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发 | 林均跃:城市信用体系运行得好吗?可用CEI去检测

林均跃 源点credit 2019-03-28

源点注:本文发表于《发现》2018年第四期。感谢作者赐稿。

2013年深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的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打来电话的人是北京市工商局信用处的负责同志,他要联系CEI课题组,并在通话中告诉课题组事情的原委。

原来,《2013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蓝皮书》出版发行后不久,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同志看到了这本书。尽管北京市在大城市综合排行榜中拔得头筹,但她却不甚满意,因为她看到了北京市存在的一个“问题”。在CEI的一个一级指标排行榜中,北京市在当年参与排名的28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企业信用管理水平这项指标排在第109名,没能达到先进水平。于是,她指示由她主管的北京市工商局联系课题组,做出改进工作的方案。

这通电话颇让课题组感到意外,也让课题组感动。其实,每逢CEI排行榜发布季,课题都会接到咨询或质询电话。排行名次低的城市来人来电咨询不奇怪,却没料到综合排名第一的北京市也会来咨询,可见北京市的领导要对辖区企业的信用制度建设工作提更高的要求。

企业信用管理水平这项指标是对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人才和财务风险进行测度的指标,所依据的是设立信用管理部门的企业所占比例、大型征信机构在当地的客户数量比、当地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考培人员数量比、参加市信用办信用管理培训人数比、当地高校的信用管理专业在毕业生人数、当地的赛弥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指数。

课题组背靠征信行业,又是人社部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考培项目的开发和技术支持单位,因此有采集上述数据的“近水楼台”。对于北京市领导委托的咨询,课题组通过市工商局给予了认真回复。

话说这CEI是个信用经济指数,正式的名称叫做“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既然是经济类指数就要测度或预测些什么,那CEI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CEI指数的研制工作始于2010年,于次年开始发布,并出版发行了《CEI蓝皮书》。课题组研制CEI的初衷,是要设计和制作出一个检测工具,对城市信用体系功能完善程度和运行状况进行测量,为城市信用体系的建设者们指明推进或改进方向。

忆往昔,在2003-2012期间,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以商务诚信建设为主,社会诚信建设为辅。所以,课题组先行开发出城市商务诚信建设的测量指数,可谓CEI系列的第一个指数。对广大企业来说,或是对所有市场参与主体来说,CEI就是所在城市市场交易环境好坏的“晴雨表”,很大程度反映出当前政府特别重视的城市营商环境优劣。

201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出台,政府大幅扩大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领域,覆盖了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大领域。为完成规划任务,政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力度空前,当然这是后话。

既然城市信用体系功能完善和运行状况的检测工具,它须具有严格的科学性,CEI的研制基于社会信用体系原理。当然,社会信用体系理论不是凭空创造的,它有四大理论和技术支柱,即信用管理理论、征信技术、信用评级技术和政府监管规则。

在考虑了数据获取和数据源权威性的基础上,课题组精心设计了CEI的指标体系,各级指标项如下表所示:

表 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CEI)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信用投放

金融类信用工具投放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余额与GDP比例

中小企业信贷额度占银行信贷额度比重

商业类赊销

赊销合同数目占销售合同数比重

赊销合同金额与GDP比例

赊销合同履约金额占赊销合同金额比例

政府债务负担

政府债务余额与财政收入比例

企业信用管理

企业信用管理部门设置

设立信用管理部门的企业所占比例

主要征信机构的客户分布数量

企业信用管理人才

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人数占从业人员比重

参加政府信用管理岗位技能培训人数占从业人员比重

当地学籍的高校信用管理专业毕业生数

企业财务风险

Themis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指数

征信系统

征信行业发展

征信机构类型齐全程度

征信机构数量

征信产品与服务

征信产品和服务门类齐全程度

公共征信系统使用

年度企业征信系统查询次数与企业数之比

年度个人征信系统查询次数与人口数之比

政府信用监管

监管部门

参与联合惩戒政府部门数量

监管设施

政府信用监管部门设施升级/完善程度

是否设立政府信用监管部门的黑名单系统

信用交易规则制定与执行

地方制定的信用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数量

地方制定的信用标准数量

信用国家标准推广情况

重点领域诚信状况

政务诚信

是否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是否建立“双公示”制度

政府重大失信案件数目

重大贪污腐败案件数

商务诚信

经济诈骗案件数

产品/商品假冒伪劣案件数

被联合惩戒的企业数

问题网贷平台数量

社会诚信

教科文卫领域重大失信违规案件数

环保节能领域重大失信违规案件数

互联网应用及服务领域严重失信违规案件数

被联合惩戒的自然人数

司法公信

公检法人员严重失信违规案件数

诚信教育

信用体系建设组织机构

党政机关是否成立诚信教育工程领导机构

诚信教育开展状况

年度举办诚信教育宣传活动次数

党政机构诚信教育相关网站、视频建设情况

 

