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刚:十八大以来党史学习教育的演进、意义和要求

王刚 中社学人 2022-09-09

[摘 要]十八大以来党史学习教育经历了由学习“二史”到学习党史的演进历程,当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仅正当其时,而且十分必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学史明势:为了应对“两个大局”的需要;学史明理:为了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学史践行: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有力践行;学史育人:新时代育人的基础环节;学史明辨:有利于精准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效果,应把握“史与人”“内与外”“长与常”等若干关系。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演进;意义;要求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其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史学习,多次就学习党的历史作出重要论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这既是对党的优良学习传统的赓续,也是既往学习内容的自然延伸。那么,党史学习教育是如何提出的?新发展阶段为什么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应注意哪些关系?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一、党史学习教育的演进历程

 党史学习教育的提出经历了从学习“二史”“三史”“四史”到学习党史的演进历程。

 从学习“二史”到“学习党史”的演进。十八大以来,党史学习教育的提出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的讲话中,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这样才能“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在他看来,学习党史国史(“二史”)不仅是一种优良政治传统,而且还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2015年12月,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二史”的学习教育提升到党性的高度来阐释,认为党性教育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心学”,为了加强党性教育,必须“深入党史国史教育”,这样才能“提高党性教育实效”。

 2019年10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把原来的“国史”改称为“新中国史”,由此便形成了一种固定表述。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回溯、阐释和总结,得出十条经验和九点启示,这对于全党全社会深刻认识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在此基础上,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这不仅首次明确提出“改革开放史”概念,而且还将其与原来的“二史”并列,从而扩展为“三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关联,进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的具体表现形式。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2020年1月,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史”概念,并将其与其他“三史”结合起来,由此形成了“四史”。2020年6月,在给复旦大学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2021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首次提出,要“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2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期间再次强调:“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回信时强调,“全党即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多讲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在“四史”中突出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实考量。从最初的学习“二史”、“三史”到学习“四史”,再到现在党中央正式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什么当前特别要突出党史学习教育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不是就不学习其他“三史”了吗?

 一是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目的是动员全党全国人民“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这就是说,2021年不仅是我们党的百年华诞,同时也是我们党在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要实现这一伟大跨越,必须回望我们党的百年奋斗之路,眺望我们党前方的奋进之路,把我们党的历史总结好、学习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进而凝心聚力,开拓前行。因此,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正当其时。

 二是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十分必要。2021年我们党将迎来百年华诞,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新起点,同时我们还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虽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要应对国内外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学习党史,深入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进而在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是学习党史是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础。根据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应该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然而,在近代中国,其人口数量不可谓不多,但“中国的社会里面,只是散沙一盘,没有精密的组织,健全的活动力,差不多等于无机体”,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其受本国统治阶级和外国列强压迫和剥削的状况世所罕见。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的身份,以“明确的根本宗旨、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灵活的政策策略等,将不同阶级、不同党派以及不同群体的力量整合起来,从而成长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心骨’”,这既结束了旧中国社会一盘散沙的局面,更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而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取得了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百年辉煌成就。对此,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佩里曾指出,正是中国共产党,把中国历史和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高度。因此,相对于其他“三史”来说,如果不了解党的历史,就不能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就不能回答中华民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终极奥秘”,也就“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也就无从谈起;同时,社会主义发展史也就无法续写辉煌。

 当然,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不是说可以不学习其他“三史”了。其实,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因为,一方面,党史涵盖了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就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另一方面,加强其他“三史”学习,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共党史的深刻认识,而且也有助于从“三史”的视野准确理解中共党史。以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为例,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帮助我们党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汲取丰富的经验教训,以便深入理解历史上为什么一些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如习近平就曾从横向比较的视野,多次对苏共和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结局进行了系统性的反思总结,这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这就从社会主义发展史视野中融通了中共党史,从而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接续取得胜利的“精神密码”和“理论基因”,以及在推进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中的巨大贡献。

二、新发展阶段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历史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要应对这种深刻复杂变化,需要把党史作为教科书、营养剂和清醒剂,修好党史这门课。

