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疯狂的外星人》你真的看懂了吗?

George in trees 抛开书本 2019-03-30
戳蓝字关注我们哦!

注意,本文章涉及原著和电影的剧透



在解读《疯狂的外星人》之前让我们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埃及金字塔是怎么建成的?


耍猴场里为什么要有如来佛的手掌和五畜奶奶?


为什么美国特工总是借用黑人的领带?


为什么外星人从烟酒店逃走的时候,导演要带领观众跑到河边?


为什么外星人会败给锣鼓和酒?


为什么要让外星人说中国俚语?


为什么要提及美国队长?


为什么每到关键时刻,导演都会加入《2001太空漫游》的经典配乐?


现在我们来一一思考上述问题。


金字塔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是百万奴隶的劳动成果。金字塔在电影中其实就是一个符号,它象征了人类文明进程中,阶级之间的奴役。其实世界公园里的万国建筑都是符号,无论是白宫还是凯旋门,都象征着阶级之间的奴役。导演最后让猴把这些建筑都砸碎,表达了个人对世界文明的消极看法: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不过是阶级之间、物种之间的奴役罢了。



如来掌和五畜奶奶


电影最后,只有如来佛的手掌和五畜奶奶没有被砸碎。中国人都知道,孙悟空败在了如来佛掌下。而电影中虚构的五畜奶奶是保佑耍猴人奴役猴的神仙,电影中,耿浩最后用五畜奶奶供桌前的香蕉打败了猴。因此,如来掌和五畜奶奶得以保全,代表着身为猴的外星人,终究还是被耍猴的人控制住了,其实就是被奴役了。


黑人领带


导演的野心很大,白人特工总是“借用”黑人的领带,害得黑人很尴尬,最后白人特工还把领带甩到了地上,这其实是美国内部种族歧视问题的外化。还有白人特工一出场时对亚裔美国人的嘲讽,也代表了美国的种族歧视。而黑人让人想到黑奴,亚裔让人想到中国劳工,黑奴和劳工,都是世界历史上,阶级之间的奴役,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河边


为什么导演要带着观众跑到河边。外星人是跳上了一辆快递三轮车跑到河边的,而河边似乎是个码头,是快递小哥的集散地。快递是人类文明最新的产物,而快递的传输过程,也是靠快递小哥风里来雨里去,他们何尝不是最新人类文明里被“奴役”的一群人。外星人骑上自行车往回跑的时候,耿浩和郝腾飞在后面追,背景是高楼大厦,高楼大厦下面是破烂的城中村。高楼大厦和城中村之间的对比,强调了阶级之间的差异和奴役。


自拍也是人类文明的最新产物,在电影里也被调侃了一番。



锣和酒


锣、皮带、音乐和香蕉制住了猴,酒制住了外星人。虽然这里有对中国酒文化的调侃,但细想你就会发现:猴子听锣就敬礼,这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不经过大脑,不用思考;猴子吃香蕉是本能;外星人爱上了喝酒,是身体对酒精的记忆,也不经过大脑。导演对高端文明是绝望的,你能力再大,还不是败给了条件反射,败给了本能。你进化了吗,你还不是只猴?盖再多的金字塔、白宫、凯旋门又能向后世证明什么,能藏住你的尾巴吗?


讽刺在这里最为辛辣。耿浩打败外星人,看似是一场反抗奴役的斗争,但实现它的方式,还是靠人对猴的奴役。锣和酒不过是奴役的另一种形式罢了。


中国俚语


外星人发飙的时候,狂飙中国脏话,让人忍俊不禁。这种格格不入的荒诞感,外化了文明之间的隔阂。郝腾飞给美国人递烟美国人不接,耿浩被抓起来之后对特工说“下午领导找我有事”,郝腾飞给外星人送钱,警察对郝腾飞说“遣返”的时候指了指天上,其实都是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美国人不懂中国人那一套,外星人也不懂,警察开玩笑说“遣返”,也是中国式思维,说白了,文明与文明之间没有真诚的交流,只有隔阂、暴力和奴役


美国队长


美国队长是美国大国力量的代表。那个美国特工约翰,在以为猴是外星人的时候,对猴下跪,在得知它只是猴的时候,挥起拳头往上打。说白了,约翰的行为代表了低端文明对高端文明的跪舔,和对更低端文明的暴力和奴役。约翰最后带着大队人马、拿着锣去找外星人,那个锣拿在约翰手里,贼像美国队长的盾牌。导演在这里进行了讽刺:你不是说不信美国队长的力量么,怎么信了锣?对了,龙追着ET在天上飞,是不是也有点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的意思?


