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临沧:五措并举谱写边疆民族团结新篇章

今日临沧 2022-11-02



近年来,临沧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固树立“我们都是收信人”的理念,结合“学回信、感党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强保障,高位推动

把牢民族团结创建之“舵”


建立市、县、乡、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联动创建工作制度,制定出台规划、实施意见、配套保障、督促检查等系列文件,推动创建工作持续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上运行。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将创建工作经费足额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安排民族机动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用于创建工作,推动形成上下贯通、同频共振的良好工作局面。



抓宣传,思想带动

夯实民族团结创建之“根”


深入开展“学回信、见行动、办实事”等系列实践活动,宣传普及新时代临沧市民族团结进步公约,建成9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1个省级研究基地和11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实施“枝繁干壮”工程、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阿佤人民再唱新歌》《火车开进我家乡》等一批新时代歌曲广为传唱,“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成为各族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兴举措,整体联动

激活民族团结创建之“源”


把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与民族团结进步有机结合,深入实施三轮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两轮沿边三年行动计划,有效破解边境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难题,6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及彝族支系俐侎人实现整族脱贫。在全省率先建设44个沿边小康村,建成村组硬化公路513公里、产业基地35万亩、沿边旅游路线6条、旅游景点33个、特色旅游村寨15个。



促融合,社会发动

融聚民族团结创建之“气”


坚持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导向,推动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区结构和社会环境,运用大数据平台抓好城市民族工作,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各族群众共享城市均等化服务,让各族群众在城市能创业、能融入、留得住,“来了就是本地人”的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搭平台,治理促动

筑牢民族团结创建之“墙”


不断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能力,深入开展法治文化“四入行动”“法律六进”和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各类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法律服务体系,引导各族群众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来   源/临沧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编   辑/杨   雁
责   编/杨   雁   马云梅监   制/李正稳   总监制/王文军投稿邮箱/lczbd123@163.com温馨提示:如转载请注明“今日临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