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地方信用分互通互认

张缘成 源点credit 2020-02-07

源点注:本文选自《农村金融时报》,作者张缘成,原题为《地方个人信用分之间应增强结果互认》。

近日,据媒体报道,为推进诚信建设,江苏镇江市正在建立个人信用评分机制。在信用评分机制正式建立后,当地市民一旦有失信行为将会导致自己的信用评分降低,而守信行为则将为自己的信用评分加分。信用评分的结果将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一路畅通”。

镇江之举其实并不鲜见。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信用城市建设正在各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目前来看,己有多个城市推出具有地方色彩的个人信用分。例如杭州的“钱江分”,苏州的“桂花分”,宿迁的“西楚分”,福州的“茉莉分”等。

以城市为单位的个人信用评分,不仅将当地户籍人口纳入评分机制,还把常住人口纳入其中,通过对市民个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分,一方面可以提高失信成本,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另一方面,守信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享受优惠和便利,有利于诚信建设和城市治理。

不过在人口流动十分普遍的当下,个人一旦前往他处,此前以城市为单位所建立的个人信用评分也将失去效用。对守信者而言,之前享受优惠和便利在新的地方没有依据。对失信者而言,大不了换个城市生活,这为逃避失信惩戒提供可乘之机。

所以,在笔者看来,多地个人信用分之间应増强结果互认,特别是同一区域的相邻城市之间。而要推进这项工作并不简单,因为各地对市民个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分时的数据维度和评分机制都不尽相同。

首先,各地进行信用评分所采用的数据维度一定程度上就存在差异。例如,杭州的“钱江分”是依据基本信息(身份特质)、遵纪守法、社会用信、商业用信、亲社会行为五大维度,通过采集政务、经济、司法、生活、公益等各领域数据计算得出信用分。苏州“桂花分”的评分模式则是基于基础信息、稳定信息、品德信息、资产信息、其他信息形成个人评分体系五大维度。基础数据来源更是汇集了公安、社保、民政、公积金等20余个部门的基础数据和信用数据。

其次,各地的评分机制也有所不同。杭州“钱江分”为例,其采用千分制计分原则,共分为5个等级。当用户分数低于550分,信用待提高;550—600分信用一般、600—700分信用良好、700—750分信用优秀。相比之下,桂花分满分200分,其中基础分100分,附加分100分。附加分主要由品德指标构成,以鼓励市民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两者相比较可以发现,其评价体系差异巨大。

对此,笔者认为,要更好地促进各地之间信用分的结果互认,需要各地深入合作、加强沟通,通过建立信用分换算模型,对各地信用分进行合理换算,统一标准,从而打通各地信用分之间的城市边界,形成区域合力推进诚信建设。

 

 相关阅读

国内城市个人信用分,这一篇讲透了!

“后芝麻时代”,“百花齐放”的个人信用分如何更好地“各司其职”?


江苏:环保失信企业将多缴电费

博弈:人工智能在信用领域的利弊

又有两家备案企业征信机构退场!

大数据时代,信用监管路在何方?

5G来了!失信被执行人还有活路吗

你是这13种诚信模范吗?联合激励来了

发改委:加快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科技部2105万大数据征信研发项目花落谁家?



☞ 记录信用中国 

点击阅读源点3年☝推文总目录

公益 | 有益 | 有趣

欢迎加入我们的作者队伍

与10000+读者分享见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