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鉴”(多卷本)推进会议召开

中社学人 2023-08-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共运通讯+ Author 朱旭旭 潘西华


主会场与部分与会专家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鉴”课题组举行视频会议

2022年1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鉴”(多卷本)推进会议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胡振良教授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轩传树研究员应邀出席并在线作点评指导。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苏州大学、辽宁大学、聊城大学等单位的30余名课题组成员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部主任潘金娥研究员主持,研究部全体成员参加讨论。


 
中国社科院马研院国际共运研究部主任潘金娥研究员主持会议   



首先,课题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教授从立项背景、时代价值、研究方法和前期研究成果等方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鉴”课题做了详细介绍,并提出要高质量完成项目研究,出标志性成果。林建华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国际共运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论述是前所未见和极其丰富的。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在全党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在全社会开展了“四史”宣传教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并通过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这为我们进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深化研究和项目的推进提供了极好条件,正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教授发言



林建华指出,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鉴”采用纪传体、编年体以及纪事本末体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来记人物、记组织、记事件、记文献等等。对于涉及到的人物、政党和其他组织、文献等,我们要立传。对于涉及到的事件,包括革命活动、建设活动、重要会议等,我们要立论,理清其来龙去脉。要见人、见事、见思想,要出经验、出规律、出启迪,做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向史而新。

随后,各卷负责人就本卷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以及难点问题等进行汇报。第一卷负责人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袁群教授、方文教授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为主题做了汇报,并对本卷的成员构成、前期准备情况、写作思路、未来规划等做出说明。第二卷负责人潘西华副研究员、苑秀丽研究员介绍了“从1871年巴黎公社到1917年十月革命”这一时期的写作思路,并就各卷之间的交叉内容如何呈现、涉及到的经典著作及其思想如何与国际共运史实融合,以及按照时间脉络如何确保重要组织从创立到解散过程的整体呈现等问题的思考进行了汇报。第三卷负责人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有军教授、李华峰教授论述了“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1945年二战结束”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从“2+X”的视角阐释了本卷研究思路,即两个主题:一是苏联一国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共产国际的主要活动;X是指这一时期国际共运史上若干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历史人物等。第四卷负责人潘金娥研究员、贺钦副研究员对“二战后至今”这一时期提纲设计及未来规划等情况做了汇报。课题组其他成员也在相应卷次做出补充和说明,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会场讨论


在专家点评环节,胡振良教授从宏观的视角对本课题做出评价。胡振良教授指出,首先,完全认同本课题编写的初心和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时代,当前迫切需要重新编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2.0或者3.0版,与其他相关学科相比,本课题要体现出大历史观、大格局,体现出国际共运的最新发展态势。其次,点赞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本课题书稿采用开放式研究、集思广益,前期通过充分讨论形成共识,有效达到各卷之间思路、方法、内容的统一,充分体现出个性研究与共性研究相结合的特点。最后,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充满期待。本课题不仅是学术研究,还是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科研团队建设工程,能够有效推动本学科的发展。胡振樑教授还指出,今天我们开展国际共运史的研究,有些问题虽然已经定性、定论,是一项基础性研究工程,但站在当今时代所能达到的高度如何出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要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再创新。开展国际共运史的研究,要做到在呈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价值基础上体系出运动、思潮和制度三位一体,对于各部分交叉内容要做到纵向衔接、横向融合,在分析原因、过程、结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是非得失、把握规律,为后人所借鉴。

轩传树研究员肯定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鉴”项目的谋篇布局及其重大现实意义。轩传树研究员强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鉴各卷要紧扣“运动”这一主题,要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同社会主义发展史区分开,从“运动”的视角谋篇布局,对每卷的章节目标题进行转换,对各卷内容进行整合、细化。

胡振良教授、轩传树研究员针对各卷提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逐一点评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林建华教授对课题组提纲修改、撰写启动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提出要处理好几个问题:第一,本课题要从纵向维度把国际共运发展历史进程的脉络梳理清楚,展现出国际共运的阶段性特点及发展态势;第二,要从横向维度把国际共运史的整体性反映出来,而不是各国共产党的历史的简单叠加,需要把国际共运某一时期的共性特征反映出来;第三,要为国际共运史重要节点上的重要人物、事件、政党、组织、会议、文献等立传;第四,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国际共运史,深入思考如何在课题中呈现出新评、新论,体现出创新;第五,对现有提纲再研判、再优化,要进一步完善。

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课题定位、厘清了撰写思路。课题组成员表示将集思广益、齐心协力、再接再厉、持续攻关,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鉴打造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发展的标志性著作之一,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原标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鉴”课题组举行视频会议

供稿:朱旭旭、潘西华  审核:林建华

本次转载来源:“共运通讯+”微信公众号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把时间交给阅读中社学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