《2001太空漫游》


在《2001太空漫游》里,这段配乐出现的时候,正是古猿学会使用工具之后。他们用工具打败了另一群古猿,从古猿到人的过渡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学会使用工具。这段配乐之后,《2001太空漫游》一下子跨越千年,进入了太空的段落。因此这段音乐可以说是人类进化的序曲


《2001太空漫游》里太空飞船本来是人类的工具,可是高智能电脑却试图杀死宇航员。这何尝不是对人类文明的反思:人类会不会被自己的工具——人工智能所奴役


有了这一层典故,我们就可以看到宁浩在《疯狂的外星人》里使用这段配乐的深意,无非是对人类文明的更高端的嘲讽:在不同文明之间隔阂、暴力和最终奴役的终点,也许就是人类对自己的奴役。耿浩对猴何尝不是一种奴役,郝腾飞把动物泡酒,何尝不是一种奴役。


在欢欢穿上太空服出现的时候,这段配乐第三次出现,是以中国民乐演奏的,给人的感觉特别戏谑。而电影也到了最为荒诞的时刻:所谓建交,不过是耍猴。配乐的演奏方式,同样传达了导演对人类文明的讽刺。



结案陈词


宁浩无疑借用喜剧这种商业类型片,进行了作者化的表达:人类文明不过是场奴役的过程,也许就是外星人口中的“垃圾”。可这种见解,何尝不是一种歧视、一种偏见。宁浩无疑是站在低端文明的立场上的。


但大家都以为歧视只发生在高端对低端,可低端对高端何尝没有偏见?认为开好车的就不是好人,这钟仇富心态算不算一种偏见?提到上海人就认为人家小气,算不算一种偏见?偏见来源于信息不完整,宁浩无疑操作了观众的视角,只让观众们看到高端文明对低端文明的暴力和奴役,可低端文明固有的劣根性却只字不提,并把人类文明的一切美好掩盖起来。


许多反应种族问题的美国电影,已经涉及了黑人本身的问题,无疑是种进步。可《疯狂的外星人》似乎还是太以偏概全了些。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喜欢本片,并力挺宁浩。虽然《疯狂的外星人》更多的是讽刺,缺少严肃的反思。而看看好莱坞,太多电影只把人类文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



对原著的改动:从原著温情的内核到电影黑色的讽刺


虽然都是怀有“赤子之心”的小人物拯救地球的故事,但电影《疯狂的外星人》还是对刘慈欣的原著《乡村教师》做了非常彻底的改动,甚至只保留了“小人物拯救地球”的桥段。


原著旨在“赞颂”:赞颂老师的伟大。原著中地外高等生物由于具有“记忆遗传”的能力,所以个体不用通过学习就可以知道上一代人所有的知识。然而地球人不具备“记忆遗传”的功能,所以才有了老师这个职业。也正是原著中那个身患癌症、穷困潦倒、临死前仍然坚持教书的乡村教师,意外地因为自己的执着拯救了地球。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则更多在于讽刺,让卑微的手艺人“臭耍猴的”拯救世界。


对比前作


纵观导演疯狂的系列,导演依然延续了黑色幽默的风格和对小人物的关怀。但是在结构上,宁浩却仿佛做了一些“返璞归真”的变化。


《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都以结构见长,多重视角、多条线索。其实每一条线都可以对应于一种已经非常成熟的“喜剧模式”。比如《石头》里总是受挫的国际大盗和《赛车》里被冻死的泰国高手、频频被耍的台湾黑帮,都可以概括为“虎落平阳被犬欺”模式;比如《石头》里道哥一伙和《赛车》里的两个陕西“职业杀手”,都可以概括为“笨贼”模式;再比如《石头》里的包哥和《赛车》里的耿浩,他们都是怀有“赤子之心”的小人物,当他们与上述的“大盗”、“笨贼”相遇时,便衍生出许多笑料和纷繁复杂的叙事线。


如果说《石头》和《赛车》是宁浩对于多种“喜剧模式”手到擒来的杂糅、运用,那《疯狂的外星人》就像是宁浩从曾经熟练驾驭的众多“喜剧模式”中选取“虎落平阳”这一种,回归传统叙事,对人物关系深入挖掘,赋予更私人的见解,衍生出更多的解读空间。如果说《石头》和《赛车》是横向式的罗列,那《疯狂的外星人》就是纵向式的深入。



《疯狂的外星人》中的外星人就像是《石头》里的国际大盗、《赛车》里的泰国高手和台湾黑帮。他们对于对手,都具有绝对优势。当这种优势一旦丧失,好玩的事情就来了,比如外星人演猴戏;而这种优势一旦恢复,更好玩的事也来了,比如人类给外星人演猴戏。《石头》和《赛车》里,宁浩只是拿这种“优势”开玩笑,很浅;而《疯狂的外星人》里,宁浩却把它作为命题来深入思考。


最后说一句,也许《疯狂的外星人》还有另外的解读空间,也许这部电影是拍给一些导演看的。孙悟空打烂白宫,大概比冷锋更给力,可,这只是世界公园啊,你糊弄我,你耍猴呢?还有,宁浩总拿基情开玩笑,也是够调皮。


还有一个小问题:西南猴王的传人,为什么说一口青岛话?


