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政治

​华盛顿邮报关于中国“防疫钉子户”未发表的采访

余亮 壹寸灰 2023-06-12

华盛顿邮报采访防疫钉子户(包括我)的报道出来了。平淡,倒也在意料之中。记者妹子手下留情,舍不得黑我,但是也不能太夸呀,毕竟华邮总部已经决定了。因此报道不吹不黑,却掩藏了那一晚的热情,而我要在这里说出那晚的秘密。

大概是上上上周一晚上,我在上海,林一五在北京,两位记者在台北,两岸三地连线。台北下着大雨,我说想起了学生时代听孟庭苇的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人家本来是要找大陆的顶尖防疫钉子户采访的,结果到处吃闭门羹。钉子户刚被国内某自媒体计划给黑了,平时又对爱搞事的西方媒体气不打一处来,所以纷纷拒绝采访。

我代表不了钉子户,但我看记者妹子屡遭拒绝,还挨了骂,于心不忍,就趁虚而入,主动邀约,结果约成了。

他们的采访报道一般是两人一组,一个是研究员,负责研究材料和寻找采访对象,一个是主笔。既然一次来两,我不敢独享,叫上了著名外媒观察家林一五一起。果然年轻人火力壮,妹子是我约的,手还是他快,唰唰唰为这事都写了两篇文章,我还一篇没写。今天抽空来说说。

我当时约人家,也不是心血来潮见妹起意,而是观察已久,处心积虑。这几年美国对中国疯狂打压,同时中国民众又纷纷识破西方媒体的阴间滤镜,对它们很不感冒,没事就嘲讽西方媒体。有斗争精神当然好,但我觉得也不必一味剑拔弩张,斗争也是为了求和平嘛,能交流的时候还是应该交流

另外,她们不是在研究我们吗?年初《日经新闻》的三个华裔女记者整了一个中国“网络义勇军”图谱出来,罗列了正能量大V,把我也放在里面。那么我也来研究研究她们,互相研究,这才带感。

日经新闻刷屏的图片

我直接和对方说,中美关系现在很差,大国博弈是历史的宿命,但我们个人还是可以交流的,也是抹不去的。我知道你的立场,没关系。

我既在乎大国崛起,又在乎小民的情绪嘛。

对方挺配合的,我建议吴佩玲用腾讯会议连线。她们没用过,但还是把第一次腾讯会议献给了这次交流。全程也都是我在录音,完了把腾讯会议自动整理的速记稿交给她们。中间互相有问有答,不是单向PUA。

全过程我和林一五疯狂输出,也不局限于对方的问题。遇到对方有机锋的问题,我们更开心,这样才刺激啊,就要展示出双方的姿势水平。咱看破就说破,大方给予回应。

我问了一下对方这次采访的缘起。对方说先是看到“真实故事计划”报道钉子户,然后钉子户抗议这篇报道不公,就想到钉子户的的实际情况和报道不太一样,想了解一下。

聊了两个多钟头。我总结一下华邮最终没有充分报道的有意思的点。

  • 首先对方想了解“防疫钉子户”这个概念。


我介绍了这个词的来历,其最早流行和地产拆迁有关。
林一五说防疫钉子户最早从美国来的,虽然美国人没用这个词,但是有很多坚持自我防疫的。这一点很重要,可惜华邮报道没有提。

我说我们也学习了美国同行的不少东西,比如CRbox是美国人发明的,我认为这就是健康的中美民间交流。我们也承认这方面美国人民的先进性,新冠的病毒吹满地,美国人民真争气,对吧。美国一开始就躺平了,群众自发防疫经验比我们丰富,我们虚心学习。记者没听说过CRbox,我就把拍帮主的介绍链接发给她们了。

我说钉子户是全世界都存在的,为自己健康负责嘛。我们看拜登在体育馆演讲的时候虽然没戴口罩,但是场馆外面装了好多台大功率通风机,等于把场馆变成了一个超大CRbox,对不对?

  • 记者问:钉子户们做法都一样吗?