在具体运算上,除了上表列出的四十余三级项指标之外,课题组还使用一个修正值表,对城市发生的重大失信事件和企业感受做出减分处理。

课题组设计了企业对所在城市信用环境满意程度的《调查问卷》,设有30多项问答,让企业吐露自身的感受。课题组遵循公正公开原则,让CEI编制技术全部公开,允许任何人“横挑鼻子竖挑眼”,欢迎来自各方的指正。

课题组每次发布7个榜单,其中4个是综合排行榜,分别是CEI大城市排行榜、CEI地级城市排行榜、CEI省平均值排行榜、CEI七大区域平均值排行榜。发布的5个一级指标排行榜分别是信用投放水平排序、企业信用管理平均水平排序、征信市场完善程度排序、市级政府信用监管水平排序、诚信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排序。

从宏观层面上看,CEI力图反映中国信用经济发展、市场信用交易增长、市场经济秩序等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

从中观角度看,CEI可用于评价一个城市的市场信用环境优劣,市政府的债务风险,反映出当地市场上信用风险的大小。

在微观角度上,CEI检测了城市中企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状况,企业信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及老赖产生和惩戒状况。

在具体应用上,CEI 可从市场信用环境、市场经济秩序、政府信用监管、诚信道德水平等角度诊断城市的发展状况。

从市场信用环境分析角度看,CEI可以用于衡量:

(1)城市信用经济活跃程度,主要指即期企业赊销和金融信用工具投放规模和变化情况;

(2)城市信用经济的运行情况和波动幅度;

(3)城市信用交易的规模和潜力;

(4)当地市场的信用交易风险高低程度;

(5)当地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水平,包括部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6)当地企业采用的信用风险防范、控制和转移手段;

(7)当地市场的信用环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8)各城市之间信用经济水平的差距比较;

(9)对城市经济秩序混乱的市场进行预警;

(10)大征信业在当地的发展状况以及信用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普及使用情况。

从政府信用监管角度看,CEI可以用于考察:

(1)市政府对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

(2)政府信用监管设施和发挥作用情况;

(3)地方信用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制订情况;

(4)市政府的债务风险大小;

(5)政府自律性的守信监督机制建立和运行状况;

(6)处级以上党政部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的情况。

除上述作用之外,CEI的设计还是信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个创新,主要体现在:

(1)对市场经济中的前沿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

(2)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一种重要而特殊的信用视角;

(3)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提供一个分析工具;

(4)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理论提供了一种“质检”方法。

自2011年《CEI蓝皮书》发行以来,这个指数产生广泛的影响。且不论每次发布会都有许多城市派人参加,媒体报道量也很大,就连外国人也会感兴趣,曾有多个国际组织和多国驻华大使馆索取或购买过蓝皮书。

2013年9月,在纽约举行的一个国际会议上,有学者发表了题为“CEI:A new indicator measuring city commercial credit risk initiated in China”的英文论文,并做了会议发言。

更有趣的是,有台湾朋友把《CEI蓝皮书》当作“旅游指南”。一位台商说,他去CEI排名名次低的城市去办事,要加倍提高安全警惕性,也尽量不做那里的生意。台湾游客则说,不把CEI排名垫底的城市排到旅游路线上,恐怕会遭遇到商业欺诈。

研制CEI指数8年以来,课题组用CEI数据进行信用经济学分析是一大特色,由此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信用经济现象或问题。例如课题组专家论证过信用投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还根据金融信用投放的不均匀性,发现信用展现出了恶的一面,成为拉大我国贫富差距的“元凶”之一,并呼吁政府制定公平投放政策。

去年,国家发改委下属的中经网开始出版《中国城市信用蓝皮书 中国城市信用状况检测评价报告》。课题组对该报告公布的指标进行了比照分析,了解到它的一级指标是信用制度完善程度、信用事件发生情况、信用信息透明度、信用工作绩效、信用市场发育状况、重大失信事件、重大失信事件的政府反馈、重大诚信事件、联合惩戒进展和信用创新实践。

当然,课题组也在持续关注国家信息中心城市信用状况监测的近期技术改进情况,特别是它的一级指标缩减、数据源开拓和数据处理方法。

总之,对二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可以认为二者之间能形成互为验证的互补关系

相关阅读:林钧跃专栏

专稿: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该理顺的“十大关系”

林钧跃:论城市品牌的诚信基础

林钧跃:上了失信黑名单,信用还能被“修复”吗?

林钧跃:谈中国信用法律立法原则和框架设计

独家 | 林钧跃:中国信用法律体系框架设计浅议

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传承脉络与创新(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