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见梅艳芳,又见梅艳芳

甘北 甘北 2022-01-13

本文作者:甘北

首发公众号:甘北

电影《梅艳芳》的上映,让梅姑又一次回到大众视野。

她逝世那年我还小,因为不怎么看港台剧,对她所知甚少。只知她是一个巨星,拥有很多粉丝和很高声望,她去世的消息传来后,班上有几个女同学悄悄哭了。

后来有一天,一个同学约我去她家看碟,放了那场堪称绝唱的告别演唱会。

如果有可能,大家可以去找找这场演唱会,它比纪念梅艳芳的所有视频文字都更令人震撼,那种精神力量是直击灵魂,难以言传的。

如果嫌长可以只看这一段

可以不看文章,但这一段真的超值得

癌症晚期的梅姑,一袭白衣婚纱站在舞台上。中气依旧充沛,唱跳依旧卖力,除了肉眼可见的消瘦,没有半点绝症病人的萎靡。当时演唱会视频传出,甚至有人怀疑梅姑“诈病”。

她说,我是一个歌手,亦是一个演员,穿婚纱不是我第一次,不过没一次是属于我自己的。这可能是我一生的遗憾。我也曾有几次可以穿婚纱的机会,但是我自己错过了。

她又说,每一个女性的梦想,都希望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婚纱,我相信我已没有机会。我告诉我的拍档刘培基,我好想有一次,就算嫁不出去都好,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婚纱。

她还说,人生就是这样,有些时候你预料的东西,你以为有的东西,偏偏就是没有。我以为自己二十几岁就能结婚,三十岁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孩子……

她往周边的空气抓了几抓,没有,扑来扑去一场空……

随即,她唱了这一生留给舞台的绝响,《夕阳之歌》。

如果不是梅姑的粉丝,尤其非粤语地区的人,应该都没怎么听过这首歌。

倒是有一首同曲不同词的姐妹篇流传更广,陈慧娴的《千千阙歌》:“来日纵使千千阙歌,飘于远方我路上,来日纵使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月亮……”

然而,这么多年,我去KTV一直点的都是梅艳芳的这首《夕阳之歌》。

不同于《千千阙歌》的缠绵悱恻、靡靡之音,《夕阳之歌》唱的是江湖儿女的英雄意气、患难与共,是茫茫人生的风雨飘摇、明日难测,是生死挚友在逆境中肝胆相照的扶持,是人间最最稀缺的理解、共振和灵魂交互。

漫长路,骤觉光阴退减

欢欣总短暂未再返

哪个看透我梦想是平淡

曾遇上几多风雨翻,编织我交错梦幻

曾遇你真心的臂弯,伴我走过患难

它改编至日本歌手近藤真彦的歌。

近藤真彦,是不是梅姑的粉丝,大概都知道这个名字了。

一个令中日两位歌后同时伤神的知名渣男。

当时身为巨星的梅艳芳,曾为了他多次奔赴日本,甚至不惜放弃大好前程,甘心蜗居于室为他洗衣做饭。

好友刘培基说:“我去日本探望她,看到一屋子都是从超市买回来的东西。我问她在做什么,她说在洗厕所,她真的自己蹲在那里洗刷。”

然而深情至此,还是被辜负了。

原来早在梅艳芳之前,近藤真彦跟日本天后中森明菜的绯闻,就早已沸沸扬扬。

他既迷恋梅艳芳,又放不下中森明菜,甚至说出了那句渣绝人寰的名言:“明菜离开我是活不了的,而你没有我还能好好的。”

当然啦,这位日本歌后后来的命运也相当悲惨,近藤真彦屡屡劈腿令她憔悴不堪,还闹出自杀风波,从此精神一蹶不振,演艺事业全面停摆。

然而,自古渣男得人心。饶是这样,梅艳芳依旧放不下近藤真彦,直至生命的最后一程,还不惜忍受病痛的折磨,飞往日本为他庆生。

不知道在告别演唱会上,梅艳芳穿着专为自己定制的婚纱,唱着改编自近藤真彦的《夕阳之歌》,一步步走上谢幕的长梯时,心中翻涌而过的是值得,是遗憾,亦或是别的什么……

“拜拜……”