我说钉子户也是多种多样的,林一五是坚决防疫,我是概率性防疫,就是说不太可能百分百防住,但是要尽力降低家庭感染概率,至于该做的事,比如出差、聚餐,我能去还是去。就像交通事故总是在发生,你还是要出门坐车,但坐车一定要系安全带,降低交通事故的概率。

六一节我带孩子出门吃饭,就随身带着江卓尔研发的便携式自带充电宝crbox空净器,去酒店就带着林一五建议的便携紫外灯。

手提crbox

记者对那个便携式CRbox还挺感兴趣的,多问了几句。我说这很典型,美国人的点子,被中国人优化设计,再和我们强大的供应链结合,生出新成果。可惜华邮最终没报道,没能形成中美产业积极交流的信息闭环。

我说个人防疫措施还要考虑社会分层,比如快递小哥就没法做好严密的防护,我还给我们楼的快递小哥送过N95口罩,但是最多感染高峰期戴一戴。毕竟我们主要是办公室静态工作,能坚持个人防疫。

  • 记者问:这些措施你们会一直坚持下去吗?


我说我灵活调整,与时俱进。比如家里的入户隔离区,因为不太方便,感染高峰过去之后我已经拆了,但其他的习惯,比如出门回家先酒精电喷枪从头到脚喷一遍,维生素d日常让家人补起来防重症,这些我是保持的。

我的防疫物资,请钉子户们鉴定

林一五说你可以把个人防疫看作做游戏攻略,你会觉得累吗?我说,就像你出门旅行也要做攻略,你很喜欢啊,对不对?

  • 记者问:你们会不会觉得从此失去了什么?

我说这是好问题啊,我还没有停下来想我失去了什么,我要想一下。林一五说防疫的影响还不如养了孩子,养孩子前经常没事往外跑,有了孩子想出门就不方便了,所以也没啥。至于防疫,自己和太太都有洁癖,本来就是很注重卫生的。

我说是呀,当防新冠变成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没什么大影响,就像现代个人卫生措施都是古代没有的,什么上厕所用手纸,餐前便后洗手等等,都没有。(作为现代人,也失去了古代人用手抓饭吃的“乐趣”对不对,当然现在印度人还没有失去这个乐趣。)

我说为了防疫可能付出一些代价,但也可能让生活更方便,比如出门带酒精凝胶这个习惯我以前没有,现在有了,增加了方便。以前出门玩,让小朋友吃东西前还要找地方洗手,现在拿出酒精抹一下就行。我还让孩子自己制作CRbox,锻炼了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林一五说自己备的药,后来让亲戚用上了,这就是对社会的贡献。我说,钉子户做好防疫,也减轻了医院的压力。(用经济学的话语讲,钉子户具有“正向外部效应”。那些感染了都不戴口罩到处乱窜的人,就产生社会负面效应)

我说中国过去三年的动态清零基本成功,尤其前面两年,显著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还锻炼了基层公务员队伍和人民组织。要不是遇到这种类似大挑战,社会很容易歌舞升平,养尊处优。未来除了疫情,还有别的挑战,汶川、台湾不都发生过大地震嘛,怎么组织救灾,怎么自救,这都是要练习的。

防疫倒逼我们进步,比如之前各个部门都做重复的流调工作,一方面说明他们认真,一方面说明数据不统一,浪费精力。所以这是倒逼着社会的数据管理要进步。好多国家甚至还没有机会去遇到这种挑战。

所以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变化,不要在焦虑中发酵。中产阶层有个问题,就是觉得当下生活不容改变,我要旅游,我要party……刘慈欣怎么说的?“人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认为生存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其实看历史,伟大的人类经常要负重前行。美国当年也有清教徒精神,也要努力奋斗嘛。

所以要辩证的看问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要搞二元对立。

  • 记者问:为什么你们觉得不能听专家的。

这个主题倒是在报道中出现了,林一五已经做了分析,说这是暗示中国防疫造成信息混乱,专家意见不可信。当时我说,任何国家专家意见都不统一,美国的专家也是这样,那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两边说法都看,我自己尽量避免信息茧房,我既在五百人的钉子户群里,也在那种天天骂人的缓则群里呆着。有不同声音也是好事嘛,会刺激大家想这个事情。但是不管什么观点,一定要是严肃的才值得参考。

机锋问题来了——

  • 记者淡淡地问:那你们会不同意放开的决定吗?

