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雪豹:游走在世界屋脊之巅

WCS 卞晓星 WCS野生生物保护学会 2020-08-27



伏在草坡上,连呼吸都被遗忘了,我只能听到自己狂乱的心跳声。所有人都攥着望远镜凝视一个方向——八百米外的山尖上,矗立着一个猫形头。

猫形头转了一下,变成了浑圆的猫形侧颜。它起身跳下了山尖,转瞬又出现在了旁边的山脊线上。这下露出了全貌:短而稳健的四肢,与身体等长的尾巴,以及,一种优雅冷艳的猫式王者气质。它缓步走到另一个山巅,卧下,翘起的尾巴又拂落在身上。

身边的人都在轻声感叹:天哪,真是雪豹。




自从涉足羌塘荒野,雪豹就是我心心念念期盼着邂逅的动物。甚至连续两年过生日,我在起哄吹蜡烛时许下的愿望都是“见到雪豹”。

因为它们实在太美太罕见了。

雪豹体长一米有余,尾巴仅比头体长略短,粗且灵活。四肢短、掌宽厚。这样的身形利于稳定重心,在悬崖峭壁间如履平地。头骨拱起,鼻腔宽大,每平方厘米的皮肤上可长有4000根毛发,且腹部毛发长达10厘米。这都是对高原缺氧、寒冷气候的高度适应。它们通体灰白,略带黄色,周身布黑色斑点及不规则圆圈。在典型生境——多石的岩壁或高山草甸——上活动时极其隐蔽,人眼很难发现。

找找看,短腿飞侠在哪?


作为猫科动物,雪豹是强劲的掠食者。最主要的猎物是岩羊、北山羊等,偶有旱獭、野兔、鼠兔、雉类打打牙祭,也不在话下。它们是典型的独居动物,仅在繁殖期成对活动。每年冬季交配,春夏产仔。平日里守着少则几十、多则几百平方公里的领地,自得其乐。


(雪豹吃剩的岩羊)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1324903cvd&width=500&height=375&auto=0
(雪豹妈妈带着三个半岁大的宝宝)


雪豹仅分布于中亚地区的高山上。从俄罗斯、蒙古、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到中国的新疆、青海、西藏及青藏高原边缘区域,至尼泊尔、印度、不丹,雪豹在地球最人迹罕至的板块上画出了一个C型(了解雪豹12分布国峰会:为了一个物种的生存,总统站在台上,他们站在街头)。雪豹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被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濒危”级。

(雪豹分布地/编自Panthera.org)


雪豹数量稀少,行踪隐秘,久居尘嚣之外,通过常规的动物调查方法很难了解它们。且分布地自然环境恶劣,地广人稀,车辆难以通行,调查起来很困难。现在所得的数据,往往是通过点上的调查结果,推测面上的情况,可靠性堪忧。关于种群动态,即一个地方雪豹的生老病死、数量变化,更是鲜有长期监测。这就导致全球雪豹数量至今仍是一个比较模糊且有争议的结果。目前接受度较高的估测结果是3500-7000只。

在野外调查雪豹方面,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包括红外相机拍摄、痕迹调查、GPS颈圈和DNA鉴定等。其中应用最广的当属依靠自动触发的红外相机进行拍摄,再通过分析影像数据,获取所需的结果。


(自动触发的红外相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1324c2im7d&width=500&height=375&auto=0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雪豹)


其实架设红外相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像是在和自然、动物斗智的过程。调查者需要跋山涉水,深入雪豹活动的山谷、山脊,寻找它们留下的痕迹,在有明显痕迹的位置架设红外相机,出现在相机感应范围内的动物便都会被拍摄下来。雪豹会在岩壁下、垭口旁等“交通要塞”留下刨痕、粪便,或在岩石上喷洒尿液、肛周分泌物。这些独来独往的山间隐士,就是靠这种方式感知同类的存在,获取领域竞争、潜在伴侣等信息。作为“偷窥者”,我们也能通过红外相机影像,切实观察到雪豹在自然状态下最真实的行为,以及它们和其它物种间的互动、联系。


