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出来走两步,关于信用教育,有人和你说几句心里话

吴晶妹 源点credit 2019-03-28

源点注:吴晶妹教授也是我们公众号的订户,这个题目有点标题党,您看到了不要生气。现在推文章,标题起得怎么样太重要了。再好的文章,如果取类似博士论文那种“什么什么视角下的什么什么初探”又臭又长的,保准没人看。


转帖的文字来自吴晶妹教授的博客,点击阅读原文可以到原帖地址。


这篇文字的风格和发表在期刊、报纸上的文章不同,完全是聊天的语气,大家看起来不会费劲,因此我们从故纸堆中翻出来分享给大家。



本月北大召集的4·16信用高峰论坛上,会讲法语的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讲到,中国信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信用教育


领导讲的话自然都是对的,不过他在阐述观点的时候,没一个字批评教育部。原来我想多了,人家只是来跑个场子的。


这篇文字发表于2012年4月。那是个什么年代?



你所熟知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没有开始。


五年过去,实践快速发展,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间的距离,如同一个不知道密码的满格wifi。



————转帖的分割线————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俺想跟党说几句心里话

发表于2012年4月巨无霸的博客

在中央党校集中学习了一个月,要求每个学员都要写心得体会。其实,俺经常写东西,就是不要求,俺也会写的。学了那么多文件,俺还真有点儿体会,也真思考了一些问题。俺可愿意、也可想和大家交流啦。不过,长篇大套的政治理论,我党的文件都说的可好可好了,俺不想说啦。其实,俺也说不好那些,俺倒是有几句心里话、实在话想说说。


重视发展新学科,一切从细微做起。创新的重要性,这地球人都知道啊!创新对今日中国的战略意义更不用提啦!可是创新咋就这么难啊?


举个小例子吧,俺是搞信用管理的,俺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于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开设了信用管理专业,作为一级学科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如今十年了。可是,今天俺到“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数据库”去登记,怎么都找不到俺的专业。


那些可供选择填写的专业的名称那叫古老啊,都是几十年前的。俺握着先进的光电鼠标在现代化的电脑上找啊找啊,俺都迷茫了,俺还以为自己握着小铁锤漫山遍野地找古化石呐!结果,本来应选择填写为“经济学—信用管理—信用评级”,就只好硬着头皮选了“经济学—金融—信贷”。这是哪儿挨哪儿嘛!填完了,俺心里可郁闷啦。俺就担心,这样填写,党在需要的时候,也找不到俺呀!




新兴的信用管理学科研究的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监管、信用秩序、信用评级、征信、信用交易等新的社会秩序与经济活动问题。目前,人们对信用活动的运动规律及社会管理问题,没有清晰足够的认识。所以,国际信用危机、欧洲主权信用评级、美国次贷危机与大型机构连续失信等问题备受国际关注。信用理论研究、信用机构活动、信用交易与风险及信用监管日益受到重视。有人还形象地比喻说“信用评级就是原子弹”呐。


俺尊的认为,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实践相比,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设置太落后了;与当代大学生爆炸性的知识与信息量相比,我们的学科太古老了!不重视新学科、不创新发展新学科,不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武装自己、更新自己,只是靠政治思想教育、固守老一套的、甚至几十年不变的老学科的老词汇教育当代大学生,真的hold不住啊!站不住讲台啊!



重视本国问题研究,别以欧美独尊。俺是个“土鳖”,不喜欢出国,就喜欢在国内跑来跑去,跟实际部门一起搞搞调研,研究点儿具体问题。俺不排斥国际化,可是俺一直感觉立足本国应该是我们学者的根本。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甚至政界都有一股明显的洋化势力与崇洋风气。研究国内问题的都不算学问,研究本国问题的学者比研究美国问题的学者要低一等,科研考核、院校评比、大学评估都是这样倾斜的。人们极度推崇欧美,甚至到了这样一种程度:无论干什么、研究什么,我们的官员、学者就会先问:“美国有吗?美国怎么做的?”。如果美国没有,得了,这事您就是说破大天也没人听了。


20年多了,我们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问话下长大的,就是在这样的“崇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美国就是他们心中的天堂!现在,90后的大学生们也经常这样问我。每次听到这样的问话,我就无比愤怒并且想痛哭!我们还有自己吗?我们是不是应该首先问:“我们的社会需要吗?”,然后再问:“我们的人民要求怎样做?”。


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根植于我国的文化、制度、社会理念与价值观,决不能盲目照搬欧美、崇尚追逐欧美。此风不可长啊!此风必得刹!这不仅将葬送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更重要的是将葬送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文化!