我说我再次强调要辩证看问题。西方人喜欢搞二元对立思维,比如政治学爱讲国家和社会的对立。林一五笑着说,就是喜欢贴标签。我说贴标签容易传播,但是不利于认识真理。动态清零和共存也不是截然对立的,动态清零也是一种共存,共存也要尝试做好个人圈子的动态清零。

之前我们动态清零、精准防疫都很成功,但是奥密克戎传播性太强,国家必须做出调整。我在22年10月份的时候就买制氧机了,在11月的文章里已经表示可能要放开了。

国家的政策也是在不断权衡的,政府也是两边专家都听的,吴医生、张医生,那都是政协委员。美国也一样,不是还有一本书叫做《美国反对美国》吗?

  • 记者问:钉子户好像是少数,那你们觉得周边的人有尊重你们的生活方式吗?


林一五说一般都是互相尊重的,正常人也都知道,清零和共存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只能凑合,互相尊重吧。

我说没人会歧视我,我也没有歧视别人。现在关于防疫路线,正常人没有那么对立,说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你自己选,要防疫就防疫,要躺平就躺平,各自选择。钉子户比较讲科学,各种论文都喜欢去看看。即便不想花心思防疫的,遇到问题也会来问问钉子户,比如打疫苗的诀窍,好多人其实都不知道,打了三针灭活疫苗,第四针还在找灭活疫苗。我就告诉他要打不同技术路线的,对方就非常感谢。

  • 记者问:钉子户们会碰头聚会吗?


我笑着说,你关注钉子户们的群体生活呀,我都可以讲。钉子户有没有搞组织?这个是没有必要的,防疫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就相当于一个亚文化群体,通过社交媒体关注,也会拉微信群交流防疫信息。我们院有个老师防疫比较严格,我们开会时候遇见,会互相表扬口罩戴的好,但主要还是谈最近在做的研究,交流一下学校里的各种事情等等,才不会像复印纸那样专门搞组织行动。

  • 我问记者,你已经是华盛顿邮报中国分社的社长了,但是你的文章都能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写吗?编辑部会不会有一些他们的议程设置?


Lily Kuo想了一下,说:
总部编辑部有自己的一个架构或者思路,所以有时候稿件的发表就变成一种记者和编辑的谈判。

我说我理解,就像我们的政府,做一件大事也是要多方谈判的,比如搞分税制改革,总理都要去和地方官员谈判。

我说还是希望我们要敢于突破,不要都是按照一个套路去报道。我们个人也可以为中美关系做一点微小的贡献。说不定你的报道也可以像乒乓外交一样产生一些破冰效应。

我们还聊了不少话题,可以参见文末林一五的文章链接。对方希望提供视觉素材,就是照片之类。我不想突出个人,只是一个普通钉子户,所以我发了一张2022年4月上海疫情期间戴口罩的小区志愿者照片。华邮给图片配的说明还是藏了些小机锋,各位可以自己看~

最后说几句。

对我来说,华邮的报道是什么样不重要。我甚至都不要求对方写好报道之后,先要把涉及我的部分发给我确认才能发表。我根本不问,随便你写成什么样。

我也观察了好多西媒记者,大概会报道成啥样,心里有数,不会有什么期望,也不会太在意或者生气。但我觉得报道的背后,彼此这种个人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可以去沟通,我认为你应该了解的事情,我要坦率告诉你。

建立信任是双方的事情,经过努力,哪怕比之前多了一点点信任也是值得的。如果对方真的负我,那不是我的错。

还是希望有更多勇敢的记者站出来,迎接大变局,写出新篇章。

(完)

林一五的文章请看——

趁“防疫钉子户”问题,我们采访了两位《华盛顿邮报》的记者

《华盛顿邮报》采访我们的报道发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