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时空中的街巷人生:福州融信苍霞青年城 | 第五届CREDAWARD优秀城市更新项目

申鹏 & Xiao 地建师 2022-01-13

恭喜福州融信苍霞青年城

荣获CREDAWARD地产设计大奖·中国

2018-2019年度优秀城市更新项目



项目详情




每一次的保护都应该带来文化的进步,而不是仅仅搭建一个舞台美术和场景。以苍霞的空间句式与语境去设计延续苍霞故事,让古老的城市文化点燃新的烟火。”


——苍霞“海月江潮”总设计师申鹏



百年苍霞文脉传承,从街巷说起


1864年,后来成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的严复还只是个10岁稚童,他来到大儒黄宗彝位于福建苍霞洲的家中求学。苍霞的街上酒肆戏台不可胜数,热闹非凡、锣鼓喧天。严复常常利用此时休息放松,待到曲终人散再开始挑灯夜战学习国文。


△17世纪末荷兰画家绘制的苍霞与双杭地区鸟瞰图


百年前的福州苍霞作为南方的通商窗口,既不似三坊七巷书卷文人气,也非烟台山领事区的洋派规整。舟楫往来、鱼灯连岸,喧嚣的商市、隐匿的大宅,佛寺古刹、教堂公会,商贸汇集、教舍兴建...这片区域糅合着看似毫不搭调的三教九流,以包容的姿态创造出多样丰富的社会关系,自下而上催生了独一无二的“码头精神”文化。这便是福州苍霞的文脉所在。


△清末福州苍霞洲的洋房(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百年之后,当我们再次面对这些残存的楼宇断垣、隐约的文化记忆,所谓“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就不是“表象复古”那么简单的事了。不是博物馆玻璃箱式的旁观性保存,也不是千城一面的cosplay表演,苍霞的更新与保护着眼于如何从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角度创造一种动态可发展的“有温度”的空间,使独一无二的苍霞文脉能在其中留存并发扬。



空间形态——传承与优化

织补肌理


苍霞地区的形成源于河流泥沙的冲击,水退城进,逐渐成为主城的一块“飞地”,便捷的水陆交通使苍霞在明代已是商贸往来的重要地带。开埠之后,更是承担了当时清朝对外贸易的责任。


△苍霞街区水陆演变过程


街巷空间形态自下而上生长变化,经过百年发展,整体的街巷体系与空间尺度延续了下来。无论是交通活跃度与地区可达性都十分可观,与生俱来的区位优势印刻在苍霞地区的基因中,为其能够成为城市商业与文化价值的中心提供了客观条件。


因此在本次保护与更新的方案中,从城市规划层面提取了原有街巷体系。以7条重点保护街巷、7条一般保护街巷为骨架,并延伸新的毛细血管街巷。“在山重水复之中满足人们走捷径的愿望。”


△街巷现状(左)与此次保护更新的方案(右)


保持原有空间尺度、织补网络肌理、传承街巷脉络,这使得实现苍霞商业价值的空间条件得到了传承和发扬。除了深厚而独特的文化积淀,商业价值的提升让这片区域被充分激活。


△此次保护与更新后的街巷



多样拼贴


自开埠以后,苍霞的空间使用者逐渐多样化,因此也赋予了文化和生活多元的特点。本土民间传统文化与外来西方文化并存,上流社会商贾生活与普通百姓市井生活共生,人文百态、阶层多元彰显了的包容性,这也是苍霞区别于三坊七巷、朱紫坊的最大特质。


△人口身份的变化


为了满足不同人口的需求,空间形态也呈现多样化发展。市井平民的柴栏厝民居与仕绅的院落民居相互交织,校舍、仓库、店铺、教堂等各类建筑空间散布其中,拼贴成一副多彩而繁荣的社区景象。


在这里,文化融合、阶级碰撞、思想交流...苍霞就如同一个富有活力和创造性化学发生器。无论是学贯中西的启蒙思想家严复,还是创立“苍霞精舍”改革教育制度的林纾,这片土地上曾经孕育了创造、革新和发展的种子。



规划和设计从来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带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因此,以“城市拼贴”作为主要的设计手法,维护并丰富原有空间的多样性成了本次的保护与更新在规划层面的主要方向。


