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以冲突升级,中国新能源车企慌了?

迷人的X博士 经济学博士 2024-01-21


以色列战火下的中国企业。



1

巴以冲突升级



中东“火药桶”又炸了。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宣布对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向以色列境内多处密集发射约3500枚火箭弹。


作为回击,以色列军队也向哈马斯武装控制的加沙地带发动了猛烈空袭,以色列国防军已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号称要“让敌人付出前所未有的代价”。


这是巴以双方近几十年来最激烈的一次冲突升级,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根据媒体报道,截至目前,双方死亡人数已逾千人。其中以色列有超过700人丧生,巴勒斯坦方面有400余人丧生。


▲图源:新华社


说起来,巴以冲突堪称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情况最复杂的地区性难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争地盘”问题,里边掺杂了历史、宗教、民族、地缘政治等多重复杂因素


这里得讲段历史。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人曾建立以色列国。但到了公元70年,犹太人被罗马人赶出巴勒斯坦地区,开始了长达近2000年的“大流散”。19世纪末,犹太复国运动兴起,犹太人又开始大批移居巴勒斯坦地区。


阿拉伯和犹太两个民族持续了数千年的矛盾,在1947年迎来了爆发。那一年,根据联合国决议,以色列被批准建国,耶路撒冷也被“分裂”。


在犹太人看来,阿拉伯人是“抢夺犹太人祖先财富的强盗”,因为巴勒斯坦是犹太人的故乡,是他们的“应许之地”,他们只是结束千年流亡、重返故里。而阿拉伯人则批评犹太人是“鸠占鹊巢”。



争执不下的双方选择了用战争来解决问题。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后,围绕巴勒斯坦问题,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曾爆发5次大规模战争,中东也由此成为大国博弈的战场。



2

布局以色列的中国企业



如果只看版图和自然条件的话,以色列似乎很“弱”。


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经过几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的实际控制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


但即便是这个扩张后的面积,也就只有1/3个重庆。而且,它境内还没有石油天然气,沙漠覆盖率高达三分之二。土地贫瘠、水源缺乏、地缘政治还不稳定,以色列的先天条件没有一丁点优势。


但就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却聚集着250多个高科技研发中心,包括大名鼎鼎的英特尔、IBM、微软、惠普、雅虎、Google等全球科技巨头。



早在2018年,以色列GDP总量就名列世界第38位,人均GDP高达4万美元,是世界20个最发达国家之一。而且,以色列高科技对GDP的贡献率超过90%


有统计显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高科技公司中,来自以色列的企业数量曾位居世界第三。2014年的时候,以色列创新能力就居全球第一位。


以色列何以成为全球科技含量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这离不开以色列对创新的重视。资料显示,以色列对教育的投入始终保持在GDP的9—12%区间范围内,这个比例高于全球其他发达国家。


讲一个数据,以色列公民受教育率达95%以上,在全世界仅次于瑞典。他们每1000人中有2.5名自然科学研究者,排世界第一。


也许是危机感驱使,以色列在现代农业、水资源利用、可再生能源、信息通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方面形成了全球领先的科研产业优势。


也正因此,全球资本纷至沓来,里面也有不少中国企业的身影。


IT桔子数据显示,中国公司和风投机构对以色列地区的投资事件有88起,并购事件有15起,主要集中在医疗健康和先进制造行业。


▲图源:IT桔子


以2018年为例,根据晨哨并购的数据,该年以色列全球融资总额达到60亿美元,中资投资了10亿美元,占17%规模投资中资更是占比逾30%。


腾讯、华为、阿里、百度、360、联想、平安等中国企业,都在以色列开展业务。这几年大热的希音,更是一度成为以色列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拼多多的海外版Temu也紧随其后。这些年,“中以产业园”更是遍地开花。



此番巴以冲突升级之后,不少人开始替这些企业感到担忧:一旦发生更大规模的战争,它们在以色列的业务是否会受到影响?



3

新能源车企该慌了?



相比于这些在以色列搞研发的企业,更应该担忧的,恐怕是中国的新能源车企。


你可能不知道,以色列已经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聚集地。


根据盖世汽车的数据,2023年8月,以色列汽车市场销量24,727台,同比增长20.15%,2023年累计销量21.3万台。其中,中国车企在以色列的市占率为15.3%,排在第三。


重点在新能源板块,8月份中国车企份额达到43%,比亚迪、吉利、名爵、欧拉表现都不错。


更多的中国车企还在涌入以色列。就在2023年9月,小鹏750辆G9和国际版P7i正式发运以色列,以色列也成为小鹏进军中东市场的第一站。


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以色列,可以追溯到2019年。这一年,上汽集团旗下的名爵率先打开以色列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也是以色列市场的首款纯电动汽车。


在那之后,爱驰、创维、比亚迪、吉利、零跑、江铃、哪吒、领克、岚图、极氪、小鹏也接连而至。以色列,俨然成了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海外角斗场”。


▲图源:42号车库


有人也许感到好奇,这些新能源汽车品牌,为何对以色列情有独钟?


首先是以色列需要汽车。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以色列城镇化率高达93%。而且以色列超950万的人口中,有一半以上在异地工作。这也就导致汽车在以色列几乎是必需品:


有三分之二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私家车。



其次,以色列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十足。据以色列能源部统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以色列将达到17.7万的保有量,到2028年,这个数字将增长到65.6万辆。到那时候,以色列的电动汽车销量将占据新车总销量的35%。


从绝对量来看,这个市场不算很大,但它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按照以色列政府的计划,从2030年起,这个国家将全面禁止进口汽油和柴油汽车,进口汽车仅限定为电动或天然气汽车。可以说,这是一个坚定走新能源路线的国度。


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是全球科技含量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全球的科技巨头和资本,都非常看重这里。如果哪个新能源汽车品牌能在这里取得成功,是不是更容易得到资本的青睐?


文章的最后,说回巴以冲突。这几十年来,那片土地上燃起了无数战火。但数次战争也证明,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都无法彻底打垮对方。他们的出路,或许只有一条——


和平共处。




部分参考资料:
【1】《以色列,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另一个「角斗场」?》,42号车库
【2】《在人均创业者全球最多的以色列,中国企业投了些啥?》,IT桔子
【3】《以色列战火下的中国企业,腾讯小米SHEIN都在》,奇偶工作室
【4】《小鹏出海以色列?为何各大车企都选择这个“风水宝地”?》,电动EV公众号
【5】《8月以色列新能源市场:中国车企表现亮眼,销量前十占据四席》,盖世汽车每日速递
【6】《以色列,沙漠中的半导体神话》,芯世相

>大神带你读研报<   

| 金投研好文推荐:浙江国祥背后的机构,藏不住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巴以冲突升级,中国新能源车企慌了?

迷人的X博士 经济学博士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