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新文体!怎么理解“谈治国理政”不同于“选集”“文选” “专题论述”“专题摘编”“单行本”等著作类型

中社学人 2023-08-28



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文体特征



编者按:2022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全国兴起学习热潮。学习这一著作要聚焦于其中的思想内容,而考察和说明这一著作的形式方面特别是其文体特征,对于大家更加自觉地学习是有助益的。



从文体上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可以说是一种新的著作类型。它不同于“选集”“文选” “专题论述”“专题摘编”以及“单行本”等类型,而是一种全新的类型,我们可以称之为“政论散文”体。这种“政论散文”的特点,主要是精粹性、生动性和文学性在风格上,它与政治领导人通常的长篇讲话和政治论述迥然有别,而带有某些散文特点。从编辑原则来说,它是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选取最精粹、生动而带有一定文学性的短篇短章, 并按专题进行编辑。它一般不完整收录习近平总书记的长篇讲话,而是从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小部分,使之单独成篇并加上新的标题。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为例, 全书共有109篇文章,其中并没有文件体和长篇大论的篇章,都是比较简明精要的篇章。短的几百字,长的也不过几千字。而所包含的内容则是十分丰富的,分为21个专题,涉及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而且能够体现习近平总书记两年多以来的重要论述和思想。无疑,其中的论述所涉及的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因而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是十分郑重而严谨的。但由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风格平易近人,密切联系实际而“接地气”,特别是带有个人色彩的文学艺术性,因而我们读起来十分亲切、不枯燥,甚至总有一些会心微笑和艺术的享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 思想的魅力,也是其话语的艺术魅力。正因如此,我们的阅读体验是轻松而愉快的。

最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主要面向海外读者,是为了让其他国家那些对中国政治有一定关注和兴趣的人阅读而编辑出版与发行的。这一点从第一卷的出版说明就可以看出来,特别是可以从出版机构“外文出版社”看出来。从我国政治文献的出版传统来说,党的领袖的著作多是由“人民出版社”以及后来的“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则打破了这个传统,是由“外文出版社”出版发行。既然是面向海外读者,就不能编得过于全面和长篇大论,也不能显得刻板和沉闷,而要用最精粹而生动的文字,承载尽可能多的内容。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成功的,不仅在国外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同样符合国内宣传教育的需要。因而从第二卷开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就在面向海外读者的同时也面向国内读者,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思想的重要文本。它在国内外的巨大成功,表明其文体特征符合学习宣传的需要,符合思想传播的需要。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来说,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时,不能仅满足于“轻松愉快”和“艺术享受”,还要以研究者的态度和精神,深钻细研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对于其中每一篇甚至每一句看似简单的话语,都要深刻领会其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从理论上掌握并从学理上加以阐释。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时,不能仅限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还要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更多的论述,全面完整、原原本本地学习。我们要全面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各种重要论述,特别是那些理论性强的长篇论述,更深地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博大精深。




相关阅读








本文作者: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6日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中社学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