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马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中社学人 2023-08-28






关于马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是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大工作。

以此为学科发展的抓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新高度,应当在近期取得明显进展。

背靠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体系”建设,需要认识和解决若干共性问题,

而其中的关键又在于进一步树立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强调,要以中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新发展的正确道路。随之,“三大体系”建设开始作为一项重大理论工作,催动着各个学科以此为抓手,凝聚前进动力,超越历史高度。对于年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关于“三大体系”建设,更是春风时雨、战鼓声声,值得我辈同仁为之不懈努力,以到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新水平。为此,重提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问题,既是就教,也是强调其重要性。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我国21世纪初创建的一级学科,在党中央关怀和指导下,一批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老一代学者为其筹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这一学科不仅稳立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群中,而且在带动相关学科快速发展中取得了可喜成绩,体现了当代中国在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的立场和决心。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从编制、修订到今天的基本成型,已经在国民教育学科目录发布并逐渐被熟知,其权威性得到认可,虽然还将继续完备,但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组成中最富鲜明特色的代表学科。接下来的问题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中,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将本学科的科学性与中国特色相统一、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把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学科整体?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兼顾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逻辑时,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来考虑其完整性、实践性,不仅要在学理上廓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脉络,而且要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性。


从学理的角度或从史本的角度来考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性,是需要的;而更要明确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总是伴随着与时代相应的理解与诠释,总是与实践的需要同行。譬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十年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更多地指向战争与革命问题;在冷战结束后的三十多年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更多地指向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建设问题。那么,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就必然随其重心的转移而有侧重。因此,今天关于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建设,就应重视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主题,并且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学科发展的新视野与新境界,即把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纳入学科体系重心在学科建设中相对固定下来。这样,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和国外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反应,就成为在新的视角下观察马克思主义的学科新成员;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主义下的改革开放问题,都可能成为新的学科分支和领域在学科体系建设中备受关注;关于当代中国在世界纷繁局势下奋勇崛起的新经验、新命题,也将进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范畴,以充实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原创性的认识,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推进与创新。这种学科深化不是一种主观的想见,而是由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当时代的历史任务中的作用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这就使我们进一步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必然与当今世界的前途及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相适应,因此,应当从中国实际出发来解决本学科体系建设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重心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于马克思主义如何与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科建设和研究上必须调整范式,走出书斋式和注释式解读马克思文本的窄路,走上与时代相向、与实践同行、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新道路,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治国理政中的新思想新战略新认识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关切人民群众的时代呼声,总结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结论、新成果,在学科体系中进行理论规范和加强。


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是不断推进的,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纳入其学科体系,正是其进一步走向成熟的体现。这个结合过程(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中逐步完成的,表述这一过程,实际上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立下了基调,是一件洪钟大吕的盛事。所以,我们今天关于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建设,必须遵循学科的客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体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本来规律和道路。学科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式框架,而是在内容的不断充实中加以系统化的新认知,是在实践的推进中鲜活地展现马克思主义魅力的理论构建,学科体系建设应当具有一种工程感和使命感。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深处,不是把19世纪的问题提到21世纪,不是“回到马克思”的呐喊,而是直面时代之问、人民之问,观照新时代世界的前途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问题。


第三,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必然有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也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和实践自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今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中理论建设的趋势,是马克思主义变成亿万人民群众手中的思想武器的必然。所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应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人民群众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这正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书斋里的哲学的地方,那种借马克思主义之名而又与社会主义运动不相干的纯思辨的东西,是很难对社会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因为归根结底,马克思主义是与伟大实践不可分离的社会运动及其总结。如果马克思主义离开当今中国的伟大实践,弱化与新时代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斗争之间的密切联系,无论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设想的怎样周全,都只能游离在广大群众的接受和认同之外。这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必须鉴戒的。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可以抓住主要观点、主要战略、主要原点的创造和发展,避免过细、过繁、过碎,让大众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空间、有咀嚼和回味的余地,以增强大众的学习意愿和认同度。


第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重在突出中国特色,突出马克思主义原创由欧洲向东方和世界范围的转移,突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造与发展,而不必贪大求洋、舍近求远,硬性地与国际接轨。


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也需要关注国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实践,以扩展学科纵深,为此将国外马克思主义列入二级学科。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样做是否能够体现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需要再议。因为,强把国外马克思主义纳入学科体系,把一些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当成马克思主义,还会造成马克思主义谱系的混乱。可以说,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是本学科的特色,即使保留国外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其研究方法也应当重在分析其产生原因、实践动向、理论差异、概念疑义及其演进方向、启示与互鉴,而不是简单地介绍和评价,也不是一种传播式的学科意向。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以洋论洋”,即以某种“普世价值”来衡量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把“趋同论”之类的定位带进学科体系,压抑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的理论创新。更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不一定要将国际认同(或向“国际接轨”)当成本学科的出发点,只需要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寻找合理性、规范性。只有在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学科体系之后,才可以谈论与国际上的学科接近和靠拢的问题,即先有特色再讲国际性,循着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路线去发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一部分重点院校(研究力量比较强、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是可以坚持下来的,但大多数院校在学科建设上,不必“一刀切、齐步走”地都把国外马克思主义当作学科建设的必备学科。


