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味19-20大“历史交汇期”的四大时间节点

中社学人 2023-08-28



推荐阅读





品味19-20大“历史交汇期”的四大时间节点

编者按: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义。

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即: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这5年中有若干时间节点,是我们工作的坐标。长线思维来看,这期间至少有四大时间节点是影响极其深远、值得反复品味的。

下面和“中社学人”学习一下吧!




01 【聚焦】从十九大到二十大, 这些时间节点很重要!






02 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的理解


1、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是对未来五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形势特点的重大判断,是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持续推进的重要部署。

2、交汇期是承上启下的衔接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是割裂开来单独推进的,而是同步推进、交汇推进的。具体来说,到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时,虽然距离党的二十大还有两年时间,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推进丝毫不能松懈,而是要乘势而上接续推进,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十九大报告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又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催征鼓,生动体现了我们党时不我待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担当。

3、交汇期是大有可为的机遇期。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必将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抓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就抓住了大有可为的机遇期。按照党的“十三五”规划,在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这个历史交汇期,“新四化”的同步铺展、互动提升,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多元动力、多级支撑,中国将迎来有温度的发展、有质量的发展、有保障的发展。

4、在“十三五”规划如期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的基础上,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必将实现平顺的转承接续,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将迎来更加有利的战略态势。

5、交汇期是攻坚克难的关键期。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肩负的任务就会愈加艰巨。因此,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只有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才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参考资料:中国军网-如何理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03 十九大到二十大,中国非常重要的历史交汇期


2018年6月22日-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义。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如何在历史交汇期把握历史机遇?

当下我国正处在历史交汇期,而在习近平看来,这个时间节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义。历史交汇期,也是历史机遇期。有利条件很多,仍然大有可为。如何在历史交汇期把握历史机遇?

此前,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还提到一个“历史性交汇期”。他指出:“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


历史交汇期我国外部环境有何特征?

处在历史交汇期的中国,外部面临着怎样的国际环境?

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表示,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发展从来都是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我们要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历史交汇期我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统筹谋划和推进对外工作。

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
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
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
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

这里提到的四个“大势”是对国际形势的最新判断和深刻把握,而就在不久前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习近平对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也有一个判断:

尽管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但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呼声不容忽视,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尽管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涌现,但捍卫和平的力量终将战胜破坏和平的势力,安全稳定是人心所向。
尽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但“地球村”的世界决定了各国日益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



0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历史交汇期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


进入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交汇。
回望来时路,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求索奋进,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
开启新征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正续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


继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三卷之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正式出版,以历史交汇期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引领中国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也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读懂中国打开了新的“思想之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为帮助国际社会
深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增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
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中联部新闻办推出短视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历史交汇期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


让我们一起透过镜头,共读经典。(稿件来源:中国网;视频: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新闻办公室)




推荐阅读






信息来源:“中社学人”综合整编自新华社、视觉中国、中国军网、中国网、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新闻办公室等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中社学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