最最后,感谢豆油“西北偏北”的启发。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电影知何处”


End


作者:George写作分享是他最大的快乐



内容简介:耿浩(黄渤 饰)与一心想发大财的好兄弟大飞(沈腾 饰),经营着各自惨淡的“事业”,然而“天外来客”的意外降临,打破了二人平静又拮据的生活。神秘的西方力量也派出“哼哈二将”在全球搜查外星人行踪。啼笑皆非的跨物种对决,别开生面的“星战”,在中国某海边城市激情上演。


书本短评:


George 


对大国自信的辛辣讽刺,不能当做喜剧来看,虽远必诛神码的,不过是个耍猴的。9分


刘毅(资深影迷)


虽然外星人的存在让我不停的出戏。可导演疯狂系列的那种荒诞的风格,却是大大的让人喜欢。剧情上小瑕疵、剧中人物的降智虽然还是让人不舒服,可在这种荒诞的风格的衬托下更显命运的离奇。8分


徐小缺(影迷)


剧情很有意思,主演们的演技特别棒。全程都在哈哈笑,非常适合春节档。外星人也不容易,总有种这是暗讽一部分人的感觉,被压迫而形成条件反射,巴甫洛夫~8分


西北偏北(高中生资深影迷,书本作者)


宁浩无疑是聪明的,他在片中层次分明的构建了一组阶级关系,然后通过闹剧的方式把这组关系打破,最终达成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嘲弄和对阶级存在的消解。结尾的那场无比咋呼的打闹,就是对一切阶层鄙视链条的彻底否定,甚至是质疑文明存在的根本意义。这或许才是刘慈欣一直在讨论的母题。当文明褪去阶级外衣的那一刻,人和猴,高等和低级,没有区别。局限性在于,这场反叛的寓言最终还是要以玩闹戏谑的底层发财梦匆匆瓦解。7.5分


西楼尘(豆瓣网红,书本作者)


一座乐园就能游遍世界,一场仪式就能宇宙建交。五指山下祖祖辈辈表演着猴戏,一个头箍才认得出猴王。大圣落难要在这等穷山喉顶枪尖,特工遇险飞跃五湖四海无头鼠窜。巴甫洛夫条件反射适用全部生物,人参蛇酒地方特产风靡整个宇宙。可怜这高等生物竟然败给了千年猴戏,这建交明珠还是走了一遍消化系统。6分



胡幽幻(高中生影迷,书本作者)


宁浩的土味贺岁大电影,感觉像拍出来完成任务的,角色根本没有塑造,剧作也缺乏惊喜,不过有几个梗还是蛮有趣的,你甚至可以看到美队,京学,六学,以及中国魔改版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曲,也算是很应景了。5.5分


徐若风


不仅不是宁浩最差而且是宁浩中流水平,是他的《火星人玩转地球》《世界》《西游记》《银湖之底》《2001太空漫游》…… 中华土味大舞台风味的荒诞科幻喜剧,混搭得很有趣。正所谓六学是国粹,中美合拍文体两开花,文化元素用的特别好,是构成自反性的。


二月鸟语


与其说是一部喜剧,不如说是一部荒诞剧,喜剧可以荒诞,但荒诞的并不一定是喜剧。荒诞科幻片应该是最适合这部电影的类型标签。片中的每一个事件对现实而言都是荒诞的,只有事件的发生地点是实际存在的,刘慈欣原作的内核是当代人生存的环境是否和几千年前一直在重复。当然《疯狂外星人》在外星人的动机上完全是遵循原著的,而电影内核所体现出来的是外星文明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和种族歧视,外星人当然是一个现实中子虚乌有的存在,而中国和美国之间通过外星人事件所引发是政治矛盾和文化歧视是这部电影用荒诞来传递的核心表达,但如果你读过原著,或许你会发现另一层意义,那就是当今世界的演变和冲突其实在历史长河中都能找到其映射,仿佛就是若干年前某件事的重演。这也是这部电影更重要的意义:科幻其实是生活的放大和对历史的映射。


《流浪地球》称得上国产科幻片的里程碑?

为银幕而生的大象,不能只以“丧”定义

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电影简析


书本2019大表彰!!!红红火火迎新年!!!

书本专访:

郑琼 周圣崴 黄亚历 康宇琪 李睿珺 

杨瑾 章明 王学兵 仇晟 佟晟嘉 陈实 

张大卫 刘丹 于镭


快,来给我们投稿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