互相体谅。
值得一说的是,这样的想法,才真正符合了“七夕”节的过法。

七夕在我国有相当长的历史,已经2000多年了。
而这2000多年,七夕的传统有了多种多样的变化,男女这档子事,却是从来没变的。
比如,从前的七夕,虽然也是情人节,可男女也有独自需要做的事情。
男生可以拜魁星,晒衣晒书,以求高中,学业有成。
女生要做的事情就多了,对月穿针,扎红头绳,躲在菜架子下听悄悄话等。
小孩子也有专门的玩具,每到七夕节,街上会卖各式各样的小泥偶,栩栩如生,十分得孩子们的喜欢,这叫“玩磨喝乐”。
当然了,重点还是在男女身上,这一天,城市会举办大型的聚会,适龄男女会去一座被“打扮”的桥上,互诉衷肠。
女性要是对男性感兴趣呢,就送他一方罗帕,或者自己绣的香囊等物。
男子若是对女子也有意,也会将自己贴身的饰品作为礼物,送给女子,不久之后,两个人便可以通过互相赠送的定情信物,准备礼聘事宜了。
尽管古代没有现代的灯火辉煌和玫瑰钻石,可这才是传统节日本身的过法不是嘛?
七夕节的纠纷,并非偶尔出现,在如今的社会风气之下,太多太多真挚的事物和感情被“钱”给牵连住了。
事实上,钱并非所有感情的评价标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大多都是真心诚意的,只是太多想追求利益的人,见缝插针,将利益,凌驾在了人性之上。
在如今色彩斑斓的营销鸡汤和智商税种,我们更应该认真分辨,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尽管这次的事闹得大,可“舔狗经济”的崩盘,其实并非坏事。
或者可以这样说:舔狗经济的消失,正是因为民众消费观的觉醒。
消费者不再被商家牵着鼻子走,这才是一个积极正向的消费市场。   


往期推荐

前半生为儿女,后半生还在扶持儿女,老漂族的一生有多苦?

第一批不婚族已经后悔了?年轻时的果断,都成为了老年要吃的苦     

你的「赞」+「在看」,砍柴都看得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