可以认为,现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学科体系来说,其学科建设的要求是符合当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实际的,是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相一致的,其课程设置与之配套也是合理的,今后可能的调整也应当在此基础上进行,以利学科体系的稳定。如有调整,着手处主要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缝衔接,新论题则是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阐释。



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启动和推进是与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的提问相伴随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取得巨大成就的思想先导,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体系正是建立在这一核心问题上,是在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来厘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体系相联系中发展起来的。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党治国治军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马克思主义走向21世纪的广阔空间。这必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体系的主体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不断走向创新性发展的结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沿袭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体系的核心,仍然在厘清“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由此出发来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体系,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创立时起就开始提出,但在今天,我们的思考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性,即在当今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中,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展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体系,使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思路更加宽阔,研究目的更加明确,学术建树更加丰厚。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与创新最主要地体现在这里,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而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体系亦将得到巨大推进。为此,需要在厘清以下四个问题中解决学术体系的理路和主题。


1.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实践重心


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性体系,马克思主义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共产主义“幽灵”走过170多年的里程,其中不断加入新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回答了现实提出的一个又一个历史性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其真理性的证实,也为马克思主义在后来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社会主义的转折(中国向改革开放转变和东欧剧变的发生)使马克思主义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当代中国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到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新路,从而真切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由此可以看到,从马克思主义自欧洲到东方与至今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总结马克思主义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基于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探讨其特点和规律。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本身走过的路线,是本学科需要揭示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进程,是本学科的重要学术工作和学术体系的组成部分。而这一进程不仅表现为当代中国的蓬勃发展,也必然成为世界寻求发展的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新视野。但相关研究和学术体系的完备仍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2.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理论创新正为世界瞩目。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党治国治军中,造就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新认识、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画出了一幅宏大而坚实的蓝图。显现着东方治国理政智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而且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中继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观点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理性和实践的成果,包含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般原则和应变策略,能够作为一种可供借鉴的范例。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进程上看,这也为继续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经验和启示。深入论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跨越和理论创新,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体系的主要问题。


3.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当代中国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成就,进而在推动一系列深层次的根本性改革中,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理论的角度上看,这一伟大实践形成的认识必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推进,是马克思主义先前没有提出和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实践中的回答,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解决时代提出的新问题。这包含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必然成为学术体系建设划时代的新成果和主要内容,并逐步在学术研究中明确与深化。

从现有研究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体系已经逐渐成形,代表作已经反映在国内出版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著作中,其中形成的专题集中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的实践焦点,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理论展现。以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的主体,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体系,从当前实践出发,形成深入的理论总结,才是抓住其学术之重心。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体系构建也将逐步达成共识。


4.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与时代定位


从国际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趋势来看,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深刻复杂的大变化中,要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出低谷。在坚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的同时,中国共产党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当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这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更具有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客观条件。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造就了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新的历史任务中的理论创新,造就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并成为党在今后长时间里的指导思想的决定性原因。中国的崛起告诉人们,社会主义能够让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实现民族复兴,原因就在于逐步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当代中国通过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来实现现代化新路,使中国道路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概念,这将会对未来世界的发展前景产生明显作用。这就必然会使进步人类看到超越资本主义的希望,看到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发展的光明前景。

当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正在稳步走向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这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一个巨大鼓舞。中国的发展模式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优势,以及在世界性经济衰退和严重疫情下表现出来的韧性,正在引起世界进步人士的热议。当代中国开创的中国道路及其创造的中国奇迹,证明了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的结合中正在不断走向胜利。在这一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不仅是世界社会主义的胜利,也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胜利。而对这一过程的有力论证不是别的,就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的产生和形成开拓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以上四点,正是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体系的基本点,可能在实际认识上有所不同(因为研究的角度可能有区别),也许并不需要形成一种学理建构,但在学术研究工作中,达于一致的条件是具备和成熟了。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体系


比起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体系建设与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实践和理论发展本身,处在滞后的状态,这使得一段时间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大量不符合中国实际和马克思主义本质的表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规范性、感召性、批判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性干扰。例如,把臆设的合法性作为一种理论框架来判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依据,把市民社会作为发展民主的阶级基础,把宪政民主作为当今中国政治建设的遵循,把西方现代化模式看作“普世价值”等。这种时髦的新语不过是引入别人的理论来定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表达。这不是我们的话语体系建设,也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中进行清理。


实际上,使用什么样的词句与概念似乎并不涉及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马克思主义不是从西方传进来的吗,西方文明在当代中国不是可以为我所用吗?这里应当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在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文化相结合中,已经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意识形态和中华文化的灵魂。今天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角度来看问题,理论的严肃性表现在对其价值的指向和其目的的规定性。这就使我们更需要在当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上,保持其纯洁性、时代性、易于为大众理解的特点。