古老文明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俺就不明白了,很多学者和官员无视我们自己的宝贝,不认可自己,甚至否定自己,这太可笑了!一个不尊重自己的民族岂能获得国际尊重!再者说啦,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自己本身就值得很好地研究!整天美国美国的烦不烦呐!



重视实际问题研究,别用框子套人。现在哲学社会科学很浮躁,不重视社会实际问题,不深入社会实践,科研基本就是在图书馆完成的,成果就是发表论文,论文就是“洋八股”。现在的论文,前面要写美国,中间要有模型,后面要对比一下中国,最后再来个建议。俺觉得现在的哲学社会科学可不得了了,比自然科学还要“科学”呐,好家伙的,写论文,没公式、没模型那可不行。甭管写的是神马问题,必须弄个模型,有用没用不管、有没有必要不管、说不说明问题不管,总之,模型是必须滴,而且越玄乎越好、越复杂越好、越让人看不懂越好!没美国、没模型的论文,想发表基本没门儿,答辩都不易通过。俺赶脚,那很多大学问家提出的很多影响人类发展的光辉思想都没有模型啊!俺膜拜的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也没有模型论证啊!


从实际出发、从社会实践出发,这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啊。我们国家正处在转折、深化、调整的灰常时期,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纠正“洋八股”的科研风气,应掀起“求真、务实、创新”的新的学术风尚。更要的是要引导我们的大学生用新思想、新办法去爱实践、爱思考、爱解决实际问题。可不能像现在这样为了模型而造模型,为了发表论文而写论文。


尊重平凡的“土”人,别鼓励新一代“假国际”。现在,在高校、在科研机构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是中国人,英语好、国际化、了解美国、了解欧洲,大部分时间住在美国或欧洲一些国家,偶尔回来讲讲课或搞个项目或参加个论坛。他们的课讲得学生一头雾水,项目搞得让委托单位不敢恭维。国家花了很多钱、给他们很多特别的待遇,请他们回国工作,请他们帮助建立国际交流、用国际一流水平来研究中国问题。可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的心根本不在我们国家身上。他们热爱西方文化,思想与价值观已完全西化,他们对中国有看法,看不起国内的一切,也不了解中国实际问题与具体情况,更不肯去了解;在国际上,他们也不说中国好,不宣传与维护中国,有的甚至不愿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这些年,对这些人,俺真的看不惯。俺就不明白了,他们怎么就那么受重视呐!有必要吗?




其实,俺们身边有很多老师,他们很“土”,有的甚至没出过国,可是他们的课讲得好、讲得透,学生有事爱找他们、也找得到,实际部门有问题也爱找他们,通常他们也能跟着基层的同志一起公关研究,能提供很好的解决办法。他们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没有很好的、特别的待遇,也没有受到特别的“抬举”,有的人甚至科研考核都过不了,因为他们在所谓的国际重要期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不够数。可是,学生需要他们,实际部门需要他们。他们心中有我们的国家、有人民、有学生。他们才是我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骨干精英!应该多宣传他们,给他们应有的荣誉,当然最好也给他们应有的待遇。其实,正确考核与评价他们就是最好的待遇!


俺可尊敬他们啦,因为俺尊的长不成这样的人!在中央党校集中学习了一个月,要求每个学员都要写心得体会。其实,俺经常写东西,就是不要求,俺也会写的。学了那么多文件,俺还真有点儿体会,也真思考了一些问题。俺可愿意、也可想和大家交流啦。不过,长篇大套的政治理论,我党的文件都说的可好可好了,俺不想说啦。其实,俺也说不好那些,俺倒是有几句心里话、实在话想说说。





——转帖结束的分割线——


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教育部,也许还没认认真真考虑过,自己应该、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听听老师的想法吧



听听社会的呼声吧


或者,留意以下公众号



推荐 | 十个很腻害的信用公众号等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