她独自拖着拽地的白色婚纱,一级一级踏过红毯走上台阶。

门开了,她转过头,像大姐大一样敞亮,喊出了最后一声告别:“拜拜……”,从此便是“多经典的歌后,一刹眼已走,缠绵着青葱的山丘,转眼变蚁丘”。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代歌后梅艳芳,从此陨落。

第一次看这场告别演唱会,我才不过13岁。当时只觉遗憾,胸中却并未翻涌波澜。

直至而后,二十几岁回头再看,三十出头回头再看,写这篇文章时又一次回头再看……几乎无法喘息,每一个音符,举手投足,都足以令我眼泪婆娑,心意难平。

我现在很相信,一个人的精神很可能是有形的,它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以一种目前科学还无法检测的形式,附着在它曾散落过的每一个角落,无法消弭。

十三岁看过的东西,永远停留在我的身体里了。

只是那时年纪小,对他人的命运还缺乏共情和体察,对人类的普遍情感和爱恨情仇都没有切身的体验,可即便如此,那些被谓之为“精神力量”的东西,还是在身体里悄悄地生根发芽了。

二十岁,三十岁……每历经多一段世事,那颗种子便又长高一寸。

我是在后知后觉中,体悟到所谓“港女精神”的。如果“港女”有代名词,在我心中,最贴切的便是梅艳芳,一直是梅艳芳。

一个女人的一生啊,没有比她诠释得更淋漓尽致。

我甚至觉得《女人花》这首歌就是她冥冥之中的偈语:

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

女人花,随风轻轻摆动

……

爱过知情重,醉过知酒浓

花开花谢终是空

缘份不停留,像春风来又走

女人如花花似梦

她的身世,她的命运,她一生的风雨摇曳和如花似梦。

吸血鬼一般的母亲,寄生虫一般的哥哥,四岁半便登台献唱,在当时黑社会横行的香港娱乐圈,以不被许多人看好的外形条件,硬生生闯出一条血路,成为风靡一整个时代的“百变天后”。

这一条路,可想而知。

从未获得的亲情,坎坷不定的爱情,早年的忐忑求生,卖唱、端盘子、挨打,到后来的一路猛闯,及至中年又确诊了癌症,命运对她如此捉弄。

难就难在,她记得自己淋过的雨,还愿意为他人撑起一把伞。

刘嘉玲说,“绑架门”抗议现场,是梅艳芳抓着她的手把她拉上去,给她一个很强的力量。

刘德华说,她是宁可天下人负她,也不愿负天下人的。

张国荣说,阿梅是最疼我的。

好友落难,她帮。

同行被欺,她出头。

那些年大大小小的赈灾晚会、慈善捐赠,从来就少不了梅姑的影子。

及至最后的告别演唱会上,她依旧大方地牵出一帮后辈和朋友,一个个介绍他们的名字,给予他们人生最后一次的提携和帮助。

狮子山的硬朗和维多利亚港的柔情啊,你只要看看这个女人的生平,就懂了大半。

我从前年纪小,不懂得所谓的精神力量,生命力、意志力这一类词,听来多少有点假大空。

皆因那时我只是生命的旁观者,全然不懂一朵花要绽放,一棵树要成长,要经历多少挫骨伤筋的磨难,风来吹,雨来撼,干涸、洪涝、地裂、山崩、泥石流……

犹如一个人的成长。

我那时并不能真正体会,一个癌症患者是怀着怎样的热爱,对生命何等敬重,才会抓紧人生最后一程,去迸发最明艳最炫目的光彩。

近两小时的演唱会,穿着繁复的舞蹈服,戴着笨重的头饰,载歌载舞。

一个人要多爱这世间,才会选择以这样体面的形式谢幕?

也不懂如花般摇曳脆弱的生命,要挣脱原生家庭的土壤,在一片风霜雨雪的荒原里,经历了怎样的孤独、颠簸、坎坷、伤痛,才能开得如此璀璨、开得浓烈。

直到而立之年,再次翻看梅姑的生前影像,潸然泪下,不能自已。

她曾经这样活过,她竟能这样活过。

我从不认为她的极可贵之处,在于她的标签、她的声望,甚至不在于她的歌曲、她的电影。

而是她向所有人证明了,一个女人是可以这样活过的。

今日荐读

讲一讲,最近亲历的一件灵异事件,颠覆我的世界观
五岁的儿子突然说:“妈妈,我不想做男孩子了,我想穿裙子、涂口红、穿高跟鞋。”

视奸前男友第365天,我发现他不是男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