 学史明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为了应对“两个大局”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而这“两个大局”正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应该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我们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的现实考量。而要应对“两个大局”,就必须“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就必须“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学史明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为了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对我们党的“艰苦奋斗史”“理论创新史”“自身建设史”的学习,进而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汲取思想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中,我们党不仅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且还特别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以提升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修养。因为,党的理论素养和修养不够,则理想信仰不坚定,而理想信仰不坚定,就会“缺钙”,进而得“软骨病”,就会葬送党的事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回答新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的最新理论成果。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根本指导意义,它擘画了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不仅是一种行动指南,更是一种方法论。其实,历史和理论从来都不是相互割裂的,没有历史,便“理论不起来”。在部署党史学习教育时,习近平总书记用“特别是要结合”与“深刻学习领会”来强调,而“深刻学习领会”则在于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这诚如他所说:“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里,“深刻学习领会”和“特别是要结合”两个概念,深刻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和党史学习教育之间的紧密关系。换言之,党史学习教育不仅具有其自身的价值理性,而且它还具有鲜明的工具理性,其根本旨归在于为传播和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提供必要的学理支撑,进而做到“学史明理”。

 学史践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有力践行。2019年5月以来,中国共产党不仅集中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而且还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立为党的重要制度。根据制度学理论,完备的制度体系不仅能够释放更多和更优质的制度效能,给予人们稳定的心理预期,而且还是一种公共理性的表征,这诚如美国学者亨廷顿所言,“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其实,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立为一种制度,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永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从而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不把制度落实到活生生的实践之中,再美好和完善的制度也会“空转”失灵。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毋宁说正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坚定践行。因为,党史承载着初心,而初心则往往影响着党史,习近平曾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的重大历史节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在长时段的历史视野中,全景式、立体化和多维度展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当然,这并非故步自封,而是为了更好地继往开来,即在继往中“正初心”,在开来中“守初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在时间的发展逻辑中是一以贯之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

 学史育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新时代育人的基础环节。党史学习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而且它本身还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起到以史育人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在党的百年历程中,我们党十分重视历史教育,以史育人和以史化人历来就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然而,与一般的历史教育不同,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其实质是一种以党史为载体和抓手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即“学史育人”,提高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一是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在部署党史学习教育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目的是树立正确党史观。这就要通过党史学习,准确把握中共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认真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而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只有党史观正确了,才能正确认识我们党的历史,才能正确评价我们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才能增强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二是学史崇德。这里的“德”,就是道德修养,学史崇德就是崇尚我们党历史上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从中汲取道德的力量。在我们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和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劳模精神、抗疫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的红色传统和红色资源。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党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永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三是立德树人。纵观人类社会的教育发展历程,从来就不存在绝对的“价值中立”,“教育并非一个价值中立的事业,就教育制度的本质而言,无论教育工作者是否意识得到,他们已经被卷入了一项政治活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强化政治导向,就是要以正确的党史观,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其学习党史、学习优秀共产党人高尚品德的巨大热情,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学史明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精准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曾几何时,在中国非主流社会思潮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甚嚣尘上,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放大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所谓“揭秘历史”“重评历史”“反思历史结论”“拷问历史真相”等口号,来虚构、解构历史,贬损革命领袖,恶搞英雄人物,进而否定我们党和党的历史。如有人说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偏离了所谓“近代文明的主流”而“误入歧路”,雷锋形象的出现是出于政治宣传需要,焦裕禄栽种泡桐树不能防止水土流失,甚至像狼牙山五壮士、江姐、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王进喜等典型人物都被怀疑、被污蔑等。对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必须高度警醒。

 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方法和举措是多样的,但最基本、最有力和最便捷的路径便是“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即进行科学的党史教育,进而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其实,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表面看似是揭秘所谓历史“真相”,但往往遮蔽了真相本身,它们自认为有“后见之明”,殊不知这是历史研究的大忌。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指出,进行历史研究,绝不能以今度古,而是必须回到历史现场,秉持一种“理解之同情”的态度。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坚持以历史性为基本原则,它不仅仅关注历史现象本身,更关注历史现象之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和还原历史真相。陈旭麓先生曾说:“历史学看来是探索过去,实际上应该是为了现在与未来,那些食古不化的人,永远只知道历史就是历史。”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当然是党史本身,但其目标指向却在于,通过对党史发展脉络和精准党史细节的论证,进而在现实中呈现与引导社会主流价值,不断增进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认同、情感认同、政治认同以及价值认同,进而推动爱党、爱国、爱改革开放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毋庸讳言,这正是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有力的反击。