(雪豹用后足在地上挠出心形浅坑,即刨痕,作为一种领域标记)


(雪豹的刨痕)


(雪豹的足印和大尾巴扫过雪地的痕迹)


(雪豹向石壁上喷洒尿液,以标记领地)


同人类的指纹一样,雪豹的斑纹具有个体特异性。得到红外相机拍摄的影响后,研究者正是通过比对斑纹,识别不同个体,再以此推导出当地雪豹种群的密度和数量。可想而知,这种方法耗费时间,很难应对大面积快速调查需求。


(不同个体的头部斑纹比较)


基础调研的缺乏,有碍于科学评估各地雪豹面临的生存威胁,而这些威胁是多方面存在着的。因其皮毛精美,齿、骨可作装饰,即使有法律明令禁止,猎杀雪豹以谋取利益的行为一直都有。在牧业活动强度较大的地区,雪豹猎食家畜的情况时有发生,易引发牧人的仇恨心理,从而导致报复性猎杀。在很多地区,流浪狗已逐渐成势,常集群狩猎,对雪豹的猎物甚至雪豹本身构成直接威胁,也加剧了动物疾病传播的风险。日益增多的人类活动,如放牧、修路、采矿、旅游开发等,都会对高原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使草场退化、生境破碎,影响雪豹及其猎物的生存。雪上加霜的是,全球气候快速变暖,将使雪豹丧失大量适宜栖息地,栖息地破碎化更为严重。


(雪豹叼着刚捕获的家羊逃离作案现场)


不过也有正能量。在WCS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位于羌塘南部的项目地,因当地林业局、乡村集体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及野生动物管护员十年间持之以恒的宣传、协调,牧民都懂得“捕杀保护动物是犯法的”,并清晰地知道哪些物种属于被保护行列。多年来,盗猎在当地都是绝迹的。在我们的调查巡访中,也全然不见猎套、猎夹的痕迹。雪豹分布的区域,大多盛行藏传佛教或伊斯兰教,其教义本身是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所以民众普遍认同动物保护的概念,行为上也会有所约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1324rq87yy&width=500&height=375&auto=0

(晒肚皮睡觉的雪豹,慵懒自在)


雪豹的栖息地均位于偏远的内陆,且多以放牧为生,干扰相对较少。不同于东北虎、藏羚羊这些悲壮或曾悲壮过的濒危动物,雪豹尚有希望。只要加强关于野生动物的普法、执法工作,充分调动本土力量对濒危动物的主动保护意识和责任感,针对雪豹的监测和保护工作便可持续开展。同时,我们也要尽力填补基础研究的空白,全面了解雪豹种群现状及其栖息环境内的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制定保护策略。我们也许可以用最少的悔意和最高的效率,留住“雪山之王”,呵护它们所代表的高原生态系统。

一位羌塘牧民老者曾对我们说:“雪豹本来就生活在这里,是我们的到来打扰了它们。管不好牛羊是我们自己的事,不能怪罪它们。因为我们,影响了它们的生活,就是我们对不起它们了。”

简简单单的“它们”和“我们”,就是对“和谐”最朴实的解释了吧。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WCS放映更多雪豹小电影~


支持雪豹研究保护,请关注99公益日雪豹众筹项目 



99公益日——雪豹特别推荐      雪豹作为中国西部重要“遗产”之一,也是WCS的重点关注物种,本届99公益日与雪豹相关的众筹项目如下,总有一(几)款雪豹适合你~


成为“雪豹摄影师”

发起机构:广州市远望野生动物保护服务中心



还雪豹一个家       

发起机构: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


维吾尔青年的雪豹梦 

发起机构:荒野新疆


雪豹吃肉我买单     

发起机构:北京市海淀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新疆,青海,西藏,他们为银灰大猫各守一方。WCS愿支持并助力中国民间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行动,与你一道,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