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回顾 | 求之于野



主题:

《求之于野》


主讲:

蔡凌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主持:

周淼   

浙大城市学院建筑学副系主任


嘉宾:


王昕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副教授


王晖

浙江大学建筑系教授


石红超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杨晓龙

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学系讲师


主讲人介绍

Introduction of speakers


蔡凌: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任广东省文物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化遗产活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南粤古驿道实践基地)”负责人。

长期从事乡土聚落和乡土建筑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出版专著3本,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

为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高步侗寨设计并募集资金建造的儿童图书馆“高步书屋”,获2019世界建筑节(WAF)建成类项目“公民与社区类”最佳建筑设计奖。



嘉宾介绍

Introduction of guests


王昕: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出版专著《江苏近代建筑》、译著《建筑学与现代科学危机》。

王晖: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几何学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南方乡土建筑空间格局等。学术论文和设计创作获得中日韩三国建筑学会联合颁发JAABE最佳论文奖、中国建筑学会颁发建筑设计金奖等奖项。

石红超: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环境艺术系副系主任,建筑遗产保护方向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浙江地区传统木构建筑营造谱系、江南地区传统小木作匠作系统。

杨晓龙:

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建筑和建筑信息化,同时坚持从事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及历史建筑保护。



讲座内容

lecture content



    蔡凌教授将她在侗族人民的乡野经历,呈现在几张简短的幻灯片上,向我们娓娓道来。讲座中提到,侗族崇尚与自然共生,属于一种被人工加工的自然,通过分析以上的地理特征,点到侗族建筑物的建造基本逻辑,来建造具有鲜明特点的山地聚落。在提及侗族公共建筑中,诸如拱桥等均被提及。标志建筑鼓楼也是宗族的表现之一,不同的鼓楼也扮演不同的建筑角色,展示出设计者追求独特的思想,从家庭的分支与联系(例如鼓楼的开间与宗族分支子代数的关系)来道出侗族标志建筑鼓楼思想设计理念,包括侗族木构建筑营造逻辑与建构方法以及侗文化圈传统村落与建筑研究框架。



讲座过程

The course of the lecture



      老师同学们积极讨论,各抒己见,讲座设立抽奖环节,挑选了几位幸运观众,赠与几本宝贵的建筑图书。随后,蔡凌教授与各位嘉宾就东南地区与西南地区乡土建筑研究方法展开激烈精彩开放式讨论。各位老师嘉宾畅所欲言,发散思维,场上讨论氛围十分浓厚。



讲座尾声

The harvest of the lecture


       “求之于野”讲座给予同学们一种新的思考方向,将设计思路引向更广阔的民间智慧。长时间的乡野实证以及精彩的结果展示,为每位同学今后的建筑设计学习,指出一条康庄大道。建筑设计,求其思想,于乡野中,于民间中,在乡野独特而广博的民间智慧里,定能获取更多有趣的灵感。同时也希望每位同学能像蔡凌教授期盼的那样,试试深入乡野,亲身体验,于我们平凡生活中蕴藏的终极设计理念。









海报:吴清扬  

图片:李佳航  

排版:段璐毅  

文字:葛    攀  

审核:徐玉莹  

终审:余之乐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获得最新资讯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