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应注意的若干关系

 学习党史并非一件易事,正确的党史观的形成也绝非一蹴而就。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应注重和把握“史与人”“内与外”“长与常”等若干关系。

 史与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应注重党史和党史主体的关系。史与人的关系是党史与党史主体的关系。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因此,历史并非尼采所理解的“无”,而是充盈了“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人构成了历史的全部。有人物就有丰富的观念和精神,历史的本质就是由一代代人的精神史浇筑而成的。因此,学习党史首先应注重对党史人物的叙事,以具有情感温度的党史人物活化党史,使党史的远方、精神的原乡以及情感的温度相互映衬,从而实现史、人、情的有机统一。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应善于以党史人物故事为抓手,进而梳理党史的脉络和感受党史的温度。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例,如果我们仅仅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难免会效果不佳,这是由于其中存在难以消弭的时间、空间、文化等各种间距所致。但如果我们能够采取人物故事的叙事策略,以“人物故事讲历史”,即通过讲述马克思这个历史人物故事来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在一般人的理解中,马克思是一位高深莫测的哲学家,其所撰写的著作也几乎都是“大部头”,这往往会使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望而生畏。对此,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个人的生活、家庭、情感等方面着手,以通俗易懂的故事为切入口,“用‘故事’这种体裁写作,便于读者充分认识马克思。既了解他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的一面,又了解他作为儿子、学生、丈夫、朋友、父亲、外祖父的一面,让读者看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马克思的写作目标顺利实现,有故事的马克思就这样走进读者的心里。”同样,在学习党史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讲述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方志敏、杨靖宇、邓小平等优秀共产党人的故事,从而深入学习我们的百年辉煌史。

 内与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应注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这为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活动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在传统的党史学习教育中,课内学习往往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学习教育形式,教育者根据其所学到的党史知识对受教育者进行灌输和传播,从而激发受教育者对党史的认知和想象。这种学习方式有其固有的优势,如教育者可以在讲述党史的同时也对党史进行评论,从而衡量党史的得失,以便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党史观。然而,这种学习教育形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毕竟党史已是一种不在场的存在,单凭口头说教,受教育者难免会有一种距离感和陌生感,也许正因为如此,在一些人看来,历史往往是灰色的,其趣味性和吸引力并不强,连史学家马克·布洛赫的儿子也曾向他本人提出“历史有什么用”的困惑。

 其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重视和运用课内学习的形式,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地灵活采取一些课外实践活动,以便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这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充分运用红色资源,组织受教育者到革命遗址遗迹、相关的历史博物馆和陈列馆、伟人故里和纪念场馆、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等进行体验性学习,甚至可以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这有利于增加受教育者的党史在场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感悟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伟大奋斗精神。又如,为了增添党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可以围绕一些特定的党史话题开展辩论赛、趣味知识竞赛等活动,这既有利于受教育者加深对党史知识的了解和认知,也有利于提升受教育者对党史的分析和研判能力。再如,革命英雄人物是党史发展的促进者和见证者,可以邀请革命前辈亲临现场讲学,从他们的口述党史或者党史实物的展示中,增强受教育者对党史的敬畏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长与常: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应坚持长期性和常态化。就党史本身而言,其内容十分丰富,相关的党史著述也可谓卷帙浩繁。而且,党史作为一种既定的客观存在,它并不会因为人的认识而改变,但人的认识却会由于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党史原来的形状和色彩。这说明,学习党史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对党史形成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学习党史的长期性决定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化。习近平曾强调,领导干部学习党史,不是要“少读”,而是要持之以恒地“多读”,以便不断深化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仅如此,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里的“全程”“全方位”,有力地说明党史学习教育是一种经常性教育,需要抓经常和经常抓。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地提供合理的党史教育资源供给,既要有严格的统一要求,同时也要有差别化、个性化以及精准化的安排,以提升受教育者学习党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既要将党史学习和理论学习融会贯通,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又切实能将党史中的丰富智慧和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能力,从而实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实现“学史增信”。




说明:公众号在推送时略去了原文中的相关注释和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王 刚,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

本次转载来源:微信公众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