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银行资管大佬谈转型

2017-07-03 第一金融课堂

聚集业内专家,助力精英成长。点击主页左下角可申请入群,点击中间是系列文章索引,点击右侧可收听直播课程!

(投稿邮箱:136794808@qq.com




在统一监管的趋势下,资管行业如何调转庞大“身型”,投资结构上将针对未来进行哪些储备和调整,统一监管框架下资管怎么发展,资管的下一颗棋子落在哪里,都非常值得思考。


原标题:中国资管30人闭门研讨会 统一监管框架下,大资管如何稳健转身?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俊丹 上海报道



2017年是资管行业的监管“大年”,监管从严,执行从严。无论是监管层面对金融去空转的决心,还是财政税务系统就政府融资、资管产品增值税等方面的新安排,都对银行资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统一监管的趋势下,资管行业如何调转庞大“身型”,投资结构上将针对未来进行哪些储备和调整,统一监管框架下资管怎么发展,资管的下一颗棋子落在哪里,都非常值得思考。


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举办首次2017中国资管闭门研讨会,邀请银行、信托、券商、监管机构人士共同探讨。


建议监管要循序渐进


无论是统一监管的指导意见,还是接连下发的专项治理规范,与会人士一致认为,监管正朝着有利于资管发展和市场规范的正确方向前进,长远来看,必将对中国的资管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希望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机构能够顺利完成转型。建议加强一行三会政策的协同,避免因为多个部委政策叠加引起可能的市场过度波动。


与会嘉宾表示,解除信用政策时,最好不要把过去的东西一次性全部解决掉,今天的资产管理市场,比较担心这一次监管风暴过于猛烈,没有时间改变新的交易模式。


而关于合规,不仅是看当下,还要定义过去的合规性,一定要循序渐进,软着陆,给市场足够的时间,这涉及到大量的参与者和每一个参与者的深度利益。

准入和量化监管转向行为监管


在过去的监管体系中,资产管理处在快速成长时期,但规范性不够,包括监管自身也难以准确把握其中某些现象。


与会嘉宾认为,过去的监管方法和制度逻辑可以称之为准入式监管和量化式监管。准入式监管指金融市场谁可以进来做,谁不可以进来做;量化式监管指金融产品的量化审批,入场时间不同,但在事后纠偏方面是一致性的。


目前市场的规则一直处于再定义、在规范的过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仍用准入和量化的方法解决问题,容易产生新的寻租空间和市场不确定带来的矛盾成长点,比如套利。解决办法是把准入和量化监管改为行为监管,或者说功能监管。


信用风险以流动性风险体现


反观目前的信用问题,有嘉宾认为,现在是“信用纠结”,信用在两端都出了一些问题。


有与会嘉宾认为信用风险其实已经得到体现,更多是以流动性风险体现的。银行资管能够得以迅速发展,缘于国家信用(银行信用)的支撑,高杠杆且没有资本约束是最大的问题。


但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很多市场机构都有侥幸心理,犹如击鼓传花。


在这个过程中,去杠杆有几种方式,一是主动,二是被动。被动去杠杆主要是监管政策压力,会对市场形成一定冲击力。


金融市场在银行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未来资管具体怎么改革还不确定,但必须解决分业监管与综合经营、金融市场作用越来越大的矛盾。最后关键的结果是通过资金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区分方向。


软肋:流动性问题


在与会人士看来,今年对资管冲击最大的不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而是流动性风险。央行货币政策MPA考核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动性,资产端和资金端都面临挑战,资管机构压力很大。今年以来同业融资成本节节提高,这是金融机构流动性的风险溢价。从另一个角度讲,与其他机构相比,流动性也是银行最大的优势。


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管控,每个机构的应对方式不同。


有与会的券商嘉宾表示,从2016年开始防风险,其中最关注的就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第一是资产流动性风险,在债券领域,去年开始提升信用风险管理;2017年加强了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参照银行对流动性的敏感度,进行负债端结构调整,使产品运行平稳化。第二,现金流量很重要,现金流量不好有可能带来严重风险。


有银行业嘉宾认为,流动性管理的方法,重点要适当控制资产久期。现在在抓浮动利率,由于没有资产重定价问题,过去浮动利率较多按照央行存贷基准利率,这个浮动从目前利率风险管理有效性来说比较弱。


监管趋紧中大机构的机会


与会嘉宾认为,监管趋紧,对大型资管机构是机会。一方面大型银行的表外理财规模在总资产的占比远低于中小银行机构,空间很大,只要注重好产品端久期和资产端久期的匹配,会很自如。


也有中小银行机构嘉宾认为,中小银行中同业和理财占比更高,压力更大。


他认为,相比证券业机构,银行资管缺少业绩偏离的解决措施。例如银行业机构委外亏损后直接变成摊余成本,相比之下证监会虽允许货币基金做摊余成本法,但要配以市值重估的中间价,一旦偏离到0.5%-1%,要把钱填进去。


第二,银行资管风险报表里面从市场风险所代表的负PV数字很大。因为负PV相当于利率每上升一个点之后市值重估的亏损。只要把资产久期拉长,理财账户的发行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到2017年慢慢开始变了,最早理财发给个人、公司,后来发给同业,资产膨胀起来积累了很多负PV,今年商业银行所蕴含的资管风险很大。


银行资管的地位呼声


与会人士认为,虽然指导意见很多,但未来银行理财作为怎样的主体存在,如何定位,都存在不确定性。


这给银行转型带来困惑,向净值型产品转型可能也未必符合监管方向。目前在各家银行中,除了工行、招行净值产品比例较高外,其他多家股份行都在千亿左右。该人士认为净值型产品与银行优势有一些矛盾,建议统一的监管和差异的优势要有所兼顾。


目前银行资管多以事业部制运作,向子公司化靠拢,对于资管的流动性支持,部分银行的做法是根据资产规模明确流动性和资本金的支持上限。子公司自2015年提出探索试点之后一直未能落实,在目前监管环境下,有银行人士再次提出希望能够继续推动设立独立子公司,其认为市场上银行理财的口碑完全能够在设立独立子公司之后延续。


在与会人士看来,首先,银行资管由于没有主体地位,也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例如自营投资,可以通过利率互换等方式对冲。但是资管没有法律主体地位,存款对商业来讲是债权债务关系,资管到底应该归为委托代理关系还是其他?很矛盾。因此明知有风险时,也无法选择主动的对冲手段。


第二,目前为止银行理财基本上都是刚性兑付。一方面刚兑,另一方面是法律关系造成很大程度上资管的风险套利积聚。

(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





第一金融课堂为初入职场的银行、金融系统的人士方便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我们分系列发布了专业人士分享的经验、经历,希望能够给予些许帮助。现已发布第一系列:优秀客户经理成长系列文章、第二系列:贷前调查、第三系列:财务分析篇,第四系列:授信产品系列。今天开始发布第五系列:资管系列。敬请关注!



授信篇合集

财务分析篇合集

贷前调查系列合集

优秀客户经理成长系列文章合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