“拼贴”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将不同材料打碎并重组,颠覆了原材料的功用性和元素的符号性,却创造出新的艺术品。


△郑达甫锦灰堆作品(左)毕加索的雕塑“牛”(右)


把这一手段用在处理城市问题起源于后现代主义兴起的1970年代末,“拼贴城市”以一种中立的态度打破传统城市与现代主义规划的二元对立。面对既有的历史、现有城市格局与未来需求,以多元视角和开放的态度,反思批判现代主义乌托邦对城市功能性与结构系统的过度推崇,转而对人文主义进行更多探讨与深入思考。



拼贴 功能杂糅


把苍霞原有的多样化空间功能融入到现代社会的语境下,使安宁的居住环境与热闹的商业氛围、人文旅行的体验与自然景致的享受都能兼收并蓄。甚至很难将这里贴上“住宅区”还是“商业区”,抑或是“旅游景点”这样的标签。


△杂糅的空间功能,带动上下杭、苍霞、闽江一体化


△形式多样、闹中取静的安居之所


辟静于喧闹之处,隐居于市井之地,生活本就是琴棋书画柴米油盐的杂糅,淡化空间和时间的功能性边界,让这片地区的居住价值通过商业价值一并体现。



拼贴 空间针灸


在密集的建筑肌理之中,设置不同大小尺度的公共开放空间,如同针灸一般,在维护原有的形态下,对空间进行不同程度的点状激活,为人们提供更多大小合宜、功能多样的共享场所。


△设置形态多变的开放空间



拼贴 新旧共生


从明清到近现代,苍霞所积淀的文化本就是不同时代新旧共生的交叠。将时间维度打碎在空间中交叠,借电影蒙太奇一般的“城市拼贴”手法来处理新旧建筑的空间关系。使得更新后的苍霞地区维持动态的稳定状态:既不是强调结果的“现代化街区”,也不是追溯源头的“古建保护区”,没有以任何一种建筑形制主导城市布局,而是通过富有时代感的重组与整合,让城市的历史结构参与到当下与未来的城市发展中。


△苍霞地区不同历史时期风貌各异的建筑,以及依照保护条例、针对各建筑具体情况而制定的保护方案



以“城市拼贴”为设计手法的各街道情景再现


附近的居民饭后漫步,或许能遇到匆匆路过下班回家的工作人员;学生们放课闲谈,或许能与放下购物袋小憩的路人共享一张长椅;平日里游客们鱼贯出入的教堂,周日接纳着众多前来参加礼拜的信徒;日间孩子们的游乐场所,或许到了夜间就成了街头曲艺广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身份各异的人们在苍霞维持着或强或若、或远或近的社会关联,使得这样的空间拥有更多发展潜力和可能性,将“码头精神”文化的创造性和活力在新的时代传承下去。


△情景再现「中平路的一天」



空间类型——唤醒记忆

元素再现


苍霞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从明清到民国、从传统到西洋,空间类型多元、风格杂糅,而每一种建筑元素都凝固着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元素 柴栏厝


传统的柴栏厝是常见的沿街木屋,以“鱼鳞板”木板为墙,上店下宅商住结合,下层具有很强的通透性。




元素 传统院落


一般以房舍围合院落而成,封火山墙高于屋面,是常见的民居形式。




元素 近代民国建筑


原有的近代建筑布局相对灵活多样,多用砖石为材料。



从设计的角度,将这些元素从老建筑中提取出来,在使平面功能适用于现代需求的同时,创造出新旧相容的立面的表现。唤醒苍霞的形象化记忆,建筑元素无声传唱着历史长河中的往事。


现代中式


现代民国风


现代柴栏厝


典雅民国风



记忆坐标


“原有内河自蓝蔚石经荔枝树下,过青年横路,绕基督教堂至庆青弄...百年前教堂一带玉带环腰,景致怡人。”经过百年变迁,苍霞旧有的水系逐渐消失。


△倚霞河道变迁


△苍霞基督堂于始建于1882年,照片右下角河上小桥为倚霞桥


虽然河道功能性消亡,但“玉带环腰”这一景致作为象征意义却有着重要价值。为使这样的意境再现,提取水系元素,用镜面+浅水的方式在教堂周围设置景观带,映射周围的街道屋舍、往来行人。用景观互动的设计手法,在相同的坐标位置,与历史景象产生微妙的重叠。仿佛溯水而上的行人,一不留神,就步入了犹如镜花水月的往昔记忆里。