为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体系建设中,应当注意到以下四种关系,并在实践中理解和驾驭它,以引导理论的稳定。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与时代发展的关系,看到经典思想在时代中的变迁,以完整地、适时地诠释马克思主义体现其现实性和与时俱进的质感。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代同行的鲜活的理论体系,需要在时代的进步中接受一切文明成果,包括新的语言、新的学说、新的概念和认知等,要承认其他民族和国家在选择当今发展道路上的合理性,肯定他们的话语权。也就是说,当代中国的话语体系建设要与世界范围的文明进程同步,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就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来说,现有的表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表述上是比较确定的,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无产阶级立场与建设未来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的基本导向。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引导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的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使其具有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语言特点。比如,《共产党宣言》指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此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应当获得肯定,但在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的现时理解与社会形态意义上关于所有制问题的理解是应当加以区别的,离开现实的社会关系来谈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变,把一般进程搬入现实政策,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因此,在当前关于所有制问题的话语上,必然转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与政策,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展趋势的判断变成我们今天的话语,也更不会变成当今中国的实践和政策。话语体系不是简单地使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使用什么概念的问题,而是表达的立场与导向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意和发展中的新意的问题。又如《共产党宣言》还有一句著名论断:“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我们对这一名句的理解还不能说是明确的,直接阐释此段话的文章也很少见,因为它原本是来自19世纪欧洲社会生活的一种预想,中国学者往往没有实际体验。我们今天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可能是最接近原著的思想,或者用更加切近现实的“建设美好生活”则易为大众接受。这说明,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体系建设是一项并不容易的事,值得探讨和变通的东西很多,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体系建设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要从坚守中国文化的立场和文化使命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其融入了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主体,变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其话语体系建设当然是要在坚守民族文化的本土观的基础上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深邃的思想,如“和而不同”“文化天下”“和谐万邦”“天人合一”“兼爱非攻”“天下”“大同”等,这些都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见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中国马克思主义表述的许多基本思想、概念和用语,例如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小康社会,在处理同周边国家关系时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成的智慧和探索,获得了广大中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的理解和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建设只有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深厚土壤,才能枝繁叶茂、源远流长。关于小康社会、中国梦、美丽乡村、和谐社会等,这些词语和概念实际上表达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善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当代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的关系,在实践发展中接受检验、回到实践、引导实践、继续前进。


在全球化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中,我们不能不正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分野,不回避、不掩盖、不放弃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也不以此来画线、区分文化的亲疏、高低和强弱。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在当代世界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中不会就此消失,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正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和民族凝聚力的来源。而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也正是在坚持自己的立场和明确的意识形态倾向的基础上,来表述我们对于当今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立场和观点。但我们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却一贯主张从各国实际出发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尊重各国人民的意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成果,并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对资本主义的最终扬弃。因此,马克思主义必然在全部文明进程中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把爱国主义和国际贡献统一起来,思考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应当坚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正是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表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话语担待。为此,我们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全人类解放观与当前斗争结合起来,以“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作为国际关系话语的核心表达,显示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特点,走向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在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上,以及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碰撞中,让中国马克思主义发挥作用,发出思想与文化交融的中国声音。


话语体系是与对外文化交流相关联的,这里提出妥善处理意识形态问题,不是在文化价值观上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定性,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内涵和运用于一般文化问题的深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亦是中西文化价值的融汇与展开,两者在实践中不断结合,产生出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当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和文化观渗透进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必然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向世界展现出新的面貌,为中国树起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也提高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放大了中华民族文化在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互鉴中的重要意义。善于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设想中找到解决分歧的方案,使中国故事获得更多的听众。马克思主义是与人类未来相始终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建设也应当符合全球化时代这样一种话语特点。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其中对于许多问题的探讨还在继续研究中,很难一时提出明确的方案。但从总体上,可以这样定义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其必然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又体现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和理论创新,反映当今时代条件,始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文明与进步的表述。这既不意味着对世界学术长河的不顾,也不是对中国文化延续的漫长道路的复旧,而是在既有的文化成果之上复兴和创新的思想和语境,以表达当今中国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积累和文明走向的一部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表现出的思想价值,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一种写照和弘扬,其话语体系建设正是马克思主义蓬勃生命力的体现和要求。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前进的当前任务,正激起广大理论工作者的极大关注,而真正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就在于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迈向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中国呈现出的发展前景正在引起世界的关注。当代中国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那种把现代化归结为西方模式,而否认发展中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来选择各自发展道路的谰调,已然失去市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4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说明从不同的国情出发去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正在变成一种可供选择的经验。我们今天谈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为的是进一步总结中国道路的必然性,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传递开来,既启示他人,又表明一种深层的文化自信。


这种自信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据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具有内在的融合性和一致性。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必然在现实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制约下形成,这就使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发展道路的关联性更加明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所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体系”建设,不是意识形态的重建,不是中国文化的重建,而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项创新。它涉及的不是技术性问题,而主要是关系党风、文风、思想与精神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作为一种理论工作和文化任务,落实在建设上,是在我们一贯坚持的意识形态基础上解决如何建设的问题。



总之,当代中国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表现出的优势以及中华文化的长久魅力,为我们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增添了自信和勇气。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必不负时代厚望。






作者简介:黄红发,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俞思念,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文章来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2年第3期


终审:“中社学人”责编曹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