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哈工大,他心有北“辰”,“天”阔自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4-03-25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还记得吗?v=v0+at,来,我们接下来看下这道题怎么做...”


这是盛天辰作为一名全国西部计划志愿者,走上讲台的第二周。满腔的激情,干练的身影,工整的板书,是学生们开学一周后对这位哈工大支教老师的印象。


盛天辰在写板书


作为全国西部计划优秀等次志愿者,曾获校优秀毕业生、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荣誉,本科期间获得6项国家级、10余项省级科技竞赛奖项......在哈工大的六年时间里,盛天辰不断探索出自己新的可能。让我们一起走近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盛天辰的故事。





不以山海为远

做能教好书的“小娃娃”


支教的过程中

我感受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与真切的获得感 


作为第二十届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云南队队长,盛天辰与其他十四名支教的队员,刚抵达云南宁蒗支教地,就发现现实和想象中有着很大的偏差,语言不通,学生基础差等问题接踵而至。怎么办?盛天辰和队员们反复交流讨论,摸索新方法,探索新模式。他们建立了队内听课及考核机制,一起找问题,共同进步。针对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们,他们开设了“第二课堂”,课下给有需要的学生们补习所缺的基础知识。


“作为第一次步入社会的我们,需要完成从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换,快速适应当地的生活,独立解决之前在学校生活中从未遇到过的难题。”盛天辰和他的团队在很快地适应了当地环境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第一次月考中,支教队员们所带班级几乎包揽了同类班级所带学科的前几名。在一年支教时间里,团队中累计31人次在大型考试中获得同类班级第一名,当地学校领导和年级组多次在成绩分析会上对哈工大研支团的工作热情和教学成绩给予表扬和肯定,盛天辰与多名支教队员获评“优秀任课教师”荣誉称号,当地家长和老师称赞他们为“教书好的小娃娃们”


盛天辰与班级学生合影


一年时间,多做一些,再多做一些,这是他和团队里每一位支教队员所想和所做的。他们所组织的“索玛芬芳·爱满凉山”爱心助学项目通过整合学校与社会爱心资源,在2022-2023学年共为宁蒗县三所高中335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发放了33万余元爱心助学款,帮助他们减轻生活压力,更安心地学习。  


他们还组织策划了“学途点睛”爱心募捐眼镜项目,积极联系校友企业,帮助数十名高度近视的学生点亮求学之路。在下乡的探访过程中,他们发现当地乡镇小学的图书资源匮乏,当地孩子们缺少适龄读物,于是他们联合哈工大仪器学院硕士第三党支部开展“书香暖童心·仪心向未来”图书捐助活动,在“世界读书日”为宁蒗县新营盘乡中心完小的学生购买了4000余元的图书和文具,建立了学校里第一个图书角


盛天辰与队友们在当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都是一群有着理想主义的人,能与我的其他十四名队友一同为之奋斗,是我莫大的荣幸。”盛天辰与他的团队在支教地组织参与当地十数项志愿服务活动,被当地媒体广泛报道,团队成员全员获得“宁蒗县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盛天辰获全国大学生西部计划考核优秀等次志愿者


支教地学生在离别时留给盛天辰的信件



在多线交织的协奏中

寻找生活的平衡点


“我在生活这场交响乐中

      寻找和弦的音律”



在学校里,盛天辰也是一名“多边形战士”,学生工作贯穿他的生活日常。他不仅在研究所担任硕士党支部书记,同时他也是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搭牢桥梁,做好纽带,希望能为学院的同学们搭建起一个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服务于同学。”针对硕博党支部党员分布多样化、课题任务重等特点,他所在党支部以学术交流为切入口和载体开展日常活动,强调使命责任感,并邀请高年级博士生与硕士生进行科研与就业的经验分享,为支部党员提供学术道路与职业规划的指引。


盛天辰主持党支部活动


交响为线,提琴为针,串起了盛天辰整个大学生活。他从大一开始加入乐团,第一次排练,就给从未有过在乐团演奏经历的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红旗颂一响,魂儿就被牵走了。”盛天辰这样回忆他第一次坐在交响乐团中排练的感受。


盛天辰在新年音乐会上演奏


每周两次的乐团排练,是繁忙学业的调节剂,同时也是一堂美育课。“我们不仅是哈工大校园美育的受益者,也是美育的传播者”从大一到大三,盛天辰逐渐从一名萌新成长为乐团骨干。作为校艺术团副团长,主要负责交响乐团工作,他组织策划了新年音乐会、毕业音乐会等多场校内外音乐会,为校园文化建设与美育浸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新年音乐会合照


盛天辰协助音乐会后台场务工作


走出校园,盛天辰还是一名户外运动和摄影爱好者。他装满户外用品的背包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一头钻进山里,说走就走的旅行是他假期的常态。“户外运动使我更加专注于目标的实现,在挑战自身极限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磨炼我的判断力和意志力。”


在运动中挑战自我


先锁定方向,把大目标分为小目标,把长期的目标细化,形成一个一个小目标,然后实现每一个目标。在户外运动中养成的习惯贯穿到了盛天辰的生活中,他每天会花时间评估目标和状态,并不断自我调整,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


用镜头记录美景



精琢立“仪”,厚积成“器”

从竞赛“转场”科研


在科技创新竞赛中得到的能力提升

让我能够更从容地面对科研难题



盛天辰最初接触科技创新是从学校大一年度项目开始的。专业知识的欠缺,项目经验的缺乏,首次接触到科创的盛天辰对自己的成果并不满意。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后,他尝试、尝试、再尝试。大一和大二这两年,在一次次竞赛尝试的过程中,他不断碰壁,不断提升,不断受挫,不断总结。“我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我足够专注,足够有韧性。”盛天辰对自己这样评价。


到了大三,盛天辰和队友参加了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苹果糖度无损测量”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赛题。不过有了两年的经验积累,在老师的指导下,从项目调研,方案可行性分析,到采购器件,制作实物,再到实验标定,准确测量,完善作品。一系列流程,相较于两年前初次接触科创竞赛,他已经更加得心应手。


从校赛到东北区赛再到全国赛,他们的作品为了测得更准,测得更稳,不断更新迭代,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决赛。在全国决赛的舞台上,他们稳定发挥,测得结果以高出第二名一个数量级的优势获得该赛题的全国一等奖第一名。在本科期间,盛天辰共获得6项国家级科技竞赛奖项,10余项省区级奖项


盛天辰所获得的部分竞赛证书


研究生阶段,盛天辰加入了谭久彬院士带领的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团队,跟随老师一起攻关新一代多维度应力场测量的难题,致力于解决在国产大型装备上复杂零部件的应力场准确监测问题,为保障我国大型关键装备稳定运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盛天辰在实验室调试设备




心有北“辰”

“天”阔自明

未来

他将继续带着自己这份赤诚与坚定

奔赴国家之所需

他相信

心有所定

步履不停

纵使路途崎岖

终点总有鲜花


文字丨由培远 盛天辰
图片丨受访者提供
排版丨于麟潼
责任编辑丨张又元
审核丨宋玲 李守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