△改变教堂封闭管理、视线遮挡的现状,增加开放性和视线通透性,并重现“玉带环腰”景象



繁华依旧,古树尤新


梅鹊争春白鹭岭

落霞晚照苍霞洲


△苍霞“海月江潮”城市更新首开区鸟瞰


古罗马人认为所有独立的本体,包括人与场所,都有其“守护神灵”陪伴其一生,同时也决定其特性和本质。城市建筑学家Norberg-Schulz将其引申为“场所精神”。


场所(Place)不仅是物理上的空间存在,更是人们情感和记忆的空间化,从而造就了人们“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被称为Sense of Place的情感,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乡愁”类似。作为空间与文化传承是之间的纽带,乡愁不仅是城市文化的凝聚力,也是文化自信和城市本土性的源泉。


文化传承亦不能缺少与时代需求共振的现代性。除“乡愁”外,人们的“乡愿”之情承载了这种基于对历史尊重的现代自信与发展愿景。


苍霞的更新与保护项目便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以空间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维护人与人之间融洽、温暖、有活力的社会关系,使百年苍霞的“码头精神”文脉成为当下以及未来的活跃点,古树尤新。



△苍霞“海月江潮”城市更新首开区合院与街景



项目信息业主单位:福州融信双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地点:福建省福州市规划设计:上海骏地建筑设计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上海骏地建筑设计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规模:152,553.8平方米建筑面积:106,191.8平方米建成时间:2019年设计周期:2017-至今



2019-2020第六届

CREDAWARD地产设计大奖·中国

 申报 



本月热点

 地建师大会 

■ 如约而至,2019地建师大会正当时!

■ 小而精致的木构建筑 | 2019地建师大会@加拿大木业协会专题沙龙

■ 融合时代·绿色建筑与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 | 2019地建师大会@朗绿科技专题对话

 千人地建师大会顺利起航 | 2018地建师大会回顾


 ZAM优品大赏 

■ 地产设计圈瞩目的高端优品 | 2019 ZAM优品大赏全解析

 ZAM优品大赏 | 设计的“门”道,你知道吗?

 ZAM优品大赏 | 在建筑中,捕捉光的流动

 ZAM优品大赏 | 令人惊艳的设计,全都用了它!

 ZAM优品大赏 | 建筑设计中,21mm能做什么?

 ZAM优品大赏 | 将自然世界引入室内

 ZAM优品大赏 | 建筑的肌理

■ ZAM优品大赏 | 设计黑科技,让人“浴”罢不能!

■ ZAM优品大赏 | 虚拟现实时代,设计该怎么做?

■ ZAM优品大赏 | “万物互联”下的生活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新品首发,一日看够 | 2018ZAM优品大赏回顾


 CREDAWARD地产设计大奖·中国 

■ 地建师解读 | 第五届CREDAWARD地产设计大奖·中国年度金奖项目评委精彩点评

 地建师官宣 | 第五届CREDAWARD地产设计大奖·中国获奖榜单


 CREDesign共享荟 & DJSER曈学荟 

■ CREDesign0730共享荟 | 莫干山语·仰山雅集

■ CREDesign0614共享荟 | 地产与人文共生

■ 2019广州国际照明展 | CREDesign0611共享荟:照明与房地产的发展

■ CREDesign0606共享荟 | 2019打造舒适办公的设计趋势探讨

■ 2019世环会 | CREDesign0604共享荟:未来品质生活思索

■ CREDesign0531共享荟 | 地产设计趋势探讨与产品力分析-重庆站

 CREDesign0517共享荟 | 2019顶级豪宅设计趋势探讨

■ DJSER0530曈学荟 | 畅聊川渝“环保”品牌新思路

■ DJSER0524曈学荟 | 新媒体整合营销



关注地建师

对接优质资源

参与高品质行业活动

帮助您和您的项目获得更广泛的业内认可




联系我们:021-5270 7268 info@zamchina.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